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您计算数据没有问题,在假设的情况下,收益率就是非常低。我测算过中国A股上证指数过去18年中所有连续10年的定投收益率,最低的10年收益率是负数,最高的10年年均复利超过20%。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 http://yoee163.blogbus.com/logs/61351363.html

关于第2个问题,我个人的意见是按照既定的时间点进行调整,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市场就是长期看向上,短期看随机。统计数据表明,每月定投、每季定投,甚至每年定投,虽然投资的时间点不同,但是长期收益的差距其实很小。

如果从6000点一直下降到3000点,那肯定是当前的资产大缩水。但是如果这是你定投的投入期,而你到退休还有很长时间(例如20年),那就不用担心,也许还可以稍微高兴下。等60岁退休了,还有超过20年的预期寿命呢。其实熊市定投,牛市定赎,退休才更有保证。


熊市定投,牛市定赎,退休才更有保证.

又学到了一着.觉得这个更靠谱!:wdb10::wdb17::wdb19:


不过,如果定投主动型基金,效果比单纯地定投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些?:wdb2:

俺觉得虽然现在大盘仍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可是,许多的基金的净值都已经回到6,000点时的水平了.说明基金的主动增减仓及调仓,保证了它们战胜了大盘,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大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财务自由,美国很久以前有个研究,产生了"安全提领比例4%"这一著名研究结果,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http://bobsfiles.home.att.net/trinity.htm。简单说,就是退休后每年提取比例只要不超过退休时资产的4%,那么就几乎不会遇到“人没死,钱没了”,而是“人死了,钱没花完”。(虽然研究中考虑了通胀,但是美国的通胀总的来说比较低)

学习了!:wdb17::wdb1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费心了,不过能不能做个一楼直达电梯,方便我们这些新人啊?多些了!


俺是电脑白痴的说,汗一个!

如果哪位教会俺怎么在第一页上做个目录,俺就争取弄个出来,以方便大家查找,也方便自己使用,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现在信托太热了,风险开始加大,我也想买,但是现在数额越来越大,风险不可知,我们这里一般是7.5/15个月,100~300w之间也要夜里去排队.:wdb12::wdb12:

:wdb1:现在买个这玩意儿也这么难了吗?:wdb24::wdb5:

两年没有关注,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呀...

感觉投资时间太短,额度太大就没有很大意思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嘎嘎

生活中偶讨厌站在道德高度压人的家伙

还有一类人,就是偷换概念的

比如:

管它什么事情,先说个作为中国人,首先要爱国,然后骂嫩一顿,生生没让嫩明白嫩做的事情和爱国有什么关系。


嘎嘎


无语的说....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认真的爬了2周,终于爬到楼上了,才女的大作让我们受益非浅,非常感谢,同时也感谢在这个贴子中为新移民掌灯的TX们。通观我们现在的移民们素质,以远胜我们上代和上上代移民,真切希望我们的新移民们互相携手,在努力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同时,不忘光大CHINA的形象,让我们的后代能为自己是CHINESE侨民而自豪。 顺便代MY WIFE 问你好,她说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学习,整理,归纳这么大的息量,并且不耽误自己的生活,都快是 “神”了。

谢谢夸奖!都是由于大家的帮助,这个帖子才能走到现在!:wdb20:

祝福您全家,祝您们一切顺利!:wdb9:


呵呵...提起素质,俺前不久和一个理财咨询师聊天,她说有不少老移民不懂得理财,俺随口说了声:他们很笨的.俺本意是说:他们都没有什么理财观念,财商较低.因为他们过去很少接触理财的缘故.


没承想这位听后勃然大怒,对俺大喊: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两个臭钱就了不起,告诉你,他们比你先出来,就是比你聪明的人!:wdb1::wdb24:

后来俺向她解释,说不是说人家智商低,只是说他们没有过理财的经历和经验,也没有理财的观念而已.她的怒气才平复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觉得大多地区适合您说的,专门设计以作为投资用房的这种房子大概很少,因为,在俺看过的一百多套房子中,从来就没有见过这种类型的.俺看房的尺度是从2,500~4,000尺的范围之内的.

如果大温地区有这样的房子,那真是很不错.:wdb19:

在俺们安省,即便是大到将近4,000尺的房,房屋内部的格局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俺估计这是由于即便是战后婴儿潮时期,城市家庭也不像早年间那样大了,一家人家有个三,四个孩子就算不少了.俺观察自己的西人邻居们,他们一般都只有两个到三个孩子,还没有听说过谁家有四个孩子的.因为加拿大平均养大一个孩子需要20万刀,许多家庭多要孩子会存在经济上的压力.

因此,适应这样的家庭规模,俺们这里的独立HOUSE的一般结构是:

一层:起居室(LIVING ROOM),家庭厅(FAMILY ROOM),餐厅(DINING ROOM),加上厨房和早餐厅(一般都连在一起),一个书房(DEN),洗衣房(LAUNDRY ROOM),一个到两个卫生间(WASHROOM)和车库(GARAGE).

二层:三个到五个卧室(BEDROOM),每个都自带壁橱;主卧室带卫生间,大的主卧还会带一个小会客厅;一个到两个公共卫生间;大房子里有时会有双主卧,都带卫生间.

地下室:一般的家庭娱乐健身都在地下室进行,有时地下室还会有书房,客房,酒吧,和卫生间.


总体而言,大房子与小房子的格局并无二致,只是每个功能间的尺度都会相应大一些,以与整体的规模相适应.

所以,在这样的格局下,俺觉得很难将主人的起居部分与租客的起居部分严格地区隔开来,并不是简单地就可以按照面积来划分的,功能上不容易解决.


如果是与租客住同一层,而又不能严格地区隔,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那种生活是非常痛苦的,不仅房东的生活质量会大幅下降,就连租客也会很难受.


多年前,北京就有发展商专门为了适应独生子女时代的特点,开发销售那种两套公寓房连在一起的房产,使父母和子女可以各走各的门,既方便就近照顾,又相对独立生活,以减少由代沟引起的不必要的摩擦.


温哥华也有可以满足类似功能的房子,真是不错的投资选择之一.:wdb10:
另一大好处就是还可以以自住房的形式避税.:wdb20:当然,这样的房子住起来比只有自己一家住要来得感觉差些,好处是可以就近管理.

说得太棒了!

这样的房子一般是这几年新设计建成的,可能是因为租屋市场需求大,以下是一个市场上的全新房子的描述:

Stunning, gorgeous custom built 3 level home. Simply the finest & newest home in Central Coquitlam. Over 6000SF, 8 spacious bedroom, 7 baths, 2 laundry rooms. Gourmet dream kitchen, wok kitchen, equipped with top of the line S/S appliances. Stunning high quality of laminated H/W flooring, granite counters, granite entrance & stairways. Built with extraordinary attention to details. Bedrooms are wired for high speed internet & built in computer desk. Basement has 2 bedroom legal suite & an inlaw suite. Designer's paint, security alarms, in-floor radiant heat. Lane access. Steps away from park, lake & public transport.Measurements are approximate taken from building plans.

大于6000平尺的使用面积,8296平尺的地,除主居住区域外,有两个独立出入的出租单位,标价138.8W,这是随便拿的一个例子,只是给大家一个参考,别的选择还很多。

再来个便宜点的:

Spacious, custom-built, 7 bdrm, 6 bath, 3 kitchen - 5520 sq ft 3-level home in quiet neighbourhood on Westwood Plateau w/ View! High ceilings thru-out, bright, front entry, living and formal dining rms. Hardwood floors on living & dining. Large gourmet kit w/ lge island. 2207 sq ft of bright walk-out basement w/ 12 ft high ceiling & 2 sets of suite w/ sep entry. Close to all lvls of schools, transit and all amenities.

5520平尺的使用面积,8742平尺的地,出主人使用区域外,有两套单独的出租单位(合计有2207平尺的使用面积),标价94.99W。

这样的生活有利有弊,你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权衡利弊非常重要。
 
最后编辑: 2010-03-3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其实,所谓生活质量的高下,并没有什么客观的评判标准,其中含有许多很主观的因素,绝非单纯用物质能够衡量的.



加拿大与中国生活质量的可比性是因人而易的.总体说来,与人们在国内生活的消费水平有密切关系.

如果你在国内就是一介平民的生活标准,每个月一家就是消费3000~4000元,不买什么名牌,也不好奢侈品.那么,才来到加拿大的新移民会感觉加拿大的生活指数与国内的相比,就是一比六的关系,觉得什么都贵.

如果你在国内的生活处于中产水平,每月一家花费5000~10000元,比较讲究,喜欢买一些名牌化妆品,衣服皮包等的,那么,过来后可能感觉两地生活相比,就是一比三或者四的感觉.


如果你在国内就是非名牌不穿,非名牌不用,非奔驰宝马沃尔沃不开的人,那么,登陆之后也许会感觉这里的生活指数与国内的相比,也就是一比一的感觉.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影响着新移民的感觉.那就是:

在国内俺们都有一份自己的不菲的工资或者经营的收入,到了这里后,这份收入就彻底没有了,而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无法达到过去的这份收入水平,由此而引起的焦虑,是切实存在的,也会影响俺们在这里的生活感受.


此外,俺觉得用北京上海现在的房价与这里的房价比是有失偏颇的.俺相信俺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国内早都解决了房子的问题.而且,多数人都是在过去房价尚低的条件下解决的.俺们并不需要现在再在北京上海买房.所以,如果俺们现在生活在国内,在住房方面的花费非常有限.不像在这里,买了房子即便没有贷款,还得背负沉重的养房负担.


所以俺说:老移民与新移民的观感会非常不同,这也很正常.


俺在这里的那个姐妹淘前年国庆回上海时,说上海的东西太贵了,在商场里买件衣服就要几百块,说都不知道上海人怎么能买得起那些衣服.

俺问她:你觉得咱们的TX朋友们穿得很差吗?回答当然是"不".那么就对了,因为哪里人有哪里人的生存方式.俺告诉她:你每次只回家几天,不像常住在这里的人,非常清楚什么东西应该到哪里去买.所以,他们就都能在这里以不高的费用,生活得相对不差.


同理,俺们才到加拿大,对这里的一切都还不够了解,所以,还没有掌握在这里生活的一些窍门.相信居住时间长了,就会慢慢地掌握更多的使自己在加拿大过得更好的窍门.到了那个时候,感觉就会好很多了.

所以我前面说的,一旦你住上了三、五年,找到了更好的窍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很有可能你就不舍得离开了。
 
最后编辑: 2010-03-3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觉得您是个很睿智也非常有经营头脑的人,还是请多多指教俺们这些新移民或者准移民们吧!:wdb17::wdb19:

至于国内的各种理财产品,绝大多数都需要自己身在国内才能够操作,所以,不学也罢.呵呵...

谢谢夸奖!

因为远离喧嚣的都市,使自己的心情非常平和。

能思考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我感觉非常满足。

不过高地要求自己,保持相对较低的期望值,常常使我有幸福的感觉。

希望大家都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感觉!
 
最后编辑: 2010-03-3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wdb10:是的,攀比的现象在哪里都存在,也许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不过,俺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老移民都说国内人很以貌取人呢?:wdb2:

俺在国内基本都是穿仔裤的,除非公司有什么特别的场合,需要穿正式些的衣服.从来就没有觉得有任何人看不起俺,哪怕穿得很随意,哪怕是穿着仔裤进出五星级酒店都泰然自若.:wdb20:

我理解他的话是说:国内容易以貌取人。这些年来,人们藏富不露的习性慢慢淡薄了,大家普遍习惯了用物质体现自身的价值,你可以通过穿着、车驾(也包括言谈举止)来判断人的身价。

因为地域差异,国情不同,人们对每个事物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平心而论,这里的人以貌取人的情况要少点。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因为远离喧嚣的都市,使自己的心情非常平和。

能思考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我感觉非常满足。

不过高地要求自己,保持相对较低的期望值,常常使我有幸福的感觉。

希望大家都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自己的感觉!


平和、自由、知足的幸福感,你很棒啊!:wdb10:充满热情地鼓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夸奖!都是由于大家的帮助,这个帖子才能走到现在!:wdb20:

祝福您全家,祝您们一切顺利!:wdb9:


呵呵...提起素质,俺前不久和一个理财咨询师聊天,她说有不少老移民不懂得理财,俺随口说了声:他们很笨的.俺本意是说:他们都没有什么理财观念,财商较低.因为他们过去很少接触理财的缘故.


没承想这位听后勃然大怒,对俺大喊: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两个臭钱就了不起,告诉你,他们比你先出来,就是比你聪明的人!:wdb1::wdb24:

后来俺向她解释,说不是说人家智商低,只是说他们没有过理财的经历和经验,也没有理财的观念而已.她的怒气才平复下来...
这个咨询师太较劲了吧,看来俺们以后得注意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过,如果定投主动型基金,效果比单纯地定投被动型的指数型基金,是不是效果会更好些?:wdb2:

俺觉得虽然现在大盘仍然在3,000点左右徘徊,可是,许多的基金的净值都已经回到6,000点时的水平了.说明基金的主动增减仓及调仓,保证了它们战胜了大盘,而不是简单地复制大盘...

从全体参与者的整体来看,股票市场其实就是一个“零和”游戏,也就是说,如果某年市场取得了10%的上涨,那么在不考虑市场成本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的全体人员的平均收益一定是10%,有些人赚了20%甚至更高,那么就一定有人赔了10%甚至更多。如果某年的市场下降了10%,那么全体参与者的平均收益就是-10%。市场中的每个人都同一样努力,都在时时刻刻地寻找着各种信息,都在仔细寻找估值洼地,所以谁也不能保证长期获得平均收益以上的收益(老巴例外),因此所能期待的长期收益率就是市场的平均收益率。

投资于能代表市场的指数基金,就是为了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大量的数据证明,因为存在投资成本的差异,指数基金每年都几乎能战胜60%~80%的主动型管理基金,而长期(例如20年)能一直战胜指数基金的主动型管理基金不足4%(这还是在不计算基金的生存偏差的基础上)。

2009年中国市场成立一年以上的152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只有10只战胜了沪深300指数,也就是说有超过9成的股票基金输给了指数。同时,被动式沪深300指数基金的最低排名是第30位,也就是说所有的沪深300指数基金均排在了前20%,其业绩胜过了80%的主动型股票基金。 http://yoee163.blogbus.com/logs/59186356.html

如果谁在20年前就发现了老巴并投资于他,那么恭喜他,他太幸运了!难题是怎么尽早发现老巴呢?能有一个什么有把握的的办法,在20年前找到这4%的主动型管理基金吗?

根据当前基金的排名买基金已经被证明是无法获得超额收益的,但是即使这样,好容易根据以前的业绩发现老王了,还发现他的基金根本买不到。(如果都能买到,相信他的业绩早就下滑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夸奖!都是由于大家的帮助,这个帖子才能走到现在!:wdb20:

祝福您全家,祝您们一切顺利!:wdb9:


呵呵...提起素质,俺前不久和一个理财咨询师聊天,她说有不少老移民不懂得理财,俺随口说了声:他们很笨的.俺本意是说:他们都没有什么理财观念,财商较低.因为他们过去很少接触理财的缘故.


没承想这位听后勃然大怒,对俺大喊: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两个臭钱就了不起,告诉你,他们比你先出来,就是比你聪明的人!:wdb1::wdb24:

后来俺向她解释,说不是说人家智商低,只是说他们没有过理财的经历和经验,也没有理财的观念而已.她的怒气才平复下来...


也许说的东西和他有关,他也没啥钱吧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