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美言,都是为了以后退休可以变成食利阶层努力,希望加拿大也有同样机会。

基金经纪是某基金公司的经纪还是FUNDS MARKET的,一般申购费率多少?

国内渣打境外代客理财,申购2.5%,赎回免费,转换免费。
香港,通过银行申购2.75%,赎回免费,转换免费(个别0.5%)
管理费含在价格里不计较了。

如果是我,我会更在意管理费,申购费毕竟是一次性的费用,但是管理费每天都要扣取的,每年2%~3%的管理费会大大吞食你的利润。2011年3月31日年报出炉,中国60家基金公司2010年为基民贡献了50亿的利润,但是却收取了300亿的管理费。

一定要明白,中国的基金公司都是契约型模式的,不是靠基金净值的增长赚钱,而是靠卖出更多的基金份额,赚取更多的管理费,因此其跟通常的公司没有根本区别,基民只是它的客户,它的各种营销手段都是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客户,根本目的不是为客户赚钱。

如果基金公司跟基民利益相同,则应该共同出资成立基金公司,基民的钱作为公司股份,大家按照份额分享公司利润,基金经理只是被雇佣者,领取经理人报酬。其实很多美国的基金公司是这种公司模式的。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投资理财,个人观点,其实没有必要考虑在加拿大投资理财,用多少汇多少即可.很多移民都是赚钱在国内,生活在北美.办两个工商银行U盾,通过网络不用到现场柜台就可以每年汇个10万刀过来.足够日常消费.国内进入加息期,目前8%年息的债券已经不少了,预计一年后9%的债券雨后春笋的出现.买债券比存银行还安全,因为债券担保方都是市级政府或是其关联企业,银行倒闭有听说,但是有听说政府倒闭的吗?再考虑国内政局因素,稳妥一点有条件把资产50%转去香港开个离岸帐户理财.也是必须的.50%国内.50%香港.这样的配置.比较合适.如有冲突,以珍妮妹妹的观点为标准.因为她才是高手.俺是她的超级粉丝.


分散化配置资产是必须要做的,尤其是对于有些资产的投资移民来讲。但是对于市场的选择,我更喜欢投资到美国市场,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香港跟内地(可能也包括加拿大)都是高收费的地区,投资产品的成本很高。在中国这种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比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付出些高的管理费,虽不情愿但是还可以接受。但是在香港这种相对成熟的投资市场,还要支付这么高的管理费就心有不甘了。美国应该可以说是全球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

再加上港币锁定美元,汇率风险跟美元一样,汇率也没有优势。

香港的很多投资产品,其实是挂钩美国、英国的产品,与其在香港被再次盘剥一次,还不如直接投到美国呢。

从政治风险考量,也应该是美国胜出。

对于没有机会投资中国市场的西方投资者来讲,香港市场是间接分享中国成长的一个机会,对于我们身在中国的投资者来讲,香港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放心带吧.没事.俺登陆一年了.来来回回带药进出起码有7-8次.有朋友帮忙带也有自己带.搞到好像是好像药贩子一样.哈哈.每次数量还很大,差不多一个微波炉体积.有中成药也有西药.如果邮寄,国内只有EMS可以收寄药品.,差不多一个月才能收到.邮费300元人民币左右.国内社保药品可以开1个月,你可以累计3个月开好再邮寄或者携带.附上医生处方.只要不是违禁药品.没有一点问题.至于慢性病药品,加拿大每个省的公平药物计划不一样,有的省份对于长期慢性病药品不分年龄完全免费提供,凭专科医生处方去当地政府药房免费拿药.有些省份是采取注册制,一次性注册200刀.然后每拿一次药品缴费2刀.安省好像就是这样.每个病种不一样.详细情况要根据病种咨询基金,搜索.比如是肾病基金,心脏病基金等即可.累次这类基金在加拿大每个地方都有办事机构.
请教一下,带了药,进关时,需要向海关申报吗?
谢谢!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投资理财,个人观点,其实没有必要考虑在加拿大投资理财,用多少汇多少即可.很多移民都是赚钱在国内,生活在北美.办两个工商银行U盾,通过网络不用到现场柜台就可以每年汇个10万刀过来.足够日常消费.国内进入加息期,目前8%年息的债券已经不少了,预计一年后9%的债券雨后春笋的出现.买债券比存银行还安全,因为债券担保方都是市级政府或是其关联企业,银行倒闭有听说,但是有听说政府倒闭的吗?再考虑国内政局因素,稳妥一点有条件把资产50%转去香港开个离岸帐户理财.也是必须的.50%国内.50%香港.这样的配置.比较合适.如有冲突,以珍妮妹妹的观点为标准.因为她才是高手.俺是她的超级粉丝.
所言极是,考虑系统风险,50%境外是必要的,况且这两年国内除房产外的资本市场一塌糊涂,房地产泡沫也到了危险的地步。而境外新兴市场和资源类市场收益率极高。关于汇率则要考虑系统风险。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如果是我,我会更在意管理费,申购费毕竟是一次性的费用,但是管理费每天都要扣取的,每年2%~3%的管理费会大大吞食你的利润。2011年3月31日年报出炉,中国60家基金公司2010年为基民贡献了50亿的利润,但是却收取了300亿的管理费。

一定要明白,中国的基金公司都是契约型模式的,不是靠基金净值的增长赚钱,而是靠卖出更多的基金份额,赚取更多的管理费,因此其跟通常的公司没有根本区别,基民只是它的客户,它的各种营销手段都是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客户,根本目的不是为客户赚钱。

如果基金公司跟基民利益相同,则应该共同出资成立基金公司,基民的钱作为公司股份,大家按照份额分享公司利润,基金经理只是被雇佣者,领取经理人报酬。其实很多美国的基金公司是这种公司模式的。
都是高手。分析的有道理。不过我所说的管理费是同类比较,境外的管理费同类基本一样,低费率的就是指数基金了,而申购费境外都比较高,一般到5%。想想如果你两年换一次的话,也要2.5%。国内申购费低,只是职业操守差,乱象,大盘基金买小盘,小盘基金买大盘,哈哈。基民会用脚投票的。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分散化配置资产是必须要做的,尤其是对于有些资产的投资移民来讲。但是对于市场的选择,我更喜欢投资到美国市场,我自己的亲身经历。

香港跟内地(可能也包括加拿大)都是高收费的地区,投资产品的成本很高。在中国这种新兴市场,机构投资者与散户对比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付出些高的管理费,虽不情愿但是还可以接受。但是在香港这种相对成熟的投资市场,还要支付这么高的管理费就心有不甘了。美国应该可以说是全球投资成本最低的地区。

再加上港币锁定美元,汇率风险跟美元一样,汇率也没有优势。

香港的很多投资产品,其实是挂钩美国、英国的产品,与其在香港被再次盘剥一次,还不如直接投到美国呢。

从政治风险考量,也应该是美国胜出。

对于没有机会投资中国市场的西方投资者来讲,香港市场是间接分享中国成长的一个机会,对于我们身在中国的投资者来讲,香港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香港有区域优势,他的投资是面向全球的,选择余地大,基本可以做到环球配置,况且信息量大,热点变换快,容易扑捉新机会。
再加上业务流量大,各项收费还是比较低的,关键是离岸免税,喜欢香港!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非常赞同和支持不用把钱都带到加拿大来理财的观点!:wdb17:

俺不是理财高手,只是对自己做过的一些投资有点感性认识罢了。这个坛子里投资高手如云,一听您的话,就知道也是其中之一。:wdb17::wdb19:

像俺老公那样的人,愿意把一部分钱弄进加拿大,说作为分散投资风险之举,同时,也作为自己对于资源的一种间接投资。

所以,俺才不得不琢磨和研究如何在这里投资。
对于把钱放一部分在加是理性的,关键是涉及税务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加拿大是全球报税,国内资金(还有资产)如何避税?还请指教。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ennifer姊姊

问个题外话,我今天买了一大块肥美的三文鱼

可是不知道怎么烤来吃

看老外吃的那种加了白色奶油烤出来也很好吃

不知道怎么做,不知道你宝贝儿子知道吗

一般他们带饭都会带 我也想做来吃

可是不会,都只能切了生吃

推荐你去costo买超棒的,纹路也好

我家狗狗也吃的津津有味啊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这一点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我觉得香港有区域优势,他的投资是面向全球的,选择余地大,基本可以做到环球配置,况且信息量大,热点变换快,容易扑捉新机会。
再加上业务流量大,各项收费还是比较低的,关键是离岸免税,喜欢香港!

我比较崇尚“懒人”投资哲学,把投资变成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定投市场指数基金+定期资产再平衡。

我宁愿相信市场,我不相信经理人,因为你几乎没有渠道去充分了解他/她的投资策略,尤其在中国,挂羊头卖狗肉的太多。

例如我在美国的投资:
VTI+VEU:全球证券市场
VNQ+VNQI:全球REIT市场
BIV:美国中期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规模大概是全球的50%)

都是市场指数ETF,几乎跟经理人没关系,收费低廉。根据自己的风险和资产状况,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就行了,每个季度关心一次,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越是成熟市场,想持续打败市场就越困难。

对于外国人来讲,美国资本增值免税,分红扣10%税(大陆居民)。这点香港好,好像是全免税,不过免的税抵不上手续费和管理费。

假设每年分红5%(应该是比较高的分红了),红利扣税10%,占资产总额的0.5%,而香港的基金包括指数基金,每年的管理费至少都在资产的1%以上,个别基金甚至要3%以上。
 
最后编辑: 2011-04-07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都是高手。分析的有道理。不过我所说的管理费是同类比较,境外的管理费同类基本一样,低费率的就是指数基金了,而申购费境外都比较高,一般到5%。想想如果你两年换一次的话,也要2.5%。国内申购费低,只是职业操守差,乱象,大盘基金买小盘,小盘基金买大盘,哈哈。基民会用脚投票的。

5%的申购费应该是比较离谱的吧?:wdb2:

我看了vanguard的基金和etf,119只基金(72只主动型、47只指数型)只有4只有不到1%的申购费,其他都免申购费。绝大多数都没有赎回费,少数(不到10只)持有不足1年赎回费也低于1%。

49只ETF就更不用说了,交易时跟股票一样,美国的折扣券商每笔交易可以低至$5~7$。

当然vanguard本来就是以低成本著称的基金公司,其绝大多数的基金和ETF的综合费率都不足0.5%。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对于把钱放一部分在加是理性的,关键是涉及税务问题不知如何解决的。加拿大是全球报税,国内资金(还有资产)如何避税?还请指教。

确实难,我也一直困惑此问题,一起想想策略吧。

长登前资产(主要是房产)适当高估值应该是一个办法。部分赠予也是一个办法。当然充分利用TFSA、RESP等也是好办法,就是额度太低。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我比较崇尚“懒人”投资哲学,把投资变成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定投市场指数基金+定期资产再平衡。

我宁愿相信市场,我不相信经理人,因为你几乎没有渠道去充分了解他/她的投资策略,尤其在中国,挂羊头卖狗肉的太多。

例如我在美国的投资:
VTI+VEU:全球证券市场
VNQ+VNQI:全球REIT市场
BIV:美国中期债券市场。(美国债券市场规模大概是全球的50%)

都是市场指数ETF,几乎跟经理人没关系,收费低廉。根据自己的风险和资产状况,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就行了,每个季度关心一次,其他时间都是自由的。越是成熟市场,想持续打败市场就越困难。

对于外国人来讲,美国资本增值免税,分红扣10%税(大陆居民)。这点香港好,好像是全免税,不过免的税抵不上手续费和管理费。

假设每年分红5%(应该是比较高的分红了),红利扣税10%,占资产总额的0.5%,而香港的基金包括指数基金,每年的管理费至少都在资产的1%以上,个别基金甚至要3%以上。
谢谢大师指点,我是通过银行购买,所以标的申购费是5%,实际是2.5%左右,但也是高的。我一直想购买指数类基金,但是汇丰竟然没有。金融危机时,我就想买指数,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到哪里能买到美国指数基金。孤陋寡闻了。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大师指点,我是通过银行购买,所以标的申购费是5%,实际是2.5%左右,但也是高的。我一直想购买指数类基金,但是汇丰竟然没有。金融危机时,我就想买指数,但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到哪里能买到美国指数基金。孤陋寡闻了。

美国:
www.scottrade.com
www.firstrade.com

加拿大:
www.questrade.com

上面这三个都有中文服务。

美国:
www.tdameritrade.com

都支持国际账户,你甚至护照都不用,国内的身份证都可以开户。都可以买、卖美国、加拿大的stock、ETF,部分可以买卖美国和加拿大的Mutual Fund。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美言,都是为了以后退休可以变成食利阶层努力,希望加拿大也有同样机会。

基金经纪是某基金公司的经纪还是FUNDS MARKET的,一般申购费率多少?

国内渣打境外代客理财,申购2.5%,赎回免费,转换免费。
香港,通过银行申购2.75%,赎回免费,转换免费(个别0.5%)
管理费含在价格里不计较了。

因为没有在这里买过基金,所以,没有实际体验。

昨天又咨询了咨询俺的投资顾问,得到的回答是:

这里每只基金的认购和赎回费不一样,大多数的基金,没有特别指定的认购费,但是,规定有在不同时间段内的赎回费,一般而言,在6年之内赎回的都有6%以内的赎回费,很多在3年以内的都有最高的赎回费。

此外,公开发行的基金在30日内不可以赎回,私募基金在90日内不能赎回。

这里的基金公司不养经纪,所以,一般来说,基金经纪都是属于独立的broker公司的。

至于基金转换是否收费,则取决于买的是哪些公司的哪些产品,也有伞式基金之间互相转换不收费的,并且,互相转换时还不计算所得需要申报纳税。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感谢珍妮的回复!这两年我还是把自己和女儿的英语底子先打打好,把家底也打打厚实,然后再把移民事宜提上议事日程吧。
另外,看到你想从国内带钢丝球过来洗烤盘,建议还是不要了,听说那玩意铅含量很高,我家顶多只用来擦水槽,烤盘的话,我一般垫锡纸,国内锡纸不贵的,淘宝上10元一盒可以用一阵子呢。但愿不要过阵子又披露锡纸有什么问题……
看到你儿子做小老师的经历,很好玩,会是他生命中美好的记忆的。我也做过两次小老师,每次想起来都很激动呢,一次是初中代替英语老师上课,一次是大学上金融课。我想如果我做老师的话应该也不赖,嘻嘻。

很好的建议!非常感谢!:wdb17::wdb19:

之前没有想过,用烤盘还再用锡纸。在这里几乎天天要用烤盘,看来应该从国内带些锡纸过来了。

孩子的代课经历的确值得记忆,他在国内上小学时,也当过几次数学课的小老师。但是,在使用英语的加拿大上课还是第一次。作为新移民,这个体验弥足珍贵。

来之前,多赚点钱,并且,尽可能掌握英语是最好的。如果在加拿大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生活会惬意很多。

你家两个孩子,为了孩子,都值得移民来加拿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接着看了LZ上面几篇关于现金流的帖子,很受启发,对于依靠投资理财享受退休生活的投资移民来讲,现金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问题:一个产品的年化收益率是否等同于现金流率?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根据美国过去70年的数据,S&P500的年化收益率接近11%,在扣除通胀后的安全提领比例大约在4%~5%,差不多可以这样理解,年化收益率10%的证券类投资产品,其可以提供的安全现金流比例大约在4%~5%。(我在blog中写过一篇小文介绍过这个研究)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投资20年,初始投入50万,每年需要提取现金5万(10%),如果每年都是10%的收益率,20年后你的账面还是50万,提取的现金累计是100万。

但是投资产品的收益是波动的,假设这样一种情况,第1个5年每年的收益率是-5%,第2个5年每年的收益率是27.5%,第3个5年每年的收益率是-5%,第4个5年每年的收益率是27.5%,可以计算出20年的年化收益率依然是10%。你会发现,由于投初期资亏损加上提取现金,本金会快速减少,12年后,在你提取了60万现金后,账面余额竟然变成0了!

再假设收益率变成27.5/-5/27.5/-5,你会发现20年后累计提取100万现金,账面余额远超50万。因为投资初期运气好,本金快速增加。

虽然他们的年化收益率都是10%,但是投资结果差异非常大。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不能把一个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作为现金流率,要打比较大的折扣。还是要避免“人活着,钱没了”,“人死了,钱没化完”,钱还能留作遗产不是吗?


感谢yoee,真是投资专家,:wdb17:善于分析,所言极是,投资入市的时机,对于投资效果的影响甚大。

俺们刚登陆加拿大时,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这里的老移民朋友们所买的RRSP人人都叫亏损严重,给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过后分析他们投资失利的实际情形,也许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这里的人们普遍地买了基金后就放着不动,在大盘飞流直下时,也不进行主动的减仓或者撤出止损,结果导致了比较大的损失(通常损失在35~40%)。

2。在不合适的点位被经纪鼓动后入市。其实,基金经纪当初可能是看好大市,才鼓励投资者在高位入市,但是,由于经纪也欠缺经验,没有及时指导投资者止损。

3。不研究投资市场,买入前不做研究,买入后也不根据表现进行调整。也因为担心转换基金需要付出较高的费用而不愿意主动调整。

4。基金的赎回费较高,使得投资者因为不舍得支付高的赎回费,而导致因小失大的结果。

事实上,在加拿大,基金持有6年一般可以免收赎回费了,但是,6年的时间太长,其间市场变数太大,所以,想要中间不操作,基本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投资时间很短就要进行调整,那么,6%的赎回费就太高了。

结论就是,在加拿大投资基金,请一定慎重选择入市时间和投资品种。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