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一)
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二)
白皮肤的黑人Jeff
Jeff是Mr. Lee Restaurant一位特殊的客人。餐馆午餐最忙的时段通常是12点到1点半,客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服务员忙起来像打仗似的。Jeff通常是2点左右才来吃午餐,那时候客人已经比较少了,他每天都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和Linda、Melissa她们谈笑风生。
Jeff个子很高,目测在1米85以上,身材魁梧,光头发亮。我刚开始一直以为他是白人,因为他的皮肤一点都不黑,比我们这些黄种人还要白,直到Linda跟我说他是黑人。原来Jeff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混过血那种不那么黑的黑人。在美国,只要你有一点点黑人血统,就归为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即黑人。
Jeff五十多岁的样子,单身,但是有两个非婚生的已成年的双胞胎女儿。Linda她们热心地在中国为他物色合适的对象。东北厨师二哥有个亲戚在北京,四十多岁,离异有一女,正好介绍给Jeff。双方看过照片都很满意。Jeff就计划着去一趟北京见一见这位未来女友。
闲聊中得知,Jeff小时候正是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明城曾经是民权运动的大本营之一。他骄傲地提到,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住在他们家。 Jeff还写了一本小书,回忆了他小时候亲历的民权运动见闻。他想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带到中国给他的未来女友和家人看。他说他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我能够帮他完成这个任务。那时候刚到美国不久,我的英文水平也不怎么好,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帮他翻译完了。
Jeff带着这本小书和满腔期待飞往北京。几个星期以后,Jeff满面春风地来到Mr. Lee,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在北京和新婚妻子登长城的照片。(到了北京没几天,他们就领了结婚证。)Jeff手舞足蹈地向我们谈起了他在北京如同国王般的待遇,每天都吃各种美食,妻子还帮他洗内裤,最关键的是,两个人第一天见面就如饥似渴地make love,然后每天都在一起嘿咻。听得大家哈哈大笑。Melissa还跟他开玩笑说:“Jeff, slow down, you are not a young man."
后来有一次,我请Jeff用他的皮卡帮忙搬一张床垫,请他在家里吃饭。谈到当年民权运动争取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艰辛,谈到现在很多黑人不上进,连书都不愿意读,甘愿贫穷,这个七尺汉子竟然哭了起来。
过了几个月,我已经离开了Mr. Lee,听说Jeff的妻子和女儿的签证已经办妥,他去接她们过来一起生活了。在一次华人社区活动中,我见到了Jeff的妻子,略显憔悴,不如之前看到的照片中光彩照人。可想而知,在美国的新生活对她母女俩来说是一个挑战,并不像她原来所期待的那么美好。
好文章,支持闪亮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一)
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二)
白皮肤的黑人Jeff
Jeff是Mr. Lee Restaurant一位特殊的客人。餐馆午餐最忙的时段通常是12点到1点半,客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服务员忙起来像打仗似的。Jeff通常是2点左右才来吃午餐,那时候客人已经比较少了,他每天都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和Linda、Melissa她们谈笑风生。
Jeff个子很高,目测在1米85以上,身材魁梧,光头发亮。我刚开始一直以为他是白人,因为他的皮肤一点都不黑,比我们这些黄种人还要白,直到Linda跟我说他是黑人。原来Jeff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混过血那种不那么黑的黑人。在美国,只要你有一点点黑人血统,就归为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即黑人。
Jeff五十多岁的样子,单身,但是有两个非婚生的已成年的双胞胎女儿。Linda她们热心地在中国为他物色合适的对象。东北厨师二哥有个亲戚在北京,四十多岁,离异有一女,正好介绍给Jeff。双方看过照片都很满意。Jeff就计划着去一趟北京见一见这位未来女友。
闲聊中得知,Jeff小时候正是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明城曾经是民权运动的大本营之一。他骄傲地提到,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住在他们家。 Jeff还写了一本小书,回忆了他小时候亲历的民权运动见闻。他想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带到中国给他的未来女友和家人看。他说他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我能够帮他完成这个任务。那时候刚到美国不久,我的英文水平也不怎么好,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帮他翻译完了。
Jeff带着这本小书和满腔期待飞往北京。几个星期以后,Jeff满面春风地来到Mr. Lee,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在北京和新婚妻子登长城的照片。(到了北京没几天,他们就领了结婚证。)Jeff手舞足蹈地向我们谈起了他在北京如同国王般的待遇,每天都吃各种美食,妻子还帮他洗内裤,最关键的是,两个人第一天见面就如饥似渴地make love,然后每天都在一起嘿咻。听得大家哈哈大笑。Melissa还跟他开玩笑说:“Jeff, slow down, you are not a young man."
后来有一次,我请Jeff用他的皮卡帮忙搬一张床垫,请他在家里吃饭。谈到当年民权运动争取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艰辛,谈到现在很多黑人不上进,连书都不愿意读,甘愿贫穷,这个七尺汉子竟然哭了起来。
过了几个月,我已经离开了Mr. Lee,听说Jeff的妻子和女儿的签证已经办妥,他去接她们过来一起生活了。在一次华人社区活动中,我见到了Jeff的妻子,略显憔悴,不如之前看到的照片中光彩照人。可想而知,在美国的新生活对她母女俩来说是一个挑战,并不像她原来所期待的那么美好。
木南同学这个回帖,也是可以发一个主题贴的。早安,闪亮。
喜欢你的文,丰富的素材,具体的细节,把中餐馆的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得那么真实,让人宛如置身其境。除了餐馆的日常经营故事,文中员工及顾客的身后故事,又把整个视野推向了更深层次。很欣赏你讲故事时能就事论事的冷静,但其实这些故事,比如这文三中的Jeff快如闪电的异国婚姻,比如文二中的Melissa ,她的来,她的去,最后的选择,她的爱情婚姻都可以延申出很多的话题。
虽然餐馆是我们的日常时不时要打交道的场地,但故事一些人物后面的背景又其实是在我的生活之外,矫情一点,也可以说,是知道但想假装看不见的社会深层。沉在那里可能可以朝来暮去混过得容易,但做为立在岸上的看客,无端心里沉重。也许我是自诩清高,不喜欢过于心机的谋生活,亦不喜欢为情欲所控的混乱,但世界不为我的喜好而存在。谢谢你的文,铺陈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读完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一)
我在美国中餐馆打工遇到的那些人和事(二)
白皮肤的黑人Jeff
Jeff是Mr. Lee Restaurant一位特殊的客人。餐馆午餐最忙的时段通常是12点到1点半,客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服务员忙起来像打仗似的。Jeff通常是2点左右才来吃午餐,那时候客人已经比较少了,他每天都固定坐在一个座位上,和Linda、Melissa她们谈笑风生。
Jeff个子很高,目测在1米85以上,身材魁梧,光头发亮。我刚开始一直以为他是白人,因为他的皮肤一点都不黑,比我们这些黄种人还要白,直到Linda跟我说他是黑人。原来Jeff的母亲是白人,父亲是混过血那种不那么黑的黑人。在美国,只要你有一点点黑人血统,就归为非裔美国人(African American),即黑人。
Jeff五十多岁的样子,单身,但是有两个非婚生的已成年的双胞胎女儿。Linda她们热心地在中国为他物色合适的对象。东北厨师二哥有个亲戚在北京,四十多岁,离异有一女,正好介绍给Jeff。双方看过照片都很满意。Jeff就计划着去一趟北京见一见这位未来女友。
闲聊中得知,Jeff小时候正是美国民权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明城曾经是民权运动的大本营之一。他骄傲地提到,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曾经住在他们家。 Jeff还写了一本小书,回忆了他小时候亲历的民权运动见闻。他想把这本书翻译成中文,带到中国给他的未来女友和家人看。他说他认识的人里面,只有我能够帮他完成这个任务。那时候刚到美国不久,我的英文水平也不怎么好,不过还是硬着头皮帮他翻译完了。
Jeff带着这本小书和满腔期待飞往北京。几个星期以后,Jeff满面春风地来到Mr. Lee,迫不及待地向我们展示他在北京和新婚妻子登长城的照片。(到了北京没几天,他们就领了结婚证。)Jeff手舞足蹈地向我们谈起了他在北京如同国王般的待遇,每天都吃各种美食,妻子还帮他洗内裤,最关键的是,两个人第一天见面就如饥似渴地make love,然后每天都在一起嘿咻。听得大家哈哈大笑。Melissa还跟他开玩笑说:“Jeff, slow down, you are not a young man."
后来有一次,我请Jeff用他的皮卡帮忙搬一张床垫,请他在家里吃饭。谈到当年民权运动争取废除种族隔离制度的艰辛,谈到现在很多黑人不上进,连书都不愿意读,甘愿贫穷,这个七尺汉子竟然哭了起来。
过了几个月,我已经离开了Mr. Lee,听说Jeff的妻子和女儿的签证已经办妥,他去接她们过来一起生活了。在一次华人社区活动中,我见到了Jeff的妻子,略显憔悴,不如之前看到的照片中光彩照人。可想而知,在美国的新生活对她母女俩来说是一个挑战,并不像她原来所期待的那么美好。
我怎么看到“略显憔悴”,想到的不是‘新’生活的挑战,而是,多了个‘g’呢……
抱歉,今天一直在忙,现在才抽出时间来回复你。早安,闪亮。
喜欢你的文,丰富的素材,具体的细节,把中餐馆的每一个故事都讲述得那么真实,让人宛如置身其境。除了餐馆的日常经营故事,文中员工及顾客的身后故事,又把整个视野推向了更深层次。很欣赏你讲故事时能就事论事的冷静,但其实这些故事,比如这文三中的Jeff快如闪电的异国婚姻,比如文二中的Melissa ,她的来,她的去,最后的选择,她的爱情婚姻都可以延申出很多的话题。
虽然餐馆是我们的日常时不时要打交道的场地,但故事一些人物后面的背景又其实是在我的生活之外,矫情一点,也可以说,是知道但想假装看不见的社会深层。沉在那里可能可以朝来暮去混过得容易,但做为立在岸上的看客,无端心里沉重。也许我是自诩清高,不喜欢过于心机的谋生活,亦不喜欢为情欲所控的混乱,但世界不为我的喜好而存在。谢谢你的文,铺陈了一个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