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更多的关心孩子,花多时间和他们沟通,肯定会减轻他们的逆反,但是不能指望孩子完全不逆反。
关于孩子,我觉得粗分这么几种:先天条件特好和特差的,只要不把他们放在极端的生存环境里,外界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这类毕竟是极少数。大部分孩子的成长跟所处的环境极其有关,包括亲人的关怀和引导,老师同学亲戚邻居等的影响。
不同的孩子,青春期的反应不尽相同。家长应该体谅那些反应比较强烈的孩子。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患了严重抑郁症的病人会自杀,普通人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他们想不开,其实呢,他们也不愿意想不开,都是让病给害的。青春期也是人生的非常阶段,有些孩子反应不太强烈,平稳过渡了,这些孩子和家长是幸运的。有些孩子反应就比较大一些。比如我的孩子吧,从他一出生起,我就把我的心思几乎都用在他身上,事业什么全都让道。我的孩子不是看我脸色长大的,而是在我看他的脸色中长大。所谓看他脸色,是指用心关注观察。所以我孩子经常由衷感叹,问我:妈妈,你怎么总知道我想什么(青春期前)?我对孩子也都是引导为主,跟他讲道理。很多不是原则性的问题,让他自己决策作选择,给他充分的自主权。
到了他的中学阶段,一切变得复杂起来。我没变,我的家庭没变,但是,他的朋友变了。这就是我想说的,孩子的朋友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而这时的孩子,你已经不能完全控制他,也不要企图控制他,因为你越拉得紧他越想挣脱。我孩子初中最要好的朋友是个极其聪明却极端叛逆的孩子,这个孩子的父母就是采用的高压控制教育法,结果自然很糟糕。发展到最后,在一次跟父母发生了激烈争吵后(为早恋的事),这个孩子可以冲进洗手间,反锁上门,盛怒之下,一拳砸在镜子还是什么玻璃门上,导致手臂划伤大出血,现在手臂上还有一道长疤痕。他父母在门外听见玻璃破碎的声音吓坏了,让他开门,不开,淌了一地的血还跟父母谈判,要女朋友过来送他去医院。父母只好妥协。再后来,只要他父母说他,他就会威胁道:你们再讲,我就跳下去(住19楼)。跟这样的孩子交了朋友,我不知道跟着受了多少罪。道理都说了,但人家喜欢那样的朋友,谈得来,我能怎么办?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变得越来越陌生。心里那个急,那个气,那个操心哦,还不能表现出来
今天打这么多字,累了。也不知道有没有TZ愿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