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西医无效的时候,俺就找中医,中医无效,俺就找跳大神的,实在不行,俺就找价廉地美的墓地。 这位是高手。:wdb17:
科学养猪 23,711 2012-07-12 #121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funnypips 说: 西医无效的时候,俺就找中医,中医无效,俺就找跳大神的,实在不行,俺就找价廉地美的墓地。 点击展开... 这位是高手。
阿康宝宝 340 2012-07-12 #122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funnypips 说: 西医无效的时候,俺就找中医,中医无效,俺就找跳大神的,实在不行,俺就找价廉地美的墓地。 点击展开... 中暑和麦粒肿来说,西医也有效的! 这点小事西医都没效,情何以堪。。。。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funnypips 说: 西医无效的时候,俺就找中医,中医无效,俺就找跳大神的,实在不行,俺就找价廉地美的墓地。 点击展开... 中暑和麦粒肿来说,西医也有效的! 这点小事西医都没效,情何以堪。。。。
andywho 1,380 2012-07-13 #123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EEBS 说: 39楼的,干嘛捣乱啊 在加拿大,我希望更多的人去看中医。我是坚信政府不会给中医买单的。 大家都去看中医,享受官方免费医疗资源的人少了有什么不好啊。真是的。 最好华人都去看中医,印度人都去看印度传统医术,巴基斯坦人看巴医。 愚昧的不懂博大精深传统医术的,归官方医疗体系管着,挺好的,各得其所。 点击展开... 在下愚钝, 萨屯的良医俺也不知道门朝哪边开, 只好靠官方医疗。还是大城市的同胞有福啊。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EEBS 说: 39楼的,干嘛捣乱啊 在加拿大,我希望更多的人去看中医。我是坚信政府不会给中医买单的。 大家都去看中医,享受官方免费医疗资源的人少了有什么不好啊。真是的。 最好华人都去看中医,印度人都去看印度传统医术,巴基斯坦人看巴医。 愚昧的不懂博大精深传统医术的,归官方医疗体系管着,挺好的,各得其所。 点击展开... 在下愚钝, 萨屯的良医俺也不知道门朝哪边开, 只好靠官方医疗。还是大城市的同胞有福啊。
andywho 1,380 2012-07-13 #124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阿康宝宝 说: 中暑和麦粒肿来说,西医也有效的! 这点小事西医都没效,情何以堪。。。。 点击展开... 还对西医这么大度? 您让西医粉无地自容啊。
andywho 1,380 2012-07-13 #125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lawbaby 说: 我信中医! 什么叫科学? 知道了细胞、中子等等就是科学? 请给科学的定义! 科学现在可以解释黑洞了么?科学知道宇宙的时间、空间了么? 真是搞笑,知道几个细胞了?种类都清楚了? 知道了种类、知道了特征么?就敢说这是科学?现在已知的你确认完全正确么?是真理? 不知道的就是迷信?糟粕? 矮油,真是科学的人才啊,有个科学的头脑,俺们真是太了 点击展开... 神勇! 真正的知识和智慧都在华夏五千年的博大精深里。其他都"真是搞笑" 人才精英, 尽在郎中央。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lawbaby 说: 我信中医! 什么叫科学? 知道了细胞、中子等等就是科学? 请给科学的定义! 科学现在可以解释黑洞了么?科学知道宇宙的时间、空间了么? 真是搞笑,知道几个细胞了?种类都清楚了? 知道了种类、知道了特征么?就敢说这是科学?现在已知的你确认完全正确么?是真理? 不知道的就是迷信?糟粕? 矮油,真是科学的人才啊,有个科学的头脑,俺们真是太了 点击展开... 神勇! 真正的知识和智慧都在华夏五千年的博大精深里。其他都"真是搞笑" 人才精英, 尽在郎中央。
J Joy达达 105 2012-07-13 #126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大家别争了,中医西医各有各的好处,存在就是合理,用我所用。我都信。 呼唤亲爱的楼主catspeak,我给你发了悄悄话,有事相求,多谢了!
海 海的那边 185 2012-07-14 #127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catspeak 说: 最近看到家园有帖子在讨论中医,我不是学中医的,但是对中医挺有感触的,所以希望能以患者的角度来说说我所经历的中医以及一些道听途说的情况。 1. 我从小胃口不好,再加上体质比较差,经常被家长带着去看中医。因为不爱吃饭,长得瘦小,我妈特别希望通过看中医,解决我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好的问题。我家附近最大的一家中医院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的广安门医院,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喝他们的冲剂,据说专治小儿食欲不振,吸收不好,算是很对症了。大概喝了有好几个月吧,也没见什么效果。除此以外,有时候生病,家长也会带我看中医。那时候对于中医总体的感觉就是:吃不死也治不好,就是在西医不能治的时候,寻求心理安慰的。 也看过神奇中医药到病除的故事,不过大都是发生在过去,感觉好像厉害的中医,就像麒麟和凤凰一样,都只存在在传说中。 上初中第一年,仍然不爱吃饭,吃得很少,人也很瘦,暑假的时候回妈妈的老家,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城市。我妈听家人的推荐,把我带去一个半路出家的远房亲戚开的诊所。这位亲戚原来是中学教师,因为非常喜欢中医,业余的时候一直在研究,后来干脆辞职开了诊所。号了脉以后,开了三服药,回家分三天喝了。然后,我就开始了有生以来最疯狂的“食欲大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老是觉得饿,想吃东西。西北以面食为主,我每天吃5顿,早餐1-2碗,中晚各3碗汤面,三餐之间的加餐1碗面。碗是小碗,因为是汤面,可能真正的量并不那么惊人,但是和我自己比,我的食量突然增大了两倍以上,还不算零食和水果。平时不怎么吃水果,那时候看见就要吃,外婆家变得要频繁地买水果。很短的时间内,我长了10斤(那时候我本身就很瘦小,长了10斤脸都撑圆了),把我妈高兴坏了。这一个月过去以后,吃饭就正常了,后来也再没这么吃过。三服药,让我大吃了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医有所改观,觉得这位医生真是厉害。暑假结束后回家,后来回外婆家的时候再没生过病,所以没再找那位医生看过病。 道听途说:后来亲戚告诉我妈,当地有一次小儿疟疾爆发,远房亲戚自己研究出来的药方治了好多孩子。 2. 道听途说自我的老板: 第二个厉害的中医,是通过我的前任头儿侧面了解的,这人明明是个老外,可是特别“迷信”中医。没事就灌我们999感冒灵(睡不着觉的朋友可以考虑拿它当安眠药),川贝琵琶露,我妈都不这么干。面试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人貌似有秃头的趋势,还暗暗替他担心来着。上班以后开始一段时间非常忙,等我喘过气儿来,发现诶?头儿的头发好像也挺浓密的,难道是我眼花了?? 后来听他家保姆给我们八卦才知道,果然那时候快秃了,找中医喝药又涂药膏,才长回来,他的朋友们每天用手机给他拍照留存。 第三个: 后来我们经常出差,因为老提重物的缘故,头儿的后背劳损了,据他说经常疼得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每周两天去看中医(不是推拿大夫,开方子的,不过不是那个治秃头的),早晨起来捏着鼻子喝中药。他看的这些中医我也不知道是哪儿找出来的,去的医院也貌似都是私人小医院(因为他从来不用去排队挂号),我猜大概都是诊费贵死,不向我们普罗大众开放的那种。医生要求吃药期间忌口,不能吃寒凉的食物。 正赶上我们出差,机场吃的晚饭,我那嘴馋的老板经不住诱惑一人吃了俩冰激凌(我一个都没吃)。回来第二天早晨正好是预约医生的时间,看完回来说被医生呵斥了,医生一把脉就说:不是让你不要吃冷的吗?你怎么不听我的?老板当场震惊了,后来都老老实实没吃冰激凌。这个医生据他所说,很有效果。 第四个中医,他不是中国人。 某年夏天,头儿回国度假去了。结果背疼犯了,然后他老爸就让他去扎针灸了。他说他当时也很惊讶,没想到家乡人还有学扎针灸的(是一个西班牙小镇,那里亚洲人真的很少)。去了以后发现是一个年轻的当地小伙子,二十几的样子,但是技术很好,在老板不在的一年当中已经有口碑了。 3. 又一个拯救我于水火的医生 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次沙坑跳远,在腾空的过程中不知怎么拧巴了,然后腰老是隐隐作痛,爷爷会点穴按摩,按摩了一个月好了。后来又犯了,看的西医骨科,一个年轻医生,说是腰椎轻微错位,医生让我趴在床上,用力按压,然后就听到骨头响了一声,说是好了,起来以后也确实不疼了(没想到埋下了隐患)。 来到加拿大的第一年,有一次弯腰,突然感觉疼得不能动了,旧伤发作。后面的日子很难过,怎么待着都难受,晚上也不能睡好,因为躺着趴着都说不出来的难受。我问有没有西医正骨大夫,朋友告诉我这边有chiropractor,正在找医生的过程中,家人认识的一个朋友在中医按摩诊所上班,建议我去试试。第一次看的医生是中医院毕业的,专修点穴按摩,手法和我爷爷类似,但是感觉没有爷爷的好,按了2次,效果不大,仍然想找chiropractor。第三次去本来打算是最后一次了,结果遇上一个老中医L医生。L医生是打算自己单干的,去和要好的同事吃散伙饭。因为认识他的朋友,他帮我做了一下检查,第5腰椎已经塌陷,我原本有脊椎侧弯,这时候因为两边肌肉痉挛,肌张力不平衡,平趴时也能看出很明显的角度了,人已经不是一条直线。L医生给我试着按摩了5分钟。我对中医按摩比较熟悉,因为爷爷自学点穴疗法比较有效,单位同事来我家按摩的人很多,也常给我按摩,广安门中医研究院也有一位不错的按摩医生和我爷爷相熟(在我小时候已经去南洋发展了)。但是这位老医生一开始按摩,手法完全和我见过的不同,很难形容。我没给别人看过病,但是经常被人看病,作为医生的经验没有,作为患者的经验很丰富,当即我就投奔了L医生。 太晚了,我现在效率真低,后续的有时间再说吧。 点击展开... 中医如果没有疗效,中华5000年不就是靠中医治病,西医进入中国才多少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医应该起一定作用啊,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catspeak 说: 最近看到家园有帖子在讨论中医,我不是学中医的,但是对中医挺有感触的,所以希望能以患者的角度来说说我所经历的中医以及一些道听途说的情况。 1. 我从小胃口不好,再加上体质比较差,经常被家长带着去看中医。因为不爱吃饭,长得瘦小,我妈特别希望通过看中医,解决我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好的问题。我家附近最大的一家中医院是中国中医研究院附属的广安门医院,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喝他们的冲剂,据说专治小儿食欲不振,吸收不好,算是很对症了。大概喝了有好几个月吧,也没见什么效果。除此以外,有时候生病,家长也会带我看中医。那时候对于中医总体的感觉就是:吃不死也治不好,就是在西医不能治的时候,寻求心理安慰的。 也看过神奇中医药到病除的故事,不过大都是发生在过去,感觉好像厉害的中医,就像麒麟和凤凰一样,都只存在在传说中。 上初中第一年,仍然不爱吃饭,吃得很少,人也很瘦,暑假的时候回妈妈的老家,一个丝绸之路上的城市。我妈听家人的推荐,把我带去一个半路出家的远房亲戚开的诊所。这位亲戚原来是中学教师,因为非常喜欢中医,业余的时候一直在研究,后来干脆辞职开了诊所。号了脉以后,开了三服药,回家分三天喝了。然后,我就开始了有生以来最疯狂的“食欲大振”。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老是觉得饿,想吃东西。西北以面食为主,我每天吃5顿,早餐1-2碗,中晚各3碗汤面,三餐之间的加餐1碗面。碗是小碗,因为是汤面,可能真正的量并不那么惊人,但是和我自己比,我的食量突然增大了两倍以上,还不算零食和水果。平时不怎么吃水果,那时候看见就要吃,外婆家变得要频繁地买水果。很短的时间内,我长了10斤(那时候我本身就很瘦小,长了10斤脸都撑圆了),把我妈高兴坏了。这一个月过去以后,吃饭就正常了,后来也再没这么吃过。三服药,让我大吃了一个月,这是我第一次对中医有所改观,觉得这位医生真是厉害。暑假结束后回家,后来回外婆家的时候再没生过病,所以没再找那位医生看过病。 道听途说:后来亲戚告诉我妈,当地有一次小儿疟疾爆发,远房亲戚自己研究出来的药方治了好多孩子。 2. 道听途说自我的老板: 第二个厉害的中医,是通过我的前任头儿侧面了解的,这人明明是个老外,可是特别“迷信”中医。没事就灌我们999感冒灵(睡不着觉的朋友可以考虑拿它当安眠药),川贝琵琶露,我妈都不这么干。面试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人貌似有秃头的趋势,还暗暗替他担心来着。上班以后开始一段时间非常忙,等我喘过气儿来,发现诶?头儿的头发好像也挺浓密的,难道是我眼花了?? 后来听他家保姆给我们八卦才知道,果然那时候快秃了,找中医喝药又涂药膏,才长回来,他的朋友们每天用手机给他拍照留存。 第三个: 后来我们经常出差,因为老提重物的缘故,头儿的后背劳损了,据他说经常疼得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每周两天去看中医(不是推拿大夫,开方子的,不过不是那个治秃头的),早晨起来捏着鼻子喝中药。他看的这些中医我也不知道是哪儿找出来的,去的医院也貌似都是私人小医院(因为他从来不用去排队挂号),我猜大概都是诊费贵死,不向我们普罗大众开放的那种。医生要求吃药期间忌口,不能吃寒凉的食物。 正赶上我们出差,机场吃的晚饭,我那嘴馋的老板经不住诱惑一人吃了俩冰激凌(我一个都没吃)。回来第二天早晨正好是预约医生的时间,看完回来说被医生呵斥了,医生一把脉就说:不是让你不要吃冷的吗?你怎么不听我的?老板当场震惊了,后来都老老实实没吃冰激凌。这个医生据他所说,很有效果。 第四个中医,他不是中国人。 某年夏天,头儿回国度假去了。结果背疼犯了,然后他老爸就让他去扎针灸了。他说他当时也很惊讶,没想到家乡人还有学扎针灸的(是一个西班牙小镇,那里亚洲人真的很少)。去了以后发现是一个年轻的当地小伙子,二十几的样子,但是技术很好,在老板不在的一年当中已经有口碑了。 3. 又一个拯救我于水火的医生 我上高中的时候,一次沙坑跳远,在腾空的过程中不知怎么拧巴了,然后腰老是隐隐作痛,爷爷会点穴按摩,按摩了一个月好了。后来又犯了,看的西医骨科,一个年轻医生,说是腰椎轻微错位,医生让我趴在床上,用力按压,然后就听到骨头响了一声,说是好了,起来以后也确实不疼了(没想到埋下了隐患)。 来到加拿大的第一年,有一次弯腰,突然感觉疼得不能动了,旧伤发作。后面的日子很难过,怎么待着都难受,晚上也不能睡好,因为躺着趴着都说不出来的难受。我问有没有西医正骨大夫,朋友告诉我这边有chiropractor,正在找医生的过程中,家人认识的一个朋友在中医按摩诊所上班,建议我去试试。第一次看的医生是中医院毕业的,专修点穴按摩,手法和我爷爷类似,但是感觉没有爷爷的好,按了2次,效果不大,仍然想找chiropractor。第三次去本来打算是最后一次了,结果遇上一个老中医L医生。L医生是打算自己单干的,去和要好的同事吃散伙饭。因为认识他的朋友,他帮我做了一下检查,第5腰椎已经塌陷,我原本有脊椎侧弯,这时候因为两边肌肉痉挛,肌张力不平衡,平趴时也能看出很明显的角度了,人已经不是一条直线。L医生给我试着按摩了5分钟。我对中医按摩比较熟悉,因为爷爷自学点穴疗法比较有效,单位同事来我家按摩的人很多,也常给我按摩,广安门中医研究院也有一位不错的按摩医生和我爷爷相熟(在我小时候已经去南洋发展了)。但是这位老医生一开始按摩,手法完全和我见过的不同,很难形容。我没给别人看过病,但是经常被人看病,作为医生的经验没有,作为患者的经验很丰富,当即我就投奔了L医生。 太晚了,我现在效率真低,后续的有时间再说吧。 点击展开... 中医如果没有疗效,中华5000年不就是靠中医治病,西医进入中国才多少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医应该起一定作用啊,
小 小雷音 Guest 2012-07-14 #128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海的那边 说: 中医如果没有疗效,中华5000年不就是靠中医治病,西医进入中国才多少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医应该起一定作用啊, 点击展开... 老鼠也生生不息,大概也会中医.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海的那边 说: 中医如果没有疗效,中华5000年不就是靠中医治病,西医进入中国才多少年,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医应该起一定作用啊, 点击展开... 老鼠也生生不息,大概也会中医.
herbertguo 7,538 2012-07-14 #129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练练气功,你才能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练练气功,你才会懂得中医也还很肤浅。 中华神传文明的高深莫测,非幼稚园水平的现代科学可以理解。 站在现代科学的认知水平和角度,人类还需要1000年才能真正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奥意境。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练练气功,你才能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练练气功,你才会懂得中医也还很肤浅。 中华神传文明的高深莫测,非幼稚园水平的现代科学可以理解。 站在现代科学的认知水平和角度,人类还需要1000年才能真正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奥意境。
andywho 1,380 2012-07-16 #130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herbertguo 说: 练练气功,你才能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练练气功,你才会懂得中医也还很肤浅。 中华神传文明的高深莫测,非幼稚园水平的现代科学可以理解。 站在现代科学的认知水平和角度,人类还需要1000年才能真正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奥意境。 点击展开... 加拿大的税收很厉害的!老兄。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herbertguo 说: 练练气功,你才能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练练气功,你才会懂得中医也还很肤浅。 中华神传文明的高深莫测,非幼稚园水平的现代科学可以理解。 站在现代科学的认知水平和角度,人类还需要1000年才能真正领略中华文化的深奥意境。 点击展开... 加拿大的税收很厉害的!老兄。
云在青山 止于至善 3,452 2012-07-16 #131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虎头妈妈 说: 我是不怎么依赖中医的,因为我受不了中药的味道。 传说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就说两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第一件其实我以前写过,估计时间隔久了,好多人不知道,就再嗦一遍。那是70年代,我弟弟才7岁多的时候,被一个大卡车轧伤了腿。本身就很严重的外伤,住进北京友谊医院,更不幸的是感染了绿脓杆菌。可能学医的都知道,这绿脓杆菌很顽固的,医生操作不认真的话,会在他换药的病人里迅速蔓延。友谊医院常有外省来实习的大夫,我弟弟的换药大夫是山东藤县人民医院的刘医生,他换药的几个病人都感染了绿脓杆菌。西医治疗了小半年,还是抽出引流纱布只见绿呼呼一片,主治医生说那么小的孩子,关节腔里都是绿呼呼的感染,那么长时间不愈合,恐怕关节会强直了。刘医生虽说技术不行(小地方医院来的,操作不规范),但却是一个内心仁厚的山东大汉,看到我弟弟那么小的年纪就因他的疏忽受这样的苦痛心里内疚得不行。一天,他听院里其他医生说名医赵炳南先生住在友谊医院的高干病房,就找了个轮椅每天推着我弟弟到花园里去,希望能恰好碰到赵老下来散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还真让他碰到了。赵老看完伤口,就吩咐他的一个弟子配一盒紫疽膏给刘医生。第二天,弟子拿来药膏,就一个小小的圆盒子,跟当时出的小号的友谊牌雪花膏差不多大,花了9分钱药费。刘医生用这个药膏涂在引流条上送进关节腔里,就跟平时用西医的方法引流换药一样。神奇的事发生了,3天以后,完全没有了绿脓杆菌的绿色,等那盒药膏快用完的时候(5、6天)伤口居然愈合了。后来刘医生和我家成了好朋友,每次来北京都来我家喝酒。一次喝高了点,流了泪说“赵老不光救了xx(我弟弟),也救了我啊!如果XX那么小膝关节就强直了,我得内疚到死啊!” 第二件事情就是不久前,我家虎头爸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没精神。他是特别信中医的人,就去我家附近的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找了一个叫于振轩的医生看。吃了几服药,睡眠就好了,而且特别容易入睡。所以,虎头爸每次回北京都要去于大夫那里看“病”。这于大夫是退休了反聘的,所以不是每次都能看到。反正只要看上了,保准回温哥华的行李里就会带上一批于大夫开的中药。 这中医肯定是很有效的,但是遇上好医生也是很重要的。 点击展开... 西苑医院有个大夫叫黄尧洲,开药不过八味,给小孩开药更少,看一次也就几元人民币的药费,而且药到病除。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虎头妈妈 说: 我是不怎么依赖中医的,因为我受不了中药的味道。 传说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就说两件我亲身经历的事情吧。 第一件其实我以前写过,估计时间隔久了,好多人不知道,就再嗦一遍。那是70年代,我弟弟才7岁多的时候,被一个大卡车轧伤了腿。本身就很严重的外伤,住进北京友谊医院,更不幸的是感染了绿脓杆菌。可能学医的都知道,这绿脓杆菌很顽固的,医生操作不认真的话,会在他换药的病人里迅速蔓延。友谊医院常有外省来实习的大夫,我弟弟的换药大夫是山东藤县人民医院的刘医生,他换药的几个病人都感染了绿脓杆菌。西医治疗了小半年,还是抽出引流纱布只见绿呼呼一片,主治医生说那么小的孩子,关节腔里都是绿呼呼的感染,那么长时间不愈合,恐怕关节会强直了。刘医生虽说技术不行(小地方医院来的,操作不规范),但却是一个内心仁厚的山东大汉,看到我弟弟那么小的年纪就因他的疏忽受这样的苦痛心里内疚得不行。一天,他听院里其他医生说名医赵炳南先生住在友谊医院的高干病房,就找了个轮椅每天推着我弟弟到花园里去,希望能恰好碰到赵老下来散步。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还真让他碰到了。赵老看完伤口,就吩咐他的一个弟子配一盒紫疽膏给刘医生。第二天,弟子拿来药膏,就一个小小的圆盒子,跟当时出的小号的友谊牌雪花膏差不多大,花了9分钱药费。刘医生用这个药膏涂在引流条上送进关节腔里,就跟平时用西医的方法引流换药一样。神奇的事发生了,3天以后,完全没有了绿脓杆菌的绿色,等那盒药膏快用完的时候(5、6天)伤口居然愈合了。后来刘医生和我家成了好朋友,每次来北京都来我家喝酒。一次喝高了点,流了泪说“赵老不光救了xx(我弟弟),也救了我啊!如果XX那么小膝关节就强直了,我得内疚到死啊!” 第二件事情就是不久前,我家虎头爸晚上睡眠不好,白天没精神。他是特别信中医的人,就去我家附近的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找了一个叫于振轩的医生看。吃了几服药,睡眠就好了,而且特别容易入睡。所以,虎头爸每次回北京都要去于大夫那里看“病”。这于大夫是退休了反聘的,所以不是每次都能看到。反正只要看上了,保准回温哥华的行李里就会带上一批于大夫开的中药。 这中医肯定是很有效的,但是遇上好医生也是很重要的。 点击展开... 西苑医院有个大夫叫黄尧洲,开药不过八味,给小孩开药更少,看一次也就几元人民币的药费,而且药到病除。
云在青山 止于至善 3,452 2012-07-16 #132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fukang 说: 我这辈子还真没中过暑,但痧还是刮过 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前还在国内时,有天晚上突然牙疼,疼得要命 医院牙科肯定是关门了,没办法,试试刮痧 结果刮了几个小时,疼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赶紧去医院等开门,医生5分钟不到就搞定(麻药的功效)。 但半边脸上却落下了疤痕,至少一两个月后才好 点击展开... 牙疼刮痧?您用的不是中医,是医。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fukang 说: 我这辈子还真没中过暑,但痧还是刮过 那是差不多二十年前还在国内时,有天晚上突然牙疼,疼得要命 医院牙科肯定是关门了,没办法,试试刮痧 结果刮了几个小时,疼了一整夜,第二天早上赶紧去医院等开门,医生5分钟不到就搞定(麻药的功效)。 但半边脸上却落下了疤痕,至少一两个月后才好 点击展开... 牙疼刮痧?您用的不是中医,是医。
andywho 1,380 2012-07-16 #134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云在青山 说: 西苑医院有个大夫叫黄尧洲,开药不过八味,给小孩开药更少,看一次也就几元人民币的药费,而且药到病除。 点击展开... 真的? 还没有听说过比俺们武当山画符占卜更灵验的方子呢。数典忘祖,一定是骗子。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云在青山 说: 西苑医院有个大夫叫黄尧洲,开药不过八味,给小孩开药更少,看一次也就几元人民币的药费,而且药到病除。 点击展开... 真的? 还没有听说过比俺们武当山画符占卜更灵验的方子呢。数典忘祖,一定是骗子。
J Joy达达 105 2012-07-16 #135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P psy.hu 312 2012-07-16 #136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对中医的看法完全取决于经历,经历过中医神奇的人会认定中医不是玄虚的。因为看到母亲用一次烧艾治好了父亲的腿痛。人老了腿受过道来的一阵风后就隐隐作痛,没红没肿的,西医的确没办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中医学和发展中医学。这是一个伤感的话题。 最后编辑: 2012-07-17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对中医的看法完全取决于经历,经历过中医神奇的人会认定中医不是玄虚的。因为看到母亲用一次烧艾治好了父亲的腿痛。人老了腿受过道来的一阵风后就隐隐作痛,没红没肿的,西医的确没办法。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保护中医学和发展中医学。这是一个伤感的话题。
andywho 1,380 2012-07-17 #137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太好了, 一定要坚持哟。 即使中医实在解决不了, 也不能去看西医。 那是叛徒, 是对中医的不敬。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太好了, 一定要坚持哟。 即使中医实在解决不了, 也不能去看西医。 那是叛徒, 是对中医的不敬。
E EEBS 1,556 2012-07-17 #138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到疑难杂症的级别,那可是中医的拿手好戏。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到疑难杂症的级别,那可是中医的拿手好戏。
F fukang 4,059 2012-07-17 #139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四岁半的孩子,阿莫西林吃了一个星期,其实什么都不用再做,停药,很快就自己好了 发烧、咳嗽这种小孩常见的毛病,加拿大医生通常是不给用药的,就是让把衣扣解开、冷毛巾敷、多喝水、多户外走动,自然就好了,而且以后再也不犯了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Joy达达 说: 记得儿子四岁半时咳嗽很厉害,阿莫西林吃了一周好不见好,去中医那开了三付药,吃到第二付是已经不咳了,从此以后,家人生病,先看中医,中医实在解决不了,再看西医。 但愿中医能发扬光大,造福普生大众。 也谢谢楼主的分享。 点击展开... 四岁半的孩子,阿莫西林吃了一个星期,其实什么都不用再做,停药,很快就自己好了 发烧、咳嗽这种小孩常见的毛病,加拿大医生通常是不给用药的,就是让把衣扣解开、冷毛巾敷、多喝水、多户外走动,自然就好了,而且以后再也不犯了
恍然如梦 956 2012-09-12 #140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加拿大新闻商业网 作者: 温故知新 多伦多中医界纷争揭秘:(之一)三国鼎立 多伦多地区中医界大概3000人左右,大小团体二十几个,较大的三个分别简称“学会”,“协会”和“联会”。他 们长期意见分歧,纷争不断,搞得纷纷扬扬的令人费解,令政客却步,令传媒不敢问津。 要理解纷争的原因,不得不追溯这三角关系的成因。原本,当地中医团体只有一个,即学会,会长张金达。1994年,副会长朱天荣,麦时任等不满张金达长期任 会长独揽大权,遂提出民主选举制,建议没被采纳后造反,拉出超过半数会员分裂出来成立了“协会”与“学会”打对头;不到一年,“学会”内部因政府一项24 万元的资助又起纷争,秘书长袁晓宁再拉出部分骨干会员另立山头,成立了“联会”。从此,中医界三国鼎立,15年来互相水火不容堪似古时之魏、蜀、吴。 中医立法规管搞了二十多年,一直是纷争的焦点。其中有中医与西医(泛指其它医疗专业)的矛盾,也有中医内部难以调和的分歧。由于带有一定的专业学术性和东 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般人难以分辨谁是谁非。简单概括这几个会的观点立场,以便分析他们为何势同水火,大事小事都要争斗一番: “学会”经两次中医会员造反之后,元气大伤,于是改变策略,由与西医抗争变成合作,吸纳了物理治疗、整脊等其他医疗专业的人员为会员。在立法问题上一切顺 从政府,尤其是同意其他医疗专业可以豁免中医法的监管而做针灸,从而换取他们同意中医立法。此妥协之举遭到其他团体的反对,被指出卖中医行业利益,另艰难 中求生的中医行业失去生存空间而雪上加霜,也使针灸出现多重标准,另病人无从鉴别真正的针灸。会长张金达获任监管局主席,更被指是“卖国求荣”的印证。 “联会”在立法问题上与“学会”截然相反,扮演反对派抨击政府,坚持中医针灸的行业标准只能有一个,中医西医一视同仁,不得有豁免。该团体精英分子较多, 抗争方法激烈,抬棺材游行就是他们搞的。同时,他们认为考试是最有效的规管办法,并在政府立法规管之前,就自行定出标准,实行公开考试。此举遭到其他会的 反对,被指冒充政府,用商业运作搞公开考试以中饱私囊。 “协会”实行选举制,但历届会长无一能在会中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威望,结果会务一团乱麻,会中有帮,帮中有派,内斗不断,经常动用警察,该会前任会长麦时任 性侵案,盛传是协会内斗的结果。该会走基层路线,放松入会条件而吸纳大量会员,然后在会内搞补习。在立法规管上,该会的观点摇摆不定,最要紧的就是要有 “祖辈法”让他们属下超过2000会员不用经过考试就能拿到行医牌照。所以“协会”与力主考试的“联会”势不两立,他们争夺会员,并与不同的政党拉关系, 把纷争扩大到政治层面。 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三国尚有归一之时,几个中医团体怎么就不能走到一起形成共同的声音。各位,有何计策? 多伦多中医界纷争揭秘:(之二)决战监管局 话说“学会”、“协会”、“联会”成三强鼎立之势,围绕立法监管问题纷争连绵。经过漫长的立法争取过程,非但没 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反而各自形成了尖锐对立的观点。到监管局成立时,大家都心知在监管局占有席位对保障自己一方利益的重要,于是各出奇谋,使出浑身解 数争取入局。 对于监管局的人员组成方法,当时业界盛传两个版本,一个是无利益冲突版,即监管局由独立的业界代表组成,涉及利益的各方如中医社团负责人,学校东主等都应 回避;另一个版本为利益平衡版,即各方都有代表参与,共同议政。05年底中医立法通过,经过繁复的政治较量和两年多难产,直到08年夏天中医监管局过渡期 委员会成员名单终于揭晓。结果,与西医结盟的“学会”大获全胜,三名成员入局,会长张金达获任主席。盟友西医解剖针灸看准机会打蛇随棍上,向政府施压提出 诸多进一步的要求;“协会”收获也颇丰,会长程昭入局并掌控最关键的“注册委员会”。“协会”上下欣喜万分,仿佛“祖辈法”已有着落,牌照已成囊中物,于 是高调宣传其“计分法”,在短时间内吸纳了几百新会员。唯有“联会”全军尽墨,无一人能与监管局沾上边。 正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边厢“学会”与“协会”以立法者姿态饮和头酒共进自助餐,寓意各得其所,默契共同对付“联会”。那边“联会”被扣上反立法帽 子,除非不开口,一开口便错。 “联会”在保守党时期曾获省政府信任,得到经费在卫生厅官员指点下搞行业公开考试,虽不是正式的政府行为,但也不是单纯的私人生意。考试搞了多年,会员也 约有一千五 百人,若然考试不获承认,要赔钱的话岂不破产?“联会”被逼入穷巷,自知栽在“学会”与“协会”手上必无好日子过,唯有拚个鱼死网破,于是祭出司法杀手锏 挑战监管局的权威性。刹那间,监管局风声鹤唳,专业成员一个个深陷“违章门”、“假证书门”、“利益冲突门”。又忽然冒出病人权益委员会等人权组织,令人 眼花缭乱。朋友,你说这样大乱之后会有大治么?但愿阳光会在风雨后出现吧。 多伦多中医纷争揭秘 (之三)壮志未酬身先死 一代英才黄志华议员离我们而去。看着那幅“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挽联,仿佛见到他为中医立法熬 红的双眼,马拉松式听证会上嘶哑的声音和在中医界群雄指责下默默离场时那疲倦的背影,正是千秋功罪,任由他人评说。 话说在中医界内战连年,各方损兵折将,粮草耗费之际,西式解剖针灸这股神秘之师悄悄崛起,攻营拔寨未遇任何阻挡。等中医界各路英雄从内斗中转过神来,这股 八国联军已经抢占了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等要塞,并渗透入安省所有23个医疗专业。稍加时日,安大略医疗体系便完全没有中医一寸可立锥之地。大厦将倾之际, 黄志华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佩上省长麦坚迪亲授的尚方宝剑,为中医是废还是立来个了断! 黄议员身经百战,凭敏感的政治嗅觉,已知陷入进退维谷之险境。解剖针灸的八国联军全是医疗专业人士,兵强马壮兼有现代科学作为长枪大炮;中医手持阴阳八 卦,大刀长矛,自己人打作一团而后面却有数十万同胞,十足现代版的义和团。议员案头上堆满双方递交的资料,有指中医为玄学骗术的著作、验证中医传统针灸无 效的美国临床科研报告和精装本的《解剖针灸学》,也有《皇帝内经》等列祖列宗训言和几十个中医团体火速交来的诉求,双方僵持不下,一不留神擦枪走火,便会 发生一场血流成河的政治大火拼。 好个黄大律师,当年就是嫌那些只涉及个人的官司太简单没啥意思,才出来从政,办更加复杂的社会群体性官司。从市到省,将来还要到联邦去办国际大官司,好不 容易遇到个有挑战性的案子怎会放弃。这位华社英才经数个月苦思冥想,竟忽然顿悟,得出破解良策,可让阴阳八卦图挂入现代医学的殿堂,亦可让八国联军的大炮 暂时放回仓库。于是,“针灸与中医分离”这一石破惊天的志华理论横空出世。当中医界群雄在记者会上以为黄议员抛出这句话是一时无心的口误时,伟大的志华理 论已成为中医立法的核心指导思想,到卫生厅在四年后解密当年的文件,中医业界方如梦初醒,生米已煮成熟饭矣! 如果“针灸与中医分离”的理论可在实践中证实行得通的话,黄志华对中医的贡献在历史上张仲景之后应无一人可比。一针乃靠一根小小银针为生的坊间术士,岂敢 妄评这划时代理论的对与错,只可惜天嫉英才,不给他机会施展雄才伟略来验证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了。遗憾啊,壮士归来兮!当今世上,谁有如此高智慧,敢来续 你留给我们的这一盘旷世残局?
回复: 有关中医――个人经历和道听途说 加拿大新闻商业网 作者: 温故知新 多伦多中医界纷争揭秘:(之一)三国鼎立 多伦多地区中医界大概3000人左右,大小团体二十几个,较大的三个分别简称“学会”,“协会”和“联会”。他 们长期意见分歧,纷争不断,搞得纷纷扬扬的令人费解,令政客却步,令传媒不敢问津。 要理解纷争的原因,不得不追溯这三角关系的成因。原本,当地中医团体只有一个,即学会,会长张金达。1994年,副会长朱天荣,麦时任等不满张金达长期任 会长独揽大权,遂提出民主选举制,建议没被采纳后造反,拉出超过半数会员分裂出来成立了“协会”与“学会”打对头;不到一年,“学会”内部因政府一项24 万元的资助又起纷争,秘书长袁晓宁再拉出部分骨干会员另立山头,成立了“联会”。从此,中医界三国鼎立,15年来互相水火不容堪似古时之魏、蜀、吴。 中医立法规管搞了二十多年,一直是纷争的焦点。其中有中医与西医(泛指其它医疗专业)的矛盾,也有中医内部难以调和的分歧。由于带有一定的专业学术性和东 西方文化的差异,一般人难以分辨谁是谁非。简单概括这几个会的观点立场,以便分析他们为何势同水火,大事小事都要争斗一番: “学会”经两次中医会员造反之后,元气大伤,于是改变策略,由与西医抗争变成合作,吸纳了物理治疗、整脊等其他医疗专业的人员为会员。在立法问题上一切顺 从政府,尤其是同意其他医疗专业可以豁免中医法的监管而做针灸,从而换取他们同意中医立法。此妥协之举遭到其他团体的反对,被指出卖中医行业利益,另艰难 中求生的中医行业失去生存空间而雪上加霜,也使针灸出现多重标准,另病人无从鉴别真正的针灸。会长张金达获任监管局主席,更被指是“卖国求荣”的印证。 “联会”在立法问题上与“学会”截然相反,扮演反对派抨击政府,坚持中医针灸的行业标准只能有一个,中医西医一视同仁,不得有豁免。该团体精英分子较多, 抗争方法激烈,抬棺材游行就是他们搞的。同时,他们认为考试是最有效的规管办法,并在政府立法规管之前,就自行定出标准,实行公开考试。此举遭到其他会的 反对,被指冒充政府,用商业运作搞公开考试以中饱私囊。 “协会”实行选举制,但历届会长无一能在会中建立起令人信服的威望,结果会务一团乱麻,会中有帮,帮中有派,内斗不断,经常动用警察,该会前任会长麦时任 性侵案,盛传是协会内斗的结果。该会走基层路线,放松入会条件而吸纳大量会员,然后在会内搞补习。在立法规管上,该会的观点摇摆不定,最要紧的就是要有 “祖辈法”让他们属下超过2000会员不用经过考试就能拿到行医牌照。所以“协会”与力主考试的“联会”势不两立,他们争夺会员,并与不同的政党拉关系, 把纷争扩大到政治层面。 天下大势,久分必合。三国尚有归一之时,几个中医团体怎么就不能走到一起形成共同的声音。各位,有何计策? 多伦多中医界纷争揭秘:(之二)决战监管局 话说“学会”、“协会”、“联会”成三强鼎立之势,围绕立法监管问题纷争连绵。经过漫长的立法争取过程,非但没 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反而各自形成了尖锐对立的观点。到监管局成立时,大家都心知在监管局占有席位对保障自己一方利益的重要,于是各出奇谋,使出浑身解 数争取入局。 对于监管局的人员组成方法,当时业界盛传两个版本,一个是无利益冲突版,即监管局由独立的业界代表组成,涉及利益的各方如中医社团负责人,学校东主等都应 回避;另一个版本为利益平衡版,即各方都有代表参与,共同议政。05年底中医立法通过,经过繁复的政治较量和两年多难产,直到08年夏天中医监管局过渡期 委员会成员名单终于揭晓。结果,与西医结盟的“学会”大获全胜,三名成员入局,会长张金达获任主席。盟友西医解剖针灸看准机会打蛇随棍上,向政府施压提出 诸多进一步的要求;“协会”收获也颇丰,会长程昭入局并掌控最关键的“注册委员会”。“协会”上下欣喜万分,仿佛“祖辈法”已有着落,牌照已成囊中物,于 是高调宣传其“计分法”,在短时间内吸纳了几百新会员。唯有“联会”全军尽墨,无一人能与监管局沾上边。 正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边厢“学会”与“协会”以立法者姿态饮和头酒共进自助餐,寓意各得其所,默契共同对付“联会”。那边“联会”被扣上反立法帽 子,除非不开口,一开口便错。 “联会”在保守党时期曾获省政府信任,得到经费在卫生厅官员指点下搞行业公开考试,虽不是正式的政府行为,但也不是单纯的私人生意。考试搞了多年,会员也 约有一千五 百人,若然考试不获承认,要赔钱的话岂不破产?“联会”被逼入穷巷,自知栽在“学会”与“协会”手上必无好日子过,唯有拚个鱼死网破,于是祭出司法杀手锏 挑战监管局的权威性。刹那间,监管局风声鹤唳,专业成员一个个深陷“违章门”、“假证书门”、“利益冲突门”。又忽然冒出病人权益委员会等人权组织,令人 眼花缭乱。朋友,你说这样大乱之后会有大治么?但愿阳光会在风雨后出现吧。 多伦多中医纷争揭秘 (之三)壮志未酬身先死 一代英才黄志华议员离我们而去。看着那幅“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挽联,仿佛见到他为中医立法熬 红的双眼,马拉松式听证会上嘶哑的声音和在中医界群雄指责下默默离场时那疲倦的背影,正是千秋功罪,任由他人评说。 话说在中医界内战连年,各方损兵折将,粮草耗费之际,西式解剖针灸这股神秘之师悄悄崛起,攻营拔寨未遇任何阻挡。等中医界各路英雄从内斗中转过神来,这股 八国联军已经抢占了保险公司和医疗机构等要塞,并渗透入安省所有23个医疗专业。稍加时日,安大略医疗体系便完全没有中医一寸可立锥之地。大厦将倾之际, 黄志华临危受命立下军令状,佩上省长麦坚迪亲授的尚方宝剑,为中医是废还是立来个了断! 黄议员身经百战,凭敏感的政治嗅觉,已知陷入进退维谷之险境。解剖针灸的八国联军全是医疗专业人士,兵强马壮兼有现代科学作为长枪大炮;中医手持阴阳八 卦,大刀长矛,自己人打作一团而后面却有数十万同胞,十足现代版的义和团。议员案头上堆满双方递交的资料,有指中医为玄学骗术的著作、验证中医传统针灸无 效的美国临床科研报告和精装本的《解剖针灸学》,也有《皇帝内经》等列祖列宗训言和几十个中医团体火速交来的诉求,双方僵持不下,一不留神擦枪走火,便会 发生一场血流成河的政治大火拼。 好个黄大律师,当年就是嫌那些只涉及个人的官司太简单没啥意思,才出来从政,办更加复杂的社会群体性官司。从市到省,将来还要到联邦去办国际大官司,好不 容易遇到个有挑战性的案子怎会放弃。这位华社英才经数个月苦思冥想,竟忽然顿悟,得出破解良策,可让阴阳八卦图挂入现代医学的殿堂,亦可让八国联军的大炮 暂时放回仓库。于是,“针灸与中医分离”这一石破惊天的志华理论横空出世。当中医界群雄在记者会上以为黄议员抛出这句话是一时无心的口误时,伟大的志华理 论已成为中医立法的核心指导思想,到卫生厅在四年后解密当年的文件,中医业界方如梦初醒,生米已煮成熟饭矣! 如果“针灸与中医分离”的理论可在实践中证实行得通的话,黄志华对中医的贡献在历史上张仲景之后应无一人可比。一针乃靠一根小小银针为生的坊间术士,岂敢 妄评这划时代理论的对与错,只可惜天嫉英才,不给他机会施展雄才伟略来验证它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了。遗憾啊,壮士归来兮!当今世上,谁有如此高智慧,敢来续 你留给我们的这一盘旷世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