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学习的故事

学习语言需要天赋的,有些人学习起来很快上手,也就是说具有"语感"。一般来说,女人学习起语言来都比较容易。如今居住在法语区,周围熟悉的女性,学习起法语,好似都没费什么劲。前些年参加法语班,学了几个月,还在一级晃当,升不上去,同班女同学竟有升到五级了,这天赋让人忘尘莫及。

对个人来说,我就是一个缺乏语感人,当年英语学习起来极为吃力。当时是从高中起步开始学习英语。有人说,学习语言最好时间十二岁以前,那时已晚,但没有办法,都是"文革"惹的祸。

当时条件也不好,只有一位陪训三个月的女老师来教,每次上课带来一个大收音机,上午十点中央广播电台广播中开始播放英语讲座,从字母讲起跟着学。有问题可以课后问老师。

那时学起来极其拐扭,新东西总让人抓不住。当时还有件记忆犹新事情。由于发音总是记不住,于是听讲座时将发音标上中文。

课文中小对话,有个人名叫Jenny ,当时也没读过什么国外名著,对国外人的名字没有什么感觉,于是跟着发音,标上"真泥"。许久以后,老师做为笑谈给我做了改正,称为"珍妮"。

由于没有学习经验,课文中所有词汇都标上中文发音,现在来看,这种做法当时很有效,但后遗症极为明显,且阻碍进一步学习。因为后来学习的时候,最先反应出的是,在脑海中出现标出的文中发音,然后再显示出单词。总有一个转换过程。

那几年高考英语只记入30%。当时痛苦地学,几乎想放弃。就好比草木之种,将来到底能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附滕灌木,早在最初那一刻你就决定了。

由于基础没打好,上大学以后也是学得痛不欲生,每次考完试都兴奋得放飞自我,好似又从地狱中活了过来。

后来出国前又下苦功练习,进展不大。因为固有的模式很难改变。也寻找了许多办法。有个当时很火的李阳(昂)英语,说是每天需要大声朗读。如今陡然有这一个机缘补足短板,整个人充斥一股昂扬奋进之意。于是照着练了一个月,搞得左右邻居都知道我在刻苦练英语。

用着磕磕绊绊的英语出国了。慢慢地磨练着,没想到把英语融入到生活之中,却慢慢地好起来,无知无觉中在进步。这一转一变之间,已然是天翻地覆。又如日升月降,阴阳轮转那般自然而然。

当时刚到美国,在实验室工作,订了一个试剂。等待送货有些焦心,就去门卫去询问。

门卫查询了一下,说是四点到。当时我问了一下,是AM还是PM。那个门卫有些生气地说:你看哪个送货是在早晨四点送!

我也有点哭笑不得,刚出国对AM还是PM有点搞不准。

这么多年了,虽然英语还很烂,但交流还算能应付。

疫情前有次回国,在北京机场等飞机的时候,大厅中广播中播什么事,最后说Have a Good Journey! 当时觉得真是拐扭。中式英语的时代早都过去了,大势如潮,国人不思进取的思维还是这么老旧,用这古旧的说法?为什么不说流行的口语"Have a good trip!"呢。

虽有一股殷殷期切之意,但浮波悠悠,也似一眼不见尽头!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