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财务安排,投资与税务---根据自身情况做好缜密计划(一)
......
俺总觉得这里的纳税有不合理的地方。因为,房产的增值是简单地按照买价与卖价的价差计算的。但实际上,这些看上去颇为可观的增值,事实上房主只拿到了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房主历年缴纳的地税,保险和维护费用,更新换代费用所换取的,而且,买房时的费用和卖房的费用就要超过5%。
......
如果国内的房子将来变现带入加拿大,增值部分怎样计算?不会也是卖价减买价吧?是否是“卖价”减“成为税务居民时的市场评估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想?一下孩子到了加拿大上私立中学好还是公立的比较好 我孩子现在是八年级准备明年登陆 谢谢

同问,感觉上孩子上私立比较好。最好是高中读少一些家庭负担。要是从小学开始上私立估计财务状况比较沉重。
听说私立更接近美国的常春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花团锦簇-----加拿大人热爱生活的明证


俺们登陆时,正值加拿大最好的季节之一。由于看房的缘故,在各个城市的各个令俺们心仪的居住区中往返转悠,家家门前绿树葱茏,户户窗下色彩斑斓。绝大多数人家车库门边的墙上,都挂着大盆大盆鲜花,那些不知名的姹紫嫣红的小草花们,不仅妆点了主人的居家,也愉悦了路人的心情。


意大利人家尤其如此。似乎意大利人比其他欧洲国家族裔的人更喜欢将自己的家营造成一个幸福的港湾,使得每一个旅人在一天的辛劳之后,得以在家的怀抱中休憩身心,放松心怀。为此,意大利人比其他族裔的人更舍得将时间,精力,和金钱花在家居家饰上,他们家里鲜花的种类更多,前庭后院的花园仿佛是经过了专业的设计,无论是乔木,灌木,还是花和草,多年生还是当年生,都搭配得完美无缺,美伦美奂。


一直很惊异加拿大人如何有那么多的精力来打造美丽的花园,如何有那么多的时间来修枝剪叶,耙草施肥,后来发现,除了他们自家的努力之外,加拿大的一些大超市里,都有成盆成盆,成桶成桶的当年生草花售卖,一大木桶/陶盆的鲜花买回来,往车库门边的墙上一挂,十多刀一桶的鲜花,就可以令人们养上几个月的眼。



看了百多套房子之后,俺随便走到哪里,都可以大致看出这里居住的是什么人。一般而言,西人门前的花园都比亚洲人的更加讲究,不仅设计精致讲求艺术,物种搭配合理美观,而且,维护得当可见用心。


反观俺们亚洲人的房子,很少有人愿意花哪怕是区区10多刀,去买一大桶/盆花回来挂在外墙上。也许室内的家具价格不菲,但相比西人的住宅而言,却少了几分灵动,少了几分生气,少了几分典雅,少了几分温馨。


不是妄自菲薄,虽然俺们也爱花的俏丽花的芬芳,但是,却远远不如西人,他们爱花是爱到骨子里了。他们对于大自然的热爱,比俺们更甚几分。也因此,即便是非常朴素的人家,都不吝于在园艺和鲜花上花钱;更因此,他们不仅把私密的后院装点得可圈可点,也舍得在公共的前院侍弄花草,以美化自家,并惠及社区环境。
 
最后编辑: 2009-10-2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你孩子的变化必是咱们孩子即将经历的,期待!:wdb19::wdb10:


说点好玩的.


俺儿子在这里刚上学后没有多久的一天,班级里一个土生土长在这里的华裔男孩问俺儿子:"Do you have penis(男性生殖器)?"

俺儿子反问他:"Do you have?"

那孩子回答:"I have."

俺儿子接着问:"How many do you have?"

那孩子说:"I have one."

俺儿子笑道:"Just one is not enough."


那孩子知道俺儿子懂这个词的意思,就笑着走掉了.


与儿子一起来的新移民还有一个俄罗斯男孩,这些调皮的孩子又去问那个孩子:"Do you have penis?"

那孩子回答:"I don't know."

结果男孩子们哄堂大笑,从此后这就成了他们笑话这个俄罗斯孩子的话柄.


对于语言不通的新移民的孩子,经历这样的事情可谓意料之中.所以,俺们要帮助孩子做好各种各样的思想准备和精神准备.在真正碰到这样的事情时,要开解他们,避免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可能受到的伤害.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幽默真是美德!:wdb19:

忽而想:时过境迁,咱们这会儿移民的,所做的选择应该比以前留学出去然后想法拿到绿卡的反而更理性了,至少平实了许多,想法不会有很大的落差。所以去到加国,可以从容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过自己想过的日子,再不必为了回国时候能充个体面什么的绞尽脑汁了,呵呵,因为现在出国已经不再是多令人羡慕的事了,没有了压力,却绝对是好事一桩!我喜欢!


说得很对!:wdb10:

俺们现在没有任何虚荣心导致的压力,过普通人的生活就好.享受生活的安宁,享受加拿大的美好,这就是俺的想法.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想?一下孩子到了加拿大上私立中学好还是公立的比较好 我孩子现在是八年级准备明年登陆 谢谢


这个问题也一直是俺们所考虑的.据朋友说,这里有的私立高中里有很多中国孩子,他们的父母把他们交给学校住宿管理.但是这些学校的实际效果俺不清楚.


据说:这里公立高中的师资力量并不差,并且,好的私立高中都需要考进去,而新移民孩子受语言条件所限,很难考进.


俺觉得选择高中,首先还是要看生源,以及这所学校的特点.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PROGRAM,要看是否适合自己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为孩子选择学校很重要的一点是为他们选择学伴,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安省高中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学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公立学校,也许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仅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wdb10::wdb10::wdb10::wdb10::wdb10::wdb10:





学习了,姐姐总结的很全面啊!:wdb20::wdb19:



无私大爱的姐姐!咱们爱S你了!MMMMMMMMMMMMMM

呵呵。。。: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wdb19:





相信姐姐又会带给大家很多心得!期待ING。。。

不过,姐姐莫急,慢慢来!俺们不希望因此影响了你的日常生活,健康第一啊!呵呵。。。

祝福一家健康快乐!呵呵。。。


谢谢!: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同问,感觉上孩子上私立比较好。最好是高中读少一些家庭负担。要是从小学开始上私立估计财务状况比较沉重。
听说私立更接近美国的常春藤。。。

私立中学的生源明显地与公立高中的截然不同.


俺在这里听到两种声音:

一说是公立高中的孩子照样考进好大学,不仅是加拿大的,也包括了美国的常春藤学校.只要孩子愿意学习,这里的中国孩子很多读书都很棒.这里的报纸说,华人移民孩子就读高校的比例是所有民族中最高的.

另一说私立高中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员和老板,私立高中有许多需要家长花钱的出国考察等活动,而且学生非富即贵,日后也许可以成为孩子发展的人力资源.

仅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便的生活----难以恭维的社会公共服务


签证下来,俺立即就去加拿大帝国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开立了银行帐户。那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娴熟,而且礼貌有加,令俺对CIBC的印象非常好。那位小姐不仅为俺及时开了帐户,而且主动提出要为俺申请信用卡。虽然俺在国内从来没有赊过帐,但是为了适应加拿大的生活,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来。尽管俺对信用卡这种鼓励超额提前消费的东东,实在是不敢恭维。


谁承想,登陆的第二天,俺去开户行激活帐户时,却被告之:信用卡在国内申请的不算数,需要重新再申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申请。这一申请不得了,结果就是这张信用卡走得比PL还慢,俺在两个月后才见到它。


并且,俺事先汇入该行的美圆,还无法在网上随便换汇,必须本人到柜台去换,非常不方便。对此,俺抱怨了两句说这些还不如国内的银行先进,结果接待俺的理财经理(华人)就振振有辞地说:加拿大的银行是“成熟的”,所以不象中国的硬件设备那样新。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你才来,要适应这里才行。态度多少有些倔傲,丝毫没有一丝因为给客户造成不便,而所应该有的感觉抱歉的意思。



亲友们告诉俺:CIBC营业时间短,服务态度差,道明银行比较好。


去为国内驾照做公证,那里办事的小姐连正眼都不瞧你,在电脑中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打出来低着头盖上章,两三分钟就赚到了40刀。这种挣钱的容易程度比出国体检更甚。


买完房要找律师给做文件,朋友介绍的香港律师和他的助手小姐也是一副俺们低三下四求他们的感觉,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俺LG抱怨了两句,那位助手小姐居然说:既然加拿大这么不好,你干吗来呢?你直接回去就好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德性真是欠扁。



这里马路上的路牌很小,标识非常不清晰,外来人很难找到路。公共汽车站没有站牌,汽车到站不报站,也非常不利于外来人的出行。



俺刚开始上LINC班时,不知道回家的车的经过时间,因此有一回就等了40分钟。后来在车站边一根不显眼的柱子上找到了这个站的编号。以后放学后,就先打电话去问:汽车何时通过这个站点?然后,掐着点去等车回家,可以少等些时间。


这里的托儿服务也很差劲,限制了许多年轻母亲出去工作的欲望的实现,从而使得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朋友们说:这里的上班族基本是“月光族”,根本就很难存下钱来,每月也就是能存100,200刀而已。


这里的孩子要到四岁才能进公立的托儿所,而且一天只去两个半小时。四岁前孩子托儿费每月要800--900刀,一个小小孩一个月的费用要达到1千几百刀。中小学下午两点半就放学,而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这样,许多的母亲就不得不放弃全日制的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



社会服务价格昂贵。一位朋友家的一块玻璃坏了,请了人来换一换,就花了200刀。房东家的下水道堵了,请人来看了看,要价50元。第二次再来修,再花修的钱。地下室漏水了,补一个洞300。一周后又漏了,再补又花300刀。。。



总体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是“大爷”,即便是餐馆里的服务员,态度也常常不是很友善的。朋友们戏称这里是“人人平等”,所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并无任何的自卑心理存在,看来也没有受过“顾客就是上帝”的教育。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求一个互相尊重。但是,在这里,经常地感觉不到过去在国内所得到的一些来自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尊重。。。

哈。。。看来Lee还要增强适应能力。

第一,这里的五大银行TD,CIBC,SCOTIA,RBC,Montreal无论硬件还是服务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加拿大的金融体系是全世界最完善,所以没必要厚此薄彼。

第二,加拿大服务行业收费相对日用消费显得贵些,但相对于本地工资,花40刀做一个公证,相比较在国内拿工资,做一个公证最低100人民币,还算合理。另,如果你去华人社区或新移民服务机构,公证驾照之类的是免费的(实际是政府埋单)。

第三,非常遗憾,第一位接触的和你一样朋友介绍香港过来的律师,电话打过去,说话阴阳怪气,我电话一挂,Byebye了您!后来买房,商务等事找的都是西人律师。西人做事有条不紊,让人放心。律师只是在决策或正式移交文件时才出现。像买卖房产这些约定成俗的事主要是助手在操作。律师出场也许是较正式的场合,所以气氛较沉闷,但偶尔也开开玩笑。但助手却很和蔼可亲,嘘寒问暖,认真负责。

第四,像Waterloo,London大多数的车站没有站名,只是一个黄色的简易公交站牌而已,报站名也无从说起。初来乍到的,先去City Hall或移民中心索取一份本地公交时刻表,这里公交到站严格按时间停靠和开出。所以出门办事先做好功课,线路啊时间啊,以免带来不便。

第五,有些行业收费比较贵,像Daycare,但如果你去LINC上课Daycare应该是免费的(政府埋单)。说到Daycare服务差劲,不敢苟同。我遇到的老师个个和蔼可亲,在Daycare里小孩子的天堂,活动内容很多。有一次帮朋友去接孩子,孩子居然乐不思蜀,到下班时间,孩子还不肯走,老师也没催,一再说看孩子的意见。

第六,我住的小区西人教多,别处我不知道,这里西人独处或同居的不少。有家有口的(小孩还小的),基本是一人在外工作,这里一人工作养家绰绰有余。收入差点的西人有家有口的工作也最起码5年以上,工资也在18刀(有专业技能的远远不止)上下,一个月下来也在3000刀左右。日常开销,加2000尺左右mortgage(房贷),一个月就一千七八到二千的样子,所以很少听到有抱怨的。(我这里所指是正常有工作的)

第七,这里西人人工贵自然不假,且按小时收费。但是服务到位,绝不马虎,不用担心假冒伪劣。不过一般人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到了周末那里人最多,Canadian Tire,Home depot。人人家里工具一大堆,应有尽有。我现在有也染上了这些“习气”,工具间里的工具也可以开个杂货铺了,东西好且顺手,最重要一点,自己动手,乐在其中!房子自己粉,家具自己装,轮胎自己补,东西坏了自己修。。。

第八,这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很少会像国内那样卑躬屈膝,他只是认为这是他的工作,该尽的礼数自然尽到。在这里没有"消费者就是上帝"一说。你也别总想着我拿着银子来消费我就是大爷!心态放平稳了,不然的话你就涉嫌歧视!

以上是从我的经历和角度看问题,没有代表性。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AGENT(房产经纪)的问题----买房经验教训面面谈(二)


在加拿大买房,如果卖主已经全权委托AGENT代理卖房,包括上MLS或者其他媒体做广告,做OPEN HOUSE(开放日,不需预约,敞开大门供买主们看房),接待买主看房,并且协调买家卖家之间的讨价还价,直到最终成交,都必须经过卖主所委托的经纪人。


俺觉得只要通过卖家的经纪人就可以买房,并不一定需要自己另找买方的经纪人。


但是,由于新移民初来乍到,很多情况都不摸底,语言又不好,很难与西人交流,像买房这么重大的投资事宜,绝大多数人都会通过经纪人来帮助解决。即便是老移民们,由于希望得到经纪人的一些专业帮助,通常也会通过AGENT来买房。


在加拿大,房屋经纪人是需要持牌的。也就是说,需要经过专业培训,拿到代理资格,才能够从事这个行业。不过,这个行业的入门技术含量并不太高,许多家庭妇女就抽空干这个,一些上班族业余兼职也干这个.但是,要成为一个真正称职的代理人,也不容易。


此外,经纪人由于大都是房屋协会的会员,他们每年向该协会交钱后,就可以享用协会提供的大量政府信息资源。所以,通过AGENT,我们可以了解自己所想要购买的房子周围邻居的翔实情况,其中包括了平均收入的构成,家庭人口构成,受教育程度分类,家庭状况(完整家庭,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比例),居住人口的年龄构成,民族构成和宗教信仰,居住人口所说的语言(除英语而外的,华人的语言还分为粤语和普通话两种)等。这些,我们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这些信息中,还包括了该社区出租房屋的比例.一般而言,房屋出租占比高的社区,是不适合准备长期居住的人买房的区域.


几个买了房子的新移民朋友都不知道AGENT还可以为他们提供这些重要信息,俺觉得这是他们的AGENT怕麻烦,只想尽快成交,而这类信息提供得越多,买家所考虑的因素就越多,就越不容易下决心买房的缘故。


在这里的报纸上,看到最多的,就是房屋经纪人的广告。但是,据说这个职业也不容易干。安省08年房屋经纪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3万多刀。当然,其中也是良莠不齐,收入差距较大。


房屋经纪人也很辛苦,要陪着客人到处看房。没有早晚,没有节假日。像俺们这样没有“腿”的新移民,AGENT还肩负起了陪同俺们解决一些生活问题的重任,载俺们去买菜购物,需要时还得充当临时翻译。从开始看房到最终成交(中间还有可能反悔),往往需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两三个月就算短的,历时半年的很寻常。所以说,他们也劳苦功高.


在这里,基本上每一个民族的人都找自己的同胞代为买房卖房。因此,俺们从卖家代理人的姓名,就基本可以推知房主的民族。



因为俺们是想买西人的房子,所以,所接触的卖方经纪人,基本都是西人。


也许是由这个行业的特点所决定(主要收入就是代理费),无论是西人还是华人,房产经纪人都普遍表现出了一种比较急功近利的态度。他们中的一些人,与国内做房屋销售代理的小姐少爷们,实在也可以说是半斤八两。


俺们在这里听到和亲身经历的一些事情,实在令人很难对某些AGENT产生好感。具体举例如下:


1.事先不告诉客户自己收取代理费


买房经纪人往往不事先告知客户自己在所代理的案子中可以收取的代理费的比例,并且,还蒙骗客户说:代理费是由卖家支付的。事实上,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买家卖家的代理费,全部是由买家支付的,只不过,所有中介费都在售房的价格中包含了而已.更有甚者,卖家实际上还要为经纪们的代理费支付“货劳税”,因为他们也是要向政府交税的。


其实,代理人很辛苦,委托人都知道并愿意为他们付出的辛苦支付酬劳。如果他们按照规矩事先向客户解释清楚,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


然而,有些经纪人就是打马虎眼,在买家为了相中的房子而下“OFFER”时,拿出一大叠英文文件让你签字,却不告之其中就有关于中介费的条款。


了解情况的买家有时会要求经纪人让出一些自己的利益.比如说,他们收取房屋成交价的2。5%的中介费时,让出1%来,以促成成交(往往买家卖家僵持在某一个接近的价位上时,双方经纪人让一点自己的利益出来,房屋就有可能成交)。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买家卖家都可以少纳些税费,皆大欢喜。


有些聪明的经纪人主动提出让出自己的部分利益,以促成成交,并说服卖家经纪人也让出部分利益。


2.一位朋友去下OFFER(向卖主提交买方愿意出的报价)时,碰到了另外四个下OFFER的买家。卖家的西人AGENT宣布说,今天共有五位买家,四人在现场提交OFFER,另外一人通过FAX提交OFFER。这就是大家一起“抢OFFER”,由买家根据各买主提供的条件,自主决定最后卖给谁。


第一轮大家都下完OFFER之后,西人AGENT出来说:你们大家的出价都还不错,不过,卖主希望再给你们大家一个机会,让你们“IMPROVE”你们的条件。换言之,就是让大家再加价或提交更优惠的条件。


这里买房子有两个条件可以作为缓冲(冷静期):

一是验房。如果你签了买房协议,但是验房时却发现房子有问题,那么,你可以通知卖主不要房了,原来的协议作废。
二是贷款。如果你的款贷不下来,你可以通知卖主你不要房了,原协议作废。


在第二轮大家都又提交了新的“OFFER”后,卖家的西人经纪出来对俺的朋友说:感谢你们出了最高价,但是,卖主还是决定把房子卖给出价第二的人,他比你们少出了3,000刀,但是他没有任何条件,而你们还有验房的条件限制。


朋友悻悻地回了家,几天后,当MLS上公布了最终买家的代理人后,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西人AGENT自己就是最终买家的经纪人,因此,在合理范围内,无论你出多高的价,都是拿不到房的,因为,所有的OFFER都是经过他的手送达卖主的,那么其他的人就都是在为他抬价而已。


这个西人经纪完全没有按照规矩来。按说,他应该事先告知所有其他的买家,他本人也有一个客户参与提交OFFER,并且,他应该让大家一起提交OFFER,并且封存后,再一起交予卖家,由卖家做最后的定夺。


3.封锁和隐瞒信息


俺LG曾经看中了一套带有RAVINE的房,他感觉价格很合适,就让AGENT给卖房中介打电话约看房。那位经纪一直地以“家中有病人,不方便看房”为借口,不让俺们去看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将近三个星期,直到有一天,那套房挂出已经“售出”的牌子来。后来发现,这个卖家经纪让自己公司另一个经纪的客户买了那套房。这种事情,投诉都不知道朝哪里去投诉。


事实上,这个西人经纪的这种行为也是严重违规的,同时也是对卖家非常不负责任的。因为,如果愿意买的人多,就有可能出现抢OFFER的情况,从而,房子可以多卖出一些钱来。


还有一次,俺LG看中的一套房,挂出来不到两个小时,就宣告已经卖出了,速度快得不合常理。这些,都是这些卖方经纪在中间做了不应该做的事。




总而言之,俺们需要经纪们的帮助,也愿意为他们付出的辛劳支付相应的报酬。但是,俺们希望他们光明正大地收取佣金。所以,每个想要买房的朋友,最好事先能够了解中介们能够为我们做什么,并且,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合法地为他们的付出而向他们支付合理的报酬.
 
最后编辑: 2009-10-2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哈。。。看来Lee还要增强适应能力。

第一,这里的五大银行TD,CIBC,SCOTIA,RBC,Montreal无论硬件还是服务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加拿大的金融体系是全世界最完善,所以没必要厚此薄彼。

第二,加拿大服务行业收费相对日用消费显得贵些,但相对于本地工资,花40刀做一个公证,相比较在国内拿工资,做一个公证最低100人民币,还算合理。另,如果你去华人社区或新移民服务机构,公证驾照之类的是免费的(实际是政府埋单)。

第三,非常遗憾,第一位接触的和你一样朋友介绍香港过来的律师,电话打过去,说话阴阳怪气,我电话一挂,Byebye了您!后来买房,商务等事找的都是西人律师。西人做事有条不紊,让人放心。律师只是在决策或正式移交文件时才出现。像买卖房产这些约定成俗的事主要是助手在操作。律师出场也许是较正式的场合,所以气氛较沉闷,但偶尔也开开玩笑。但助手却很和蔼可亲,嘘寒问暖,认真负责。

第四,像Waterloo,London大多数的车站没有站名,只是一个黄色的简易公交站牌而已,报站名也无从说起。初来乍到的,先去City Hall或移民中心索取一份本地公交时刻表,这里公交到站严格按时间停靠和开出。所以出门办事先做好功课,线路啊时间啊,以免带来不便。

第五,有些行业收费比较贵,像Daycare,但如果你去LINC上课Daycare应该是免费的(政府埋单)。说到Daycare服务差劲,不敢苟同。我遇到的老师个个和蔼可亲,在Daycare里小孩子的天堂,活动内容很多。有一次帮朋友去接孩子,孩子居然乐不思蜀,到下班时间,孩子还不肯走,老师也没催,一再说看孩子的意见。

第六,我住的小区西人教多,别处我不知道,这里西人独处或同居的不少。有家有口的(小孩还小的),基本是一人在外工作,这里一人工作养家绰绰有余。收入差点的西人有家有口的工作也最起码5年以上,工资也在18刀(有专业技能的远远不止)上下,一个月下来也在3000刀左右。日常开销,加2000尺左右mortgage(房贷),一个月就一千七八到二千的样子,所以很少听到有抱怨的。(我这里所指是正常有工作的)

第七,这里西人人工贵自然不假,且按小时收费。但是服务到位,绝不马虎,不用担心假冒伪劣。不过一般人有自己动手的习惯,到了周末那里人最多,Canadian Tire,Home depot。人人家里工具一大堆,应有尽有。我现在有也染上了这些“习气”,工具间里的工具也可以开个杂货铺了,东西好且顺手,最重要一点,自己动手,乐在其中!房子自己粉,家具自己装,轮胎自己补,东西坏了自己修。。。

第八,这里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很少会像国内那样卑躬屈膝,他只是认为这是他的工作,该尽的礼数自然尽到。在这里没有"消费者就是上帝"一说。你也别总想着我拿着银子来消费我就是大爷!心态放平稳了,不然的话你就涉嫌歧视!

以上是从我的经历和角度看问题,没有代表性。
(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欢迎不同意见.

不过,俺保留自己的意见.不希望误导大家,但俺认为自己还是比较客观的.

希望大家兼听为好!

银行还是有很大差别的,TD(道明银行)的服务据说比CIBC好很多.至少俺在这里用的汇丰银行就比CIBC好很多.俺已经决心把帐户转移到TD去.

俺只是说DAYCARE服务时间太短,比较差劲,不涉及其他.

对于服务业,俺只希望一个起码的尊重,但是这里的有些行业连这么基本的也做不到,实在让人感到失望.

也许俺们待的时间长些,就会见怪不怪,习惯于这里的服务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私立中学的生源明显地与公立高中的截然不同.


俺在这里听到两种声音:

一说是公立高中的孩子照样考进好大学,不仅是加拿大的,也包括了美国的常春藤学校.只要孩子愿意学习,这里的中国孩子很多读书都很棒.这里的报纸说,华人移民孩子就读高校的比例是所有民族中最高的.

另一说私立高中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员和老板,私立高中有许多需要家长花钱的出国考察等活动,而且学生非富即贵,日后也许可以成为孩子发展的人力资源.

仅供参考.

希望MM能努把力,把孩子送入最好的私立高中,为俺们树立个榜样兼进入私立高中的管道,也迫切希望坛子里的朋友把自己孩子在私立高中的生活说说,俺还是感觉既然私立收钱必然有它的优势在,大家都是投资移民来的,孩子在高中的花费毕竟不困难,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的话,值得啊。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