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又一次成功破坏掉老婆的赚钱“事业”。8.27买的,我帮她8.19卖掉了,昨天8.8,今天9.0.。。回家要跪主板了。。。可怜我02年买的想换得不得了的865的技嘉主板啊。。。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拿大很多地方的住房---投资价值不大


两个月来,前后看了100多套的房子,仔仔细细地算了算帐,发现加拿大绝大多数房子的投资价值比俺原先预计的还要小很多.


加拿大的公共信息系统非常完善,房地产协会的会员都可以从协会网站上获悉每套挂牌出售房屋的历史成交记录,可以看到每次成交的挂牌价(卖主开价),最终成交价,成交时间,当时和现行的地价,以及每次卖房时的房屋状况.也就是说,在两次成交之间,是否新屋主做过了装修,是否进行了大宗的投资,比如:新建游泳池,更换实木地板,更换屋顶,更新卫浴设备,更换厨房厨具,更换窗户,以及加做加利福尼亚沙特(百叶窗,比较贵)等UPGRADE举措.


根据这些信息和现卖主提供的UPGRADE情况,俺们得以方便地计算出现卖主在他/她拥有物业期间曾经的部分投入,当然这些也成为买主们日后会考量和评估房屋价值的很重要的因素.


LG和俺就俺们先后看中的6套HOUSE算了算帐,用每套房子前一次的成交价与现行的挂牌价(还不是最终的成交价),减去现卖主买房时的税费,历年现卖主所徼付的地税,保险费,和本次卖房所必须承担的4.5%的中介费(买家中介2.5%,卖家中介2%),以及卖主在其拥有房屋期间的投入(一般新投入的都会给出报价,说最近花了*万刀UPGRADE了),和历年的维修费用(按不高的标准计算的).结果是,只有一套房子的年增值幅度超过了8%,而那是一套很小的房子(2,000尺),因为意大利裔屋主的精心保养和装饰,使得房屋看上去非常可爱,所以增值很快.其余的房子,按照俺们的算法,最高的年回报只有3.5%,更有一套房子平均只有1.8%的年回报,还不及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来得高(加拿大近20年的通胀率是2.8%,近30年是4%).


俺们最后买的房子,卖主是1988年买的,而俺们的成交价,还没有超过他们当时买价的一倍.


据说这里的许多公寓和CONDO的涨幅更是可怜,好几位朋友都是看见管理费飞涨,而迫不及待把公寓卖掉买了HOUSE和TOWNHOUSE的.俺表妹几年前买的CONDO,几乎没有怎么涨价,每月管理费高达900多刀,比较虾仁.


朋友们说:这里的房子只有HOUSE的价格涨得最快.当然,住公寓和CONDO也有生活方便的好处,这是另话了.


这里的人们习惯于简单地把当年的买入价和现行的卖出价的价差作为房屋的增值,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增值幅度.
 
最后编辑: 2011-03-15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哎呀,楼主就是吸引力大啊,一天前的帖子楼都盖这么高了。支持支持!

有一点不太同意。西人社区里有华人了,西人就迁移,这个我觉得和素质高低基本不太相关的,主要是生活习惯不同,西人不适应,而他们家的感觉和华人不同,迁移成本和意愿又和华人不同,就是说,华人来了,西人看很多东西他们不适应,不习惯,然后觉得住这里不舒服了,眼不见为净,搬家得了。

文化差异嘛,很正常,谈不上素质的高低。

比如说,吃鸡爪,我觉得很正常啊,老外看这个觉得你在吃鸡屎差不多(饲养的时候鸡爪大部分时间在西人看来踩在鸡的粪便里。)更何况他们从小受教育是食物才进嘴,从嘴里吐出东西来是非常没礼貌的。在华人看来吃鸡爪不咬骨头那还有什么意思?于是西人就看华人吃鸡爪的态度就可想而知了。。。至于吃鸡爪是素质低?不吃鸡爪就是素质高?不至于吧。呵呵

这样那样的文化差异冲击下,西人搬家成本又比较低,更少有华人的乡土情结,看不惯,就走人咯。。。

当然有些习惯肯定是涉及到素质的,比如我们这里有人搬来就把咱院子里多年的10多棵枇杷树直接锯掉,毁掉10多年养护不错的花园草地开辟菜园。。。我也想撤啊。。。呵呵呵。。


呵呵...谢谢老朋友又来为俺加柴添火.:wdb19:


说素质差大概有点过分.不过,一般地说来,亚洲人住过的房子,普遍都不容易增值(相对而言),这是因为我们中很少有人愿意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去打造自己的房屋和前后花园,亚洲人一般而言也不具备西人(尤其是意大利人)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从而使得我们亚洲人住过的房子,看上去就是没有西人住过的那么地温馨和舒适.


看过几套华人住过的房子,真是不敢恭维,难以望及意大利人的项背.即便是百万以上的房子,其内部装饰之平淡,前庭后院的简陋,一看就令人没有了兴趣.曾经看过一套据说是阿拉伯国家显贵的房子,装修地金碧辉煌,所有用材都是最好的,却仍然无法与许多西人的房屋相媲美,因为,后者胜在那种浑然天成的韵味,胜在那种毫无矫饰的品位,胜在那种富于历史的文化,胜在那种以爱酿就的内涵.


曾经在一家人家的厨房墙上看到了几块小饰板,在非常可爱的图案之间,写着这样几句话:


Mothers are angels in training.



The queen doesn't cook.


Pardon the mess.It's the maids day off.


看了真是发自内心地感动呵.


强烈建议大家有可能的话,买意大利人的房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加拿大的住房---投资价值不大


两个月来,前后看了100多套的房子,仔仔细细地算了算帐,发现加拿大绝大多数房子的投资价值比俺原先预计的还要小很多.


加拿大的公共信息系统非常完善,房地产协会的会员都可以从协会网站上获悉每套挂牌出售房屋的历史成交记录,可以看到每次成交的挂牌价(卖主开价),最终成交价,成交时间,当时和现行的地价,以及每次卖房时的房屋状况.也就是说,在两次成交之间,是否新屋主做过了装修,是否进行了大宗的投资,比如:新建游泳池,更换实木地板,更换屋顶,更新卫浴设备,更换厨房厨具,更换窗户,以及加做加利福尼亚沙特(百叶窗,比较贵)等UPGRADE举措.


根据这些信息和现卖主提供的UPGRADE情况,俺们得以方便地计算出现卖主在他/她拥有物业期间曾经的部分投入,当然这些也成为买主们日后会考量和评估房屋价值的很重要的因素.


LG和俺就俺们先后看中的6套HOUSE算了算帐,用每套房子前一次的成交价与现行的挂牌价(还不是最终的成交价),减去现卖主买房时的税费,历年现卖主所徼付的地税,保险费,和本次卖房所必须承担的4.5%的中介费(买家中介2.5%,卖家中介2%),结果是,只有一套房子的年增值幅度超过了8%,而那是一套很小的房子(2,000尺),因为意大利裔屋主的精心保养和装饰,使得房屋看上去非常可爱,所以增值很快.其余的房子,按照俺们的算法,最高的年回报只有3.5%,更有一套房子平均只有1.8%的年回报,还不及加拿大的通货膨胀率来得高(加拿大近20年的通胀率是2.8%,近30年是4%).


俺们最后买的房子,卖主是1988年买的,而俺们的成交价,还没有达到他们当时买价的一倍.


据说这里的许多公寓和CONDO的涨幅更是可怜,好几位朋友都是看见管理费飞涨,而迫不及待把公寓卖掉买了HOUSE和TOWNHOUSE的.俺表妹几年前买的CONDO,几乎没有怎么涨价,每月管理费高达900多刀,比较虾仁.


朋友们说:这里的房子只有HOUSE的价格涨得最快.当然,住公寓和CONDO也有生活方便的好处,这是另话了.


这里的人们习惯于简单地把当年的买入价和现行的卖出价的价差作为房屋的增值,但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么大的增值幅度.



就你买的这套, 每年应缴的费用大约是多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请嫩这位很有见地的朋友也多发表见解!:wdb19:
果酱了,果酱了,俺能有啥见地啊。之前决定申请的时候还算有点思路,现在到了S2阶段,反倒开始迷茫了,很多时候是中介在推着俺走。

最后一次去北美都十几年前的事了,对那边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很需要嫩的update呢。: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移民之国----MIX的社会


一踏上加拿大的领土,映入眼帘的就是各种肤色的人们:从近乎白化病人的西人,到来自赤道附近国家炭化的黑人,人们的肤色仿若艺术家手中的调色板:由浅入深,自暗到明,层次清晰,色泽丰富.



一踏上这片幅员辽阔的国土,源源不断入耳的,就是夹杂着各种口音的英语.LINC班里听到的英语,代表着几大洲不同地方人们的典型发音:从美洲的古巴,智利,秘鲁,阿根廷,到欧洲的克罗地亚,俄罗斯;从东亚的韩国,中国,越南,到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从中东地区的伊拉克,伊朗,到非洲的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乌干达,各个不同人种说出的英语真是变形地可爱,很难相信大家都是在说同一种语言.


据说,不同于美国的希望少数族裔溶入主流社会,加拿大政府倡导各种族自己去独立发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利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族裔的人们和睦相处.因此,加拿大的社会是一个MIX(混合)的社会,各族裔之间来往不多,基本都是在本族裔人群中进行社会交往.也因此,加拿大的新移民们不太会感受到种族歧视,因为,在这片和谐的土地上,种族歧视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位朋友孩子的小学同学(华人女孩),因为拒绝与一个黑人孩子坐在一起,而被学校要求停课不得上学,因为她犯了种族歧视的严重错误.如果是在公司出现这样的问题,人们就可以控告歧视者.



但是从骨子里来说,加拿大本土人士对于外来移民多少还是有排斥心理的,虽然在表面上看不出来.俺们虽然来的时间不长,却在买房与西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这些排斥.尤其是买纯西人社区的房时,相对容易碰到这种情形.


这里的中国人买房子喜欢买西人多一些的地区的房子,因为西人整体素质较高,房子和前庭后院维护地较好,房产保值增值相对有保障.


但是,随着华人的迁入,西人就开始搬离.这里人说:华人跟着西人走,印度人跟着华人走.所以,一个社区随着华人的迁入数量日增,往往社区的品质就逐步下降.俺们不得不反省自己,的确在综合素质上,难以望及西人的项背.

看到这一段,突然想说两句。北美作为一个文化共融的社会,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精神社会。文化只有融合才会有发展。: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据说这里的许多公寓和CONDO的涨幅更是可怜,好几位朋友都是看见管理费飞涨,而迫不及待把公寓卖掉买了HOUSE和TOWNHOUSE的.俺表妹几年前买的CONDO,几乎没有怎么涨价,每月管理费高达900多刀,比较虾仁.”

HOUSE的管理费比CONDO要少很多吗?
另外,刚登陆的移民如果生病,是免费治疗的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由衷地赞同。我孩子现上初一,七年的学上下来,感觉家长在学校和老师面前简直成了弱势群体。对学校的各种决定或安排,唯有签字画押的义务。Jennifer写出了我们的心声。:wdb10:

俺儿子比较幸运,在国内碰到的老师都还不错.但即便如此,每次面对老师俺还是小心翼翼,说话措辞谨慎,惟恐得罪了老师呀.


俺在这里的感觉大不一样.


买了房子,两个月后要转学,去新学校看了看,付校长亲自接待,后来每次都是直接与他进行沟通.他让俺自由选择转学时间,提前带孩子到学校让他熟悉环境,为他测试他的语言水平,以便于现在就为他安排合适的老师,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学校和同学.说实话,真是让俺感动啊.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