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wdb1: ,这真是太可怕了!还想自己独自去加再生一个,但这样超级恐怖的看病经历,实在是不敢了。
要是国内的空气、环境好一点,偶真不想去了。今天去看年货,真是“物产丰富”啊。

是的,这实在是太可怕了,想想看,孩子抱在自己的 怀里高烧不退,居然一直得不到救治!
还好,楼主两口非常英明,终于在他们的坚持下孩子住上了医院。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真是害怕!没有去加拿大就已经害怕了,怎么半呢?不知道澳大利亚的医疗体系是否也会让病人这么干等着?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但是现在国内的医生还不是被骂的不像话?在国内的时候,诸位都没抱怨过医疗费贵?现在出去了,又说宁可多花钱也要少受点罪,在国内的时候,急诊不需要等这么久,但是又嫌费用高。
人啊,真难伺候。
 
::
严重同意
crystal-clear同学太不了解现在的中国了,看来也是个"说不得加拿大不好"的人.
2008年做的检查,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鼻内窥镜设备就不如士嘉堡某鼻专科好。其他地方没比较,不敢说wdb13::wdb13::wdb13::wdb13
别拿砖头砸我
 
最后编辑: 2008-11-15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我们 ESL 班上,老师专讲急诊用语、词汇。

末了,她就地躺在教室地上,拖鞋都掉了并告诉学生;小题要大作!

我在国内大学也教书,不易呀
小题大做的人多了,结果是真正严重的人都被怀疑小题大做。
狼来了的故事。
 
建议家园成立医疗互助平台

排队的时候带好可以给孩子物理降温的东西,例如酒精棉球,冰袋。 另外准备退烧药在家。一般情况孩子发烧等待4,5 个小时不会有大问题。真是紧急情况, 如抽搐,一定要叫救护车。
这种情况不仅在加拿大,在欧洲也一样, 不过似乎加拿大更可怕些。
看来只有自己多注意, 再有移民中不乏医护工作者,如有小孩最好能够联系一下,有急事可以电话咨询。
严重同意!
建议家园成立医疗互助平台,功德无量啊!
可惜我虽久病,却未成医。
 
最后编辑: 2008-11-15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哎 这里看病真是要命啊,发烧叫你回去喝水,感冒叫你回去喝水,一只药膏什么都能涂。还不如自己平时多注意预防,有经济能力就多吃些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加拿大医科学生毕业后,平均负债18万加币,为了能尽快还清债务,并且将来有较高收入,近几年加拿大毕业的医科学生大多数去了美国,所以现在加拿大医生短缺。
 

游客

Guest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哎 这里看病真是要命啊,发烧叫你回去喝水,感冒叫你回去喝水,一只药膏什么都能涂。还不如自己平时多注意预防,有经济能力就多吃些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

:wdb1:真的假的?我除了见过一次去认认我私人大夫,就再也没去过。

听说suptersotre有免费的防感冒打,只要出示care card。
 

游客

Guest
回复: 建议家园成立医疗互助平台

严重同意!
建议家园成立医疗互助平台,功德无量啊!
可惜我虽久病,却未成医。
本人也严重同意.
本人曾经是外科医生.非常希望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了建立一个互助的平台,曾经发过专门的帖子.在此之前还从未看到过这个帖子.今天看到这个帖子,又情不自禁的有感而发.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看病经历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像<国际歌>所说的,不靠神仙皇帝.要靠我们自己.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加拿大因为医疗免费,急诊等设施被严重滥用了,就显得特别不足;再者医院都是公营,效率也不可能高到哪去的。
大家都要注意平时保健,省心又省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生病了可不是容易对付的。
假如真有需要,最好选择合适的机构,不是立即危及性命的,尽量去walk in clinic,也有很多夜间也开放的,等的人通常不多,就能得到及时的帮助。去了医院急诊,多数会被凉在那,更加难受,这样也会影响急诊室效率。合理利用资源,实际上也是互相帮忙了。
国内的医疗实际上是差了一大截,相当多的人不敢上医院,很多的病人因付不起医药费回家等死。来的移民再国内时多数算得上是“小上层”,都有些关系,钱也有一些,抢得了优先,相对来说在这边“受了委屈”。
不知大家是否有类似的经历,约四年前,我母亲得胆囊炎发作严重,住进全省最好的医院,她只是企业退休工人,当时没有医保,每天的费用多数是3000~5000元!假如住上几个月,不知有多少比例的网友们的存款能够承受?而且要请护工,每天24h都要一名亲属轮流帮忙看护。我有个朋友还是主治医生的同学,算是关照了,但我还是知道了好几次的治疗失误,紧急时护士连设备如呼吸机都用不清楚。
 

cold88

识途老马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对楼主的遭遇深表同情。有几个问题,看美国电影上说,去公立医院可以免费,但是要等待排队很长时间。但是去私立医院会好很多,比较贵不能免费。加拿大有没有这种情况?另外,急诊(比如腹部剧痛---阑尾炎,流血的外伤,车祸事故的伤患)会不会好一点?如果也等几个小时,人就死了呀。

因为我不明白的是,加拿大能够正常运转,医疗是很重要的,否则他的平均寿命不会那么高,人们都在医院的等待中早早的死光光了,呵呵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kao!

有没有这么恐怖啊?
 
回复: 建议家园成立医疗互助平台

本人也严重同意.
本人曾经是外科医生.非常希望义务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为了建立一个互助的平台,曾经发过专门的帖子.在此之前还从未看到过这个帖子.今天看到这个帖子,又情不自禁的有感而发.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把自己的看病经历告诉大家和大家一起分享.就像<国际歌>所说的,不靠神仙皇帝.要靠我们自己.
:wdb17::wdb17::wdb17:
恳请更多有医生背景的筒子响应!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其实国内国外都有不同的问题。
在中国,在农村,多少人因为没钱而看不起病,
在城市,多少人是因为堵车而丧命路上,

多少医生能把你的小病都说成几乎是不治之症,几十块能看好的,能让你花上几万块,
不少大医院,多少人是三更半夜去排队才能挂上号的,挂上号之后等五六个小时也是正常不过的,还别牢骚,能挂上号的,都已经是万幸了,
工作一辈子的积蓄,可能一场病就让你倾家荡产。

在国内,要当上等人、有钱人,才可以活得好,不容易的。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靠.这白球恩的故乡,也不全是白求恩啊:wdb23:
起码在国内看个急诊还是可以的啊,看来天下真的没有免费的午餐啊:wdb18:
 
回复: 宁可在家暴毙,也不去医院受气

大锅饭就是有问题!估计医生没有什么考核的数据,完全靠医生的医德是靠不住的,看来需要住在离美国最近的城市才好,有病去美国看(买个美国的医疗保险)。这样可行吗?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