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新闻说,IMF考虑引进澳元加元为全球储备货币,加元对人民币是不是要升了?

你可真行,啥地方有个风吹草动你都能产生加元涨跌的关联思考,市面上流行的各种金融阴谋论都是和你一样的路数。

我看到IMF关于澳元、加元的新闻了,列入储备货币无非就是将澳元、加元列入“特别提款权”(SDR)的权重成分。只是IMF在向借贷国发放贷款时衡量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对澳元和加元的涨跌来说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特别提款权里面已经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作为权重成分。特别提款权的价格只是参照各个货币的币值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不会对货币涨跌产生影响。

比如,你所在城市的居民平均身高就是SDR价格,一个老头搬迁到这个城市居住,那么这个老头的身高也要计入这个城市的平均身高,难道老头搬到这个城市里还会继续长个或者一下子变矬了?根本没关系么。

所以,你就少些瞎联想吧,也不要看媒体上那些外行胡乱解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比如,你所在城市的居民平均身高就是SDR价格,一个老头搬迁到这个城市居住,那么这个老头的身高也要计入这个城市的平均身高,难道老头搬到这个城市里还会继续长个或者一下子变矬了?根本没关系么。

这个比喻通俗易懂,让我这样的门外汉一下子就明白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你可真行,啥地方有个风吹草动你都能产生加元涨跌的关联思考,市面上流行的各种金融阴谋论都是和你一样的路数。

我看到IMF关于澳元、加元的新闻了,列入储备货币无非就是将澳元、加元列入“特别提款权”(SDR)的权重成分。只是IMF在向借贷国发放贷款时衡量特别提款权的价值的一种计算方法,对澳元和加元的涨跌来说没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因为现在的特别提款权里面已经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作为权重成分。特别提款权的价格只是参照各个货币的币值来进行加权平均计算,不会对货币涨跌产生影响。

比如,你所在城市的居民平均身高就是SDR价格,一个老头搬迁到这个城市居住,那么这个老头的身高也要计入这个城市的平均身高,难道老头搬到这个城市里还会继续长个或者一下子变矬了?根本没关系么。

所以,你就少些瞎联想吧,也不要看媒体上那些外行胡乱解释。
呵呵,放心了!明年准备登陆,要买房买车,现在苦等加元下跌,跌一点,偶就可以省一点。: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手头有一些美元,想换成加元用,预计什么时候能有好时机呢?今年底明年初,美元对加元升到1:1的概率大吗?谢谢

前两天不就是1:1么?现在也不过是0.996X么。那么执着1:1干啥?

美元/加元还会在1.0-0.97之间反复震荡,明年会有机会上去1.02。
 
最后编辑: 2012-11-2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在本版中其它帖子里写的,拷贝在这里:


凉水来喽!

个人打理财富成功的概率一定会高过寻找到一个出色的财富管理人么?就一定数量的人群基数作为前提来说,不可能!因为金融性质的资产管理是很需要经验的,对金融产品的熟悉、对市场的熟悉、对社会动态的熟悉等等,都需要一个人浸泡到实际的产业环境中很久才能获得相应的认知能力和心理锤炼,出色的财富管理人本身也是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阶段起步的,好比马拉松比赛,50公里的赛程,能跑过30公里的人才算是合格的资产增值操作者,40公里以后才会出现优秀的金融战士,一万个人去参加这个马拉松,9990个人都会在30公里前把心脏跑炸,这不是吓唬人,是社会自然规律决定的,如果打算出现在30公里之后的跑道上,就必须跑完前面30公里并存活下来,如何能达到?其实每个人在理论上都可以在30公里以后出现在电视镜头中,只要锻炼就可以,怎么锻炼先不说,只需要看时间条件就可以作为识别锻炼成果的方法,也就是我前面讲过的“提供5-10年的交易记录”原因,不排除出现天才的可能,但概率太低,比双胞胎的概率还要低,帖子中似乎女士居多,真正的增值理财行业女性成功的比例更要低,这决不是歧视女性,男人和女人是世界上人种差异最大的两种,远比黑人和白人的差异要大很多,女性在企业里或者家里做个豆腐帐是你们的优势,金融增值已经完全属于企业经营性质的资本运作了,在思考很多问题的时候需要格局思维的维度,女性思维中很容易抓住一个细节不放,就很难去做宏观考虑,家庭妇女去做财富管理,实际上就是职业转行了,转去做女性并不擅长的领域,很多人其实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再说理财成功与否的概念,如果以资本金的固定额度来看,100万用五年时间增值到180万,可以算是成功的;1万元本金用2年时间增值到200万也是成功的(不要被惊着,请把嘴巴合上,在我们外汇领域这样的例子虽然不多但并不罕见),1个亿的资本金10年时间运作仍为原来的数字,好了,这就看出来增值比例才是评估成功与否的标准,另外还要加上一个动态的环境要素来做附加基准条件,那就是通胀率,放心吧,这个世界只要医疗技术越来越昌明,人口总数就会无休止的上升,各类资产就会因参与到分配中的人群数量而形成趋势性的通胀发展,所以通胀问题是伴随人类发展存在的,虽然存在周期性的通胀率的起伏,但大概率的情况是多数人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处在通胀环境下,所以货币相对于资产价值的缩水就是必然,那么理财的目标就以通胀的发展作为动态的评估基准,就是说跑过通胀才能算是成功的,所谓的以绝对数字作为保值的说法是错误的,低于通胀的增值率实际上就是资产缩水,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票子放着就毛了......

这个帖子强调的是“稳健”和“5%”,从前面大家说的理财方式来看,银行储蓄、杂七杂八的财富基金、公债、各类企业债等等,有多少是真正意义上的增值性理财?似乎能做到保值就不错了吧?大家就觉得找不到长期收益率高的,又找不到可靠的资产管理人来满足对“稳健”二字需求,银行里那些万花筒一样的理财产品伴随着各类黑色故事口口相传,于是隐约的大家脑海里喊出一句话:老娘自己来干!......嫌坐轿子慢,打算就这样徒步跑过30公里的及格线?如果个人理财成功率高的话,那岂不是满大街都是挂着“优秀理财师”胸牌的大姐大妈了?可能么?

之所以在金融社会下,优秀的理财师是一种高尚的职业,本身就是因为这个行业是一种具有相当难度的职业,前面我讲非5-10年的历练不能出一个优秀的金融人才,这里面不仅仅是各类操盘手的条件,包括精算师、规划师、分析师,而且还是必须经历实战的洗礼,像国内的那些常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财经评论人物其实都是半桶水的外行,北京话管这些人叫“口贩子”,各位看多了这类电视,就总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么,我也能行,老娘我比他还强呢,有没有想过这是在比下限,呵呵...比这些人强可不是成功的条件啊......我给央视做过几期外汇节目的连线访谈嘉宾,见识过那里面是咋回事。所以,人呢,很容易就犯极左极右的毛病,于是乎就有了不要信什么专家,要靠自己的励志精神,其实呢,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信专家做错了有地方去骂,靠自己做错了那就连骂的地方都没有了,嘿嘿,这都是心理上的怪异逻辑而已。

先问问自己靠得住么?那些众多的金融产品你懂哪个?连股市里买卖股票这样的低门槛金融工具你都玩不转的话,还能指望去搞懂那些出奇复杂的金融模型么?炒房子吧,先不说房屋作为吸蓄大宗资金的资产本身就存在现金流通性较差的问题,光是政策因素就是个大麻烦,而很多人又嫌房屋周转周期太长,毕竟房屋价值走势是很贴近通胀曲线的,所以井喷状态的升值不会经常出现。看看房屋版块里面多少人像狗打架一样的每天为了升跌呲牙,都在拿一些不是理由的理由给自己壮胆,我都不敢在那边说话,生怕被卷进去,奇怪,那些人天天斗,有人发工资么,嘿嘿,但从侧面也能看出个人理财是如此的钻牛角尖思维,各位太太小姐们,你比他们能好多少?

那咋办?各类金融理财成品收益率不理想,金融半成品又嫌不靠谱,巨额回报的高风险私募不敢碰,房屋投资灵活性太差,银行理财经理的眼镜后面似乎闪烁异样的光芒,国内五花八门的集资性质的击鼓传花看着就肝颤,电视、报纸上的财经侃爷经常无视前一夜的胡说八道继续书写今天的“神话”......

那咋办?先武装头脑,恶补经济学大部头充充电吧,殊不知这个世界最不成熟的学科就是经济学,学的越有滋味中毒越深。

那咋办?先不管别人肩膀上是不是脑袋,咱姐们儿肩膀上扛的肯定不是麻袋。别激动!三英战吕布都拿不下,你冲上去就一定不是白送?

那咋办?马拉松必须要跑啊,咱不跑,通胀跑得可快呢......那就先找双跑鞋再说吧,别把成败看得太重,因为理财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特殊的职业。

原本我只是在这个版块帮移民的朋友看看加元的行情,对大家理财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看到有一些可疑的人和事才跟进来写两句,慢慢就扯了这么多闲篇,言语中会使人不太愉快,还请各位原谅。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原本我只是在这个版块帮移民的朋友看看加元的行情,对大家理财的事情根本不感兴趣,看到有一些可疑的人和事才跟进来写两句,慢慢就扯了这么多闲篇,言语中会使人不太愉快,还请各位原谅。[/quote]
LZ的指点对我们这些对汇率看不懂的人是盏明灯。:wdb17:
给大家热心的指导,大家心里应该都很感激的!:wdb37::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加拿大居民,如果想在网上做外汇期货的交易,要到哪里开户才可以?了解了一下,加拿大本土券商 QUESTRADE 和 TD WATERHOUSE 都不能提供外汇期货的交易平台,有别的加拿大券商可以提供外汇期货交易平台吗?是不是只能去找美国公司才可以,但好像好些美国公司都不接受加拿大居民的开户申请,那怎么办呀。


如果你还有中国的身份证,那就用中国身份去开户,美国金改以后,现在几个人还愿意用北美监管的交易商?很多美国交易商都在欧洲开立了分公司,受欧洲监管,大多数北美以外做交易的人都转去欧洲公司交易了。

我的网站管理员就有FXCM(UK)中国区代理资质,提供返点服务,你可以去联系。


谢谢,我知道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您能告诉我做外汇期货和外汇交易之间的区别吗,只是涉及点差的问题吗,我觉得一般外汇交易的点差有些高,如果做一个频繁的交易者,那应该选外汇期货呢,还是外汇交易?


外汇交易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到银行柜台拿票子换另一个国家的货币也是一种外汇交易,银行间进行汇兑结算也是外汇交易,个人在银行户口里进行实盘交易也算外汇交易,招行提供的外汇期权也是一种外汇交易工具,在专业的外汇交易商那里做外汇杠杆交易也是外汇交易。

你所说的外汇期货,重点在“期货”上,实际上就是一种合约交易的性质,不是真实的货币兑换性质,而是交易头寸的概念,对于交易者来说属于虚拟金融交易,但提供交易流通量的交易商在后面却是以真实货币交易的模式将你的头寸投放到市场中去进行匹配交割结算。

不必拘泥于“期货”这个字眼,因为外汇市场本身就不是“交易所”性质的市场模型,不同于股票那种由交易所集中买卖进行报价的中央结算中心,全球外汇市场是一种经由世界众多的货币交易结算点之间进行撮合匹配形成的报价机制,最初是各银行间通过电报进行报价的模式,后来是电传,再后来就是网络系统的电子交易,所以现在报价都是由这个大系统内的所有成员进行撮合性质的议价结果,这样也就没有了“期货”这种交易所接单来进行交易流通的必要了,所以说,交易环境和交易技术的进步对外汇市场的业态影响最大,对股票这类市场反而影响不大。

点差的大小直接说明问题,流通量越大,交易商提供的点差就会越小,因为交易量大,所以流通量就很充沛,越是活跃的交易就越能形成精密的点差,甚至还会出现负点差,点差是受交易技术和交易量直接影响的,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越快,交易量越大,点差就会越小,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早70年代外汇保证金交易开始出现,那时候还是以外汇期货的形式为主,合约都经由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集中后与全球各个主要银行进行交割结算,那时候点差还是很大的,因为交易技术不先进,交易量都不够大,杠杆比例也比较低,所以那时候参与外汇期货交易的交易者都是金融机构为主,个人交易者很难在那时候的点差和杠杆环境中获利,而且参与到期货合约交易的金融机构很多也是受大型贸易商委托进行货币的远期结算的风险对冲,交易本身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利,而是为贸易的汇率风险进行金融操作规避贬值。

进入2000年以后,IT技术的进步直接催生了一批专业的外汇交易商,这些交易商直接取代了期货交易所,因为这些交易商能够提供更迅速的报价,和更大的杠杆,这样交易者就可以获得远超过期货交易所的交易环境和条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在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外汇交易商具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进化势头,逐步向贵金属领域、股票交易、各类指数交易、CFD、ETF等领域进行市场扩展,原来很多交易所里面的股票经纪公司都有被这些外汇交易商吞并的可能,因为这些外汇交易商新贵们拥有了外汇世界的超级流通量,这些庞大的流通量能为交易商产生巨额利润,那么他们就有了足够的资本向传统金融市场的经销权进军,不断地压低各类金融交易的点差、佣金、服务费,为个人投资者提供更平民化的交易条件。

所以呢,原来由各大银行提供交易报价源的市场业态产生了变化,逐渐变成了这些专业的外汇零售商向全世界提供更快速更低点差的报价,反而那些银行都要通过这些新贵们寻求外汇流通管道,这下子清楚了吧,外汇世界发生了逆转,原因就是流通量才是王道,谁拥有了足够充分的流通量,谁就成为了市场的磁力中心,比的就是谁磁力更强。

目前看,外汇市场中的专业零售商就是FXCM、FXDD、IFX、OANDA之类了,早期的专业外汇报价银行逐渐地被市场淘汰了(丹麦的盛宝银行、德国的德银、瑞士的瑞银、英国的汇丰、美国的花旗等等),所以会出现这些老牌银行转而向外汇市场新贵们寻求贴牌合作进行外汇零售业务的发展。

正是因为这二十年来外汇市场的业态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大家都不是很明白其中的变化意味着什么,还是以前那种观念认为外汇交易要去银行、期货交易所做才行,其实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外汇保证金交易和银行实盘交易以及货币兑换是有区别的,专业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商提供的是一种信贷性质的保证金杠杆交易,这类公司不提供现汇的兑换服务,只是提供一种合约撮合的结算服务,也就是最基础的外汇撮合平台功能,也是这类专业公司存在的根本目的。货币兑换还是由那些和传统的银行柜台终端来完成,所以当你到银行去兑换货币时会发现点差巨大的原因(数百点甚至上千点),而专业的外汇保证金交易商的点差仅仅2个点差(例如欧元/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如果通过我们代理开户,我们返点给客户,那样点差更要少呢)。

你这个问题其实挺难得,我也借你这个问题把相关的东西写出来,如果没人问,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写这些出来,而且我敢说全世界也没有人写过这类问题,包括那些金融院校的书呆子们,呵呵,别处可看不到这些哦......


另外,加拿大身份能去欧洲的公司开户吗,




确定没有中国身份了?

加拿大的金融管理条例不限制的话,你就可以到欧洲公司开户,另外,交易商对代理的业务范围有要求,有些地区是交易商自己的业务领地,不愿意其他地区的代理商染指,不过我们都有办法对付,我们重点推荐FXCM、FXDD这两家,你要在网上多了解这两家公司的情况,不要只听我在这里说,我们也没有太多精力作解释说明,还是要靠你自己多了解。

我只能说,通过我们开户,能够给你返点,这是最实在的服务,如果你自己去开户,就没人给你返点了,点差都给交易商吃掉了。

另外,你要明确自己对外汇交易的风险有所了解,毕竟能够赢钱的人是很少的。

你可以在我的链接网站中看到客服QQ,直接去点击找客服交谈就行,或者在这个家园论坛中找“hhcindy”,他是这里的老会员了,也是我的学生,人就在温哥华,他是汇萃网站的管理员,也是“汇萃-盈聚”的负责人,代理开户业务他直接负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等着美元换加元呢,之前错过了:wdb7:,不知道啥时候机会还能再来:wdb14:

错过了就耐心等明年吧,美元还会再上去一次的,这周收盘情况看,加拿大的非农数据和美国的非农数据都对加元有利好影响,看样子短线也难再摸一次1.0了,美元也难出现短线上涨了,下周美元只会稍稍强一点,而后美元就会跌,美元/加元月内还是很大可能跌到0.9770附近。欧元下周短线仍旧可能跌至1.26区间后展开反弹。
 
最大赞力
2.23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错过了就耐心等明年吧,美元还会再上去一次的,这周收盘情况看,加拿大的非农数据和美国的非农数据都对加元有利好影响,看样子短线也难再摸一次1.0了,美元也难出现短线上涨了,下周美元只会稍稍强一点,而后美元就会跌,美元/加元月内还是很大可能跌到0.9770附近。欧元下周短线仍旧可能跌至1.26区间后展开反弹。

谢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看看美元后面十来天是不是要涨起来,但仍是短线波动性质,美元/加元还会再回1.0附近(现在是0.9920),欧元也可能会跌回1.26-1.25(现在是1.3050)。

yaoyue老师周末好!
按照老师之前的指教,明年一季度用暂不用的人民币换欧元,大约在什么价位?
我不懂外汇,每次都是死守老师指导的价格(比如这次换加元,就在6.21-6.23分多次换购的)。
再次谢谢老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yaoyue老师周末好!
按照老师之前的指教,明年一季度用暂不用的人民币换欧元,大约在什么价位?
我不懂外汇,每次都是死守老师指导的价格(比如这次换加元,就在6.21-6.23分多次换购的)。
再次谢谢老师!
嗯,前段时间先解决一部分就不用忍受震荡期的煎熬了。

明年期待欧元/美元能跌到1.14XX附近,也许不到,也许更深一些,的确有些夸张,我只是根据现有的线索做的粗略判断,还是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来再看是不是需要修正看法,暂且这样预期吧。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