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马斯使“苦肉计” 以色列吃“哑巴亏”
哈马斯使“苦肉计” 以色列吃“哑巴亏” 中新社
哈马斯使“苦肉计” 以色列吃“哑巴亏”
柴其涛
据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耶路撒冷消息:以色列军方发言人说,以军方已于当地时间18日凌晨2时(北京时间18日8时)正式开始在加沙地带实施单方面停火。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以军已经实现所有目标,但暂时仍留在加沙地带,如有必要,以军将再次展开行动。
这是以色列在对加沙地带实施长达23天的大规模轰炸与地面攻击,给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与人道灾难日趋严重,国际社会纷纷劝和促谈,许多国家出现反以示威游行,有些国家先后与以色列断交,联合国数次召开专门会议,军力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以色列已经面临着道义形象严重受损的背景下,为挽回其道德伦丧所采取的策略性举动。
在23天的冲突中,以色列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单方面主导着战场形势的演变。空袭、地面进攻、一定程度上的城市港战以及三者的齐头并进,均按以色列军方预先的规划实施。一方面,以色列似乎洗涮了2006年被黎巴嫩真主党牵着鼻子走的污点,另方面,正因为出于这种心态,以色列军方所使用的手段――国际禁用武器白磷弹,所攻击的范围――基础设施、联合国机构、学校和医院,所打击的力度――空军轰炸、陆军进攻、海上打击,均是压倒性的。这种压倒性、一边倒的结果,在清洗掉以色列军方曾经的污点的同时,既为即将下台的奥尔默特总理送行,又对有可能当选的利夫尼或巴拉克壮胆。
细心观察发现,虽然以色列在单方面宣布停火时宣称它已达到了预定的目的,但却没有立即从加沙撤军,说明以色列似有说不出的苦衷!
从事物循环的辩证逻辑看,由哈马斯主动挑起的这次冲突,虽然给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民造成了重大损失,但站在打破以色列的长期封锁、营造被侵略杀戮的弱者形象、进而获取国际同情的角度判断,这是处于劣势的哈马斯及其加沙人民求得未来生存与发展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同时,以色列军方虽然洗掉了曾经的污点,但整个民族在最基本的人间道义上失分最多、侵略者的形象已日益深入人心。被弱势民族所敌视,为国际舆论所诟病和普遍指责将成为以色列今后要面对的副产品,这个副产品有可能冲减掉它在战场上取得的胜利果实。
――人员伤亡惨重。自冲突爆发以来,以军的大规模轰炸共造成6500余名巴勒斯坦人伤亡,其中1200余人死亡,5300多人受伤。在死难者中,处于弱势地位、应该受到同情与保护的群体占了一半以上,达52%,其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410人,占34%、妇女108人,占9%、50岁以上的男子113人,占9%。
――财产损失巨大。据路透社拉姆安拉1月15日电,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宣布,由于以色列的进攻,导致2.6万名无家可归的加沙人被安置在临时紧急避难所。该机构预测,大约2万幢居民楼受损,还有大约4000幢大楼被彻底毁坏,公共建筑也遇到破坏,其中包括学校大楼、道路、桥梁、电线、水管和下水道,共造成14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参考消息》2009年1月17日2版)
目前,以色列单方面宣布的停火得到哈马斯方面的某种响应,巴勒斯坦在加沙地带的武装人员在向以色列南部发射了6枚火箭弹,以此证明以色列的军事行动目标并未实现后,宣布停火一周,同时要求以色列在此期间内撤军。哈马斯一名发言人此前还表示“将继续抵抗,直到以军撤出加沙”。他说,以色列应该“停止侵略并完全撤出加沙,开放口岸,解除封锁”。
可以看出,哈马斯的继续抵抗,源于以色列单方面停火是建立在欲继续封锁加沙的前提下,是建立在欲将已被加沙人民唾弃的法塔赫重新接回这块土地的算计上。然而,当前及今后的巴以局势已今非昔比,法塔赫的求和政策并没有给巴勒斯坦建国带来一线希望,哈马斯的抵抗政策也并未受到人民完全抛弃。从最基本的人道诉求看,加沙地带的大量受伤人员需要得到及时救治,被严重摧毁的基础总要进行及时重建。哪怕哈马斯仍然统治着加沙,如果以色列还要继续实施封锁,这个国家不但将继续付出一系列人性道义的代价,而且与巴勒斯坦人民、整个阿拉伯民族乃至国际社会的矛盾将不断激化。面对主子――美国相对实力的衰弱,这种前景对处在阿拉伯国家包围中的以色列并非什么好兆头!
兵法有云:“始如处女,终如脱免”,占有绝对优势的以色列却反其道而行,结果将处于不利地位。是次巴以之间发生的大规模冲突,作为被侵略占领者和弱者一方的哈马斯将其劣势――武器装备简陋变成了优势,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同情,用的是“苦肉计”;而处在侵略强势地位的以色列却将优势――压倒性的军事实力变成了劣势,因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受到了国际社会的纷纷谴责,吃的是“哑巴亏”。(2009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