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4[FONT=宋体]、守时。加拿大人是很遵守时间的,而且这个遵守不仅仅是不迟到,同时一般也不早到。国外人工都是比较贵的,所以大家对自己和别人的时间都十分珍惜。外出办事都是按照事前约好的时间安排,一般是提前[/FONT]5[FONT=宋体]分钟左右到达,不迟到也不早到很多。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个守时的人,没有问题,坚持好你的习惯;如果你不是太守时,那一定需要注意。像很多经营性场所,如果约定时间你不到,除了失去个人的信誉(不是个人信用哈)以外,有些地方如果你没有事前取消或声明预约,也会按照预约计算费用的。一定小心哦。[/FONT]
5[FONT=宋体]、预约。在加拿大不管是外出办事,还是拜访朋友,一般都会提前几天预约。比较少快到别人家门口了,打个电话说在家吗?我路过,来看看你。加拿大人注重家庭生活,非常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快乐,家人在一起时也比较放松和随意。对客人的来访是比较重视的,提前会做一些安排。突然的登门,会让主人措手不及,但又不能拒绝。所以突然上门既不礼貌,又会打乱主人的计划和安排,最好不要这么做。去其它地方,比如看家庭医生、看牙医、看房、面试、到学校咨询读书、考试(包括考驾照)等等,都需要预约的。[/FONT]
6[FONT=宋体]、遵守法律。这个问题很大,我也不是想说其它有关法律方面的事情,我只想分享一些我在朋友中遇到的不太合适的“小事”。在不少华人朋友家里,你会发现一些很让人感兴趣的事情。比如,你会在朋友的花园里发现中国才有的蒜苗、唐芹,有时候也会在餐桌上发现川味香肠的影子。一问,这些都是朋友自己从国内随身带过来的;而且还很得意:没事,装衣服兜里,没有问题的。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比如肉类、种子是不可以私自带入境的,不但违法,而且确实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畜牧业带来潜在的危害。就像我们国家现在发现的水葫芦、牛蛙、巴西龟等一样,侵入到我们当地的自然环境中,现在根本就没有办法解决。前些天在高贵林的水池中,发现了中国特有的乌鱼的声影,引起当地政府高度重视,不惜抽干池水来扑捉乌鱼。我国华南也在自然水体中发现了美洲的食人鱼,结果政府悬赏全民捕鱼。像这种事情,我个人的观点是:真要遵守有关规定,不应该为自己那一点点好奇和欲望,给社会和环境带来危害。[/FONT]
未完待续。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7[FONT=宋体]、隐私[/FONT][FONT=宋体]。加拿大人的生活相对简单,人际关系远不如国内那么复杂,人与人之间也比较容易相处。登陆之前,在网上看到很多关于印度人、韩国人不好相处的言论。但我实际接触下来,没有发现这两个民族的人比我们的毛病更多。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听信别人的结论,包括我现在说的。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去体会。多和不同种族的人交流,其实是一件很有趣、也很有意义的事情。[/FONT]
[FONT=宋体]在加拿大生活人际关系比较简单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很尊重别人的隐私,不打听、不议论、不干涉别人的生活“三不原则”是很重要的。我们有几家常在一起聚会的朋友,从来不问公司叫什么名字、你收入多少、什么职务、在国内有几套房、多少岁等等;也从来不议论第三者的个人私事;大家相处非常简单,就是讨论教会、小孩、旅游、节日等事情;当然对新移民生活方面不知道的,都是可以问的。[/FONT]
8[FONT=宋体]、教会。[/FONT][FONT=宋体]关于教会在登陆以前,也听到不少的传说。有说得非常好的,可以解决一切困难,仿佛人生的唯一归属就是教会。也有完全排斥的,把教会说得一塌糊涂,毫无用处。这些都对,也都不完全对。[/FONT]
[FONT=宋体]登陆以前对于教会,我几乎没有太多了解,不迷信也不排斥。登陆以后,我前后还是关注和参与了一些教会活动,比如参加周末的教会活动,听牧师的讲道,听专门的圣经讲座,也听一些知名牧师的讲座。我现在有一个大致阶段性的收获:宗教信仰是西方国家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发自内心的相信;到目前为止,虽然我还没有发现足够充分的理由让我信教,但是我也没有发现足够充分的理由让我不信教。[/FONT]
[FONT=宋体]对于新移民来讲,我想和大家交流的是:在没有亲身感受和体会之前,不要轻易下结论;也就是不要轻易相信宗教的作用、也不应该轻易否定宗教的作用;最好的办法是,到了一个新的国度就尝试像当地人一样去生活,去感受他们的一切,文化、宗教、生活方式等等,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至于最后的结果,反而不是太重要的东西,因为来自你内心深处的感受一定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也是你最需要的。[/FONT]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LZ,我准备买一二手车,dealer那里买要多交多少费用?有好的建议给我吗?我想买10万公里以内的,什么车性价比高点啊?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LZ,我准备买一二手车,dealer那里买要多交多少费用?有好的建议给我吗?我想买10万公里以内的,什么车性价比高点啊?

在加拿大买二手车一般两种模式,一是直接从车主手上购买,二是从dealer(有专做二手车的,也有新车二手都做的)那里买。严格意义上讲,dealer那里买二手车的费用和车主手上买是一样的,主要包括:车价、税。但是总有人说在车主手上买可以节省税钱,事实上如果能节省税钱都是通过做假(做假赠送或假成交价格),买卖双方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风险的。一般在车主手上买车也要交税的。唯一可以节省一点的是,你可以和车主讨价还价,节约的钱应该是你自己讨价还价得来的。第二,在私人车主手上买车,你自己要懂或者花钱请人帮你检验车况,不然也有买到不合适车的风险。
我个人最后是到dealer那里买的二手车,一般会继续沿用原车的所有保修,比如多少年或多少公里的发动机保修等。如果二手车已经过了全部的保修期,一般也会给一个3个月的保修期的。
要买10万公里内的二手车,性价比高低要看你打算花多少钱。不过一般还是买5万公里左右的比较划算;一方面车价至少已经跌去一半左右,二来你还可以开至少10多万公里,三来车的性能一般还好,日常维护不麻烦。我是买的一辆油电混合的camry,5万多公里,车价加税2.1万,配置很好,很省油(7-8升/100KM)。
可以选的车型很多,我自己的话,如果有钱会买1万多的camry;钱少点会买corolla或本田思域。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加分分了。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最近整理资料,发现了我当年登陆时的物品准备清单,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有一些很有用的东西,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1、要过去读书的,要把文凭、大学、研究生的成绩单密封盖章带过去,可以免修不少课程的。
2、美标转换插头多带几个,尤其是带了几个笔记本的同志;我家发现至少要四个才够。
3、药品主要带创可贴、各类冲剂就可以,小孩小的可带一个体温计(买也没有问题)。
4、平常靠手机联系的亲朋好友,都加上QQ;登陆后,QQ是最好的联系方式。
5、可以带几双布鞋过去,回到自己家里,穿布鞋比拖鞋舒适。
6、多下点喜欢的歌曲、电影在电脑里,常用软件也要备份,过去后不大容易免费下载东西(不知道为啥,不容易下得起)。
7、可以带几个优盘,那边要贵一些。
8、喜欢中文书的,行李有空间,可以多带点。我是后来请朋友带过两次,每次一箱。家里有小学生、中学生的应该多带点。
9、剩下我没有提到的东西,都可以不带;那边全都可以买到,价格还不一定比国内贵。比如我买了一个人民币300多的理发工具,还要带个电源变压器;结果那边10多美元就可以买一套。
希望对即将登陆的有所帮助。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谢谢楼主的介绍,我是准备买5万公里的二手车了。经提醒,会去dealer那里买。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FONT=宋体]移民新生活之朋友[/FONT]
[FONT=宋体]朋友是新移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朋友,移民新生活会走不少弯路,碰到不少困难。其实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认识朋友、结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肯花时间,一定会有很多很好的朋友的。[/FONT]
[FONT=宋体]首先,寻找你的同学、原同事、原来的朋友;一般来讲,每个新移民多少都会有儿时的同学、同事或朋友,已经移民。这种朋友是新移民必须要去联系和走动的。他们多少会给你一些帮助,尤其是情感上、精神上的支持。我自己有不少原来的同事和同学在加拿大,虽然他们都不在温哥华,但电话、[/FONT]QQ[FONT=宋体]的联系,也给了我不少帮助,精神上我也得到一些安慰。所以,我移民初期没有一般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我[/FONT]LP[FONT=宋体]也有同学在温哥华,联系上以后,我们是平均至少两周就会几家人一起聚会一次。有家庭聚会,也有外出游玩、滑雪等。这些同学那是从接送、购物、买车、买房、办理各种事物、上学、找工作、去教会、小孩上学等等,方方面面都给了我们不少无私的帮助,最后我只好用我拿手的川菜回报他们。所以每次聚会,那是一定要等我去做饭的。[/FONT]
[FONT=宋体]新移民可以结交的第二类朋友就是登陆以后碰到的初期房东或房客。我一家登陆以后的前两任房东,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第一家主人是前些年过去的老移民,现在生活比较稳定;所以将多余的两间房出租,是我们登陆以后短租的地方。说来也是很巧,房东男主人就是我[/FONT]LP[FONT=宋体]中学同班同学的大学同班同学,这不成为朋友都难。所以,我们两家现在也是经常走动;去机场接送也是他们帮忙。我们碰到不少困难,比如去美国那边的很多事都是他们帮忙解决的。我带过去的笔记本太老,没有无线网卡,也是男主人借了一个给我用了半年。最关键的是,只有这家男主人可以陪我喝点小酒(加拿大找个人喝点酒都难)。第二家是我长租的房东,老移民,人很好,租住期间也是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后来我自己买了房,但是我们也是常有来往。关键是这些朋友就像同学一样,在心理和精神上也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我也碰到几个朋友,他们相互之间是因为刚移民时,一起住在一家人的出租房内,结果相互帮助、支持,最后成为很好的朋友,多年以后,还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相互一直走动。[/FONT]
[FONT=宋体]第三类朋友。如果,你既没有同学,也没有认识的房东,也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吧?出国之前,先在国内多找找,过去以后再去联系。我到温哥华以后,也认识了两家国内同事给我介绍的他们的同学。都是老移民,我去了以后,一个电话,没想到他们马上就过来看我们了。其中有一位大哥,我是晚上[/FONT]8[FONT=宋体]点左右给他的电话,结果他说马上就来我租住的地方。果然,半个小时后,大哥和她的夫人,开车半个多小时,还买了水果,就来看我们了。也是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上学、买房、居住等等方面很好的建议。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现在我也是和他们保持联系和走动。[/FONT]
[FONT=宋体]第四类朋友。在各种场合认识的一些比较投缘的新朋友。比如读书、去教会等。我在学英语期间,认识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确实有一些人你会觉得比较投缘,愿意和他们交往。比如我认识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同学、两位来自韩国的同学、三位中国同学,后来我就主动邀请他们来我家玩,慢慢就成为比较好的朋友。他们中间也有移民时间比较长的,也可以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给你一些帮助。教会的人一般还是比较友好,尤其是你有任何困难需要他们帮助时,一般来说,你尽管开口,保证有求必应。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帮助和关怀,会让你切身感受到温暖和爱。[/FONT]
[FONT=宋体]最后提个醒,新移民一定不要总是在新移民的圈子里转,那里的气氛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负面情绪时常漫延。要多和老移民联系、交流,你会感受到真实的加拿大,你会得到切实有用的帮助,你会得到重要的鼓励。[/FONT]
[FONT=宋体]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FONT]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wdb10:
[FONT=宋体]移民新生活之朋友[/FONT]
[FONT=宋体]朋友是新移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朋友,移民新生活会走不少弯路,碰到不少困难。其实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认识朋友、结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只要你用心去做,肯花时间,一定会有很多很好的朋友的。[/FONT]
[FONT=宋体]首先,寻找你的同学、原同事、原来的朋友;一般来讲,每个新移民多少都会有儿时的同学、同事或朋友,已经移民。这种朋友是新移民必须要去联系和走动的。他们多少会给你一些帮助,尤其是情感上、精神上的支持。我自己有不少原来的同事和同学在加拿大,虽然他们都不在温哥华,但电话、[/FONT]QQ[FONT=宋体]的联系,也给了我不少帮助,精神上我也得到一些安慰。所以,我移民初期没有一般人所感受到的孤独、寂寞。我[/FONT]LP[FONT=宋体]也有同学在温哥华,联系上以后,我们是平均至少两周就会几家人一起聚会一次。有家庭聚会,也有外出游玩、滑雪等。这些同学那是从接送、购物、买车、买房、办理各种事物、上学、找工作、去教会、小孩上学等等,方方面面都给了我们不少无私的帮助,最后我只好用我拿手的川菜回报他们。所以每次聚会,那是一定要等我去做饭的。[/FONT]
[FONT=宋体]新移民可以结交的第二类朋友就是登陆以后碰到的初期房东或房客。我一家登陆以后的前两任房东,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第一家主人是前些年过去的老移民,现在生活比较稳定;所以将多余的两间房出租,是我们登陆以后短租的地方。说来也是很巧,房东男主人就是我[/FONT]LP[FONT=宋体]中学同班同学的大学同班同学,这不成为朋友都难。所以,我们两家现在也是经常走动;去机场接送也是他们帮忙。我们碰到不少困难,比如去美国那边的很多事都是他们帮忙解决的。我带过去的笔记本太老,没有无线网卡,也是男主人借了一个给我用了半年。最关键的是,只有这家男主人可以陪我喝点小酒(加拿大找个人喝点酒都难)。第二家是我长租的房东,老移民,人很好,租住期间也是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后来我自己买了房,但是我们也是常有来往。关键是这些朋友就像同学一样,在心理和精神上也给了我们不少帮助。我也碰到几个朋友,他们相互之间是因为刚移民时,一起住在一家人的出租房内,结果相互帮助、支持,最后成为很好的朋友,多年以后,还一直保持很好的关系,相互一直走动。[/FONT]
[FONT=宋体]第三类朋友。如果,你既没有同学,也没有认识的房东,也不要紧。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同学的同学、朋友的朋友吧?出国之前,先在国内多找找,过去以后再去联系。我到温哥华以后,也认识了两家国内同事给我介绍的他们的同学。都是老移民,我去了以后,一个电话,没想到他们马上就过来看我们了。其中有一位大哥,我是晚上[/FONT]8[FONT=宋体]点左右给他的电话,结果他说马上就来我租住的地方。果然,半个小时后,大哥和她的夫人,开车半个多小时,还买了水果,就来看我们了。也是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上学、买房、居住等等方面很好的建议。我真的很感激他们。现在我也是和他们保持联系和走动。[/FONT]
[FONT=宋体]第四类朋友。在各种场合认识的一些比较投缘的新朋友。比如读书、去教会等。我在学英语期间,认识了一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确实有一些人你会觉得比较投缘,愿意和他们交往。比如我认识一位来自乌克兰的同学、两位来自韩国的同学、三位中国同学,后来我就主动邀请他们来我家玩,慢慢就成为比较好的朋友。他们中间也有移民时间比较长的,也可以在学习、工作等方面给你一些帮助。教会的人一般还是比较友好,尤其是你有任何困难需要他们帮助时,一般来说,你尽管开口,保证有求必应。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这种帮助和关怀,会让你切身感受到温暖和爱。[/FONT]
[FONT=宋体]最后提个醒,新移民一定不要总是在新移民的圈子里转,那里的气氛可能很好、也可能很差,负面情绪时常漫延。要多和老移民联系、交流,你会感受到真实的加拿大,你会得到切实有用的帮助,你会得到重要的鼓励。[/FONT]
[FONT=宋体]希望以上信息,对大家有所帮助。[/FONT]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真是强人。从头看到尾。:wdb17: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收益不小,坚定了信心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