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艺术哲学》找了出来,这是我当年移民时揣过来的少数几本书之一,十多年走哪带到哪,就是没再看过
,好像只要想到它在身边,当年看书的惊艳就不会消失。最好不要因为这笑话我,看在我这么诚实的份上。
太多年了,当年因为这本书,明白了了解一幅画,一座古建筑,一个艺术家,都需要了解他们生长的环境。艺术也受气候,自然,植被的影响,因为与艺术家同时存在的人群受这些因素影响。另外,我非常喜欢傅雷的语言风格。
一下要概述这本书怕是不周全,先摘一小段吧。
…………象腐植土培养出郁金香(荷兰人最喜爱的花)一样,他们的繁荣富庶产生了一切味道,声音,色彩,形式的美,他们有规律的,安安静静的享受,心情既不热烈,更不兴奋若狂。所有这一切形成一种带些近视的明哲,带些俗气的幸福。法国人很快会对这种幸福感到厌倦;可是他错了;这种文化,尽管我们嫌弃它笨重粗俗,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优点:那就是健康;那边的人有一种我们最缺少的天赋,就是明哲。他们得到一种我们已经不配得到的报酬,就是满足。
…………同一老根长出许多枝条,唯有这株植物开出一朵完全的花:绘画在其他的日耳曼民族中都流产,唯独在尼德兰发展的如此顺利,如此自然;这个优异的特点,原因就在我们以上看到的民族性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