斯坦福 IT

少?

其实学编程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学。我读的8个月Humber College夜校只是一些入门课,之后就再也没读过相关课程,即使公司免费的培训我也不去,这些课程都是按最慢的学生的速度进行的,进度太慢我耗不起。就凭这八个月的college certificate 我从junior programmer一直做到senior programmer, project leader, manager, director, Asia Pacific CIO,而且后两个是硅谷公司的. 当然,到了director 之后基本上不用搞技术了。

出国前是初二毕业,当过电焊工、码头搬运工,在加拿大打工8年(这期间卖过车开过小作坊),八个月college夜校读编程,本科夜校读的是经济学(因为最容易,我只需要一个本科文凭),MBA,从junior programmer 到 CIO,这个经历说出来没人会相信。

我们在中国浪费了十年,出国后就一心想着快马加鞭追回这失去的十年,从中国的初二到这边上13年级,这个跨度有点大。当时安省高中毕业后还要读13年级才能考大学,我以成年人身份直接进了13年级。我在《水》7里会讲一下的。

楼主,不好意思讲了那么多有点喧宾夺主了,我只是想鼓励一下想奋斗的移民们。
聪明脑袋+sense
 
其实大家都很平常,非凡的成绩常常是牺牲掉很多东西,非凡的付出

还是那句老话,光看贼吃肉,没看贼挨打。

老一代的香港歌曲,我指四大天王之前,70/80时代,像许冠杰,泰迪罗宾,张国荣,谭咏麟的很多歌都很明显的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回望和感悟。这应该是香港在经历了从50年代之后40年的飞速发展,尤其迅速成为亚洲金融一个中心,股票期货房地产实业....上演了太多的起伏跌宕人生,上至四大家族黑白两道富豪,小到普通百姓都经历着一夜暴富或者家破人亡的戏码。

作为晚几十年开放和发展的上海或其他大陆城市,在本世纪头15年间逐渐融入全球金融和财富的节奏轨迹,重演着东京,香港40年前的故事。硅谷,乃至加州,亦可参见东北部的铁锈带兴衰史(匹兹堡,底特律,辛辛那提...在他们的时代,又何尝不是最为先进和潮流的生产力代表),现在只有纽约作为世界之都尚有余威。

在大时代上扬面前,大部分人都狂妄之极,等到潮水退去,且终会有褪去的时候,再看有几人是在裸泳。
 
还是那句老话,光看贼吃肉,没看贼挨打。

老一代的香港歌曲,我指四大天王之前,70/80时代,像许冠杰,泰迪罗宾,张国荣,谭咏麟的很多歌都很明显的表达了对人生的一种回望和感悟。这应该是香港在经历了从50年代之后40年的飞速发展,尤其迅速成为亚洲金融一个中心,股票期货房地产实业....上演了太多的起伏跌宕人生,上至四大家族黑白两道富豪,小到普通百姓都经历着一夜暴富或者家破人亡的戏码。

作为晚几十年开放和发展的上海或其他大陆城市,在本世纪头15年间逐渐融入全球金融和财富的节奏轨迹,重演着东京,香港40年前的故事。硅谷,乃至加州,亦可参见东北部的铁锈带兴衰史(匹兹堡,底特律,辛辛那提...在他们的时代,又何尝不是最为先进和潮流的生产力代表),现在只有纽约作为世界之都尚有余威。

在大时代上扬面前,大部分人都狂妄之极,等到潮水退去,且终会有褪去的时候,再看有几人是在裸泳。

写得好啊。。。不管是回望人生还是看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会让人产生很多感慨。

经历过风浪,人生起伏的人,都会看透很多东西,淡然很多。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写得好啊。。。不管是回望人生还是看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历史,都会让人产生很多感慨。

经历过风浪,人生起伏的人,都会看透很多东西,淡然很多。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

来了加拿大,越来越佛系,很多事情越看越淡...从不眼热旁人比你车好比你屋大,一份不高不低的工打着,小酒小菜怡然自得,时不时就盘算去找点好玩新鲜的事儿来尝试一下。
 
我在仓库工作,算是加拿大底层的一部分人,也许家园也有工作在仓库的。
这种工作在温哥华16/H到24/H都有,但很多仓库人都是拿的20/H以内
很简单你去INDEED招聘看看就知道了。为什么感慨这些事情呢?
因为我一个同事抱怨说这个月拿了工资,交了房租还了欠款,在交了车保险
自己一毛钱没剩,我问你有存款吗?他说没有,本地长大的孩子,他说如果中彩票了就回学校去上学。
不要问人种了,白人也很多的在仓库工作,晚上也去饭店帮厨的,或者女孩子当服务员。
这点钱在温哥华生活真的太难了,蔬菜水果涨价,开车保险油价上涨,这点钱活起来没那么容易。
别说仓库都是年纪大的人干的,我之前单位一个白人女生也就23岁左右,在仓库干着和男生一样的体力活。
家园都是富豪和高薪一族的娱乐房,像很多我们这种底层的人,很多人是不了解的。
十年前在MONTREAL仓库干过三年,现在年纪渐老,正在重新找个仓库工做。回想当年工作还是不错的,稳定,安逸,双休年假,虽然十五块。不像这里,轰轰烈烈这么多年到头来几乎还是清汤寡水,为他人做嫁衣。
 
十年前在MONTREAL仓库干过三年,现在年纪渐老,正在重新找个仓库工做。回想当年工作还是不错的,稳定,安逸,双休年假,虽然十五块。不像这里,轰轰烈烈这么多年到头来几乎还是清汤寡水,为他人做嫁衣。
年纪大了最好找轻松点的,别太多搬运的,这个年纪大了腰容易受伤
 
说实话,中国近期来的移民都是投资移民或技术移民,多少是一介书生,如果呆在仓库里搬运,与国内的码头工人有何区别?加东几个省人口老龄化严重,工作机会及商业机会多的是!
labour工 多的是? 还是专业工作多的是?
 
其实这是借口,真的中了彩票他也不会去读书的。仓库工作我做过,比这更辛苦肮脏的工作我也做过,但我一直坚持读夜校最终改变了命运。当年在工厂打工的时候老板问我为什么不去读大学,我说我其实被大学录取了但没钱读,他说你可以读夜校啊,我当时快30岁了,回答老板说等我读完夜校我都40了,他说你不读书到时候还是40啊。这句话点醒了我,当时正好是大学报名时段,我第二天就去用信用卡借钱去多大报名,一直读了5年半夜校拿到文凭。在这之前我在college读了八个月夜校学编程,就在我报名读大学后在这家工厂进了他们的IT部门。
立志。
 
其实学编程最有效的方法是自学。我读的8个月Humber College夜校只是一些入门课,之后就再也没读过相关课程,即使公司免费的培训我也不去,这些课程都是按最慢的学生的速度进行的,进度太慢我耗不起。就凭这八个月的college certificate 我从junior programmer一直做到senior programmer, project leader, manager, director, Asia Pacific CIO,而且后两个是硅谷公司的. 当然,到了director 之后基本上不用搞技术了。

出国前是初二毕业,当过电焊工、码头搬运工,在加拿大打工8年(这期间卖过车开过小作坊),八个月college夜校读编程,本科夜校读的是经济学(因为最容易,我只需要一个本科文凭),MBA,从junior programmer 到 CIO,这个经历说出来没人会相信。

我们在中国浪费了十年,出国后就一心想着快马加鞭追回这失去的十年,从中国的初二到这边上13年级,这个跨度有点大。当时安省高中毕业后还要读13年级才能考大学,我以成年人身份直接进了13年级。我在《水》7里会讲一下的。

楼主,不好意思讲了那么多有点喧宾夺主了,我只是想鼓励一下想奋斗的移民们。
太立志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