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噢,对了泉妈,我家里有的电饭锅呀、榨汁机、电热水壶还有九阳豆浆机这类的小家电用带吗?那边可以用的吗?我想都带上呢!
:wdb19:
还有哈哈就是:欢迎回家哈!嘻嘻!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噢,对了泉妈,我家里有的电饭锅呀、榨汁机、电热水壶还有九阳豆浆机这类的小家电用带吗?那边可以用的吗?我想都带上呢!
:wdb19:
还有哈哈就是:欢迎回家哈!嘻嘻!

你说的这些东西,来了都有用,可是,这边是110v电压呀!除非你再带一个变压器过来,那个东西似乎很沉很沉呢!

给你个参考,这边沃尔玛卖的中等价格的家电价格是(单位是加币):
小电饭锅,35;
榨汁机,40;
电热水壶,15;
九阳豆浆机,木见过,呵呵。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我是新人。
把泉泉妈的日记一帖不落的看完了。意犹未尽。
泉泉妈加油呀,继续呀。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最近比较忙,比较忙,,,,,,,更新不动了,对不住大伙儿哈!

还有就是,快离开了,知道的那点子东西,都交代给大家啦,江郎才尽料。。。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最近比较忙,比较忙,,,,,,,更新不动了,对不住大伙儿哈!

还有就是,快离开了,知道的那点子东西,都交代给大家啦,江郎才尽料。。。
马上就要回家了,哈利法克斯又少了一个热心人,祝一路顺风,记着常回来看看,:wdb6::wdb6: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2008年10月28日加拿大衣食住行之----衣
快走了,心里乱乱的,整理一下,写点什么吧。
3年多,乱七八糟的感想有很多,大部分都随着日志抒发了,剩下的都是些见不得人的小心思,实在不好拿出来分享,呵呵。

知道很多朋友们关注我的博客都是移友,有刚开始动移民心思的,也有办理到中途的,还有已经落地了的。
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离着中国真的不算近,左算右算都是半个地球。对在这里居住的同学来说,实在没有啥新鲜的,左右不过是衣食住行,家长里短。 可是对于从来没有来过的同学,也只能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里,一些经过不同的人的透视眼后,得到一些相对支离破碎的信息。我当年,对于这些信息还是非常如饥似渴的。

趁着还在这里,争取写一点什么,作为当年我从网络得到信息的反哺。我会争取附上一点照片,也尽量争取客观,可是毕竟是一家之言,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一笑了之,或者给予补充、订正。

衣食住行,排排坐,吃果果,先写衣吧。

先说孩子。这边多数孩子必需的几样东西是:
运动鞋、礼服鞋(就是那种脚面一根带子露脚面的白色或黑色鞋子)、雨靴(极不实用,可是多数孩子都有)、雪靴。当然,夏天肯定要有凉鞋,嘻嘻。运动鞋,耐克之类的牌子45块钱左右一双,非名牌,15块钱左右一双(非真皮),礼服鞋15到35不定(30以上的才可能是真皮)雨靴15到20,雪靴20到35。雪靴肯定要这边买我想,至少我在国内没怎么见过。
衣服裤子就是运动裤、仔裤、 帆布裤子。 要舒适,耐脏,热水洗不掉色。价钱么,长袖体恤沃尔玛5、6块钱就能买到,本地小名牌10块,托米这样的20。裤子在体恤的基础上加5块钱就差不多了。
很少孩子穿毛衣、秋裤啥的,大多数孩子在学校里一年三季单衣单裤,夏天短袖端短裤。天亮的时候穿戴帽子的绒衣,套头、拉链都有,20到40一件吧,40算是比较贵的了,gap啥的。再冷了就穿防寒服,跟绒衣一样钱。再冷了穿雪衣雪裤,一套40到80不等,这个雪衣雪裤建议买好点的,设计合理,孩子穿着在雪里玩当妈的心里踏实。
雨衣,这里的孩子穿一种塑料皮面里面衬一层棉布的,很好看,孩子穿着也舒服。沃尔玛好像有10块钱一件的,其他的25吧,能买得很漂亮了。
羽绒服在这便是高档货,70、80的很常见,我好像没见过便宜的。
帽子手套冬天要好几套,5块钱到15块钱都能买到。

以上这些东西,如果赶上清仓大减价,都有可能半价买到。不过需要你不停的逛,看运气了。更贵的货色,也有,咱不在这里讨论。

大人的衣服,就是小孩子的价钱乘以1点5,当然,大人的名牌一点的要更贵一些。
举几个例子吧,耐克鞋,50到80,暇步士皮鞋90靴子180,北脸登山鞋100,哥伦比亚风雨衣130,托米牛仔衣80短袖体恤20长袖30,李维斯仔裤60,ck大衣180。打折时70%的价格吧。更低的折扣属于奇迹,走遍天下都是可遇不可求,虽然我本人是不遇奇迹不买的,呵呵。

夏天主题嘛,女士想露多少就露多少,从脖子开口到肚皮也不稀罕,夏天是人字拖的天下。 奥,还有,我怎么觉得这边的女同学夏天大多穿非常合体的题恤,就是很合身很合身的,不管你有多胖,都那样,很少有像穿宽松题恤的。

关于衣服,就能想到这么多了,赶明我去商场里搞个街拍给大伙儿看看,如果不被人抓住的话。
写下价格是为了给国内正在准备行装的同学们作参考,各自根据自己的情况看着买吧。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2008年10月30日加拿大生活之食
“民以食为天”,民谚里面可能就这句话最得大馋猫推妈的欢心了。走到哪里,吃,都是要放在首要位置的。

25岁之前,在中国转悠。西北之行,到西安拖着老爸冒着雨在赶火车之前打车去吃“贾三包子”,兰州吃学院后街的三级拉面,西宁喝青稞酒,在银川买了原味羊肉带上火车当下酒菜。东北的大小城市一路走下来印象最深的居然是在锦州吃的膏满黄肥的梭子蟹。南行一路到深圳,沪派杭帮我都吃不惯,到了广州居然当街吃的吐掉了,从此绝了在南方生活的念想。

30岁,上山下乡洋插队,赶时髦来到加拿大。来了以后最初的几个月,简直是苦不堪言。首先不能接受的是价格,最最不能接受的是蔬菜的价格。那时候还不怎么懂超市里的“弗莱尔”,不晓得穷人每周的荤素膳食搭配都是由这几大食品超市给咱们安排好了的,每次需要买菜时都是跑去超市乱选一通。

不是根据价格来选择而是根据今天想吃啥来选择的直接后果就是:看啥啥贵,越看越舍不得买,最后买了一个超级大的卷心菜拉到。说起来卷心菜,我们来加拿大呆了三年,最开始的3个月吃卷心菜、芹菜、洋葱的频率那是相当的高。醋熘卷心菜、麻辣卷心菜、凉拌卷心菜,搞得我在后来的两年半的时间里没再买过一次卷心菜,看见了就犯格应。啥?价格?那还用说吗,卷心菜自然是最便宜的菜了,印象里卷心菜4毛还是6毛一磅,芹菜不到两块钱一棵,洋葱论袋子买3块钱5磅?

那时候津津乐道的就是西红柿黄瓜的价格,正好那时候是圣诞节前后吧,英国大黄瓜2块5一根,我那时正好去轮胎店买了一个dvd,税前也就是30块的样子,所以我总是抱怨说“一打黄瓜就能换一个dvd”,呵呵。西红柿么,不光我觉得贵,给你们讲个电视上看来的笑话。电视上很多电视购物频道,这天卖的是一把刀,明晃晃的,看起来很锋利的样子。屏幕上一个帅哥左右拿着一个红艳艳的西红柿,右手握着那把著名的刀,笑容可掬的给各大看电视解闷的家庭主妇说:“冬天的西红柿多贵啊,用我这把刀,可以把西红柿切成很薄很薄的片,一个西红柿就够你们全家吃一冬天的!”

好了,说了这么多娱乐大众的,咱们正经说说在加拿大的吃食。

基本的,油肉米面奶,这些东西不用省,因为本来就不贵。13块钱能买10公斤大米,6块多能买4升牛奶不含三聚氰胺的。鸡蛋1块3一打,排骨4块多一磅“弗莱尔”时2.99一磅,牛肉4块到8块钱不等,做牛排的那部分就贵一些,酱牛肉的那种大块肉就便宜。
蔬菜水果,大众的苹果桔子都相对不算便宜,苹果1块4一磅,桔子1块5一磅,香蕉最便宜7毛多吧,蓝莓黑莓3、4块钱一磅,草莓平时3块钱左右特价时2块钱一磅。10磅沉的西瓜9块钱一个,夏天特价5块钱。
海鲜是最最划算的,除了没有河鱼买以外,堪称完美。三文鱼去皮去骨的8块钱一磅,整鱼4块钱一磅,扇贝柱大的8块钱一磅小的5块钱一磅,龙虾贵的时候12块钱一磅,便宜的时候6块钱一磅,绝对是海鲜爱好者的天堂。我跟老公创下过两个人一顿晚饭吃掉5只龙虾的记录。

写道这里,说句真心话,在加拿大,吃,还真是不算什么钱,伙食费占正常支出比例的非常小的一部分。而且,各大超市每周都推出不同的特价,海鲜水果蔬菜各种肉类应有尽有,普通老百姓就按图索骥,吃的就很不错了。

基本饮食之外,就是下馆子了。说起来,以普通博后的收入标准还想攒下两个小钱旅游回国的话,出去吃饭要小心控制,快餐不算哈。不论中餐馆还是西餐,一份菜10几块钱外加15%的税和 15%的小费,四口之家一顿晚餐下来80块钱很平常,还不能点酒和饮料。这也是为什么文学城上私方小菜为什么如此火爆,华人圈子里业余大厨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吧?再说了,哈利法克斯这种华人相对较少的东部城市,中餐馆能够原汁原味的真是少之又少,花得不少又不能有效解馋,慢慢的也就淡了总是去餐馆吃饭的心思。最后这两年,我们主要光顾龙皇自助,老公是为了吃他家的豆芽,我和闺女为了吃他家的炸小馒头。我想,如果有一家餐馆真的能做地道的毛血旺水煮鱼,我还是舍得少买一件衣服去犒劳嘴巴的,嘻嘻。

不过,强烈推荐一家西餐馆。我这人一向对西餐不感兴趣,走到哪里都是一份鱼和薯条打发肚皮。可是啊可是,前几天腐败大队队长带我去吃了一家西人的海鲜馆,我吃到了最好吃的龙虾chowder, 中文名字叫啥我不知道,就在bedford highway,过了渔民市场,马路左边的一家好像叫“blue nose”餐厅,孤零零的一座房子,总是停满了车子。它家的那份龙虾粥在菜单的第一位,也不贵,9块多一份,据说在加东小有名气。那东西一端上来就闻到奶香扑鼻,入口滑腻,龙虾也很足量,里面几乎没有土豆、三文之类的辅料,配上温热的小面包,很销魂。

好啦,加拿大的吃,就写到这里。博主擦擦口水,定定神,去给闺女准备午饭了,呵呵。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wdb19:TOANN姐:您真是活菩萨在世,观音姐姐转世哪!:wdb17::wdb17::wdb17:
toann姐,回来一定要给我电话,让俺一睹传说中哈坛圣母啊!谢谢!:wdb6:
另外多伦多机场管的很严的,东西千万别超了,祝一切顺利!哈哈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wdb19:TOANN姐:您真是活菩萨在世,观音姐姐转世哪!:wdb17::wdb17::wdb17:
toann姐,回来一定要给我电话,让俺一睹传说中哈坛圣母啊!谢谢!:wdb6:
另外多伦多机场管的很严的,东西千万别超了,祝一切顺利!哈哈

:wdb1: 妹妹,别这么说,千万别,我就是一闲着无聊的家庭妇女,码字全当聊天,自娱自乐!

回青岛找你哈!嘻嘻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唉....

说走真走了!

要真有什么事,

也少了可以商量的人了!

还好你留着一句话

“我还会回来的”。

希望真是如此....

亲爱的,

我会一直挂记你的!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2007-8-10
前几天跟青岛帮的残余部队聊天,跟她说到我这个人吧,就是吃个咸菜,也能写上洋洋洒洒一大篇,看起来很小资的在吃咸菜的样子。朋友大笑。

再前几天,看到小姑子的博客,说,老徐说,常常写日志的好处之一就是,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很漂亮,每天都发生很多事情的样子。其实,谁的生活不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呢?呵呵

再再前几天,答应了家园网上的同志,告诉人家我要写写工作中的不如意的部分,让后来的部队有个思想准备。
其实,我是不愿意写生活中不如意的部分的,一方面,写好的,你分享快乐,写不好的,分享的个啥?
另一方面,我个人喜欢倾诉,喜欢跟信任的睿智的家人朋友倾诉,说完了委屈,还能听个中用的建议,一般,很快也就翻过这一页了。

所以,我的不如意部分,可能会写得比较简洁,实在没有感情来详细描绘大力调侃那些个黑暗细胞。大家多包涵吧。呵呵

下面开始了(不如意事件排名不分先后) :

其一:加拿大的总的不如意

首当其冲的就是脱离了本土。想想看,不能吃中国菜,不能说中国话,不能看中国美女帅哥,不能见中国的白发娘亲(俺娘亲头发局的可黑啦),不能跟国内的发小们任意攀比,不能跟国内的官僚们勾心斗角,不能跟国内的朋友们集体腐败,不能,不能,有太多不能了,该有多遗憾啊!

其次,除了那份痛彻心肺的思念祖国,夜以继日的梦想投入到伟大祖国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去,剩下的就是对自己前途的深深担忧。想想看,30年语言和文化的隔阂,其实一朝一夕能够略去的?你能想象一个马来西亚人,或者一个非洲人,轻而易举地在中国取得一席之位?我承认,这样的人,有,但是,很难,一定要是非常非常的精英。

我跟老公,都不是笨人,都不是懒人,如果我们付出相当的努力,相信能够在这西方极乐世界混出个小样子来。可是,我们自己知道,我们都没精英到那个那个那个地步。同样是付出10分的努力,同样是过的衣食不愁,干吗不选择本土生活?

当然,这里要格外强调一个问题,我跟老公都是极其喜欢热闹,喜欢群体活动的人。而且我们的父母公婆,都远远脱离了认为到加拿大是享福的阶层。他们的小日子,滋润着呢。我可不忍心把他们弄到这里来。

这一段,可以总结为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曾经很是困扰了我们一阵子。

说了这些关于后妈的坏话,其实,深挖掘一下,我们可以发现,我抱怨的不是后妈本身,后妈本身是个称职的后妈,富有又美丽,对这些领养的子女们一视同仁,博爱天下。我说的,是我自己,完全是自身的不适应。对于后妈,俺们还是抱着深厚的感情的。不看别的,就看在安妮的份上,俺也要老老实实努力工作,努力缴税,对得起后妈。呵呵

其二:我自己工作中的不如意

我的工作,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卑微得不能再卑微的一份工作。咖啡厅的收银,说好听点呢,就是跟六人行里那个瑞秋美女干一样的工作,说不好听点呢,就跟乡下打工妹到了城里找到一份饭店服务员的工作没啥两样。 只不过,俺这个乡下妹,因为普通话说得比较好,人有比较勤奋能干,还算是有眼力架,所以找到了比较正规的大型连锁店工作。比起那些在不知名的小餐馆打工的,不论是报酬还是工作环境,都好一些。

就这,俺已经算是新移民里面比较不错的一个群体啦。那些个说俺笨的,嫩先到加拿大找找工作试试再说,能找到比俺这样的工作好的,能持续干得住的,俺才允许你说俺笨。这样说,是想给在国内的移友们一个比较客观的印象,因为确实看过了太多的朋友去俺工作的地方面试被淘汰的,所以,英语6级以下的,托福600以下的,亚思6.5以下的,都要三思。

至于工作中的小细节的不如意,就更多啦。想想看,服务员,都是啥素质?都是些上不了学,没有啥专业技术的小姑娘,偶尔掺合几个大妈级的人物。工作呢,自然是紧张的,自然是辛苦的,不忙的时候,大家聊几句天,无非就是张家长,李家短,我结婚的时候请了多少桌,老公给买了多大的钻戒,或者就是抱怨老板如何无德,如何剥削。当他们聊起家常的时候,通常都说得飞快,此时的我,就只有拿块抹布擦桌子的份儿!为啥?一方面不感兴趣,一方面实在听不懂啊!太多的俚语,太多的吞音,猜个七八成都有吹牛的嫌疑。

这个时候,我就感觉挺孤独的。

还有就是欺生。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总有这种感觉。一起工作的有个大姐,服务技术一流,不但动作快,还能记住每个客人的喜好,客人还没到门口呢,她就把客人喜欢的口味的咖啡打好了。真的很让我佩服。相形之下,我就完蛋了。且不说语言上的劣势,光是这些西人老头老太的脸,就够我吃一壶的。为啥?他们长得太像了!!!都是高鼻子蓝眼睛,黄黄的头发没几根,说着一口我听起来都差不多的没口音的英语,更更可气的是,他们每天都换衣服!!!我怎么认得出来呢???

所以,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天,我每天都陪着笑脸问那些天天来的客人:你要吃啥?你要喝啥?几勺奶几勺糖?有些好脾气的客人,每天都耐着性子跟我说,个把脾气不好的客人,就不太满意了。

有一次,一个老头,那天大概被老婆骂了,反正看我不顺眼,在我问他喝啥的时候,他大声说:你问那个谁谁谁吧!她知道我要什么!就是我们那个大姐,因为她肯定知道。他当时其实倒也没很严厉,但是在我看来,已经很是无礼了。而其,还当着那么多客人的面!!!

我忍了又忍,才没让眼泪掉下来。低着头找给他钱,然后就躲到另外一个收银台去了。我那个气呀!这个臭老头,长得又不帅,又没给我们多少小费,又不是点的很特殊的饮料,我,咋能记住你呢?你每天面对6、7个服务员,我每天要面对6、7百客人呢!!!!

我一边在心里默默地跟他吵架,一边牢牢地记住了他的长相,发誓以后再也不理他了。在以后的几天里,我每天看见他就躲开,不理他。他可能发现了什么,找了好几次机会跟我说话,我都假装没听见。过后,我就有心软了。唉,算了,都是凡人,谁没有个心烦的时候呢?也许,他只是想跟我开个玩笑,可得过火了,也许,是我太计较了。一星期后,我就完全的释然了,也跟他说话了。

还有一件事,就是关于钱的问题。我们工作是有小费的,不多,每人平均每小时2、3块钱的样子,都是硬币。到了一定的时间,就有相关的人比如领班啥的去分配我们的小费。我们小费,是平均分配的,每人一个贴着自己名字的杯子,分小费的人就把那些个硬币平均的丢到每个人的杯子里。我们那个大姐,就是我说的业务很好的大姐,特别热衷于分小费。虽然她不是领班,但是她干得时间长,经理也不太管这些。

可是,她干吗那么喜欢分小费?一看见别人分她就冲过去抢。一开始,我不觉得,时间长了,我就觉得有猫腻了。因为,如果这一天是经理分的,我干2个半小时能有5块多钱的小费,可如果是她分,我常常只有3块多钱。这个,这个,肯定有问题。说起来,不是大事,可是,一方面我们本来就赚得少,每个小时差一块钱,天长日久,还是要计较以下的。另一方面,事情一旦被我上升到尊严这个层次,就显然不能迁就了。本来嘛,凡事讲个公平对不对?

从此,我就耿耿于怀了好几天。也开导过自己:毕竟,你自己业务不如人家好,如果单打独斗,人家肯定拿的小费比你多。替人家想想,平均分配,人家大姐还鸣冤呢。可是就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强烈的想要数一数那个大姐的小费的愿望。呵呵 bs一下自己的小心眼儿,但这是真实的想法。

这种激烈的不满意的感情到了最高峰的时候,是一次,我干了3个半小时,那天的小费特别多,应该有8、9块的样子,可是,我只拿到了4块钱。我就怒了,打了电话个那个大姐,问得比较婉转:我是不是拉下了钱钱在公司?她自然说没有。我也没再说啥。

抄起电话,,我,我,打给我老爸!不是说,工作的事情,跟爸爸谈谈吗???我老爸不在家,唉,关键时刻就掉链子!再打,打给亲爱的婆婆大人,她现在绝对是我的最信任的军师,啥烦恼,都跟婆婆谈谈(恩,除了跟老公吵架)!婆婆详细听完了我罗罗嗦嗦的叙述,就给定下一个大政方针:不要计较!想想看,本来你也不是靠这份工资活着,人家比你穷,更需要这份钱呢!再说,几块钱,伤了和气没意思!还有,你业务不如人家,少拿点本来就是应该的。以后更加努力工作获得对方的更多认可就是啦!

得,从此,这个难为了我2周小疙瘩就此解开了。我再也没有为小费的事情费过神。而事实上,当现在的我,也能在客人进门钱就准确无误的打好一杯热腾腾的咖啡的时候,当客人越来越多的夸奖我的服务的时候,我的小费,好像,好像,也多起来了。呵呵

基本上,工作中的烦恼就这些吧。基本上,我工作的,还是快乐的,因为我本来就是个喜欢快乐的人。当然,当大家都不喜欢我们老板的时候,我还真的觉得她人挺好的。也许,是我太过木纳,没觉出来?

小的时候,父母罩着,没怎么受过气。大了,父母自然不能跟着一辈子,我跑得这么远,老爸也罩不住啊!所以,受气,是难免的。当时,难过,有时候也委屈,可是语言又跟不上思维,常常事后在心里暗暗的组织句子跟人家斗嘴,事后,替对方想想,也能给对方一个借口原谅人家。

人生苦短,干嘛老想着过不去的事儿呢?退一步,海阔天空,你好我好大家好。

今天牺牲了午睡时间来写了这么一篇洋洋洒洒的不如意,算是我们去美国前给众位朋友的交待。其中甘苦,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国内的哥们儿,善待民工兄妹,国外的哥们儿,加油,早日脱离雷柏,起码,坐个办公室就不用老是站着干活儿啦!

就是就是,当时俺发现被少了小费的时候,心情可复杂了。一方面,劳动了缺少了钱本身就不是件愉快的事情;另一方面,又恨自己的语言不够好和记不住客人的喜好,挺自卑的。所以,都想过是不是要在有机会的时候当众数数那个大姐的小费!当然,也只是想想。

后来,当想开了的一瞬间,真的就觉得无所谓了。管它多点少点呢,我是外来户,多少受点气也算正常,再说自己确实业务不如人家,如果是各人挣的小费各人拿着,我可能还拿不到这么多呢!(现在好多了,很多客人很喜欢我,专门在我在的时候给一块钱小费呢!)

其实,服务更多的考验的是心态,用宽容的心对待别人,就是宽容的对待自己。

分小费这个东西吧,很微妙。我发现,他们好像多多少少有点欺生,就是欺负刚来的人。也是,刚来的人干活慢手慢脚,还总是出错添乱,难免熟手就有点来气。在小费上做点手脚,也是这个阶层的人可以理解的事情。

我想,一方面,也许有的时候是我想多了,难免那一天就是小费少一些,另一方面,人家觉得我干的活儿不值那么多小费,笨手笨脚的说不定还害得人家少了小费呢!所以,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就难免给自己的杯子里多方几个2毛5的,给我多几个一分的。呵呵

至于得罪,其实,所有的工作环境都是很相似的,大家讲的是团队精神,我若是抓了她现行,她就没脸混下去了,对她将来找工作很不利。她业务又很好,老板肯定觉得可惜。我就觉得,没几个钱,何苦招人记恨?

所以,我就化悲痛为力量,努力的记住客人的喜好,工作出色了,别人自然不会小看你。

呵呵,没事儿,我已经想开了。再说,我的小费已经正常了。不知道哪个新来的倒霉蛋正在郁闷自己的小费呢。

一个上海姐姐问了我几个问题,我觉得挺具有代表性的,把回答贴出来,供国内的朋友们作参考。

这些回答都是从我的角度出发的,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朋友,大家自己把握俄!


我们初步计划6月初登陆,这样是否可以在放暑假前给孩子安顿好学校?(你知道找学校的程序吗?)找学校主要就是一个因素:你的居住地址。

如果你暂时没有一个长期的居住地址,你可以让你的临时居住地的户主给你写一个证明,说明你住在这里,然后你需要出示一个带有该地址的信封,比如电费单据什么的,用来证明你确实住在这里。

然后,根据你的居住地址来决定你的孩子上那个学校。通常,一个区域只能选择政府制定的本区域的小学或中学,偶尔有一些区域会有两个选择,这种时候一般是一个法语学校一个英语学校。法语学校的老师用法语上课,到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大概像我们中国的双语学校。呵呵,这里的学校也有外语热。

像中国一样,富人聚集的地方,学校的口碑好象也比较好一点。不过,差距绝对不如在国内那么巨大。跟当地人聊起来,他们好象也不是特别在乎学校的排名。

据我所知,halifax 南端的房子是最贵的,所以,那里有一所小学好象叫inglist的,我不是特别确定是不是这样拼写的了,好像比较好一些。那附近的一所初中也不错。

房子么,我的一个朋友,租的一个bachelor , 就是想过去的国内的筒子楼差不多,一个很大的房间,带独立卫生间和厨房,有时候还带一个小小的餐厅,我朋友租的好象是600还是650刀每个月。另外一个朋友租的一室一厅,我没去过,但是听说很好的,木地板,挺大的,带餐厅厨房卫生间,800多点。不算便宜,但是在那个位置都应该算是很便宜的了。

然后,从那个区域骑自行车到我住的地方,大概15到20分钟的样子,房子就便宜到一室一厅650左右。我们这边的学校,我没有机会跟别的学校比较过,反正我也很满意,女儿很喜欢。

你如果6月初来,租房子是个好时间,因为很多很多学生都放假回国了,他们有很多房子需要短期出租,3个星期到3个月不等,价钱会比正常房租便宜很多,而且还带着全套的家居用品供你使用,所以很是方便。在这期间,你可以把所有的事情都打点好。
不过,学生们通常住在离大学较近的地方,房租其实是相对较贵的,因为学生合租,所以分摊到每个人身上也不是太多。

还有就是你还要考虑到孩子的学校问题,大多数时候你不会想让孩子转学。

暑假里孩子可以参加学习吗?比如英语班之类?如果有的话,是否要提前预约呢?

暑假里倒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学习班,这里夏令营之类的,价钱不是特别便宜,1星期150刀到200到的样子。好象也有便宜的,我现在也正在打听,社区里的应该便宜 一些,如果我有消息,我会在家园贴出来。

英语班这里好像不多,呵呵,多数都是母语英语吗,偶尔会看到有小广告说家教教英语的,不过不知道价钱,我想,也许没啥必要,去参加一个主题夏令营就挺好的。回头我把dalhosie的夏令营表格给你贴到家园去,你做个参考。

关于住宿,你有好的建议吗?老公短登约1个月就回国,我们打算先租房子,只是没有概念哪个地区好些?

住宿,我刚才都提到了。最好的办法是,先短租个房子安顿下来,你们这个时段肯定比正常租房子还有便宜的,然后寻找自己喜欢的区域和房子,正式长租,开始买家具啥的。
你可以去这个网站看看,http://info.eclife.net/thread.php?fid=4,这里有一些房源。

或者,如果想速战速决,就先住几天酒店,再用国内的驾照租个车,反正房子在这个时段很好找,估计,有一个星期就可以找到理想的房子了。

大概就知道这么多了,有问题再问喽!

回答一: MISA也就是政府提供英语学习的地方,我只知道暑假里应该有一期英语学习班,但我不知道孩子能不能跟着一起学。你家姑娘12岁了,是吧? 要不,我帮你打个电话问问?

还有就是我最近发现了一些小广告,私人教授英语课的,你要是感兴趣,赶明儿我把电话记下来,发在这里。

回答二:YMCA 是另外一个帮助新移民的组织,先在哈利发的两个负责人都是中国人,他们也办一些英语讲座什么的,还会组织新移民出去郊游,收费低廉,也挺好的。

有人说到找工作,我没怎么找过工作,就打了一次工,干了5个月就回家生孩子了,在timhortons,加拿大挺有名的咖啡店,收银。挺累的。

老公,在DAL做博士后,这份工作是在国内就联系好了的,所以也不晓得别的博士后是怎么联系的。不过,关于工作,我前面有提到过,现在再说说。

我个人觉得,至少在哈利法克斯,工作还是不难找的,至少,打工的机会蛮多的。我当时就在我们楼下的商业街上挨家看过去,15家至少有3家找人,当然,我当时也没打算找什么专业工作。

工资么,挺少的。我打工,就是7块钱的最低小时工加上小费,小费不同的店面有很多不同,我打的店小费可能算少的,平均每小时不太到2块钱吧,也就是说,全职打工,每周40小时,9块每小时,360刀每周,每个月1200扣完税1200多吧?不要算成人民币,1200加元真的挺少的,反正我打工绝对养活不了我和孩子,呵呵。不过,如果真的两口子都打工,挣得少,政府会给相对比较多的牛奶金,200多吧,6岁以下的孩子每月再加100,应该是够孩子吃饭的了。再就是如果挣得少,孩子上幼儿园政府给资助的,好像是最低每天自己出8块多就行了,正常的是28块每天。

我个人觉得家庭年收入低于3万的话,生活可能会挺紧张的,至少,花钱得好好计算着点。当然,不一定不快乐,只是说,钱不富裕。因为房租吃饭再怎么着省也得1500吧,再带孩子吃个麦当劳,买点玩具书籍啥的,买个公交车月票还要60多刀呢,养车就更贵一些,再加上杂七杂八的这些,每个月也得500块,再少了,就没意思了,咱们出来可不是单纯为了吃苦来的,是吧?当然,短时期的相对的艰苦朴素是多数移民都要面对的,毕竟,咱们的钱被除了7以后效果还是很惊人的。

我们现在,房租950加上有线网络电费啥的算1100,吃饭,我们人多,大小5个人呢,吃得也不错,加上二宝的尿裤奶粉奶瓶大宝的零花,1000吧,这是不下饭馆自己做饭的费用。大宝参加学校的课外活动每个月115刀,钢琴每个月60刀,这个月我们准备带大宝参加冰上运动,不知道多少钱,反正每周差不多都要有点课外活动吧,不能老呆在家里呀,稍微购点物平均也得50块钱左右。还有一点人来事往,孩子过生日之类的。

反正,什么都加起来,一个月生活费平均2500吧?购买硬件的支出和年终的旅游都没有计算在内。前提是我们因为带了很多衣服过来,所以目前为止没怎么在衣服鞋子上花钱,连老公孩子的头发都是我给剪的,(厉害吧?)目前的生活没有什么奢侈性的支出(自己包包子吃就是改善生活啦,呵呵),但是也没有太委屈自己。

如果及其节省的话,我能计算出的价格是:房子,一室一厅,稍微偏一点,650,加上电费电话网络,800元。3口之家,吃饭自己做,500,零花100元,孩子上学免费,午餐计划每月20,但是需要有人2点45就接回家,然后周末一家人都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者鼓捣吃的,或者下楼散步,生活用品只购买必需品,不买药啥的,每个月150吧。这样算,每月1600就够啦。我想,这是大家给自己来加拿大生活的预算最低限了。

这样的话,有一个人打全职工,加上牛奶金,辛苦一点,也能支撑的住全家的的生活。

我也住在Clayton Park , 不过在边缘( Lacewood上).你们应该是在Clayton Park West的吧?那边好多中国人住的,因为那里的Park West 小学挺好的.
另外不光是洗澡的问题,医院提供的食物好象也都是冷的.冰水,冰牛奶,冰果汁,冷的蔬菜沙拉等等.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该入乡随俗,同问toann

2007/8/22
从迪斯尼回来三天啦,一直没有缓过劲儿来。

7晚八天每天10个小时的强体力劳动外加35度的高温,还真不是盖的。纵然心里有强大的小宇宙爆发,我还是不可避免的连续三天睡到上午12点以后。唉,谁说度假很轻松?明明比打咖啡还累得慌。

先写攻略吧,估计有n多人等着这攻略按图索骥呢。感想以后再说。

攻略的精华之处,应该是费用。那么,我先说费用:
此处的费用分加元和美元,我都分开标注了。还有就是购物,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喜好不同,我们这次是纯玩,所以并没有拿出单独的时间购物, 想购物的姐妹们,佛州的几个大猫还是响当当的有名,很多同志们在这里淘到了很大品牌的折扣,看起来还是很不错的。

这次出门,花的还真不多,我还没来得及算细账,不过,4000块钱左右应该是能打住的。

大体就是:

3人签证费及照相费:约400加元。

3人机票加3星半7晚上住宿,共计1860加元。

这个我很满意,飞机是直飞的,空姐是漂亮的,而且,还管饭。这个纠正了俺关于加拿大的短程航班都不管饭的错误印象。

宾馆是不错的,俺每天给3美元的小费,也不知道是多了还是少了,但是说西班牙语的服务员每天都还是很尽职的。宾馆带着花园泳池椰树躺椅,让俺过了一把穿泳衣睡躺椅旁边放一饮料瓶子的美女形象。也让俺知道了那些个白色的漂亮躺椅,原来都是白色塑料的。(老是想,那些白色的帆布,很难清洗的俄!)

无线上网是免费的,冰箱每个物都有,微波炉每个屋都没有,电子保险箱是俺家安妮的最爱,因为俺家的贵重物品就是俩孩子还都24小时带着,所以没有研究是不是收费的。不管早饭。

所有的门票:1000美元。

奥兰多的门票是我心头永远的痛。真那啥啥啥的贵啊。

我们买了迪斯尼的5天的套票,宾馆说给我们折扣,最后收了我们好像665美元给了7天的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便宜。本来,我们如果抽出一天早晨去听一个关于卖房子的讲座,就可以吃一顿免费的早餐还可以有100美元的迪斯尼门票折扣,但是老公死活不让我们去。说一方面我们家4个人去折腾2小时就值100多了,另一方面我估计他害怕我这个败家老婆万一发神经花2万美元每个概念房子可咋办?

海洋世界,门票也不是一般的贵。老公去买的票,3个人190几美元,加上我们坐那个高塔9美元,算200美元吧。这是单日门票最贵的一天。

NASA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门票3人不到150的样子。本来要去那个UP CLOSE的票的,就是你多掏100美元就可以近距离观看的票,可是我们去得有点晚,加上周末,贵得票卖完了,就省了一笔。
这是老公最喜欢的地方,兴致勃勃地到处看。这也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有啥好看的,到处都是铁架子,跟个造鞋厂发电厂有啥区别?就是那些个真火箭,我也不稀罕呢。哼哼

吃饭:500美元(我们是早上在宾馆自己凑合,午饭带三明治和冰水,晚饭吃馆子)。


这里要大力感谢去过的朋友给的建议,我们在临行前买了一个冰包,沃尔玛买的,10块钱吧,质量很好,可以放6瓶矿泉水。这个包,每天至少提我们省下10美元。迪斯尼的水2块钱一瓶,大小4个人至少要喝6瓶水啊!至于那些饮水机,总不如自己带着来得方便。我们把冰包挂在小车上,大力推荐。

都说佛州的物价便宜,我们还真的没感觉。因为一直在迪斯尼景区转悠,压根儿就没进市区。附近的超市倒是不算少,东西吧,比哈市的还要贵一些。我们每天都要花30美元左右补充水果果汁牛奶啥的。

晚餐,吃的花样百出。
第一天吃的宾馆自带的必胜客,第二天吃的中餐自助,13块钱大人小孩7块?不是很好,只能算吃饱。第三天吃的著名的西餐RED LOBSTER,不过没舍得吃龙虾,叫了3份鱼的套餐,加小费50块钱。不过,我实在不喜欢西餐,剩下了一半的鱼,我们打包回家,第二天加上面包做了3个三明治,也不算浪费。第四天上网查了CHINA FADE,中国翡翠吧?也是中餐自助,环境和食物要好很多。我们第五天又去了一次。也是13、4块钱一个人的样子,要是你说你从黄页上看来的消息,可以拿到9折。第六天和第七天在迪斯尼里面吃的,比较贵。所以我们选择了最便宜的皮萨,很简单的皮萨加可乐还是要10块钱。冰棍2块5一根,爆米花3块左右一桶,麦当劳只有热狗和可乐,7、8块钱吧.

购物:300美元。 纯粹买玩具,没力气去买任何个人用品如衣服化妆品啥的。大头就是闺女的那条裙子,65美元加上税快70了,还有一个狮子王的宝宝,20块钱,灰姑娘的衣服,10几块钱,米老鼠的咖啡杯,16加税,老公的NASAT恤17加税,米老鼠电棒5块。给两个孩子画了一幅漫画30几,米老鼠糖20几,明信片啥的不到10块钱吧。还有啥记不住了,反正我们这一项控制比较严,应该300以内。

汽车保险:150加元。汽油31块钱。
汽车我们要的最低的保险,到底保啥也不知道。如果你在加拿大的汽车是全保的,你可以加50块钱左右就可以包你全年租车的保险,(我的保险公司告诉我的,没证实哈)还是蛮划算的。
这次,我们的车车是一辆灰色的烤肉啦,算是经济性的小车车啦。跟我们自家的车车一比,真的有些差距。车车小,车皮薄,车体轻,(我虽然没搬起来,但是转向的时候就不一样的啦),不过,油耗倒是真的不多。我们开了一星期,到底不知道开了多少,几百个英里是有的,一共就花了31块钱的油。不过空调好像只有前面出风,把后面俩孩子给热得来。
这里租车公司有花头,他说,如果你付40几块钱的话,就不用管油箱里剩下了多少油,只管开回来就行。可是我们家的车车,把油箱表跑亮了又跑了50个英里,然后去加油也只加了31块钱!

应该就这些了。

美国签证是去年签的,10年有效,所以下一次的出行就没有这个费用啦。

这是费用部分。回报完毕。

有很多同学对加拿大的小学教育感兴趣,那我从今天开始对泉泉的学校生活进行一下简单记录,仅供参考:
今年的学校时刻表:
8:40,上学铃;
11点55,中午放学铃,有午餐计划的小朋友在学校有专门的人员负责看着小朋友们吃午餐,没午餐计划的小朋友由家长接回去;午餐计划每年200块,需要自己带饭。
1点,下午铃,
2点35,下午放学铃,有放学托管计划的小朋友去专门的托管教室玩,天好基本在户外;托管计划每年1150块,我们学校好像是非常便宜的,贵的每年4000多,不过据说每周会去游泳。

教材书本铅笔本子,由学校老师统一购买,每个学生每年40块钱,到学期末用不完的文具老师会分发给孩子们带回家,我家泉泉去年就背了一书包的本子橡皮啥的回来。
孩子们上学就带一个书包,里面放个饭包。

信息袋:是一个透明的口袋,上面写着孩子的名字,每天放在书包里带来带去,作为老师和家长的交流。老师基本上每天都会发一张小纸片回来,上面写着今天干了什么和明天将要干什么。

课程:一年级的课程是:
周三周四早上体育,要求运动鞋和短裤。
周二周四音乐课。可能过几天会增加唱诗班,基本上全校的孩子都会参加,孩子们在这一天需要带唱诗班文件夹,里面是歌词,每个低年级的孩子有一个高年级的孩子陪着,帮忙认读歌词。

周2图书馆日,孩子们去学校图书馆借本书回来,下周图书馆日的时候还掉。图书馆里有很多涂色卡,孩子们可以任意取一些自己喜欢的带回家涂色。图书馆日也有高年级的孩子做低年级孩子的读书伙伴,负责读书给小东西们听。

昨天上学第一天,老师的消息来了。说本周会进行“又高又大的读书者宣誓活动”,要求孩子们宣誓自己会在这一年里努力的学习读写。还介绍了自己,说自己已经教过10个一年级了。

泉泉带回来的信息就是,老师有一个玩具,叫“小小黄瓜”,小黄瓜是个毛绒玩具,是老师小时候的,已经40岁了,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小黄瓜并自己介绍了自己。
姑娘还说,老师会给乖的小朋友一个黄卡片,攒到5个黄卡片,就有500点,就可以到一个啥啥商店去换一个玩具!姑娘已经得到一个黄卡片啦!
姑娘还说,要是怎样怎样的话,(她凡是关于学校的事情都用英文说,语速又快,又颠三倒四的,我实在猜不出来,估计就是好好学习团结友爱吧),老师就会找出藏在教室里的宝藏箱子,小朋友可以选宝藏!
姑娘还说,今天,老师会给他们一个大爬忒,有吃有喝还有一个秘密!
至于学习,姑娘说:
啥也没学,光玩了。

老天爷,我不在家里补课,能行吗?

奥,去年,俺家姑娘还得了一张奖状,叫做:
杰出数学贡献!
可不是嘛,他们花了100天的时间来教小朋友从一数到一百,那时候我家姑娘已经在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了,能不杰出吗?呵呵

奥,姑娘的班里居然有29个人了,两个老师,一个主教,一个辅助。

很想给姑娘申请一个ESL的老师,还没跟老师谈呢!

恩,实事求是地说,泉泉的英语进度比我想象的要慢。

我原来以为,到了说英语的环境里,每天8小时的听和说,有半年到一年就应该本土化了。

可是,不是这样子的。她的发音,即便在我听来,也是由一些问题的,比如一些不该吞音的地方吞了,或者把一些相似的音发混了。有点像刚学说话的孩子,有些吐字不清的地方。不过,本地人都能听懂她在说什么。

还有就是听力,她能听懂同学们和老师的话,可是在我给她念英文的时候(很少有这样的时候),她似乎有些听不懂。要说我的发音很不好,也不是,再说,本地孩子咋能听懂我的英文呢?应该还是不熟练。

再就是单词量,因为我们在家里很少跟她说英文,所以她的英文单词量基本集中在学校词汇上,应该大大低于同龄的本地孩子。这也是为什么我企图给她请个ESL老师的主要原因。

看电视,家里的电视自然是英文的,泉泉倒也看得很带劲,问她能看懂吗,倒也老老实实的回答能看懂啥意思,但是不能全部听懂。

基本上,英文程度就这样了。一年级会侧重单词量一些,希望明年这个时候能够达到80%的本土英语化。

恩,实事求是地说,泉泉的英语进度比我想象的要慢。

我原来以为,到了说英语的环境里,每天8小时的听和说,有半年到一年就应该本土化了。

可是,不是这样子的。她的发音,即便在我听来,也是由一些问题的,比如一些不该吞音的地方吞了,或者把一些相似的音发混了。有点像刚学说话的孩子,有些吐字不清的地方。不过,本地人都能听懂她在说什么。

[FONT=宋体]我也有同样的困扰,我家儿子的英文水平也发展得比我预想得慢。不过发音还算过得去,最要命的是说出的整个句子,完全不顾语法,只是把关键的词语堆砌在一起。不过老师和小朋友们倒也明白个大概。有时,他还自作聪明地按中文的习惯,自己翻译一通,真让人哭笑不得。看来急是急不来的,慢慢来吧。[/FONT]

2007-9-10

劳动节周末



这个周末,是泉泉开学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哈市中文学校开学的第一个周末,所以,我们没敢远行,过了一个快乐的有意义的劳动节周末。



周六,一早,青岛帮没来,我们决定自己行动。往返驱车70公里去挖海鲜了。一种叫clam的东西,长得跟小孩子的手掌一样大,用一种特制的铲子,在沙滩上找它们喘气的洞,然后

就挖,然后,就好啦。嘻嘻



挖了小半桶,回家跟老公一顿就干掉了。有些沙子,需要洗着吃。



这次去海滩,天气极佳,最高气温28度,海边的实际气温也就是26度,沙子是粉末状的,被太阳晒得温温的。纯净的蓝天,一朵一朵边缘清晰的白云,跨度不过100多米的海湾,对面是绿树成荫的绿地,常常会有小鹿的影子闪过。



曲曲折折的海岸线,有拳头大的浑身绒毛的灰色的海鸥宝宝在蹒跚,有几只褐色的野鸭追随着成群的海鸥在盘旋。



更有趣的是,去过那么多次海滩,从没见过,从没见过这么多的帅哥靓妹,,,还,还,还都是比基尼的!!!



一群群的美女,趴着晒,躺着晒,侧着晒,坐着晒,而且,没有一个穿连体泳衣的!一群群的肌肉男,胳膊上绣花的,背上绣花的,还有不绣花的,打橄榄球的,打沙滩排球的,驯狗狗的,,,,,,,



总而言之,就没有不好看的!!!!



真的很奇怪是怎么一回事,是他们约好了一起来到这个沙滩的??还是这个沙滩有规定,不好看的不让来?(那,我不就混进来了么?)



找个制高点,放下两个娃子,跟老公好好给眼睛过了个生日!只可惜没带相机,没法跟大家分享片片啦。



晚饭,去参加隔壁街的个爬梯,叫街道爬梯。一般每年的夏末搞,本街道上的所有家庭捐款,租一些大型的充气玩具,家长们弄些烧烤啊,饮料啊,还会把一半的街道全部封锁,给孩子们一个完全安全的环境,然后你就看见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光着脚,踩着脚踏车,满街的疯啊。每家每户都敞开笑脸,各种好吃的随处可见,家长们聊天喝啤酒,孩子们结交新朋友,就这样过一个属于自己街道的狂欢节。



周日,老公一早就加班去了。我们娘三个睡到日上三竿,起床,决定包饺子。馅儿早就弄好了,泉泉擀皮,我包。边玩边包,弄到中午12点多,我们才吃上热乎乎的饺子,海带、青菜、猪肉和虾仁馅的。好吃



下午,中文学校。给泉泉又跳了一级,跳过华人语文课本的第四册,直接开始第五册了,因为第五册更侧重读写一些。有一个小妹妹陪着,泉泉坐在一群姐姐中间,倒也自若。



开学的第一个周末就这么过去了。

这是他们的网站
http://www.amcits.com/halifax.asp

然后选链接:
Schedule Your U.S. Visa Appointment Online
进入预约页面,

在预约页面中再点击链接
Schedule your visa appointment online

可以选用的支付方式包括:
VISA
MasterCard
American Express

呵呵,谢谢夸奖。

其实,我也常常发牢骚的,只是很幸运,有个很乐观豁达又理智的老公而已!!嘻嘻,所以我的牢骚都被他化解了。

至于我要回国,那是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啦。

我很希望住满3年就回国,然后申请公民身份,然后,就准备常驻国内啦。

确切的说,我,还有9个半月就可以回国啦!

至于原因么,有很多,我想,主要是我太馋了吧?嘻嘻

这个,我看到你的留言了,好像也给你回过了。

不过,我的确知道得不多,因为我自己的孩子上学我就没挑过学校,我是先找房子,再随便上哪个小学的。

知道的,就是bedford 那边的小学能好些,可能是因为房子贵些,家长素质比较好吧。

还有就是圣玛丽旁边的那个,IGLIST 类似的名字吧,好像也挺好的。

希望你家孩子能上称心的小学啊!:wdb9:

hehe,这个我最拿手了。

1、枫叶糖浆3月份
2、摘草莓
3、摘蓝莓
4、去PEI看沙滩和草原风光,还有著名的安妮的小屋的故址
5、去NEW BURANSWICK,那里有个水上公园,很好玩
6、去kape breton看枫叶
7、摘苹果
8、去shubnakli野生动物园(很小,动物也不多,呵呵)
9、去fox point 钓鱼,钓螃蟹
10、去达特毛思的heven beach看美女,挖嘎拉

以上英文拼写都不对哈,大家自己对着发音找正确拼写

怎么样,够玩一阵子吧?

春天来了,我又开始蠢蠢欲动啦。

挺美。
可是已经麻木了。:wdb4:
昨天英语课上讨论了NS的诸多不好,咳,也想离开了。

又到了钓鱼的好季节了,大家准备好去钓鱼了吗?

前天在超市看到了那种很像我们中国北方的鲅鱼的鱼,身上的皮是黑色带花纹的,很好吃的。

我们去年去钓的就是这种鱼,钓这种鱼需要一种金属质的闪闪发光的鱼形鱼饵,4块钱左右一个,但是真的很好用,可以钓到很多鱼。

等我们这几天实践过了在上来汇报结果哈。

奥,我们在一个叫foxpoint 的地方钓鱼,风景很好,鱼也多。

终于登顶,留念。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作者: T&W
挺美。
可是已经麻木了。
昨天英语课上讨论了NS的诸多不好,咳,也想离开了。
---------------------------------------------------------
老乡都是什么诸多不好呢? 超想知道。
 

T&W

稀里糊涂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有一阵子没上来逛了,Toann居然走了,,,,,虽然从未谋面,这感觉的确不好。这地儿中国人本来就少,热心的更是少之又少。为什么这地儿就留不住人呢?不管怎样,希望Toann过上更快乐的生活。

NS的诸多不好,已经是很久以前讨论过的事情了,具体是怎样的我都忘了,无非是税高物价高学费高、弱智省长、恶性循环的经济留不住人。

话是这么说,可还是有人一边骂着一边留下来,比如我。呵呵,在哪里都是有好有不好,稀里糊涂的话哪里都是一样过。

作者: T&W
挺美。
可是已经麻木了。
昨天英语课上讨论了NS的诸多不好,咳,也想离开了。
---------------------------------------------------------
老乡都是什么诸多不好呢? 超想知道。
 
回复: (原创)登陆哈利法克斯10天见闻。

在多伦多住了两个月了,现在还是想着HALIFAX。房租交到1月份,要来也是明年年初,恰是最冷的时候。很恐怖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