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花园--加拿大第十山地师 - Part 2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我在澳洲三年,我越来越感觉到这里的政府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而且服务到了极至!说句实话,三年了,我没赚什么钱,可能还比我来的时候少了,但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件让我窝心的事,也没遇到过一个让我难堪过的人,更别说骂人,打架,偷盗等犯罪了(我不是说澳洲没有犯罪)。
  
咱们在国内拼命赚钱为了什么?老婆,孩子,父母,大家的健康。真正为了满足自己私有欲望的人很少。但到了澳洲,我发现这些东西政府都已经替我做好了,我需要做的就是照顾我好自己就行了。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没有动力了。
  
医疗全部免费,孩子上学全部免费,上大学可以贷款,找到工资在一定数额以上的工作以后才用还贷款。
  
生孩子国家奖励3000元,孩子每月的补贴够付我的600平米房子的租金,或少加一点就可以付购房贷款了。老婆每月领到的养育孩子的补贴和孩子拿到的差不多,而我因为有一个5岁以下的孩子,政府给我很大的税收补助,将近五分之四不用交纳。
  
我家的后门从来不锁,任何人都可以从后门进到我家里,当然就可以拿走任何东西,但却从来没有。你的钱包丢了,就会有人打电话给你(如果他能找到你的电话的话),你会发现里面的硬币还在里面。
  
无论多么拥挤的场合,从来不会有人碰到你,更不会挤你(观看世界杯比赛除外),再急也会去排队,所以总会有人问你:你是这个队伍的最后一个吗?
  
永远不会有开车加塞的情况,也总会有人给你让车让你去加塞。永远不会堵车,但高峰期你会发现车速会慢的出奇。没有交通警察,只有那一明一灭的红绿灯,没有人会无视交通灯的存在。所有的汽车都会给行人和自行车让路,包括在小路上闲庭信步的小鸟。周末,几乎每一个购物中心的停车场都会人满为患,很多人会开车在停车场转圈找位置,或等别人离开,但,你会发现离大门最近的几个残疾人和母婴停车位却空着没有人停.
  
买车的费用为车牌费每年500元,仅此而已!没有养路费,没有购置费。当然肯定是要保险的,我的车全保每年不到500元(当然和车的高级程度有关)。没有过桥费,收费站是不存在的(城市隧道除外,一年也不走一次,还可以绕行)。
  
永远听不到大声喧哗,无论是饭店,车站,商场或酒吧(体育场除外)。凡是带屋顶的地方全部禁烟,离儿童游乐设施50米之内禁烟。

我儿子在路边随意向公共汽车招了一下手,会引来车里几个人给他招手示意。

注册一个公司75元三年的注册费,然后就可以营业了。没有注册资金,也没有经营范围。没有工商,也没有税务,更没有什么城管大队。年底,自己填表自己报税,没有人管你,如果你不想报,没问题,当然查到你,你这一辈子就别想轻松了。

这里人均年收入大概50000澳元,每周大概为1000澳元。一个DVD为40元,液晶平板32"电视2000元,SONY的摄像机800-1300元,NIKON的专业数码相机D50,800元,意大利3+2真皮沙发1800元,IBM手提电脑2000元,收费电视所有频道加一起大概40个,每月100元,全新的韩国现代车,起价13000元,本田雅阁3.0,40000元,BMW318,50000元,保时杰20万,一般级别的的游艇60000元,两个城市之间的飞机票一般为100-200元,飞回中国的机票为700-1200元,飞到美国的机票为1500-2500元,一个600平方的土地,上面盖着一套150-250左右面积的平房,大概要30万(看地理位置)。
  
我无意去比较中国和澳洲的好与坏,两个国家国情差距很大,几乎没有可比性。但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多以前想都想不到的待遇(完全和金钱无关),而且许多东西可能是我在中国要努力一辈子才能得到的。这是一个只有富人没有穷人的社会!富人住10万平方的大庄园,穷人住500平方的小平房;富人开100万的宾力,穷人开15000元的韩国车;富人可以有几个自己的私人别墅,穷人在假期的时候可以花一点钱去租一个同样风景秀丽的海边别墅;富人可以有一个象航空母舰那样的游艇,穷人可以很轻松的分期买一个足够全家人一起出海的游艇。
  
重要的是你从来就不可能一眼分辨出你面前的这个人是富人还是穷人。他一样的遵守交通规则,一样的照章纳税,一样的被警察抄牌罚款,一样的为了找一个停车位在停车场转来转去,一样的不会在公共场所抽烟大声喧哗,一样的光着脚在家门口的人行道上走来走去。
  
这就是澳洲和谐社会的标准!!!
--- 转一个老贴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机关里的哈巴人

有的家庭养了一种宠物狗叫哈巴狗,哈巴狗很会讨主人喜欢。在机关里,有很多讨好领导的媚俗之人,我们不妨称这些人为哈巴人,也不妨将将这些哈巴人按媚俗程度粗略地分为五个层次:从五星级、四星级至一星级。

  五星级哈巴人的表现:想方设法为领导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创造条件,并参与其中,也就是和领导一起干坏事,让领导觉得你是个有创新能力的超人。有句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的:“给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不如和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和领导一起干了一件坏事,有一百件好事在等着你。”比如,和领导一起策划怎样化公为私,和领导一起去地下夜总会等等。总之,只要和领导坐上了同一条船,成了哥们,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四星级哈巴人的表现:及尽所能为领导办好事,让领导觉得你是个能人。这类哈巴人掌握着领导各方面的情况,甚至生活上的细节,以便投其所好。比如,领导去年刚出国考察,按规定明年又可以安排出国考察。哈巴人在今年就会积极地筹划领导明年的出行:那些国家没去过,线路怎样安排,这条线路需要花费多少美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如果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办,往往达不到领导满意的效果,但通过哈巴人的努力,往往能给领导一个不小的惊喜。

  三星级哈巴人的表现:找机会、找理由给领导送礼。有的机会是无须去找,如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等,领导总会笑纳哈巴人的一片心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之常情,从我们做起,也不需要什么理由。有的机会需要哈巴人稍加留意才能抓住。如领导和领导家人的生日,健康状况,子女留学或就业情况等等,这些机会如能抓住,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给领导送礼(比如马上要提拔一批干部),却又找不到机会和理由,哈巴人甚至会利用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比如带着礼物去领导那里,说“今天是谷雨节,来看望一下领导”。

  二星级哈巴人的表现:肉麻的吹捧上司,或将自己的工作成果说成是上司的。比如在媒体上刊登本单位政绩方面的文章,领导艰苦奋斗、鞠躬尽瘁、开拓创新的文章,妙笔生花,让领导露脸。又比如将本人的论文、科研成果的第一贡献人说成是领导,将领导的名字署在最前面。

  一星级哈巴人的表现:降低自己的人格,在领导面前装奴才。比如在领导面前说:“请领导经常敲打我,以便我快点长大”、“请领导给我们教育报告”。当领导讲话时,哪怕是空话、套话、屁话,一律当作“重要讲话”来对待,掏出本子记录,并作认真思考状。如有可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体会”等文字材料发表出来,或呈送给领导,进一步获得认可。总之,这种档次的哈巴人会尽量设法让领导知晓:领导是自己的母亲,自己是喝领导甘甜的乳汁成长起来的,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回报领导的。
 

找到组织

我恨我痴心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O了!俺的理想是在温哥华开酒吧就OK鸟!:wdb20:
鳌O!!那俺可有的玩了!我会干好多活!哈哈,没去我都找到工作了!!这么说定了,其他人都别抢阿!我第一个报名的!!
yilufengqing是家园里的人分出去的吧,这里面有什么背景呢,家园貌似对那个站屏蔽的厉害。
深!!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鳌O!!那俺可有的玩了!我会干好多活!哈哈,没去我都找到工作了!!这么说定了,其他人都别抢阿!我第一个报名的!!!
O了:保安的活贵阿波了 -- 一个顶俩!嘎嘎
 

四有心人

佛度有心人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 转一个老贴

我在澳洲三年......
唉,无语到了极点..
拔毛去,that is what i should do right now.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再转一个:
俺眼中的首都鸡场

远远看去,首都机场就像一个“大车店”,只不过把骡子和马、驴们换成了从“京A”到“京K“不等的各种车型,把打着响鼻,换成喷着二氧化碳,或化硫。

  如果在冬季,走进“大车店”就会嗅到一股涮羊肉味道,即使闭上眼睛,你也知道这就是著名的首都机场。他们告诉我其实和涮羊肉无关,其实是因为设计问题导致机场附属的餐厅不能有效隔离饭菜的味道,以及厕所的味道,以及咖啡厅劣质咖啡的味道,还以及大包小包从祖国各地捎向首都的土特产味道。

  

  如果在夏天,那棵假椰子树下会坐很多焦头烂额的人,就是不走,因为那儿冷气最好,而且还有新款汽车展示,但厂家的人一直大叫“别摸,只看不能摸”。汗味夹杂,地上通常一片狼藉。有妇人在那儿给孩子喂奶。

  我一直致力于这样的写作模式:我不是专家,我是“砖家”,我不懂建筑,但我要批判中国居住和建筑文化中没有人性的谬误。

  我的结论是:中国林林总总的号称“国际”了的大小机场,是中国建筑各类垃圾中最堂皇的垃圾。

  交付使用于上世纪末的首都机场是一个设计观念落后了半个世纪的谬传,或者说它是按照设计高速路汽车站的理念来设计机场。它的穹顶,对不起,它其实没有穹顶,这使得整个候机大厅显得低矮促狭,来自群众的声音无法被房顶消化,飘荡上去后被迅猛地压下来,让人耳鼓里很难受,嗡嗡嗡,像一只,不,是一群苍蝇在飞。

  难道设计师是干洗澡堂出身的吗?

  我曾经多次往返伦敦希斯洛机场,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机场,大,比首都机场大N倍,但它的合理之处在于,能够人性地把巨大的客流量分流,你感觉不到很多人在此逗留,即使碰到航运高峰期,你也听不到人群发出的嗡嗡声,它的吸音功能使它很安静,却不乏人气。那声音听上去像蚕们在吃桑叶,“沙沙沙”,减少旅途的不安。

  上述描写充分考虑了英国人比中国人更有秩序更少制造环境噪音的因素。

  首都机场的设计只为飞机想过,没为人类想过,所以它被叫做“机场”是很正确的,当然还可以叫做“鸡场”,你见过养鸡场那些可怜的鸡们吗?对,我们在首都机场就这个样子,大家挤在一起互相闻着同类的味道,伸长脖子等待喂食,如果听到登机消息当然这消息通常是不靠谱的,通常以“延误登机”代替“正在登机”我们这些鸡们就咯咯咯地冲上去,接受安保们粗暴的检查。

  听说那些负责安检的好多人都是因为机场占用顺义的地,导致一些农村的后生们姑娘们一夜从伺候畜类变为伺候人类,我不知这个消息是否准确,但我知道所谓首都机场“安检”更接近于“搜身”,一个长得五大三粗的大嫂把你硬生生拖过去,然后上下其手,“举起手”“转身”“拿出来”……就差“老实点”“趴下”“别动”了。

  那天我笑了,大嫂愠怒:笑什么?答:太痒。大嫂嘴里嘀咕,我读了一下唇语,像是说“流氓”。但谁更像流氓?您一会儿叫我上去,一会儿叫我下来,还叫我掏出来……能不能在这些动词前加个“请”啊,中国话最容易引起歧义了。

  如果这时你顺利过关,就可能听到广播里一个彬彬有礼但毫无温度的女声在说话,大意是:我们抱歉地通知,您乘坐的CA不着四六次航班因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起飞时间改为……你竖起耳朵仔细听,结果是“起飞时间,待定”。

  靠,“待定”你还煞有介事地通知什么,直接来一句“你们丫老实呆着别动”得了。中国各大机场的女广播员都可以去当殡仪馆司仪员,那声音绝对没有温度可以冷冻尸体,那声“抱歉地通知”里毫无抱歉之意,她只是通知,而不是抱歉。

  对了,音量太大,像吵架,或文革时期的大喇叭。

  在等待“待定”的时间里你只能四处走走,但商品价格奇贵,这是首都机场唯一没和“大车店”接轨的地方,你信吗,一碗牛肉面要卖四十八!而且先付钱,我奇怪,逃单也没处逃啊,凭什么先付钱?但服务员通常就在桌前站着不走,看着你,直看得你心里发凉,一哆嗦,就得掏钱包。

  飞机终于在“天气原因”“航班调度原因”“空中管制原因”“打扫卫生”等理由后可以起飞了,但你在登机牌上的口岸看不到检票员,大家神情惶恐地互相问,结果改登机口了。一个满嘴京片子的穿机场制服的小伙儿姗姗来迟,不屑地说:你们没听广播啊,坐过飞机没有?但我们确实只听见“抱歉通知”没听见“抱歉再通知”。

  听说,首都的登机口设计是按物流而不是人流原理,所以一但航班有误,经常调动不及,只能换登机口。我不知道这个说法准确否,但首都机场的登机口确实经常更换,真的像早年的公交车站,开车的师傅总是不在站口停,要么离站一百米远,要么就甩开乘客扬长而去,弄得人们像国军溃逃时的丢盔卸甲。

  2004年春天,我从伊朗回来,转机回成都,延误,两小时后飞机终于现身,正好遇一帮旅游团的小黄帽登机,好像说的都是温州话叽哩咕噜的,集体冲向登机口,那扇巨大的玻璃窗在压力之下已出现裂隙了,检票小伙大急,跳上台子叫:“同志们啊,不要挤,飞机上是每个人都有座儿的,都有座,和公交车不一样!”然后他和隔离杆一起被挤进安检口……这是一个少见的好小伙儿。

  上面说的是“出发”,现在说“到达”。

  传送带太少太窄太短,而且速度调得偏慢,只适合老年人去乘坐,使得大部分旅客只能拖着行李哗啦啦走,但行李车总是某处会出问题,所以往左或往右多使点力,否则严重走偏这个情形看上去会很好玩也很怪异,因为每个人就像在飞机上睡觉被空调吹得落了枕,非得侧着身子歪着脖子走得斜眉歪眼不可;而机场的行李车管理员会把一列长长的车推向集合地,但根本不管前面是否有人,撞着腿了也不例外,小车不倒只管推……他还真把这儿当“鸡场”了,来送饲料的。

  等托运行李,苦等,电子显示屏经常不准确,或者是几个航班的信息搁一块儿发布,一不留神就找不到自己的行李在哪儿,等行李来了,发现箱子有破损,你千万别去索赔,因为你没有任何证据说明这是首都机场还是别的机场弄坏的。

  然后出门前会碰到检查行李票的哥们儿,高大威猛,一声不吭,冲上来就抓住你的行李看票子,这种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我只在柬埔寨碰到过,一水儿的军人持着冲锋枪,上来就翻箱倒柜查你的行李,看见新奇东西就揣怀里。还好,首都机场检查行李的哥们文明程度高,不干这个。

  出得机场,终于闻到首都的空气,有点沙尘暴味道,有人神情可疑上来问:要不要桑塔纳?以为是卖黑车的,其实是黑出租,心里打鼓,没上去;我们是合法公民就要坐合法出租,但出租管理员作风豪迈,“你,上那红的”“你,上那现代”“说你哪,去那夏利”……明白了,他在分派车辆,像困难年间分派食物。

  上车后,出租车司机一脸阴沉,一路行驶野蛮,踩刹车如同踩地雷,转弯绝不减速,一直不明白,现在知道,我去的地方通常太近,虽然打车钱至少80以上,但司机说:我趴这儿已四个小时了,就挣你这点钱,今儿真他妈冤!

  于是每次我上车之前先卑微地说,“对不起,去京广桥,太近了,抽烟吗”。

  不怪司机,这首都机场修得就像一首都鸡场,不仅乘客出行到达不顺,趴活儿的司机也不顺,谁都闹心。

  那天是中非峰会期间,我去广东,被要求必须走京承高速,没什么,多耽搁一个小时只要为了中非人民友谊万岁我心里也高兴,说不定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高兴就在南非世界杯上给咱中国队开点绿灯呢。但是你总得给个明确的指示牌啊,从东三环花两个半小时到达机场后,但司机根本找不到正确的在二号航站楼停靠的地方,我们就在机场里绕啊绕,司机只能停泊在一个不会吃罚单的地方离二号航站楼足有一公里,我下车拖着拉杆箱走啊走,看时间不够了又跑啊跑……

  终于赶到了,但换登机牌的姑娘说:对不起,你离最后换牌时间过了两分钟了。我说:许你们晚点两个小时,就不许我晚两分半钟?姑娘看着我,说了一句至理明言:

  是飞机重要,还是人重要?

  我终于明白,这是在“机场”。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Forms do matter! 瑞典哲学家Tage Lindbom

在新华字典里,并没有 “餐仪” 这个词. “Table Manner”为 “餐仪”的译法为笔者的独创,也是 “急中生智,” 因为我们实在没有日常经验语言中 “Table Manner”的中文对仗.查其原意,在 <<英汉大字典>>里为: “餐桌规则,席间举止,”如此繁长. 可见,在现代的中国,我们甚至没有餐仪的文字概念,更何况理念的教育和礼仪的训练了. ( http://www.tecn.cn )
各种文化的餐仪大相径庭.比如中国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印度人用手.这显然反应了一种文化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又能够十分生动地表现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于中国的餐仪,其特点是实际,有效,无需严格的规范.大多中国人在自己的长大经历中,可能都未受到过专门的餐仪训练.而且即便需要这种训练也无任何文字的规则作为参照.大多中国人的餐仪训练也许都是通过对大人的模仿而实现的.笔者曾经认为,现代中国的餐仪与古典的方式也许由于文化的变迁而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尤其大陆近代的文化运动早以打破了许多中国传统的礼仪.但在笔者访问了香港,台湾,以及美国的唐人街之后发现,世界上的华人在就餐时的规矩和举止大同小异.笔者进而采访了年龄在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尤其知识界的前辈,并询问幼年时父母是如何指教他们关于餐仪的规矩.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在上世纪初家庭餐仪的教育和我们今天所经历的并无本质的区别. ( http://www.tecn.cn )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国理家教应该严谨而周密.餐仪是履行个人礼数的基础,表示君子风范的仪式,区分书香门第与粗使脚夫的标志.但是为什么没有任何关于中国古典餐仪的文字和相应的训练呢?通查关于中国的礼仪,发现下列主要书籍: ( http://www.tecn.cn )
十三经礼记
周礼
礼记
大明集礼
大清通礼
大明会典
礼记集解
周礼正又
但是,以上书籍大多是关于古典中国官方朝廷之中十分正式的礼节,并未记述任何关于普通人实用的家庭餐仪的规则,尤其对于基本举止的要求.礼记里面那段对于饮食规矩的描述可能只有通古文的学者才能够看懂。 ( http://www.tecn.cn )
礼仪作为文化的主要组成,首先从餐仪出发.因为餐仪是每个人日常生活必须经历的程序,是其它所有仪式的基础.对于一个人的培养,也是先从礼仪和餐仪出发的.但是在古典的中国,礼仪仅仅属于皇室和贵族.而对于当代普通人的礼仪规范,却很难发现文字上统一的记载和描述. 比如,是否可以用筷子直接向嘴里扒饭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笔者在许多老者面前得到不同的答案.他们大多对此不置可否,或者茫然不知所答.由于笔者在中国的餐仪方面至今无法得到统一的回答,仅仅能够按照多年的观察而归纳出自己的总结. (试想:对于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人,却对餐仪的规则所知有限,何尝能够找到统一的规范并示教于他人?). ( http://www.tecn.cn )
中国的家庭餐仪即便有地域,地位的不同,也极少本质的差别.无论是每天的三餐,还是有客人来访,以至节假家宴,无非碗筷并行,汤菜纵横.对于餐具的摆放并无一定之规.人们上桌时更为关注的不是餐具的华丽和排列,而是菜肴的丰盛和精致.中国餐仪最为明显的礼节表现在每个人的就餐位置上.古代社会,男人至上,女人是无法与男人同桌的.尽管是现代社会,这种古代的礼仪仍然保留在韩国的一些地方.就是今日之中国,男人先于女人上桌的习惯还是比比皆是.一家之主一般入上座.上座的位置大概是一间屋子靠里面,而面向门口的位置.一旦有贵宾入席,主人便会客气的把上座让给客人.如果是家庭便饭,家人要等长辈动筷之后方可进餐.在客人面前,则是通过反复的主客相让之后才肯动口.而席间主人向客人的让菜,则是一道必要的规则.从头至尾,贯串始终.而颧酒的传统,更是餐桌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 http://www.tecn.cn )
有趣的是,中国人家庭的进餐,没有严格的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无论自家小聚还是亲朋满座,很难分出正式与非正式的差别,顶多在有客人时穿着略为讲究罢了.在餐仪的规则上,比如餐具的摆放上没有明显的区分.中国家庭的餐桌大多小于西方典型的款式.一般圆桌为多.由于面积狭小,碗盘也比西方的相对小了许多.正是由于免除了正式的繁琐,家庭上菜并无严格的次序,更无餐具层次分明的叠加.如果有酒,下酒菜蒹开胃菜先上,然后是主食和大菜.饭后的水果,不知是中国自己的,还是来自西方甜点的传统.但是,中国许多地方,比如广东和香港,常有甜咸混淆的风格,在大菜的同时,竟然上了精致的点心.这在西方是难以想象的. ( http://www.tecn.cn )
虽然中文里没有正式的 “餐仪”二字,却有 “吃像” 之说.既然有吃像的好坏,就一定有关于进食举止的标准.据笔者观察,中国人吃饭可以有如下几点特征: (1)进食时目光主要聚焦在饭菜上,尤其在开餐的初始阶段;(2)攫食入口时,身体前倾,头部向饭菜低就; (3)对于无法一次入口的较大食物(比如肉排)可以用嘴直接咬下部分,再把剩下的放回碗,或盘内;(4)吃带骨鱼,肉时允许把骨头当众埋头吐出;(5)骨头及残物放在餐桌上;(6)咀嚼时唇部时而张开,并伴随有节奏的咀嚼声;(7)喝汤时发出由于吸入气流产生的振动声;(8)传统的进餐为共享菜肴,无需公筷,(9) 鸡鸭禽类,大多剁切成块状,连骨入盘,多刺的河鲜,整鱼上桌, 于是国人有用嘴去骨,刺的技巧,(10)传统中餐并无饭后的甜点.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十点为笔者自己的观察,并非对国人吃像的褒贬.文化风格,仅有差异,并无优劣.但是即便对中国人的吃像有如此细致的总结,却无法得到吃像标准的统一答案.什么是好的吃像呢?可能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 ( http://www.tecn.cn )
熟悉西餐的人很快发现,两种文化在进餐时回然不同的规矩和风格.就从以上十点特征出发,让我们来看看中,西餐仪的区别.(1)西方的人际交流强调眼神向对方的关注,反映在餐桌上即对同餐人的注视,尤其对于不熟悉的人和正式的场合,吃饭时主要看人,偶然看菜; (2)西餐进食时要求上身保持基本的挺立,食品尽可能用叉子向口部运送,而不致造成头颈过分的前倾);(3)食物一定先切成小快方可入口,决不可以在较大的食物上咬一口再放会盘内,除非是在极不正式的场合用手吃鸡翅;(4)在西餐的理念里,进入口内的东西是不能当众吐出的.偶遇口中异物,必须乘人不备,悄然吐入餐巾,然后包裹隐藏;(5)骨头与残物只能留放在自己的盘中,不能放在餐桌上;(6)咀嚼时至始致终双唇紧闭,不可发出明显的咀嚼声;(7)喝汤在概念上与中餐有本质的不同,首先西方人对于汤类的动词用 “吃”而中国人称 “喝.”于是反映在用餐上就出现完全不同的动作.中国人用 “喝”的动作,把汤勺对在嘴上,嘴唇呈缩小的椭圆状,然后将液体吸入口腔.这种方式显然会发出嘴唇与汤水的振动声.而西方人 “吃汤,”是把整个汤勺的头部先小心地整体置入口腔,然后闭唇,再将其轻缓拉出;(8)所有食品盛于大型的餐用器皿.一般大家座定后向右方逐个传递, 用公勺分享;(9)西方人喜噬烧烤.无论鸡鸭,大多整体烹烧,然后剔骨上桌.鱼类多为海产,少刺无头.但洋人有用刀叉拨虾皮,去骨,刺的能力,绝不用嘴,(10)甜点是中,晚餐(尤其是晚餐)不可少的一道. ( http://www.tecn.cn )
西餐与中餐最大的区别在于餐仪的规据可以象电器说明书那样条理清晰,有据可查,并可以详细地给出标准的规范而供人效法和参考.而中餐的餐仪却很难找到在文字上的描述和理念上的解释. 餐仪 (Table Manner) 在西方文化里列入礼仪 (Etiquette) 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的目的不在于详细地介绍西餐的餐仪,所以仅举几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西餐严谨的规则 (1). ( http://www.tecn.cn )
1.西餐正式的喝汤姿势要求用勺子离自己远的那一边先进入汤内,然后向离自己远去的方向轻划盛汤.
2.在用餐过程中,如果需要放下刀叉,刀刃朝自己在盘内呈10点20分(刀头为时针,刀柄为分针);叉头扣在刀刃部,叉头指向2点,叉柄为8点,刀叉呈倒V字形.而V字形的刀叉放在盘子偏下部 (靠自己那边). ( http://www.tecn.cn )
3.用餐完毕后,刀与叉并行放在盘内5点钟的位置.大约刀或叉总长3/1的柄部露在盘子边缘的外部.叉子向下扣在盘上,刀刃朝向自己. ( http://www.tecn.cn )
4.吃面包时,需将面包撕下可以一次入口的小块.不可以直接用嘴咬.黄油应该在放入口中之前抹上.不要事先把整个面包都抹满黄油. ( http://www.tecn.cn )
5.美式的餐具排列为:正中是主餐大盘,刀子(一共三把:沙拉刀,主餐刀,鱼刀,所有刀刃朝左)和汤勺(勺背靠桌面)在右边,叉子(也是三把:沙拉叉,主餐叉和鱼叉,所有叉子叉背靠桌,叉锋朝上)在左边,所有的玻璃器皿(一共四种:水杯,红酒杯,白酒杯,香槟杯和甜酒杯)在右上角,面包盘和黄油抹(抹柄朝右,横在面包盘上)在左上角,甜食刀柄朝左,叉柄朝右,平行放在主盘正中上部,餐巾可以在左边,也可以在主盘中. ( http://www.tecn.cn )
除了餐仪本身的法定规则,还有与之相关联的社交礼仪.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当你约会女友,西式就餐可以包括如下的注意事项: ( http://www.tecn.cn )
1.嘴里有食物时,最好别说话,听她讲.
2.如果你们吃完了,她盘里还剩下一大块你最喜欢的牛排,不要自己从她盘子里自己弄一块吃.
3.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刀叉上有汤汁,不要用餐巾去擦它们,找服务生要新的.
4.别让服务生收走你的盘子,如果她还没吃完.
5.自己吃完后,别把你的盘子先推开,除非她也吃完了.
6.鸡尾酒不可以放到正式的餐桌上(事实上烈性酒, 如威士忌和白兰地, 是不可以在晚餐时饮用的).
7.吃的时候一定要静悄悄的,别出怪声.
8.如果发现她牙齿上粘了食物,悄悄地告诉她.
9.如果你自己的牙上粘了食物,不要一面用左手遮掩,然后用右手剔牙.最好自己到卫生间清理.
10.吃饭的时候,别挥舞你的刀叉,你是去那里吃饭的,不是去当音乐指挥的.
以上仅仅是一些让你在约会吃饭时在女友面前保持最佳姿态的建议,但也可以认为是西餐餐仪的一部分.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西餐规矩的严谨,即有礼仪规范,也有理念内涵.前者是实际训练的标准,后者为风度培养的基础.在西方上层社会,多有对子女在餐仪方面的训练.即便普通家庭,父母也会时时潜移默化的指导自己的子女,尤其在节假日和正式的场合.笔者单位的一位秘书,每年把三个孩子西装革履的带到讲究的餐厅吃一席晚餐.目的是让孩子们效仿那里的大人是如何履行正式的晚宴餐仪的.比如餐具的功能,刀叉的用法,手,肘,臂的位置和动作,社交的礼仪,等等. 而西方文化在现代礼仪和餐仪方面的文字论著更是比比皆是 (2,3). 相比之下,中餐的餐仪难以找到严格的条例和统一的规矩,而且少有文字可查. ( http://www.tecn.cn )
餐仪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文化理念的差异.西方文化,在礼仪上有正式与非正式的严格区分.在正式的场合里,无论婚葬嫁娶,晚宴酒会,还是重大节日,都必须浓装素裹,西服燕尾.正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个人的一种特殊的尊重.往往在一个人西装革履的整洁仪态下,可以有一种自我,自持,自尊的感觉.并油然产生一种与他人的距离感.在这样一种心理状态下,动作,态度都相应发生了与非正式场合时不同的变化.所以在就餐时便有些肃然,机械,和对他人着意的礼貌.西方的正式以及公务就餐于是就显得有点矜持和冷漠. ( http://www.tecn.cn )
而中国文化中很难找到正式与非正式的严格区别.无论是家宴还是公事,大家围坐一堂,注重的是亲情和友情,而着意拉近彼此的距离.中国人的宴会总是吃的热火朝天.人们放弃仪式,全神贯注美味佳肴,津津乐道每一道菜的典故,烹调,和品味,忘形而噬.或许是由于中国人奉行 “民以食为天”的哲理,对食物充满激情.每一顿重要的饭局都是行使自己文化的特殊仪式.中国人在餐仪上重吃而轻于形式.如果是热天,再加上火锅和辣菜,便会脱衣卷袖,吃的汗水连连.如果有好酒和亲朋,又会呼三喝四,一醉方休.中国人在吃饭时如果吃到自己特别喜爱的菜肴,常常可以用丰富的表情来十分生动尽情的表达这种极度的享乐.比如增加咀嚼的声响,口腔的动感,齿舌的力度,以及面部满足的神情.而咀嚼和吃面时的发声的目的在于增加食物对口舌味蕾的刺激.反映在中餐的烹调上就是追求由于这种刺激而产生的口腔中强烈的快感 (比如中餐里可以吃很烫,很辣,很香的食品,读者可以想象在吃这些东西时的口腔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在西餐里,无论多么可口的食品,也需要限制,遮掩这种过分的表情.而仅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对食品的欣赏.或许是为了避免这种由于感官上太过强烈的刺激而导致的面部反映,西餐大多十分平淡. ( http://www.tecn.cn )
每一种文化都包括理念思维与行为方式.而文化的发展必须通过对理念和行为的规范化,使之更加合理,完美从而使自己的文化具有竞争力和生存力. 礼仪是文化的形式和标志,也是文化的记载和延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通过三个部分:第一是文字描述,其特点是复杂而抽象,第二是建筑和艺术,可以把文化的灵魂内涵和表象风貌储存在物和画中,第三就是人类自己保持,流传的礼仪.如果说理念的规范包括伦理与道德,那么礼仪事实上就是对行为的规范化. ( http://www.tecn.cn )
对于人类来说,文明的最明显的标志之一是文化的行为仪式,而仪式程序的极致也许是戏剧舞台.文艺家们用他们智慧的想象和眼力把人类的行为浓缩,升华,并且典型化,艺术化最终演绎成端庄,瑰丽,精彩的人间动作和仪态.最为典型的是芭蕾和京剧,一招一式,眼神投足,都可以象音乐和数学那样精确的描述和规范.而更接近人们生活的是话剧和电影.其真正目的是为了建立文化完美的典型而供众人评审,参考,效仿.古代皇室喜爱戏剧,表面上是一种娱乐,实际上是通过模仿戏剧里的人物,更完美的规范自己的行为仪式.从走路到坐势,从眼神到发音,都隐喻着从不够规范到规范的过渡,从而形成,建立,发展皇室独特的自我认同,以其明显的区别于普通人.西方历史上的贵族学校,有一整套对行为风范的严格训练和意识情操的培养.事实上也是为了建立他们独特的自我认同. ( http://www.tecn.cn )
如果说历史上的西方皇室生活是典型的正式礼仪和餐仪, 那么乡村百姓每天的劳作生息就是永远的非正式.皇室的辉煌显示本文化在理念与行为上最为精湛的典范.所以皇室也是一个文化的代表和民族的象征.它给自己的臣民一种来自血缘的认同感.在古典社会,君主和臣民是俨然分开的,无论是穿戴还是礼仪.在清代的中国,连皇上用的杏黄色,百姓都是禁用的,何况皇家的仪式.然而,在皇宫之外又衍生出所谓的贵族社会,即遗老遗少,皇亲国戚,名门望族.为了树立贵族的认同与归属,就出现了正式的场合,以及与之对应的礼仪和餐仪,以此来突出自己的尊贵.但在西方社会,从文艺复兴到法国大革命,人们逐步产生了伸张个性要求.在 “天赋人权” 的口号下,每一个人都期望得到对自我的认可和尊重.所以,正式的礼仪在当今西方,不再仅仅属于贵族和皇室.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正而八经的体验,享受,利用正式的氛围,包括化妆舞会,正式宴席,古典音乐,商务公事,以及宗教仪式.但普通百姓毕竟还要劳动工作.在粉墨登场之后,又还原于非正式的环境和衣着.只有古代不需劳作的皇帝和贵族可以永远的生活在正式的仪式中. ( http://www.tecn.cn )
有趣的是,中国皇室与贵族的正式规矩,从未走入民间.所以中国文化很难找出正式与非正式的区别.当今之中国,于是也装模作样的学起洋人的正式来了.常常会看到人们在休闲的周末,西服革履的逛公园, 从而显出中国人的现代幽默。.笔者总是在猜测中国皇室的餐仪.如果说满清宣统的进餐方式有外族文化之嫌,那么大明皇帝在晚宴上是否会往嘴里扒饭呢? ( http://www.tecn.cn )
真希望今天的文化家们能为当代之中国定出一套严谨而完美的餐仪,也不愧礼仪之邦的美誉.

参考文献
1.Mary Mitchell and John Corr, “The Complete Idiot’s Guide to Etiquette,”Alpha Books, (New York), 1996. ( http://www.tecn.cn )
2.Letitia Baldrige, “Complete Guide to The New Manners for the 90’s,”Rawson Associates, (New York),1990. ( http://www.tecn.cn )
3.“The School of Manners or Rules for Children Behavior,” Joyce Irene Whalley, (Somerset, UK), 1983.( http://www.tecn.cn )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简短精妙:外国人嘴边的短句精选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英语综合学习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76660

Thousand times no! 绝对办不到
  Don't mention it.没关系,别客气。
  Who knows! 天晓得
  It is not a big deal!没什么了不起
  How come...怎么回事,怎么搞得
  Easy does it.慢慢来
  Don't push me.别逼我
  Come on!快点,振作起来
  Have a good of it.玩的很高兴
  It is urgent.有急事
  What is the fuss?吵什么
Still up?还没睡呀
  That is a boy! 太好了,好极了
  It's up to you 由你决定
  The line is engaged.占线。
  My hands are full right now.我现在很忙
 Don't make up a story.不要捏造事实
  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小别胜新婚
  She makes a mess of things.她把事情搞得一塌糊涂。
Get an eyeful.看个够
  He has a quick eye. 他的眼睛很锐利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有趣的英文 这些问题你想过吗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英语综合学习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80759

1. Why the sun lightens our hair, but darkens our skin?

  为什么太阳能把头发晒浅,却能把皮肤晒黑?

 2. Why don't you ever see the headline! "Psychic Wins Lottery"?

  为什么你从来没见过头版头条写!“算命师中大奖”?

 3. Why is "abbreviated" such a long word?

  为什么“缩写”是这么长的一个单词?

 4. Why is it that doctors call what they do "practice"?

  为什么医生们管他们所做的事情叫做“实习, 实践”?

 5. Why is it that to stop Windows 98, you have to click on "Start"?

  为什么在要关掉视窗时,你必须先点击“开始”键?

 6. Why is lemon juice made with artificial flavor, and dishwashing liquid made with real lemons?

  为什么柠檬汁是用人造香味调料做的,而洗碗液是用真正的柠檬做的?

 7. Why is the man who invests all your money called a broker?

  为什么帮你管理你的所有投资的人叫做“不名一文的人”?(“broke”在英文中有“不名一文”,“穷到家了”的意思)

 8. Why is the time of day with the slowest traffic called rush hour?

  为什么一天中交通最慢的时刻叫“速行”时刻?

 9. Why isn't there mouse-flavored cat food?

  为什么没有老鼠味儿的猫食?

 10. When dog food is new and improved tasting, who tests it?

  当狗食被宣扬是新的和改进了的口味的时候,是谁作的口味鉴定?

 11. Why didn't Noah swat those two mosquitoes?

  为什么诺亚没有把那两支蚊子打死?(诺亚方舟上带有每种动物的雌雄各一只)

 12. Why do they sterilize the needle for lethal injections?

  在用注射毒剂的方式执行死刑时,为什么还要消毒针头?

 13. You know that indestructible black box that is used on airplanes? Why don't they make the whole plane out of that stuff?

  你知道那个用在飞机上的“不会被摧毁”的黑匣子吧?为什么他们不把整架飞机都造成那种材料的?

 14. Why don't sheep shrink when it rains?

  为什么下雨时绵羊不缩水?

 15. Why are they called apartments when they are all stuck together?

  为什么公寓都紧紧靠在一起?(apart是分开的意思)

 16. If con is the opposite of pro, is Congress the opposite of progress?

  如果“坏处”是“好处”的对立面,那么“众议院”是不是“进展”的对立面?

 17. If flying is so safe, why do they call the airport the terminal?

  如果飞行是这么的安全,为什么他们管飞机场叫“终端”?

18. Why can't women put on mascara with their mouth closed?

翻译过来应该是:为什么女人闭着嘴就不能上睫毛膏?
 
L

lemon25

Guest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让你受益匪浅的十六句英语名言
发信站:天益社区(http://bbs.tecn.cn),版面:英语综合学习
本文链接: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181244

第1句 莎士比亚
1. Do not, for one repulse, give up the purpose that you resolved to effect.
William Shakespeare
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 莎士比亚

第2句 马克.吐温
2. Don't part with your illusions. When they are gone you may still exist, but you have ceased to live. Mark Twain
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马克.吐温

第3句 拿破仑
3. The man who has made up his mind to win will never say “impossible”. Napoleon
凡是决心取得胜利的人是从来不说“不可能”的. 拿破仑

第4句 列夫.托尔斯泰
4. Ideal is the beacon. Without ideal, there is no secure direction; without direction, there is no life. Lev Tolstoy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第5句 歌德
5. The important thing in life is to have a great aim, and the determination to attain it. J.W.Goethe
人生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一个伟大的目标,并决心实现它. 歌德

第六句 罗斯福
6. The only limit to our realization of tomorrow will be our doubts of today. Franklin Roosevelt
实现明天理想的唯一障碍是今天的疑虑. 罗斯福

第7句 爱比克泰德
7. It is difficulties that show what men are. Epictetus
困难方能见人品质. 爱比克泰德

第8句 爱默生
8. The only reward of virtue is virtue; the only way to have a friend is to be one. Emerson
对美德的回报是美德,获得友谊的唯一途径是给人以友谊. 爱默生

第9句 卢梭
9. 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Rousseau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卢梭

第10句 雪莱
10.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P.B.Shelley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由版主最后编辑: 2008-07-22
回复: 2005年北京Case议事大厅~柠檬花园/第十山地师

机关里的哈巴人

有的家庭养了一种宠物狗叫哈巴狗,哈巴狗很会讨主人喜欢。在机关里,有很多讨好领导的媚俗之人,我们不妨称这些人为哈巴人,也不妨将将这些哈巴人按媚俗程度粗略地分为五个层次:从五星级、四星级至一星级。

  五星级哈巴人的表现:想方设法为领导干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创造条件,并参与其中,也就是和领导一起干坏事,让领导觉得你是个有创新能力的超人。有句流行的顺口溜是这样的:“给领导干一百件好事,不如和领导一起干一件坏事。和领导一起干了一件坏事,有一百件好事在等着你。”比如,和领导一起策划怎样化公为私,和领导一起去地下夜总会等等。总之,只要和领导坐上了同一条船,成了哥们,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四星级哈巴人的表现:及尽所能为领导办好事,让领导觉得你是个能人。这类哈巴人掌握着领导各方面的情况,甚至生活上的细节,以便投其所好。比如,领导去年刚出国考察,按规定明年又可以安排出国考察。哈巴人在今年就会积极地筹划领导明年的出行:那些国家没去过,线路怎样安排,这条线路需要花费多少美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如果通过正常的渠道来办,往往达不到领导满意的效果,但通过哈巴人的努力,往往能给领导一个不小的惊喜。

  三星级哈巴人的表现:找机会、找理由给领导送礼。有的机会是无须去找,如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等,领导总会笑纳哈巴人的一片心意,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人之常情,从我们做起,也不需要什么理由。有的机会需要哈巴人稍加留意才能抓住。如领导和领导家人的生日,健康状况,子女留学或就业情况等等,这些机会如能抓住,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紧急情况下需要给领导送礼(比如马上要提拔一批干部),却又找不到机会和理由,哈巴人甚至会利用农历的二十四个节气。比如带着礼物去领导那里,说“今天是谷雨节,来看望一下领导”。

  二星级哈巴人的表现:肉麻的吹捧上司,或将自己的工作成果说成是上司的。比如在媒体上刊登本单位政绩方面的文章,领导艰苦奋斗、鞠躬尽瘁、开拓创新的文章,妙笔生花,让领导露脸。又比如将本人的论文、科研成果的第一贡献人说成是领导,将领导的名字署在最前面。

  一星级哈巴人的表现:降低自己的人格,在领导面前装奴才。比如在领导面前说:“请领导经常敲打我,以便我快点长大”、“请领导给我们教育报告”。当领导讲话时,哪怕是空话、套话、屁话,一律当作“重要讲话”来对待,掏出本子记录,并作认真思考状。如有可能,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体会”等文字材料发表出来,或呈送给领导,进一步获得认可。总之,这种档次的哈巴人会尽量设法让领导知晓:领导是自己的母亲,自己是喝领导甘甜的乳汁成长起来的,如果有那么一天,我会回报领导的。
在中国工作的人,十有八九都是带星的。
 
状态
不接受进一步回复。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