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白天很短,夜间很长。而且白天总是下雨看不见太阳。所以很黑。

加拿大国土面积世界第二,还能缺土吗?直接去没人的地方挖一点不就行了啊。
Vicotia今天日出时间是07:42,日落时间是16:22;北京今天日出时间07:14,日落时间16:51,也差不了多少嘛。怎么会觉得黑夜漫长呢,又不是在白马黄刀之类的地方。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加拿大国土面积世界第二,还能缺土吗?直接去没人的地方挖一点不就行了啊。
Vicotia今天日出时间是07:42,日落时间是16:22;北京今天日出时间07:14,日落时间16:51,也差不了多少嘛。怎么会觉得黑夜漫长呢,又不是在白马黄刀之类的地方。

维多利亚北纬49度,北京是40度,差9度,当然有区别了。而且阴天下雨没太阳,不黑才怪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November 25
Mianzi 和 Guanxi
我一直在业余时间叫一帮洋人学习中文。每两个星期上一次课,听他们说的洋泾浜中文有时候挺搞笑的。不过想当年我们学英语的时候不是也一样。这帮洋人学习劲头还挺足,显然是对中国文化比较感兴趣的一小撮洋人。
我们在用一本洋人写的给洋人用的学习中文的教材。除了中文拼音因为,还辅助性的使用了洋人们自创的洋拼音,大致相当于国内有些人用中文标注英文发音一样。虽然我并不支持他们这样学习中文,但是事实上来看效果还不错。这帮洋鬼子们就按照他们自创的洋拼音咿咿呀呀的说起中文来了。


这教材是洋人写的,其中穿插了很多关于中国文化和风俗的方方面面的从外国人视角出发的介绍。有很多中国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是这帮真洋鬼子不曾了解或者想得到的。有些显然已经过时了,比如说到在中国不要在公共场合搂搂抱抱之类的,我看现在在中国城市中已经不是问题了。还有一些细致观察连我这个纯正老中都没有特别注意或者遵从过,比如吃饭的桌子的坐的位置,哪个是上座,那个是陪座,什么人要坐什么位置云云。也算是给我长了见识。


昨天上课的课文后面的文化注解中是两个熟悉的词:Mianzi (面子) 和Guanxi (关系)。两个词语后面跟了一大堆英文注解,但是大家还都是没有看明白。不只是这些真洋鬼子没有看明白,连我这个假洋鬼子也没有看懂。这么Local的两个概念确实很难用英文去给一个没有在中国呆过的人说明白的。于是我只好有很多以前在中国实际经过的例子来表明在中国Mianzi和Guanxi是什么含义,不能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mianzi就是Face, 关系就是Relationship。这后面有复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含义在里面。经过我一番讲解,这帮洋人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没有想到过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在用他们所很不熟悉的方式和价值观在生活。他们现在开始逐渐理解为什么中国出口到欧美是便宜的比在中国本地都便宜的普通服装,而欧美出口到中国的确实连欧美人士自己都不会买或者买不起的豪华服饰。为什么在北京和香港看到的汽车基本都是奔驰宝马,而在北美街头少的可怜,即使看到了也基本都是亚洲面孔的人在驾驶。为什么中国人到了节假日不是想欧美人一样举家团圆或者举家外出度假,而是忙着带着礼物去各个领导和关系串门,去和喜欢或者憎恶的人一起吃饭。为什么在中国当官的人不用自己打伞,而且都没有必要回家睡觉。这后面的文化背景实在是三言两语说不清楚的。我相信他们虽然听了也不是完全理解,或者不可能灵活运用。反正他们也没啥机会去中国,一切都当趣味故事给他们听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说的是,我接触的老外很多也很想知道中国,想了解中国人生活的环境、风俗、关系等,可惜我的英文水平还不能全部跟他们说清楚。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维多利亚北纬49度,北京是40度,差9度,当然有区别了。而且阴天下雨没太阳,不黑才怪

加拿大只有草原三省和北方三领地的首府在北纬49度线以北,其他各省省会(首府)都在北纬49度线以南,看来开吻的加拿大地理没学好啊。
当初美英商定伍兹湖到西海岸以北纬49度划界之前,英国为了抢到vancouver island岛的全部,所以把BC省的省会放在了49度线的南边,victoria好像是48度多。哈哈,历史也没学好。
以上并非来自google,baidu,wiki,都是看了以后记住的。
可惜我地理历史都好,英语却不行,其他的学了也白学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你真精确。我这里北纬28.25.不到49. 我给出一个虚数还是被抓到把柄。看来以后要把小数点后面两位数都写进来。
和夏天相比,冬天实在太黑了。由于夏天的夏令时和靠北的缘故,晚上10点天还没有黑。而冬天下班时候就全是黑的了。这感觉当然太不同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哈哈,开吻还是写错了,我就不说了。
没去过高纬度地区,想想也觉得可怕。夏天白天时间那么长,冬天白天又那么短。我这里北纬32度,这几天都已经觉得很难受了,上班出门时太阳还没出来,下班时月亮已经上来了。
我要是能去的话victoria,vancouver之类高房价高消费的地方不敢想了,估计也只能去calgary之类的地方碰碰运气,北纬51度啊,冬天能看到太阳的时间不到8小时,这种日子怎么过啊?
加拿大都在高纬度地区,冬季白天都短,晚上一般都是怎么过的呢?比如说晚上走到大街上,是否一片漆黑,人烟稀少?不要笑话我这个土包子啊,我猜外面的路灯应该也只有街道才有吧,去郊外大概得带手电筒才行吧?还有户外活动也只能滑雪、溜冰什么的吧,而且也只能在短短的白天进行吧?踢球、跑步之类的估计也不太可能吧?如果大家都在室内场地进行锻炼,那得要多少体育设施啊?加拿大这方面真有那么发达吗?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哈哈,是敲错了48.28. :wdb1:
哈哈,开吻还是写错了,我就不说了。
没去过高纬度地区,想想也觉得可怕。夏天白天时间那么长,冬天白天又那么短。我这里北纬32度,这几天都已经觉得很难受了,上班出门时太阳还没出来,下班时月亮已经上来了。
我要是能去的话victoria,vancouver之类高房价高消费的地方不敢想了,估计也只能去calgary之类的地方碰碰运气,北纬51度啊,冬天能看到太阳的时间不到8小时,这种日子怎么过啊?
加拿大都在高纬度地区,冬季白天都短,晚上一般都是怎么过的呢?比如说晚上走到大街上,是否一片漆黑,人烟稀少?不要笑话我这个土包子啊,我猜外面的路灯应该也只有街道才有吧,去郊外大概得带手电筒才行吧?还有户外活动也只能滑雪、溜冰什么的吧,而且也只能在短短的白天进行吧?踢球、跑步之类的估计也不太可能吧?如果大家都在室内场地进行锻炼,那得要多少体育设施啊?加拿大这方面真有那么发达吗?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冬天晚上是比较难过。主要是除了滑雪和雪鞋以外,其他户外活动大部分都无法进行。室内的运动主要也就是游泳和溜冰。维多利亚室内打球的地方很少。我一般冬季是学习知识补充能量的季节。
至于人烟稀少和郊外的灯光的问题。事实上就算是白天或者夏天,也一样人烟稀少。街道上也没什么人走路,大部分都是开车。至于冬天晚上去郊外这样的事情除了打猎以外似乎找不到更合理的理由。就算是想犯罪都不用去那些地方。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December 02
滑雪的季节到了
今年维多利亚的冬季雨水过于充足了。我们城市北边的几个城市居然被水都给淹了。新闻上说在过去的24-48小时,Cowichan River流域下了1米5 的雨。如果我没有听错或者算错的话,这么多水不淹才怪。连我平时下班的老田路上(Old Fields Road,我的中文译名还算是贴切吧) 也被水淹了,不过好在我的车子比较高,一冲就过去了。整个11月都是基本上在雨中度过的。这就是我讨厌维多利亚冬天的地方。不过算有一个例外,就是滑雪。

雨多就等于雪多。在岛中央山区中的Mt Washington滑雪场也是喜迎巨雪。雪深已经达到两米,提前达到雪场开放的条件,于是提前开放。上周末我们一家和Sapphire一家去滑雪。对于Emma来说这还是第一次在雪里玩Snow Tubbing。去之前就在Youtube上给她看Video,我就是怕她害怕。Emma随她妈妈生性胆子小,虽然我始终鼓励她勇敢,但是现在看来遗传的天性比较难以改变。比如我带Emma去Hiking,突然Emma害怕起来,说听见森林里面有声音肯定是有熊。死活不往前面走,怎么说都没用,只好打道回府。这次Emma去Tubbing的表现还是让我满意的。不但没有打道回府,而且很Enjoy,一圈一圈的坐,还要求工作人员Big Spin,然后尖叫着坐在大轮胎里面从坡上冲下去。

我倒是没有怎么滑,一方面是由于去年滑雪时候可能是摔了肩膀,因此今年的肩周炎。我比较小心不敢再摔。另一方面陪着Emma Snow Tubbing花了不少时间,也没剩下多少时间自己滑雪了。好在刚开放,人很少。基本上不用排队等Lift,时间利用还算是紧凑。

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坐Lift上去的时候和一个6岁小孩Share一个吊椅。这个小洋人真是一个小Talker。一路上不停的说,我也就和他聊。等快到山顶的时候他突然问我是不是来自法语区(French Canadian)。我快笑喷了,估计这个来自小地方(Salt Spring)的小洋人还从来没有见过中国人。以为所有英文不准确的都是来自Quebec法语区的加拿大人。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ZT美国和加拿大,一个不愿做而不得不做的比较(2.00版
此文是我转载的,尊重原作,转贴来自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807511&extra=page=1



美国和加拿大,一个不愿做而不得不做的比较(2.00版)

2003年来加拿大一周年时,在网上曾经发过一个帖子,名叫“美国和加拿大,一个不愿做而不得不做的比较”,当时不幸曾引起美加两边华人网上的骂战,现在来加拿大转眼七年了,辗转迁移过蒙特利尔、多伦多、温莎和温哥华,如果原来的比较是走马观花的话,我觉得七年后有一定的资格做更深入的比较,于是在众多受苦受难的朋友的鼓动下推出此篇的2.00版,欢迎加拿大华人拍砖、骂娘、CAO、KAO、TMD、SB,我只是觉得我说的是真话,真话虽然往往令人很难受很不舒服,但毕竟是真话。

从美国来到加拿大,当时第一个最大的感觉就是,在美国街上的行人好象都在笑,在加拿大街上的行人好象都是愁眉苦脸的,可能是冬天长的原因,加拿大的冬天接近半年,每天天气阴沉,愁眉苦脸算什么,没有得抑郁症就不错了。要知道温哥华的冬天每天下雨,据说得抑郁症的比例是全世界最高的。呵呵,现在在大的金融风暴下的经济衰退,在美国逛,看到街上还是依然很多人在笑,当然也增加了不少愁眉苦脸的人,很多美国人房子都没有了,要别人怎么笑得起来。但是美国人显然还是很自信的,巴菲特在电视上演讲,说我们的工厂还在、玉米还在,美国人的才智和自信心还在。盖茨也说,全世界最大的机会仍然在美国,我相信这两位猛人的话,因为我看见美国人还在笑,蒙娜丽莎一样的笑,是发自内心对未来充满憧憬的笑,因为自信依然写在他们的脸上。相反到加拿大朋友住的一条街,几年前这条街上有二十多户中国家庭,经济危机下走得只剩下八户了,这八户有五户留下的是妇女和孩子,男人不是在美国工作就是海归了,真是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用愁眉苦脸来形容是在此篇1.00版,2.00版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了得。在目前金融危机下,加拿大的华人高科技民工有很多到美国去打工,同时又有许多华人高科技民工在美国被下岗回加拿大。说加拿大高科技民工不是贬意,加拿大人到美国打工,其实跟中国农村的人进城打工一样,一般都是把老婆孩子留在加拿大这个大农村,男的持TN签证在美国找个活,这TN就是加拿大的民工在美国的一个暂居证,而且这个暂居证和工作是捆绑的,所以房子是不敢在美国买的,因为如果下岗了,TN这个暂居证就废了,房子就得抛荒了,必须马上回加拿大,否则是非法居留,抓住了就再也别想拿到美国的暂居证了。呵呵,一个国家国民的地位和尊严是靠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的。所以加拿大高科技民工拿美国暂居证的痛苦和中国农民进城拿暂居证的痛苦是一样的,甚至更痛苦,因为还要面试,还不能在美国犯任何错,中国的农民工好在这个城市拿不到暂居证就到另外一个城市去拿,在美国却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牛吧!谁说美国没有暂居证?美国的暂居证是对外来民工的,不是对美国公民的,所以天下没有什么平等,平等意味着你除非出生在美国这样的国家。所以加拿大高科技民工一般一年就回乡一两次,不光是盘缠的问题,主要是老板和天下的乌鸦一样黑,能给你多少假呢?所以民工家属每年都到美国进城,看看在美国打工的老公,去去迪斯尼,就像中国乡下民工带着老婆孩子到北京看看天安门,再照个相,又回乡下去了。我说的不光是咱们华人这样,加拿大土生的白人也一样。

第二个感觉加拿大的车是不让人的,这个问题似乎比以前还严重。不过这个问题与其他的问题比较则是根本不值得一提。还没有来加拿大的朋友,千万别想当然的以为加拿大离美国这么近,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应该很多地方一样和类似。到了加拿大后就会知道这种想法用老江的话来说就是TOO SIMPLE TOO NAIVE。从美国来加拿大的,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从高处往地处是很难适应的,差别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新移民到了加拿大后就会知道在加拿大拿驾驶执照是非常非常难的,而在美国则是如探囊取物,所以从美国移民来的朋友一定要考了美国驾照再过来。难还容易理解,虽然实质原因是因为承包给私人公司造成的,毕竟名义上还是为了你们的安全呀,所以路考一般考3-5次才通过很正常,考7-8次、12次也不是什么新闻,据说有人考29次才通过,考试中心买蛋糕给考生庆祝。难理解的是你现在还得等,等什么?呵呵,安省考官罢工,而且一罢就快四个月了。着急,没有用,理由很简单,这是个民主国家呀,毕竟有30万人陪着你等呀,即使罢工恢复,正常排队也得等半年。说起这里的罢工,呵呵,谁都可以罢,垃圾工人罢,大学老师罢,火车司机罢,考官罢,马上社区大学也跟着罢,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等吧,等到地老天荒也得等,看你还有没有脾气。再接着说考驾照,在加拿大连考笔试的交通手册都收费,而且很贵,总之并没有几个人去买,倒是有许多人在网上卖复印件。而在美国则是免费索取的。这还不重要,无非几十块钱的问题,主要的是笔试通过后要等一年才能路考,而且在加拿大大多数省份要考两次路考才能拿到正式的驾照。不知这种法律是如何通过的,却坑了许多新移民。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第一面临的是生存问题,那就是要找工作。在加拿大没有车就象没有腿,简直就寸步难行,没有车你叫别人怎么找工作?找到如何去?但是不会有人理解和同情你的,因为这是你的事情,你就等吧,等到一年以后。并不是说一年以后你就能拿到了,你只是刚刚有资格考路考,等拿到正式的驾照还不知要等多久,因为别忘了,要考两次才能拿到正式的,也就是说拿到正式的起码要等两年。在美国,你一个星期就能拿到驾照。因为美国是个汽车文化的国家,更重要的让你尽快融入美国社会,融入美国社会最快的办法就是融入到高速公路的车流里去,既刺激经济,人们心里也觉得爽。

再来看物价。现在美元和加元基本上一比一,美国的物价比加拿大要便宜很多,美国的很多超市$1.79可以买两盒鸡蛋(24个),$1.79在加拿大连一盒都买不到(打折时也许可以碰到)。总之,物价方面在加拿大只有一样比美国便宜,就是看脱衣舞的价格,而且加拿大都脱光,美国还不能脱光,性能价格比上加拿大要便宜得多。服装鞋袜更不用讲了,同一个牌子,在美国买即使折算成人民币也比在中国还要便宜。新车的价格以2009款丰田佳美做比较,同配置在加拿大售价$31000,在美国为$19000。所以每次从美国进加拿大海关,海关一定问你带了多少钱的东西,加拿大海关关心的是税,进美国海关,美国方面关心的是SECURITY。

加拿大的石油储藏量位居世界第二,产油80%出口到美国,但油价却比美国贵得多,贵多少呢?只要记住如果加拿大的汽油价如果是1加元/升,那么美国的油价则在60-65美分/升,也就是说油价相差30%-40%。

房价则很难比较,美国每个州的差别太大,有贵有便宜,而加拿大的大城市如多伦多和温哥华的稍微像样点的房价一般都在50-60万了,温哥华60万甚至买不到象样的房,都是在云中漫步了,要透支两代人才买的起了。而佛罗里达奥兰多绝对不比温哥华差,20万可以买到很好的带游泳池的房。在加拿大购房要比在美国购房难很多,难在哪儿?难在贷款。在美国购房申请贷款有很多渠道,有银行和许许多多的贷款公司,而在加拿大只有银行一条途径。在美国是贷款公司的贷款求着你追着你贷,在加拿大是你求着银行追着银行。在加拿大,新移民首付要交房款的35%,银行才会贷给你,而且还不是所有的银行,只有极少数的银行有对新移民购房贷款的业务,很多银行即使新移民交首付50%都不贷,一定要有工作。首期付款40-50%在美国,这种客户贷款公司要抢死了。几年前美国更夸张地是搞出了零首期,贷款太容易了,所以次贷危机的泡沫一下把美国和全世界都搞垮了。今年美国政府为了刺激房市,政府送给买房的$8000,这在加拿大不敢想。

社会管理方面,加拿大更是望尘莫及了,而且美国效率高很多。以游泳池管理为例,美国社区的游泳池一年收$15元(有些地方可能多点,有些地方干脆免费)管理得非常好。下池前要冲澡,要戴泳帽,每人都有单独的泳道,如果泳道满了,经泳道里游泳的人同意,一般都会获得许可,可以共用一条泳道,否则只能等别人游完。而在加拿大和中国一样,象下饺子一样,既不用冲澡,也不用戴泳帽,都可以下池游,整个池子根本游不开,大家都在里面洗头洗澡。

中小学教育方面,美国和加拿大同年级比,美国难一些,如加拿大学生转到美国同一年纪普遍赶不上,当然如果你是牛人猛人另当别论。
税收在加拿大是最可怕的,在美国购物只加上5%-8%的消费税,有的州没有消费税。在加拿大是13%。个人收入税方面,总之,在加拿大如果年收入8万以上,可能拿到手就4万,差不多一半交税。算了,不提也罢,提多了怕流鼻血,因为交的税都去养懒汉和难民去了。

在加拿大,色情和赌博是公开合法的,赌场甚至是政府开的。在美国却要保守得多,大部分州是禁赌的,可以开赌的州,赌场一般建在离市区很远的印第安人保护区,而加拿大的赌场和色情服务都在大城市的市区。而且象吸食大麻这样的毒品在加拿大是合法化,同性恋结婚也是合法化了。加拿大的总理声称这是加拿大走向文明的标志,其实这个社会在很多方面在走向堕落。

美国是一个鼓励人民勤劳致富个人奋斗的社会,加拿大则是一个鼓励人民懒惰好逸恶劳的社会。在美国,我看到美国人干起活来是很玩命的;在加拿大,你干得多,被政府盘剥得越多,最后你到手的是SHIT。而懒汉们靠拿政府的救济却可以过得有滋有味,你不服不行。

如果你在中国、美国和加拿大都炒股票的话,你就知道在加拿大炒股票是多么地痛苦和无奈,为什么痛苦呢?落后,实在是太落后了。在美国开个股票帐户大概十分种就弄好了,剩下来就是钱到帐的问题,每笔手续费大概是$3-$7。我在加拿大开个股票帐户总共花了三个星期,而且去催了四次,另一个朋友有共同的经历,看来不是个别案例,是普遍的。银行有投诉电话传真,呵呵,都是聋子的耳朵,还是加拿大最大的银行皇家银行,传真了三次投诉信,石沉大海,打电话投诉,银行的证券部门都被阿叉把持了,阿叉接到投诉电话忽悠你说,好了,既然花了三个星期开帐户,那就半年不收你的交易手续费吧,你听了一定乐得屁颠屁颠的,毕竟每笔手续费$28.95刀呀,不是美国的$3刀呀,可是等你交易时发现还是收了$28.95刀,你一定不服,明明许诺半年不受手续费,怎么还是收呢?打电话问,银行马上耍赖,说什么时候答应你说半年不收手续费呀,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我KAO,难道我要把阿叉的名字记下,还要录音不成?你一定争辩说,你们电话不是录音吗?他会说NO,就把你打发了,朋友,这就是加拿大最大的银行。如果你觉得开股票帐户痛苦,呵呵,还只是痛苦一次,是短痛,更痛苦的是,银行股票帐户的股市行情不是适时的,通常要滞后30分钟,我KAO,你下单买卖都是30分钟之前的价,朋友这才是长痛啊,这不是炒股,是抓瞎。所以俺们只好不跟加拿大玩了,炒美国的股,美国股在GOOGLE上有适时行情,免费!朋友,你不要不相信,这还不是在加拿大炒股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加拿大股票帐户上没有股票的详细记录信息,没有记录什么时候买入的,买入价是什么,盈利是多少等等,KAO,你要么自己拿张纸记录下来,要么把对帐单收好,卖的时候你好用手算算是赚是赔,惨吧!而美国和中国的股票帐户里面的信息记录的清清楚楚,股市信息适时不收费,这才是一个现代商业社会呀,所以加拿大在这方面和美国和中国比,只是个三流国家,甚至三流都不是,根本不入流。

在加拿大,官僚主义是非常严重的,最后你会被官僚主义消磨得没有脾气。略举几例,刚刚登陆入境,移民官不好好检查照片,一个月多月后移民局来通知,办枫叶卡照片不合格,要重照,而且重照的时间安排在三个月以后。原本打算登陆办好枫叶卡就回国,正常情况如果照片合格,在登陆后四个星期就寄来。如果等到三个月后重照,再等枫叶卡最快也要四个月。打电话到移民局要求提前照,没有人理,写信到移民局也石沉大海,最后只能等到三个月后重照,等拿到枫叶卡后是五个月后的事情了,原来的安排只能全部打乱。办医疗卡也是出错,按规定登陆三个月后就可申请医疗卡。但在蒙特利尔申请医疗卡时,工作人员说要从到魁省的那天开始计算,也就是说在登陆开始在多伦多呆的三个月不算,要我三个月以后再去申请。三个月后再去申请时,另一个工作人员说我三个月前就应该享受医疗卡,时间应该从登陆开始算起,於是马上帮我办理一个临时的医疗卡。同一个机构,两个人的说法完全不一样,我相信谁呢?我的经验是在加拿大的政府机构办事,如果一人说不行,千万别当真,多问几个,每个人的答案一定不同,这个不行,那个说不定能行,百试不爽。

加拿大移民法的变动也可以看出加拿大政府做事有时简直就不象是一个民主国家的做事方法,完全是在拍脑袋。2001年6月28日的新移民法的技术移民分数提高到75分一下子就把移民的大门给关死了,坑了不少人,而且连申请费都不愿意退,简直就是明火执杖的政府抢劫。一年不到实行不下去了,因为按新法连加拿大总理和移民部长也不合格,一下子又突然宣布分数降为67分,比原来老的移民法更宽松,朝令夕改,屁股决定大脑,也不知收紧的根据是什么,放开的根据又是什么。搞得申请人一悲又一喜,一惊又一诈。保守党执政后又改移民法,技术移民职业由原来的300多类收缩到30多类,只差没有说关门,苦了那些前赴后继苦等的申请人。更可笑的是几年前加拿大女移民部长用手上掌握的移民指标和一个开比萨饼(类似中国的烧饼)的阿叉交换烧饼,阿叉天天送烧饼,拿到移民指标后把移民部长给告了官,这两人都不地道,虽然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可怜一个国家的移民部长的潜规则是为了一块免费的烧饼而丢了官,贪污和潜规则的境界可谓实在低也;阿叉也太不地道,人家拿一个移民指标换你几块烧饼,还不是想省几个,吃点哑巴亏就算了,非要把人家一个美女部长弄得灰头土脸丢官才罢休,阿叉的潜规则的境界也真TMD。朋友,这些都是教训,咱们中国人再精也精不过阿叉,所以无论在加拿大还是美国,中国人和阿叉永远都是死对头。IT公司的中国人都知道,中国人拼命干活,阿叉会拍马,会使阴,中国人大多吃亏吃在语言上,阿叉的英文虽然带咖喱味,但比酱油味的英文好懂,人家的官话是英文,洋人听得懂咖喱味的英文,没辙!所以来美加前一定要把英文磨快,新东方和李阳疯狂英语的大跃进搞法是行不通的,很多中国人都吃了这种搞法的亏,来了北美后,按新东方的搞法,看得懂,开不了口,按李阳的搞法,该吼的时候又不敢吼,这毕竟不是中国啊,不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吼的,真是哑巴吃黄连呀,反而不如那些偷渡来在餐馆和农场打工的福建广东的农民,他们还敢开口来句:Me no English(我不会说英语),呵呵,洋人还真猜得出来是什么意思,马上no English了。
在美国申请信用卡是很容易的,一般有SSN号就可以申请到,甚至根本不用申请,基本上都是不请自到,而且各种信用卡都争着追着你使用。在加拿大申请信用卡则很难很难,一定要有工作,SELF-EMPLOYEE要两年的税单。新移民要申请一张$1000的信用卡,银行要押$3000(如汇丰银行)外加一笔$35申请费直到你有工作才能申请解冻押金,可想而知是多么恶劣。

我还是这个观点,在美国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因为连偷渡来美国的非法移民都能找到工作并在美国生存下去,即使是在这么大的经济危机下。美国所谓的穷人大都是不愿工作的懒人。加拿大的穷人则真的是穷人,说起来你不敢相信,见过加拿大的穷人到开便利店的朋友店里买一根烟,朋友这里绝对没有写错,的确是买一根烟,也见过加拿大人在路上捡烟屁股头抽,别不信,还绝对都是白人,这些都是因为加拿大很难找到工作。新移民在加拿大是极难找到工作的,失业率就不谈了,现在各国都很高,大约都是10%。加拿大不光是工作难找,对新移民来说,你过去的学历根本不获承认,还有你没有加拿大工作经验,这大概是专业工作难找的根本原因。认识一个移民来加,在大英帝国读法律的朋友,黑人,拿到大英帝国的法学硕士文凭,加拿大不承认,不能做律师,黑人老兄认为是种族歧视,呵呵,即使你是律师,到哪里去告呀,只得乖乖地重读。报上说一个阿叉在美国耶鲁拿的公共卫生的硕士文凭,在加拿大不承认,无奈之余只能去开出租车,无奈也得奈。在加拿大没有工作的新移民靠政府贷款去上学绝对是上策,这也是绝大多数人为你已经走平了的路,只能这条路走到黑,想另辟他途,歧路亡羊也。

在美国,你会发现美国人很天真、性格直爽、充满活力、很容易相处、眼界也宽,他们的口头禅是:THINK BIG, DO BIG。在加拿大,呵呵,加拿大人眼光很狭隘,很无知,俺说这话并不是说俺多有知,绝对是有依据的。举个例子,一位加拿大老兄问我中国有没有SCREEN,我说SCREEN算什么,中国满大街都是,公共汽车上都有,他说不是那个SCREEN,是……是,搞了半天才搞清楚,他问中国的住宅门窗有没有纱窗?我KAO,我当时真的不是想掌他的嘴,气得只想做“俯卧撑”,或者就“躲猫猫”算了。没辙,这就是加拿大人的见识,所以加拿大统计局的报告说加拿大有一半人是文盲,不会基本的读写,这也就不奇怪了,这就是俺说的依据,这绝对是政府部门的报告,不是俺瞎编的。

再说说加拿大商业上的陷阱,这是新来的移民不得不防的,因为涉及到买房买车,都是大件头的东西。和美国比,加拿大商业上的陷阱很多,稍不留神就掉进去了,而且是大的陷阱,我觉得和美国比是因为加拿大的法律没有美国的健全。先说买房,比如我碰到一个什么陷阱呢?我买了房一年以后,一天突然收到一张水电单,水电单是两年以前的,单上的金额是$600多元,那时这个房子根本就还不是我的,水电公司为什么要找我扯皮呢?因为它找不到以前的房主,实际上还不是以前房主的,是以前房主的租客的,就更找不到了,那么好吧找不到他,就来找我,我当然觉得无辜,当然不支付这笔钱,好,你无辜,你有种,水电公司比你更有种,它直接通过市政府把这笔钱划到你的地税里,而且还要加一笔$50元的手续费,呵呵,市政府和这些垄断的水电煤气公司都是穿一条裤子的,明白了吧。你当然不服,去找市政府,说你是无辜的,好话说了一大堆,呵呵,好话全部是废话,市政府说,这是我买房子时我的律师的错,因为律师没有查清楚这个房子有没有欠债务,的确是律师的错,但政府不能混帐到和垄断公司穿一条裤子呀,想象也是,政府不和这些垄断公司穿一条裤子,难道和我们这样的小人物穿一条裤子吗?呵呵,象不象在中国呀,可这是加拿大,一个民主的国家。没有办法,只有去找买房子时委托的律师,因为这就是律师的错,律师错在哪儿?错在律师本来应该花$35元支付水电公司查这个房子有没有欠费,但贪心的律师为了省这$35元没有到水电公司查,这样就造成了我多支付$600多元。这就是加拿大律师的操守,地地道道的白人律师。好了,你一定要律师赔偿这笔钱,呵呵,他们可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钱进了他的口袋,想让他吞又吐,做梦吧!你去告他,你还要花高昂的律师费,况且他就是吃被告和原告这碗饭的,再说你有时间去耗吗?只有吃哑巴亏,认了!朋友,一点小处不谨慎,就掉进陷阱,况且这还实在不是我们应该谨慎的地方,应该是律师把关,记住,买房时一定处处提醒律师,不要相信他们,因为加拿大的律师就是这样的素质和职业操守,即使他不高兴也要说,往往你相信他就是损害自己的利益呀。我这只是个几百块钱的小CASE,再说我的一个朋友碰到的买房的大CASE。这位老兄千寻万觅终于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房子,呵呵,在加拿大想称心如意真的很难。开始一切顺利,等到要CLOSING的那天,才知道这个房子的房主已经离开加拿大一年多了,总之人在海外,全部委托律师在处理,当然签字可以传真,总之他的律师可以跟他包圆。那么现在就出现了一个大的问题,如果这个房子当初是20万买的,现在30万卖,那么这个房子的买卖房主就赚了10万,根据加拿大的法律这10万的盈利的一半也就是5万要报收入所得税,也就是说可能上交政府几千元的税。这笔税应该是原房主交给政府,但原房主已经离开加拿大一年多,可能再永远也不回来了,那么政府收不到这笔税怎么办?呵呵,凉拌!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政府是永远不会认赔吃哑巴亏的,政府就把这笔税款转到买房的新房主身上,呵呵,你觉得你无辜,你是冤大头,是吗?可是除非你做个坚强的人,比猪坚强还要坚强,否则是不会有人同情你的,你知道吗,你被吃定了,你要知道加拿大政府是个什么都要管的大政府,跟中国政府差不多,你自己想想你的官司的胜算有多大?于是这位老兄在CLOSING这天幡然返悔,拒绝成交。呵呵,俺找的律师操守不行,这位律师可不是生油的灯啊,呵呵,不成交,好,你有种!看谁更有种!这位老兄不知道OFFER就是合同,到CLOSING这天不成交就是违反合同,这个房子是前房东贷款买的,每两个星期都要支付利息,于是律师每两个星期都把银行的利息帐单寄到这位老兄那里要他支付,因为他已经签了OFFER,这房理论上就是他的了,他得支付利息,一个月后这位老兄就崩溃了,和他自己的律师商量后硬着头皮吃下这笔有毒资产。朋友,你看了后买房一定要三思而行呀,千万不要头脑发昏就往里跳,向无辜的人扯皮是加拿大商业陷阱里面的无耻无赖的最高境界。说完买房再说说在加拿大买车,买车的陷阱也多如牛毛,我只讲最大的陷阱,是买车人一定要注意和要避免的,就是从私人手上直接买车。从私人手上买车辆,车辆过户到你的名下一定要有三个文件,分别是E-TEST,SAFETY CHECK和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好了,从私人手上买车,前两个文件一般不会有问题,有问题过不了户,(从DEALER手里买,大胆的DEALER有可能在SAFETY上造假,因为大的DEALER自己做SAFETY,自己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朋友买车碰到过),出问题的可能就在USED VEHICLE INFORMATION PACKAGE上,这份文件上注明这个车以前有几位车主,是否有事故和抵押(LIEN),千万注意这个LIEN,陷阱就会出在这里,如果LIEN是0,说明车辆没有抵押给其他的机构,如果LIEN是1或2,说明这个车已经抵押给了一个或两个机构,抵押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可能是修了车没有支付费用,也可能是向银行贷款买的车,所以还抵押在银行,总之,如果LIEN不是0,则这车不能买。你一定要明白,这辆车即使已经抵押出去了,也可以卖也可以过户到你的名下,如果你买了过户了,其实根本就不是你的,因为车辆已经抵押出去在先,这就是法律的漏洞之所在,陷阱就在这里了。如果因为你的无知,你买了一辆抵押的车辆,兴高采烈地开回家,你会发现早晚有一天一辆拖车公司的卡车开到你家把这辆车拖走,因为这车不是你的,早已经抵押给别人了,尽管已经过户到了你的名下,仍然不是你的,你可以怔怔有词地拿出车保险和车辆登记,但车仍然不是你的,你只不过是竹篮打水罢了。你想要回钱,没门,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坑你的人连命都不用给你,他只需要简单地宣布破产,你就没辙了。这样的无赖在加拿大还不是诈骗,警察把他还没辙,这在加拿大的司法界定义为民事纠纷,呵呵,到那时你就是敲破自己的脑袋想问正义在哪里,答复你的是在无赖手里。在美国这样的事情听都没有听说过,因为美国的法律太完善,过了户就是你的,冤有头,债有主,谁欠你的债找谁去,不会找无辜的人扯皮。加拿大商业上的陷阱还有很多,什么签五年水电费固定费率不涨价呀等等等等,都是骗人的把戏。新移民来加前就容易把加拿大想象得很美好,什么加拿大人友好善良,平易近人等等,都是移民公司误导人的鬼话,加拿大人、美国人、中国人等等人性的基本面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不同的国家的法律完不完善的问题。在加拿大不要说法律不完善,连很多法官都是葫芦僧,判的很多案也就是葫芦案了。仅仅举一例,俺开车被一公共汽车从后面撞了,注意是从后面撞的,警察来了,说是因为我想换线,所以被公共汽车撞,呵呵,我的魂想换线,我被撞的车还在我的线内,反倒是公共汽车的那条线是末尾了,也就是没有线了,要换到我这条线,我当然不服,警察说我不跟你吵架,我说这不是吵架呀,起码要讲理啊,呵呵,谁跟你讲理呀,警察和公共汽车公司都是市政府的,这就是潜规则,警察说你不服去法院,注意警察根本不照相留证据,(朋友们,出了车祸一定要自己照相留着证据啊,加国警察是不会帮你做的)我当然去法院告警察。开庭时,法官问我有没有证据,我没有照相的证据,警察说她有证人,法官说叫证人出庭,呵呵,证人就是肇事的公共汽车司机,朋友们,肇事者能作为证人吗?!葫芦僧居然采用这样的证人的证词,我KAO,朋友们,潜规则哪里都是,以后只有自己多加小心为妙。广告电话一定撂,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这话是真的,在加拿大所有花言巧语的话最终目的就是让你掉进陷阱。你要是相信所谓的善良友好,就准备以后自己扇自己吧。

最近有个从美国海龟的孙博士在北京摆地摊睡大街,一时引起轰动,似乎孙博士在美国混不好才龟回去,其实他真的是有病,他的这种强迫妄想症我在加拿大就碰到几个中国移民有,而且十分严重,其实加拿大很多中国移民精神状况是十分堪忧的,很多人都患有轻重不等的抑郁症,我觉得原究其因是加拿大漫长阴暗的冬天和严重的生活压力造成的。我认识一位M先生,一位X女士都患有严重的强迫妄想症,他们和孙博士一样,时时刻刻怀疑加拿大政府要害他,有人要向他的食品里下毒,全身感染,使他身体里长虫子,甚至妄想加拿大政府派出特工人员窃听他的电话,监督他的上网,盯他梢,甚至收买了他所能接触的所有的人等等,我KAO,也不知道他算那根葱,值得加拿大政府这样兴师动众。这种病发展到严重时就是在加拿大灰狗巴士上割人头吃人肠子的李伟光。中国移民精神堪忧的另一原因是移民前后的社会地位的反差太大,心理落差更大。中国的技术移民在国内大部分都是很牛的人物,绝对不是什么葱,什么蒜,不是猛龙不过海,来加拿大后由于找不到专业工作,严重注意是“专业工作”,一下子由高处不胜寒变成起舞弄清影,那个凄惨状况更何似在人间。运气好的,在加拿大读了几年书,找到专业工作,成了中产阶级和成功人士,可大部分人都没有这种运气,沦落到社会底层靠打工渡日,打工就是工厂流水线、超市、农场等,我KAO,问一下加拿大政府,这些都是你们从海外精挑万选来的硕士博士呀,来加拿大后却成了加国的民工、棒棒,不能这样擂人呀。我相信来加拿大的技术移民,每人都有一本血泪帐要控诉,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要声讨,真所谓冷暖自知呀。这里,俺要很赞猛夸一下咱们中国的女人,真乃巾帼也,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知巾帼,中国女人真是能吃苦耐劳。中国女人不象中国男人那样有那么多心理压力而落下来的差,什么苦活累活都争做抢做,据我的观察,大部分中国移民家庭里最先找到工作的都是女人,真可谓里里外外一把手,中国巾帼早当家,所以在加拿大各条战线都活跃着中国巾帼英雄的身影。在加拿大吃软饭的中国男人是大有人在,呵呵,来世也别去想开洋荤,还是找中国女人吧,踏实。总之,在加拿大看到浑身是胆雄纠纠的中国男人少,很多人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大事做不了,小事做不好,不像很多白垃圾虽然智商没有中国的硕士博士高,可是人家动手能力超强,在这个社会一样活得很滋润,于是乎很多移民失落着、颓废着、诅咒着、郁闷着、海龟着、海而不龟着、爱国着、愤青着、愤老着、自闭着、妄想着、意淫着、找老婆出气着、出家着、信教着,呵呵,中国的应试教育很成功,成功地培养出一大批没有自信的人,于是乎万丈的雄心没有了,在中国那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也没有了,如同困兽,想做事,不知做什么,百无聊赖之中,见达赖来了要吆喝几句;见癞昌星没有被遣返要痛骂几声;见蒋博士跳楼了,要奚落几句;见孙博士摆地摊睡大街了,要得意一番;见有人说中国不好了,就虚火上升跟你急,好像对祖国是多么地赤胆忠心,侠肝义胆;见有人说中国好就嗤之以鼻地HO-HUM一声,一副已经融入加拿大“主流”的面孔;见有人说美国不好,就加倍诅咒,恨不得再踏上一脚;见有人说美国好,就要拍砖,就要装出一副多么爱加拿大的嘴脸;总之一句话,利益没有均沾也。我见那些利益均沾的成功人士,即有加拿大国籍绿卡又在国内有生意的人士,总是笑眯眯地说两边都好,为什么都好,老婆孩子在加拿大享受这边的福利,中国那边有花天酒地,有二奶,有一地鸡毛,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当然都好;吾见那些同时拥有美国加国国籍绿卡的人士,也都说两国都好,为什么都好,夏天来加拿大度假,其他时间去美国赚钱,病了来加拿大免费看病,老了来加拿大拿退休金,呵呵,利益均沾也。为什么加拿大的华人吵闹着要中国政府承认双重国籍的哗声最大,想利益均沾也。不过话说回来,当年孙中山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时,兜里揣的却是美国护照啊,按现在中国的国籍法,孙中山不仅当不了总统,还得拿暂居证。

加拿大的医疗资源好,每人都免费看病,大病重病连药费都免了。就是去见医生大人白衣天使要等很久,多久呢?如果是动手术的大病,可能等到你呜呼唉哉也见不到,为何?因为人人都在滥用医疗资源,因为全都是免费的。美国的医疗保险虽然不能和加拿大比,其实穷人不用怕,去医院还怕你不给看,最后拍屁股政府买单。在美国倒霉的是中产阶级,看病要花钱,买房,孩子读书,没有一样不花钱,一样是三座大山压在头上。可是如果美国的医疗改革也走加拿大这条路,美国就真的玩完了。

加拿大平均收入低于3万5的家庭,每个孩子大约每月有$300-$400的牛奶金,很多来加的难民和一些信仰莫名其妙宗教的人就敞开肚皮生孩子,靠孩子的牛奶金养活全家,加拿大的道德教育真好,教育孩子从出生就赚钱来孝敬父母。中国的超生游击队如果到加拿大来可就发大了。这些美国就差远了,最多给低收入的家庭一些买奶粉的购物券。

有一点许多在加拿大的朋友可能没有注意到,早在今年九月份加拿大政府就急不可耐地宣布加拿大的经济衰退已经结束,没有想到十月份的失业数据一下增加了4万多个,其实加拿大的经济衰退远没有结束,吾认为大的危机才刚刚开始,为什么这般说?君不见加币和美元几乎1:1了,加元的升值必然导致加拿大的制造业大规模的破产倒闭,加拿大经济又高度依赖美国,美国经济如果不好转,加拿大只会更糟,美国经济即使好转,加元和美元等值,美国为何要采购加拿大的产品,一美元可以到中国和墨西哥采购更多的产品,况且美国为了救市印了几千亿美元,美元想不贬值都难,换句话说,加元升值是必然。再过几年,大家就会看到,届时加拿大将沦落为一个完全的资源出口国,如若此,加拿大未来的工作机会可想而知。

朋友,如果你认为你对加拿大了解更多,可以拍砖,可以如果你认为读了后有点收益,我感到欣慰的是对你有点帮助,没有白费时间写这么多。朋友,俺把托尔斯泰的话改改:来到美国和加拿大的中国人,惊喜和幸运都是相似的,不幸的悲剧各有各的不幸。我在加拿大有许多朋友不幸被生活擂倒了,我总是劝他们,朋友,活着就是一种斗争生活,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如果一点精神也没有,起码也要拿出一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呵呵,毛主席他老人家总是千言万语地教导我们大致如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的同志遇到困难的时候,要鼓起我们的信心,拿出我们的勇气,这信心是什么?就是杨子荣的打虎上山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这勇气是什么?就是李玉和的浑身是胆雄纠纠的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了杨子荣这种革命英雄主义气概PLUS李玉和的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管它是美国还是加拿大,都会被我们擂翻。朋友,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来到北美,这共同的目标是什么?无非是要把生活的炉火烧得比中国要更加地通红,朋友,不要说我们现在可能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北美的主人!
(全文完)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终于爬到了顶楼,头晕眼花,气喘嘘嘘。
好贴,真实。看来世上本没有天堂,天堂只在个人的心中。
看多了国内的尔虞我诈,贪官污吏,只希望孩子能走出去,.......无语
我的周围太多不会用电脑(不太相信吧,但是真的)却被领导提拔为技术人员,而真正的技术人员干技术工作,工资却被谋杀了!

中国的官员们若有卢武铉的精神,恐怕99%都要粉身碎骨了。:wdb14: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转帖:
作者: zhoujingwei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早已有了很多评论,如果是十年前,人们一定会觉得中国根本不能和加拿大相提并论,对那些出国的人内心不知会多羡慕。现在对留加还是回流有这么的分析和争论,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我原本不愿意掺和在这场争论中,不过看了很多大家的发言,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否则总有不吐不快的感觉。
有人曾经经过各种分析比较,得出中国要比加拿大好的结论,立即遭到别人的嘲笑和反驳。的确中国这几年虽然发展得很快,但也出现了很多社会问题,农民和城市下岗工人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贫富差距加大,政治制度不民主,没有信仰自由,自然环境遭到破坏。我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和朋友谈论这些问题,发表对政府的不满,每当谈到最后,就会对中国的未来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当我千里迢迢,远赴重洋来到加拿大,当我也同样体会了作为一个社会底层人员那中艰辛的时候,我不得不重新去思考过去的生活。
有人说加拿大的工人比中国的工人过得好,加拿大的老师比中国的老师富,加拿大整个国家平均生活比中国高得多。所以加拿大比中国好。这是事实,没有什么反驳的。如果中国的农民和下岗工人来了,一定会很满足。但加拿大要他们吗,加拿大政府不是傻子,按照新移民法,只有具有研究生学历和四年专业工作经验的人才会有可能,有资格移民加拿大。在中国上了19年学,刚刚积累一点经验,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刚刚结了婚或生了小孩儿,所有打基础的工作都在中国完成。三十岁正当年轻力壮,家庭和睦稳定,事业刚刚起步的时候,就等着盼着到加拿大来做labour。多好啊,加拿大拥有世界上学历最高的洗碗工、搬运工、出租汽车司机,还有各种各样的general labour。我们比较加拿大生活好还是中国生活好,就是要比较那些有资格有能力移民的人,比较他们在加拿大和在中国的生活。中国的下岗工人和民工根本去不了加拿大,根本不存在的事,还需要比较吗?
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认为加拿大好的,很多都是来了十几年的老移民,而认为不如中国的大多是5年以内的移民,回流的也是三、五年内的移民。这固然有老移民生活已经相对稳定,大都买房安居。但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对中国的记忆仍然固定在十几年前的样子,而且他们在国内也没有什么牵挂的东西了加之年龄也大了,对中国的感觉已经变得很模糊,很不了解,整个生活只剩下了加拿大。对新移民来讲,就很不一样了,他们在出来之前在国内都有不错的工作,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而且大都还有属于自己的住房。再说这十几年中国的变化是很大的。
就拿我们家和我所居住的城市来说吧(我们的城市据说是近几年发展得比较差的一个典型)十年前,我们家四口人,住在27平米套间里,厨房只有两平米,要是那时来到加拿大住basement也会觉得宽敞得很。而现在,我父母家,我哥哥家,我自己家都是住的130多平房的房子,大家都知道,中国是很流行装修的,最简单的也是包门包窗,铺木地板。当然了,有人说,加拿大人崇尚简单生活,中国人俗气才装修。这我承认,不过你要是去加拿大那些富裕的人家看看,发现他们也都很俗气。十年前我们还不知道什么是超级市场,现在超市的数量已经饱和了。进到超市里,只有你想不到的,比加拿大的丰富多了。卖点心的就会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区域,各种各样口味,不象在加拿大只有单调的几个品种,看着还不新鲜,想吃点心还得自己做,还说是什么自己动手是生活的乐趣。象其他的各种熟食,面食,菜蔬以及你能想到的日常用品等等我就不说了,除了日常生活的超级市场,其他象手机了,大的电器行,各种服装店,专卖店,数不清的饭店,小吃,满大街的出租车等等我也不废笔墨了。曾经有一位网友专门从吃、穿、住、行四个方面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只有行,加拿大比中国好一点,因为加拿大人少,这一点是中国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我那时因为没来还不信。以前有出国的朋友说,到国外觉得什么都比中国贵,只有汽车还便宜点儿,现在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价格也已经降了很多。网上很多朋友其实都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他们说,想追求物质生活,想挣钱就回国去。我们在加拿大是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那我们就谈谈精神生活。
过去出国的人,你如果问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就会说,这里生活到是不错,就是感到孤独、寂寞,不能融入西方的文化生活。我们就会安慰说,慢慢就好了。如果那时人们出国还确实是有利可图,很物质的化。现在的移民可脱俗多了,直接就是为了更好的精神生活来的。首先说语言,就算是英语再好,有汉语好吗,就算是能用英语应付工作和日常生活,能用英语自如的,天南海北的聊天吗。能够象引用汉语中的成语、古文、俚语那样自如的引用英语中的有关词汇吗。能象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那样了解加拿大吗。能想了解中国的歌星、影星、名人的隐私那样议论西方的名人吗。能张口就唱西方的流行歌曲吗,除了已经快变成中国流行歌曲的“昨日重现”,“人鬼情未了”以外。语言本身就是很重要的一种生活乐趣,如果你的英语达不到以上程度,你和别人说话时就会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是不可能很深入地与人交谈的。
其次说一下人口,中国是人多拥挤,但是不是人少了就一定好。前几天给国内的哥哥打电话,他说他要去踢球,他说虽然各个学校和城市的体育场都已经对外开放,但人多的像蚂蚁一样。我说我家旁边就有三个运动场,他一听立马眼睛一亮(虽然远隔重洋看不见,我能想象得出)问,是草坪的吗,人多不多。我说草坪不错,但一个人也没有。我在这见到的体育场比踢球的人多,更准确地说,我从没看见过踢球的人,你来了也不会找到球友。他一听有些失望,又有些可惜说,那还不如人多场地差好呢。
还有人说回中国受不了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在加拿大生活简单。中国人喜欢勾心斗角,好像还很有历史渊源,很多文学作品都有描写,这倒也是个事实。我觉得勾心斗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吃饱了撑得。一个人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每天都为基本的生活忙碌也就没有精力想太多了。一个人如果只是在公司做一个最底层的技术员,销售员什么的,如果你感觉你离总经理的位子遥不可及,你也就不会整天琢磨着去争那个位子了。你以前在大学里当老师没有评上副教授,你不平衡,一气之下移民了,现在好了,你在这里给人家洗车,心态好得不得了。我以前在银行里做电脑维护,总嫌领导不重视技术人员,一幅怀才不遇的样子,现在好了,终于遇到了伯乐经过面试找到了一个卖爆米花的工作。你以前在机关里整天喝茶,看报发牢骚,还为没升上副处赌气装病不上班,现在好了,你每天坐在工厂的机器旁,也象个机器一样的8小时一分种不能少的运转着。当然这都是混得不怎么样的移民,尽管数量和比例大得惊人。
有时我在想,如果我们拿出我们在加拿大韧性,忍耐力的十分之一,如果我们拿出我们在这里良好心态的十分之一,如果你在中国不是因为想着升官发财,就安心在一个单位安安心心的工作,那么哪些事又算得了什么呢?在加拿大根本就没有任何升官发财的机会,连想都不用想所以才会心态好。因为每天只为生存奔忙,没工作的找工作,有工作的怕失业所以生活简单。即使就算那些混得比较好的,和他们在中国的工作地位相比,也要至少差上三个数量级。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被认为是新移民中混得比较好的。现在在一家正规的车行做销售代表,就是那种最基本的销售人员。但毕竟是一份正式的工作,已经很让人羡慕了。而他以前在国内是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我还认识以前新华社的记者,现在做汽车销售的。在这边所谓的成功就是,经过数个月学习怎样写简历,发送几百封简历,再经过若干面试,最后找到了一份在国内根本不愿屈尊去干的工作。
加拿大是不是真的就比我们的祖国高高在上这么多,可以把我们这些技术移民看得如此的不值钱。有的朋友说,不管干什么,只要自己高兴就行了,根本不用管别人怎么说。如果持这种观点的话,那么就无需区分什么加拿大和中国了,因为按照这种观点,生活的好坏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心理因素,和客观条件无关了。那么不管在那里生活只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就可以了。我很想问问那些来了几年还一直作labour的朋友,你就真的那么高兴快乐吗,是发自内心的满足还是一种阿Q 式的安慰。在这边有很多朋友信了教,从那里寻找一种安慰。认为一切都是神安排的,也就渐渐的麻木了。当然,我还认识一对基督徒夫妇,他们移民十几年了,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他们很满足,对神非常的虔诚。在他们心目中加拿大是最好的地方,不要说中国,连美国也不如加拿大(想找几个美国不如加拿大的地方还不容易吗,在这里就不讨论美国了),如果真能达到他们那种境界水平的话,那也就修炼到家了。那也就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加拿大人,而不再是一个手持加拿大护照的中国人。
在中国有很多的不平等,但是在中国我们这些人可能有很多人还没有机会去体会那种处在底层生活的艰辛。我来加拿大以后曾经在一家老年人服务中心做过一段时间的义工。那个老年人中心正式的员工只有四个,义工和实习的学生却有二十多个。员工中其中一个是领导,不干具体工作,只做管理工作。其他员工工作分明,每人负责什么都很清楚。不要以为义工就是瞎帮忙,就象正式的工作一样,不能迟到早退,干完了还要在记录册上写上你今天干的小时数。一去今天的任务就写在工作单上了。一般员工干的活比较高级,安排一天的活动,和老人们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什么的。而像收拾厨房,打扫房间,接送老人们,这些基本都是义工和实习学生干。老人玩一些游戏的时候,有时分成几个组,不管是员工还是义工负责不同的组。比如,老人玩球,我就在旁边负责捡球。
义工大多是找不到工作的新移民,也有几个本地人,他们是心甘情愿来干活的。学生是那种培训学校学护理的,一般是培训四个月,然后再干满多长时间的实习,就可以拿到证书。她就可以干帮人照看老人的工作了。这里干什么工作都要有证书。我有时想,如果把所有的义工和实习学生都去掉,员工的工作量一定会增加很多。不过不用担心,因为新移民源源不断,旧得走了,还会来新的。
加拿大还有一种叫co-op的,就是教你怎么找工作的。先培训三个月,教你怎么写简历,怎样面试,一定要每天去,不能缺勤。然后根据你的情况帮你联系一家实习的单位,免费干三个月。如果干完后运气好,可能会被留下,运气不好,那这半年的工夫就全白费了。那些接受co-op实习的单位,经常会有去实习的人,来了一批又一批,如果每个人都能留下,那他们公司得有多少人了。能留下的还是少数。如果在中国,发不出工资还算是暂时欠你的,尽管归还的日期很遥远。这里比较诚实,直接告诉你就是白干,而且是你心甘情愿求着他白干。他不用象中国的有些老板那样还要绞尽脑汁的想法子骗你来白干活。
加拿大不管干什么工作,都要求要有加拿大经验,也就是说招进来接着就能干活。而且很多工作一定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样就和中国的就业形势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承认这种方式比较正规,不象中国那么混乱,但对我们新移民来说就很不利。因为,你一旦不能找到很专业的工作,加之语言又不是很好的话,那你的择业范围就只能是labour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在中国是在一家银行电脑处作开发和维护。如果我们银行需要裁人把我裁掉了。那么我怎么样去找工作呢?我可以去别的银行和作金融软件的公司应聘。如果我技术上不行做不了开发,我可以做维护,做测试,还找不到,那就做售后服务,售前服务,也找不到,那就跳出技术,做销售吧,毕竟咱不是哑巴,又能说会道,也熟悉金融市场,毕竟从技术转市场的也不少见。还是找不到,那就跳出金融和电脑吧,程序员改打字员行吧,那做办公室的勤杂工,收收传真,复印复印文件,坐在前台接接电话,接待一下来的客人,不要求什么大公司,有三个人的小公司就行,什么,还找不到,那就作汽车销售,楼盘销售,只要求中专学历,咱是研究生,就算以后干不好,还不先让俺试试吗。什么不要,那就去饭店端盘子,菜市场卖菜,批发市场租个摊位,回家蒸锅包子上马路上去卖,如果还不行。最后只能去做民工了。但在加拿大就不需要这么复杂了,你可以从一个程序员直接就降到民工,而省掉中间的若干环节。因为你没有那些工作的经验,因为你的语言不够流利,因为你没有证书。所以要想在加拿大找到工作出类拔萃的专业技术和流利的语言二者必有其一,否则在开始的两到三年中只能做民工。
不知不觉就写了这么多,其实我原本还有很多话想说,比如这边的环境是不是真的那么干净,孩子的教育以及代沟问题,这边的骗子比中国的还赖皮,看电视剧三五分钟插一次广告等等。当想了想觉得都没有必要了。
我最后只想再说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爱国的问题。我们从小就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许是听得多了让人产生逆反,加之政府的腐败和言行不一,使得人们对爱国这样的字眼感到很虚假。以前在国内的时候,总是抱怨政府的腐败,社会的不公,经常说人家国外怎么样……,但我们却从未想过我们能为国家和人民做点什么,要明白,政府和国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应该因为对政府的不满就将整个中国遗弃。
当我回想起我在中国的生活时,我忽然发现不是社会对我不公,是我欠了祖国太多。想想从小到大一直上学,好不容易参加工作,我刚去银行工作时,没有一点金融知识,行里让我到业务部门学习(这可是按正式职工发工资的),半年后,我到电脑处工作,其实对银行用的系统和程序以前一点都没有接触,在前半年的时间里也基本是学习,只能干点简单的活。直到参加工作一年以后,才基本上能独立的完成一些工作。就在我越来越成熟,成为业务骨干的时候,我选择了移民加拿大。我以前在单位的时候经常上8个小时班,连4个小时也干不了,其他的时间就是看报纸,上网,偷着学英语。我在加拿大作义工,照顾那些老年人,尊老爱幼不管在哪儿都是好的道德规范,我在这里照顾那些素不相识的外国老头老太太,帮他们穿衣服,搀扶他们走路,陪她们做游戏的时候,我忽然想到了我的奶奶,奶奶已经80多了,我从小长到这么大,好像从来没有照顾过她,只知道偶尔去看看她,还是奶奶给我做饭。我的父母也已经60多了,我不能给它们丝毫的照顾,相反我还把自己的女儿放在他们那儿,让他们替我操心受累照顾孩子。我忽然发现我在自己的祖国只是在索取,没有做任何的回报和奉献,就跑到远隔万里的一个叫加拿大的地下室里,消费着在中国带来的钱,为加拿大政府交着高昂的税。
我知道祖国这个词在很多移民的脑海中早已经变得淡忘、陌生。只剩下怎么样实现自我了。甚至他们早已把加拿大当成了他们的祖国,而忘记了远在大洋彼岸还有一个生他养他的中国。纵然中国有千万个不好,我们也不应该将他从自己的记忆中抹去啊?当我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知道有一些网友也可能会讽刺我,笑话我。但这的确是我的真实感受啊,这也算是我来加拿大的一个收获吧,以前不知道珍惜的,现在懂得了。如果我写的这一篇文章能够让你多少有一点感动的话,那我也就满足了。最后,回到我们的题目中来,留加还是回流----实现自我还是浪费生命---为什么而活着----怎样活着更有价值,希望每个移民朋友都能好好的思考,对未来有一个更好的打算,不要把中国只当作自己走投无路的一个避难所,也不要把中国当作一个投机赚钱的基地。她首先是我们的祖国。她为你做了什么?你为她又做了什么?
东方雨虹(383392027) 19:31:38
http://www.van001.com/bbs/index.php?...ic=45225&st=10
东方雨虹(383392027) 19:36:36
本人非常?同?家和政府政?是不同的愚念,两者不可能混?一?,要??,但可反?,鄙?政府,最剿目的是要政府施政以民?本,?人民?#092;取最大的利益.你的新各轧很有趣,有加国罪照的中国人 .
很奇怪,?在儋?呃?办哌,加国的弊端和?酷的??生活情况?能吸引大?呃?多的高??有智之士.
?官污吏是?了洗鹪和??,加国是罪犯天堂,
?加的人如果把心?和??一般的放在大?,做什?事焉能不成功,??留在呃彦,大部份人士是以前比人强?在??不同,回不了钷,唯一安慰是有加国PASSPORT. 但?在国??外国PASSPORT 也蒺?了.中?PASSPORT那彦不能去.
有本事,有??,有技能的人留加是笨?,??趁?有些微机会回国吧,只要放下自以?高人一等的老外居住经?,就可乘着?家办展檫放咄步的?钷,作一番事?,好成就自己.其?国?有滓之士,深知移民的困境,他?早就不肖嗤之以鼻,移民??在?中,普通?定人士也?移民?一?有幻想
?在是21世硷,以?外国PASSPORT高人一等是落後思想了,CASH IS EVERYTHING,只有在国?,才可以有机会,在加国,只有事半功倍
回钷是岸,回去乞
东方雨虹(383392027) 19:38:14
有一种心痛叫移民
东方雨虹(383392027) 19:45:04
立此存照,肯定你?一家在温哥攘睫不会比在国?成功,幸福和快?.
我?有分析邋的,你在国???活得不邋,相蒉地成功,只要擂理努力,更好的前途在望.但是你好高?#092;哞,思想跟不上世界大?,停留在十九世硷,帐?外国月亮更大更?,?芸芸有滓有先?,有能力,有决?之士,早己帐清形?,偕棹回国,?#092;求更隹办展,更好前途的?候,你?落後形?,放?安定,前途,以?一?外??照就高人一等(其???有滓之士,早己不屑一?)
因?你不?足自己目前成就,眼剪?人比你强,不甘於心,但限於能力本事而不能超越?人,故此想另僻途?,拿一外?罪照,以示高人一等,足以?名?,、炫耀本事.
事?是,加拿大是比中国落後(科技及生活舒唔度),狱目所?,任何生活所需,?自中?,只不咿要付多倍?鹪.做生意?膣,打工?位低微(相?於??民工),人工因加元轹?,好像比??高,但花偻也同?高.
你不会劫交到白人朋友,不会生活在白人圈子,你生活接狱的是局限於跟??一?的?自五湖四海,冱素跟国?一?,?有任何改善,除了??人士之外,就是冱素低的大量越南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菲律馘人及大量各地?困黑人,?虞我责.生活?境一定不会好,因?你会和冱素低的人一齐生活,坐困愁城
你的?子,一定不会有好的前途,他的英文一定不会好,他?在的年硷,口音不能改,真英文的机公一定不会多,因?有太多太多的中?人,根本?有机会?英遮生活冱素跟国?一?,只是更加低下,整天和低下冱素的中?孩子混日子,一定不会有出息,只能回??蜻一些更笨更?知滓囔下人
你的?万加元,很快就会花光了,你?加中介偻十多万元早己被蜻了,自己局上申清移民不用偻分文,你依靠他?申洲,酌明你???,?本事,只能做低下民工,千里迢迢?做低下民工,衮上一家人门幸福和?子的前程,你??自以?是的?任
?君入?,好自?之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我看了很多tz, 感觉各位都是说自己对加拿大或对中国现状的看法和评论。我去过50多个国家, 我认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能一言以蔽之。我在曼谷问当地人, 他们说曼谷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了。我想就是因为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惯了。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次, 如何有意义的度过这一次?选择无非是:环境质量/社会稳定/政局平稳/有安全感。一个人如果有存款上百万, 那他考虑得主要是社会安全吗?深夜回家, 是否提防有人从背后给他一刀?整天提心吊胆,还有心享受他的财富吗?我敢说在加拿大如果也像国内是的, 每天有那么多黑社会横行, 随便杀人, 报复等等, 也没有人移民了。今天先说到这。。。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上周二打了H1N1疫苗,真的是比一般的Flu shot 厉害,到现在胳膊还疼。
还有温哥华已经一个多礼拜阳光明媚没有下雨了。公司的同事说这不是Normal的温哥华冬季,以前都下几个月的雨,只有一两天晴天。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开吻:
看了你的转帖,抑郁中。我本周体检,一切顺利的话,准备明年6月登陆。目前的目的地是维多利亚。我的基本规划:第一步,利用6-9月三个比较温暖的月份先登陆蒙特利尔。老公和我都申报法语学习班,拿补助和牛奶金过三个月的假期,熟悉加拿大的基本社会状况、法律法规。第二步,与此同时关注温哥华、维多利亚及其周边的工作信息。初步打算是10月开始老公打FULL TIME工,我打PART-TIME工读本地学历。我们两个都是文科,分别在高校和政府机关工作。老公英语很好,听说无障碍,小伙长得比较帅(公认的),对车性能了解教深入,争取象老杨学习干汽车销售一类工作,业余时间上水管、木工培训班考个证书,争取向专业技术工人方向发展。我英语一般,力争找到类似幼儿园、办公室及社区服务类工作。女儿到时5岁,上幼儿园。我的基本情况和打算如上。给些建议和意见吧。比如登陆城市选择、就业准备及其他。谢谢。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