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实话实说,在下正在学呢,有根有据

另外,加拿大如果不是成熟市场,请明白的楼上定义是什么市场。

建议叙述,不必夹叙夹议,容易令人激动。

加拿大属于成熟市场,价格比较高的成熟市场,而不是什么最好价格的成熟市场,如果不明白什么叫最好价格,找任意品牌的车,查查美国价格,查查加拿大价格,就明白了。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加拿大属于成熟市场,价格比较高的成熟市场,而不是什么最好价格的成熟市场,如果不明白什么叫最好价格,找任意品牌的车,查查美国价格,查查加拿大价格,就明白了。

那么晚了,楼上还科研呢,太辛苦了,洗洗睡吧,明儿再接着百度吧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当销售把客户当成垃圾的时候,其实他自己也就是垃圾了,垃圾总是垃圾场扎堆的。

看样子范大厨对销售格外有好感,只准销售说客户是垃圾哈,以前在国内销售出身?

不建议用这种词来描述销售人员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当销售把客户当成垃圾的时候,其实他自己也就是垃圾了,垃圾总是垃圾场扎堆的。

看样子范大厨对销售格外有好感,只准销售说客户是垃圾哈,以前在国内销售出身?

回楼上质询,在下出身贫农,职业伙夫,有劳楼上过奖称一声大厨,再大大不过楼上手里攥着长缨四问底价的气势,气势如虹。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deal结束后,钱落囊中,客户就什么都不是了,否则不会有砸奔驰宝马的事情了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另外,如果你还真的喜欢该款车、该品牌,而且,还非它不可,可就是不喜欢这位销售员或车行,你完全可以去到同一品牌的其他车行去。比如:你不喜欢甲“解放 牌”车行,你完全可以到乙、或丙“解放牌”车行去买。而最后,你却定下去买了“东风牌”的事实,这还能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你当年欲买人家“解放牌”的“诚 意”呢?

这只能说明客户有买车的诚意,但对东风和解放没有什么品牌上的忠诚度,这恰恰是需要销售人员努力的地方,把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拉成自己的客户,如果你所谓的买车的诚意一定是非你的车不买的客户,那老板养销售干什么?留个前台小姐登记买车名单就完了。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这位客户完全有可能是因为甲“解放 牌”车行的销售人员的不专业,才放弃了购买“解放车”的想法,买了“东风”。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客户买车的时候,不会一定要买什么牌子的车, 不过根据预算和需求,看看有几种大致合适,然后再落实具体价格,这也正是为什么车行会需要销售人员的原因。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这只能说明客户有买车的诚意,但对东风和解放没有什么品牌上的忠诚度,这恰恰是需要销售人员努力的地方,把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拉成自己的客户,如果你所谓的买车的诚意一定是非你的车不买的客户,那老板养销售干什么?留个前台小姐登记买车名单就完了。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这位客户完全有可能是因为甲“解放 牌”车行的销售人员的不专业,才放弃了购买“解放车”的想法,买了“东风”。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客户买车的时候,不会一定要买什么牌子的车, 不过根据预算和需求,看看有几种大致合适,然后再落实具体价格,这也正是为什么车行会需要销售人员的原因。

当厂商谈客户的时候,是个群体而不是某人,所以单个客户比如像楼上这样手握长缨口中嘟囔着我手持钢鞭将你打威风凛凛四处盘问底价的在公司的客户研究中最多是把楼主的诉求放在backup中归档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回楼上质询,在下出身贫农,职业伙夫,有劳楼上过奖称一声大厨,再大大不过楼上手里攥着长缨四问底价的气势,气势如虹。

从某种意义上说,当deal结束后,钱落囊中,客户就什么都不是了,否则不会有砸奔驰宝马的事情了

所以那位销售傻就傻在deal还没成呢,就拿客户当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作不上人家那笔交易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另外,车也未必就是一锤子的买卖,这边车就是个上班买菜的工具,一个家庭按30年计算的话,累计买10辆新车算正常(按两部车,6年换一辆车算),做一锤子买卖的销售最多也就是糊弄下新移民而已。 君不见丰田刹车门事件后,就算老总不照样在美国国会痛哭流涕的道歉? 一个客户对比车行来说,是弱势,但当客户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车行就只能低头了,范大厨不见这位销售在这里貌似理直气壮,却连自家车行经营的车辆品牌都不敢报一个。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当厂商谈客户的时候,是个群体而不是某人,所以单个客户比如像楼上这样手握长缨口中嘟囔着我手持钢鞭将你打威风凛凛四处盘问底价的在公司的客户研究中最多是把楼主的诉求放在backup中归档

但问题就在于群体恰恰是一个个客户构成的,如果车行都把客户对最低价的询问backup的话,那也就没有什么最低价存在了。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所以那位销售傻就傻在deal还没成呢,就拿客户当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作不上人家那笔交易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另外,车也未必就是一锤子的买卖,这边车就是个上班买菜的工具,一个家庭按30年计算的话,累计买10辆新车算正常(按两部车,6年换一辆车算),做一锤子买卖的销售最多也就是糊弄下新移民而已。 君不见丰田刹车门事件后,就算老总不照样在美国国会痛哭流涕的道歉? 一个客户对比车行来说,是弱势,但当客户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车行就只能低头了,范大厨不见这位销售在这里貌似理直气壮,却连自家车行经营的车辆品牌都不敢报一个。

从营销角度来说,痛哭流涕是Press event的一个项目

客户是群体,是被厂商定位的,而不是自己成立的,还是这句话,零售客户是独立的分散的经纪人,其内在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力恰恰导致他们不可能成为能和厂商抗衡的有组织的,否则就没有微观经济学这么一说了,就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

楼上的意思在下明白,就是一帮人跟着楼上后面,手持镰刀斧头,楼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列,左手长缨,右手钢鞭,戴着绿军帽,斜跨军用水壶,沿着yonge街,见着车行就喊口号:打倒黑销售,我们要底价,嗓子喊劈了,旁边还有群众给楼上递水喝。

只是,不行啊,同志哥,现在都是21世纪了,而且这是加拿大,根本拢不齐人,而且这儿也没这闹土改的文化。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从营销角度来说,痛哭流涕是Press event的一个项目

客户是群体,是被厂商定位的,而不是自己成立的,还是这句话,零售客户是独立的分散的经纪人,其内在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力恰恰导致他们不可能成为能和厂商抗衡的有组织的,否则就没有微观经济学这么一说了,就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了

楼上的意思在下明白,就是一帮人跟着楼上后面,手持镰刀斧头,楼上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前列,左手长缨,右手钢鞭,戴着绿军帽,斜跨军用水壶,沿着yonge街,见着车行就喊口号:打倒黑销售,我们要底价,嗓子喊劈了,旁边还有群众给楼上递水喝。

只是,不行啊,同志哥,现在都是21世纪了,而且这是加拿大,根本拢不齐人,而且这儿也没这闹土改的文化。

按照你这想法,你得首先把汽车厂商社会主义化了,否则他们之间的竞争永远都是存在的,更不要说各个车行和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被某个厂商定义的客户恰恰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再是他们的客户。

你大概习惯了游行了,所以总觉得别人会照此办理,其实离开某家车行,另选一家,比游行示威要有力量的多, 市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离了某个品牌,离了某个销售,就没车开了是销售希望给客户灌输的印象,中国有句老话,已经很生动描述了这种显现,离了张屠夫,难到就吃带毛猪?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这只能说明客户有买车的诚意,但对东风和解放没有什么品牌上的忠诚度,这恰恰是需要销售人员努力的地方,把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拉成自己的客户,如果你所谓的买车的诚意一定是非你的车不买的客户,那老板养销售干什么?留个前台小姐登记买车名单就完了。

而且更有可能的是,这位客户完全有可能是因为甲“解放 牌”车行的销售人员的不专业,才放弃了购买“解放车”的想法,买了“东风”。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客户买车的时候,不会一定要买什么牌子的车, 不过根据预算和需求,看看有几种大致合适,然后再落实具体价格,这也正是为什么车行会需要销售人员的原因。

从生意角度说,诚意其实是个不靠谱的东西,尤其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比如像楼上这样聪明的客户就用诚意做幌子四处打探底价,要是厂商真围着楼上这样的客户转,那是老鼠会的模式,而不是我们谈的营销。

尤其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如楼上所说,对于产品品牌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你说谁会和楼上较劲啊,赶紧打发走完事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按照你这想法,你得首先把汽车厂商社会主义化了,否则他们之间的竞争永远都是存在的,更不要说各个车行和销售人员之间的竞争,这种情况下,被某个厂商定义的客户恰恰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再是他们的客户。

你大概习惯了游行了,所以总觉得别人会照此办理,其实离开某家车行,另选一家,比游行示威要有力量的多, 市场是决定一切的因素。离了某个品牌,离了某个销售,就没车开了是销售希望给客户灌输的印象,中国有句老话,已经很生动描述了这种显现,离了张屠夫,难到就吃带毛猪?

没有问题,楼上当然可以走街串巷,挨个逼问底价,楼上也当然不能指望车行非要把车卖个楼上,楼上撑死了能买几辆,楼上长缨再长,钢鞭再硬,能吓到几个车行。就算楼上串了十家车行,挨个骂,问题是街上谁听得见啊。离了张屠夫是可以,楼上自己生剔个猪毛我们瞅瞅,除非出身就是屠夫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所以那位销售傻就傻在deal还没成呢,就拿客户当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作不上人家那笔交易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另外,车也未必就是一锤子的买卖,这边车就是个上班买菜的工具,一个家庭按30年计算的话,累计买10辆新车算正常(按两部车,6年换一辆车算),做一锤子买卖的销售最多也就是糊弄下新移民而已。 君不见丰田刹车门事件后,就算老总不照样在美国国会痛哭流涕的道歉? 一个客户对比车行来说,是弱势,但当客户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车行就只能低头了,范大厨不见这位销售在这里貌似理直气壮,却连自家车行经营的车辆品牌都不敢报一个。

在下倒不是理直气壮,在下只是向楼上学习手持钢鞭将你打的气势。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从生意角度说,诚意其实是个不靠谱的东西,尤其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比如像楼上这样聪明的客户就用诚意做幌子四处打探底价,要是厂商真围着楼上这样的客户转,那是老鼠会的模式,而不是我们谈的营销。

尤其是没有品牌忠诚度的客户,如楼上所说,对于产品品牌丈二和尚莫不着头脑,你说谁会和楼上较劲啊,赶紧打发走完事

一方面说诚意是个不靠谱的事情,一方面抱怨客户没有买车的诚意,难怪车卖不出去了。

聪明客户用诚意做幌子四处打探底价?打听了底价干什么? 显摆?好玩?你以为这里的华人都和你一样没工作每天闲得无聊?

产品品牌才是个最大的忽悠,你问问那些买丰田烤肉的,你同样的价格给他宝马X5,他要不要? 品牌忠诚真要有那么大的作用,丰田的总裁也不用跑到美国去痛哭流涕了,哦,用你的话,那叫press event。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把对自己的品牌没有忠诚度的用户忽悠过来才叫开拓市场,维持现有的品牌忠诚的用户最多是守成,尤其是在楼上把品牌忠诚的要求搞的这么高的时候。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所以那位销售傻就傻在deal还没成呢,就拿客户当什么都不是了,所以作不上人家那笔交易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另外,车也未必就是一锤子的买卖,这边车就是个上班买菜的工具,一个家庭按30年计算的话,累计买10辆新车算正常(按两部车,6年换一辆车算),做一锤子买卖的销售最多也就是糊弄下新移民而已。 君不见丰田刹车门事件后,就算老总不照样在美国国会痛哭流涕的道歉? 一个客户对比车行来说,是弱势,但当客户成为一个群体的时候,车行就只能低头了,范大厨不见这位销售在这里貌似理直气壮,却连自家车行经营的车辆品牌都不敢报一个。

楼上你还真别跟厂商掐着指头说什么家庭可支配收入啊,什么按30年计算啊,什么累计消费啊,这个了吧,那个了吧,这都是厂商研讨会上一本正经发言的景儿,咱个体户就别弄这俗嗑了,让人笑话

再说了,就算楼上说的字字有理,问题是楼上一扯就30年后了,谁信啊。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一方面说诚意是个不靠谱的事情,一方面抱怨客户没有买车的诚意,难怪车卖不出去了。

聪明客户用诚意做幌子四处打探底价?打听了底价干什么? 显摆?好玩?你以为这里的华人都和你一样没工作每天闲得无聊?

产品品牌才是个最大的忽悠,你问问那些买丰田烤肉的,你同样的价格给他宝马X5,他要不要? 品牌忠诚真要有那么大的作用,丰田的总裁也不用跑到美国去痛哭流涕了,哦,用你的话,那叫press event。

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把对自己的品牌没有忠诚度的用户忽悠过来才叫开拓市场,维持现有的品牌忠诚的用户最多是守成,尤其是在楼上把品牌忠诚的要求搞的这么高的时候。

这楼上就别担心了,楼上要是能对零售一目了然的话,除非是单眼,零售和批发不一样,比如楼上批发生猪,整圈整圈的发车,大快朵颐,问题是你零售个试试,就算楼上养得猪会闻鸡起舞,也未必能卖的出去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没有问题,楼上当然可以走街串巷,挨个逼问底价,楼上也当然不能指望车行非要把车卖个楼上,楼上撑死了能买几辆,楼上长缨再长,钢鞭再硬,能吓到几个车行。就算楼上串了十家车行,挨个骂,问题是街上谁听得见啊。离了张屠夫是可以,楼上自己生剔个猪毛我们瞅瞅,除非出身就是屠夫

吓不到几个车行,一个就够了,再说吓倒的多了,还挺麻烦,用你的话说,才买几辆车啊?

离了张屠夫是可以,那是因为还有王屠夫,李屠夫,范屠夫,目前来说,这些屠夫还远没有达到你所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联合趋势,所以说,自己不是屠夫,照样不用吃带毛猪。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吓不到几个车行,一个就够了,再说吓倒的多了,还挺麻烦,用你的话说,才买几辆车啊?

离了张屠夫是可以,那是因为还有王屠夫,李屠夫,范屠夫,目前来说,这些屠夫还远没有达到你所谓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联合趋势,所以说,自己不是屠夫,照样不用吃带毛猪。

放心吧,听说过价格联盟这个词吧,楼上你举个消费者联盟我听听,不都是自己气鼓鼓的牵着猪回家自己拔毛么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楼上你还真别跟厂商掐着指头说什么家庭可支配收入啊,什么按30年计算啊,什么累计消费啊,这个了吧,那个了吧,这都是厂商研讨会上一本正经发言的景儿,咱个体户就别弄这俗嗑了,让人笑话

再说了,就算楼上说的字字有理,问题是楼上一扯就30年后了,谁信啊。

这个是厂商自己需要研究的,用得着客户给他们说? 你还记得是谁在这里大谈品牌忠诚度的问题? 要不是盼着用户回头,你说他厂商都说了,deal完了客户就什么都不是,还忠诚度个P啊。 就是因为这是厂商要研讨的问题,所以作为客户,你才要知道,什么叫知己知彼?

至于说道30年的问题,谁信无所谓,但那个强调品牌忠诚度的信就成了,你总不会说这人不过是满嘴跑火车来着吧?
 
回复: [评论]与中国同胞“窝里斗”的经历 管窥加拿大的企业文化

放心吧,听说过价格联盟这个词吧,楼上你举个消费者联盟我听听,不都是自己气鼓鼓的牵着猪回家自己拔毛么

你到是给我举个例子,哪家加拿大的车行在价格联盟的旗帜下就是按MSRP卖车的?哪个不是照样大打折扣? 哪个不是照样有自己的所谓的最低价?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