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作经验分享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几月登陆和买房不一定有直接关系。大温地区的房产市场和国内区别还是很大的,一般情况,任何时候、任何区域都能买到中意的房子。比如热点区域温西现在挂牌的有近4000套,richmond有2500套,南surrey(whiterock)区域有2000套,burnaby也有近4000套。通常情况,一年四季大温地区的挂牌总量变化不大,总数20000套左右。冬季略降,夏季略升。什么时候登陆,和买房的目的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是投资,那一年四季都可以的,投资的房子一般都是在固定的那几个区域,值得投资的要等运气。如果是自住,最好是春夏交替的时候,比如4、5月登陆比较好;天气开始转好,房源开始增加,市场开始活跃,有利于多看。这样,差不多看到年底,一般来说,应该可以找到中意的房源。记住,这里好房子很多很多,千万不要被忽悠、不要去抢下offer,当冤大头。只要有钱,稍微多点耐心,一定可以买到满意的。

谢谢LZ的解答,太详细了,对新民的最好建议,给您加声望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抓紧换汇

这两天随着国际油价的下跌,加元汇率也一路走低。我查了一下,现在的汇率1:6.15,是2011年底、2012年6月以来的第三个地点。据我多年观察,6.1几的汇率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低点。所以,今年将登陆的各位新移民,抓紧时间,先多换点汇在那里。用不用,将来再说。想想我2011年登陆时换的,6.6啊。差不多是8%的差价了。就算涨到6.4,那也是4%的差价,比一年期的定存利息还要高点。所有有钱的,赶紧换;打算过来的,赶紧换;这不是最低,但是近期可能也差不多最低了。
汇市有风险,供大家参考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你的想法当然可行,确实是,两个孩子的牛奶金就快差不多一个孩子的托儿费了。牛奶金和你上一年国内收入有关的,申请的时候需要填写上年度的收入,就像报税。
fleetwood的两房的house分租(独立进出和厨卫)大概就是800左右,看地段和配置。有地面上的,也有半地下室。房源还是比较多,可以适当讲价。公寓房源少一点,主要是公寓就少;也会略微贵一点。建议你先短租个10天半月,然后自己亲自考察出租房比较好。

看到楼主的答复,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要不然两个孩子的托儿费真是让我们压力大呀。主要是怕过去先开始工作不好找,就得吃老本了。不过申请牛奶金时,国内收入需要什么凭证吗?比如单位开的收入证明,还是申报时自己填个收入就行,他们会向国内单位做调查吗?
还有您对那边的汽车维修方面的工作了解吗?好找工作吗?LG是做这行的。谢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lz好。又有问题了。呵呵。
第一个问题:我在中国的银行做些理财金的投资。虽然只有5%的年收益率,但几乎没啥风险,且确实好过存款。不知道加拿大有没有类似收益率又几乎没风险的投资工具?
第二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加拿大普遍的投资收益率不如国内。那么我继续做国内的理财金操作,这部分收益如何计税?(我说的前提是:登陆即报资产情况,以后的增值都很清楚。)我查了下相关资料,迷惑的是:这部分收益是按照个人收入(工资)计税(联邦加省税的方式,大概20%多)?还是按照Capital Gains计税(另外一种计税方式)?边际税率是按照两项收入相加计算税率,还是单独计量之后采用单独的边际税率?谢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看到楼主的答复,心里稍微放松了一点。要不然两个孩子的托儿费真是让我们压力大呀。主要是怕过去先开始工作不好找,就得吃老本了。不过申请牛奶金时,国内收入需要什么凭证吗?比如单位开的收入证明,还是申报时自己填个收入就行,他们会向国内单位做调查吗?
还有您对那边的汽车维修方面的工作了解吗?好找工作吗?LG是做这行的。谢谢!

申请牛奶金填写上年度收入,不需要什么证明,自己填写就可以。但是,你是什么身份、职务等,在中国大致是什么收入水平,其实别人加拿大税局还是大致有个数的。所以,最好还是如实填写,税局真要调差也是很容易的。但一般不调查,这边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说什么他都相信,不会首先怀疑你说假话。当然,说假话的后果比较严重,也只能是你自己承担。
汽车维修方面关键看你是做什么,如果是做维修的技师,还可以口语交流,还是有机会找到工作的,毕竟这边车多、维修店也多。如果你是做维修管理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恐怕难。但是,即使是维修技师,也需要这边的license的,所以可能还是需要去读一个汽车维修方面的certification的,时间不会很久,抓紧点,可能几个月就能拿到。像BCIT、kwantlen等学院都有汽车维修专业。如果你LG是做这个的,那再好不过,这种工作不会太辛苦,收入会比较高,养你们一家4口没有问题。
祝你们心想事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lz好。又有问题了。呵呵。
第一个问题:我在中国的银行做些理财金的投资。虽然只有5%的年收益率,但几乎没啥风险,且确实好过存款。不知道加拿大有没有类似收益率又几乎没风险的投资工具?
第二个问题:我个人感觉加拿大普遍的投资收益率不如国内。那么我继续做国内的理财金操作,这部分收益如何计税?(我说的前提是:登陆即报资产情况,以后的增值都很清楚。)我查了下相关资料,迷惑的是:这部分收益是按照个人收入(工资)计税(联邦加省税的方式,大概20%多)?还是按照Capital Gains计税(另外一种计税方式)?边际税率是按照两项收入相加计算税率,还是单独计量之后采用单独的边际税率?谢谢

第一个问题,加拿大几乎没有收益5%风险为零的投资产品;如果一定要比较类似的产品的话,加拿大有长期投资的理财产品,收益4%左右,长期到2035或2045年到期;我相信你不会选择这样的长期投资。

第二个问题既复杂又简单,复杂是capital gains这个东西要界定比较复杂,到底什么样的资产产生的收益算capital gains?但你的理财收益应该算capital gains。简单是不管你的理财收益算不算capital gains,都可以把理财收益按照个人收入计入报税;只是在报个人收入时,如果是capital gains,只需要计入50%就可以;如果不是capital gains,就需要全部计入。另外,你那个联邦加省税20%多的说法是不对的,个人所得税是不固定的,从0 到40%多;视你的报税总收入水平和居住在哪个省而定。加拿大的个人所得税是由联邦和省两部分组成,联邦税是一样的,各个省的税是不同的(低的10%,高的近17%);比如,如果你的年收入10万加币,联邦加省税应该在30-35%之间。

最后声明一下,我不是专业会计师,上面的说法只是我个人的理解(片面、一知半解),建议你找一个专业会计师咨询一次,或者请专业会计师帮你报一次税(一般就几十元加币),第二年自己报税就清楚了。这种事情最好通过专业人员搞清楚,一劳永逸,没有后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多谢。加拿大税很复杂,但这个坛子里,好像这方面的tz很少啊。呵呵。
按照您的理解,工资收入和资本收益,还是分着报税的吧?或者现实点说,那个报税表格里,这两项是分列的吧?
谢楼主耐心解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多谢。加拿大税很复杂,但这个坛子里,好像这方面的tz很少啊。呵呵。
按照您的理解,工资收入和资本收益,还是分着报税的吧?或者现实点说,那个报税表格里,这两项是分列的吧?
谢楼主耐心解答

不用客气,这方面确实需要专业会计帮助。建议你还是需要的时候,请个人帮忙。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吃饭、喝酒、抽烟

吃饭、喝酒、抽烟,这种在国内再普通不过的生活方式,到了加拿大却有了天大的变化。吃饭,不是简单的每日三餐,我的意思是外面的饭局;整个加拿大以及加拿大人就像我们山区及山区里的老农民,哪里会在外面找饭局?每天下班都是回家,老板带头:“怎么还不回家?明天上班再做嘛。”有时候还真不习惯,这是老板在说话吗?你说平常不在外面吃饭嘛,也还情有可原;但是周末一家人出去玩,他也硬是不上餐馆。怎么办?汽车后备箱里什么都带,吃的、喝的,甚至烧烤炉、气罐都带,完全自助,看得餐馆老板那个恨啦。那是不是这边就没有餐馆?不是,还是有人上餐馆的,单生、年轻人、部分家庭。我们也去过几次,大致可能半年一次吧。即使是去,那也是全家一起活动。虽然不去餐馆,但是我们的家庭聚会还是很多,应该一个月3-4次吧。大温地区的中餐馆还是很多的,尤其是richmond、vancouver、burnaby,很多很多,有些还是味道不错;不过,多数为了照顾当地人的口味,已经变种了。外面吃,也还是有好处,方便、省事。如果想吃到正宗的中国风味,稍微下点功夫,上网搜搜网友的评价,就可以搞定。
喝酒那就大不同了。我那么多朋友(也不多,聚会过的也就20多个吧),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人老兄喝点酒,我还是酒量很小的。记得刚来时,无聊,买了一瓶500克的二锅头,基本我一人喝,整整6个月才喝完。说实话,这边没有喝酒的氛围,除非碰到几个臭味相投的朋友。BC的酒是专卖的,多数店里没有中国酒,但在richmond和burnaby的几家大的店里是有各种中国酒的,茅台、五粮液等都有,我去了很多店,但没有看到郎酒、水井坊等,二锅头是最常见的中国白酒。花雕是有的,杏花村是有的。应该可以满足一般的需求,价格还算公道,和国内差不多,二锅头略贵。如果有特别需求的朋友,也可以自带。
抽烟。这是和国内差别最大的一点,我的朋友没有一个人抽烟。我以前抽,但在国内就已经不抽了,过来以后更没有抽烟的环境了。这里烟的税是很贵的,再加上大家很注意健康,所以抽烟的人很少。而且,这边法律规定,室内是不可以抽烟的,包括自己家里。如果在家里抽烟,家人或者邻居是可以报警的。我家对面那两口子(男的欧罗斯人、女的台湾人),见到他们最多的时候,就是他们出来在路边抽烟的时候。但是,这边抽烟的女人很多,我观察,从比例到绝对数量,应该会多过男人。但不管是什么样的抽烟环境,我都劝朋友们还是把烟戒掉,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抽烟是没有好处的。

吃饭、喝酒、抽烟是不是和国内有很大区别呢?这是真的,我感觉区别蛮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申请牛奶金填写上年度收入,不需要什么证明,自己填写就可以。但是,你是什么身份、职务等,在中国大致是什么收入水平,其实别人加拿大税局还是大致有个数的。所以,最好还是如实填写,税局真要调差也是很容易的。但一般不调查,这边最大的区别就是你说什么他都相信,不会首先怀疑你说假话。当然,说假话的后果比较严重,也只能是你自己承担。
汽车维修方面关键看你是做什么,如果是做维修的技师,还可以口语交流,还是有机会找到工作的,毕竟这边车多、维修店也多。如果你是做维修管理的,也就是说管理人员,恐怕难。但是,即使是维修技师,也需要这边的license的,所以可能还是需要去读一个汽车维修方面的certification的,时间不会很久,抓紧点,可能几个月就能拿到。像BCIT、kwantlen等学院都有汽车维修专业。如果你LG是做这个的,那再好不过,这种工作不会太辛苦,收入会比较高,养你们一家4口没有问题。
祝你们心想事成!
真心感谢LZ为我们一家解答了这么多的问题。关于牛奶金的申报,我们还是会如实上报国内收入的,知道加拿大是个诚信社会,至少相对于囯内是这样的。至于LG的工作问题,他在国内一直在一家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做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师,口语和专业英语还可以,会一些德语,工作中经常和老外打交道。他是准备去BCIT去读书,考一个当地的license,希望对找工作能有帮助。一开始,我们全家估计得指望他了。孩子太小,估计我不太方便工作。不知在那边,part-time工作好找吗?光靠一个人,我怕经济压力太大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真心感谢LZ为我们一家解答了这么多的问题。关于牛奶金的申报,我们还是会如实上报国内收入的,知道加拿大是个诚信社会,至少相对于囯内是这样的。至于LG的工作问题,他在国内一直在一家国际知名汽车企业做汽车维修技术培训师,口语和专业英语还可以,会一些德语,工作中经常和老外打交道。他是准备去BCIT去读书,考一个当地的license,希望对找工作能有帮助。一开始,我们全家估计得指望他了。孩子太小,估计我不太方便工作。不知在那边,part-time工作好找吗?光靠一个人,我怕经济压力太大了。

不用客气,我的意见也是供参考。从你今天的信息看,你LG的工作应该可以多方案考虑。还可以考虑做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你们过来以后,还是不要太急地做出决定,最好有个3个月的适应和了解期,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和你老公的情况类似,我的一位韩国朋友,移民前在韩国kia的进出口公司工作,登陆温哥华以后,一直和原公司保持联系,结果1年不到,经朋友推荐,多伦多的kia公司聘用了她。就你老公的经历和个人情况,我觉得你老公基本可以确定继续在汽车行业找工作,边读书、边找工作,甚至边读书边工作都是可以的。只有一点需要慎重,就是读什么专业?正常情况,你老公有可能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不出1-2年就可以稳定下来;祝福你们。
关于你说的part-time的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不过我不建议你去做,实际上这边的生活压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尤其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能带好孩子、做好家里的事情,你老公可以放心地出去打拼,一个人的收入真的够你们全家人了。等过个3、5年,小孩大一点以后,倒是可以去做一个上午时间段的part-time工作,或者去读一个什么certification。
上面的建议希望对你们有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不用客气,我的意见也是供参考。从你今天的信息看,你LG的工作应该可以多方案考虑。还可以考虑做汽车销售、售后服务等。你们过来以后,还是不要太急地做出决定,最好有个3个月的适应和了解期,然后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和你老公的情况类似,我的一位韩国朋友,移民前在韩国kia的进出口公司工作,登陆温哥华以后,一直和原公司保持联系,结果1年不到,经朋友推荐,多伦多的kia公司聘用了她。就你老公的经历和个人情况,我觉得你老公基本可以确定继续在汽车行业找工作,边读书、边找工作,甚至边读书边工作都是可以的。只有一点需要慎重,就是读什么专业?正常情况,你老公有可能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不出1-2年就可以稳定下来;祝福你们。
关于你说的part-time的工作,还是比较好找的。不过我不建议你去做,实际上这边的生活压力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尤其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你能带好孩子、做好家里的事情,你老公可以放心地出去打拼,一个人的收入真的够你们全家人了。等过个3、5年,小孩大一点以后,倒是可以去做一个上午时间段的part-time工作,或者去读一个什么certification。
上面的建议希望对你们有用。
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的。下周末,我们还要参加CIIP,看他们对我们找工作能有什么建议。如果我们明年真的在fleetwood落脚,真想跟您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当面感谢您一下。
最近,我们在关注怎么往那边带钱的问题。在论坛里看到有的贴子说在那边的银行存款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福利。真有这回事吗?那登陆时,该往银行汇多少加币合适呢?如果买房,房款怎么带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建议的。下周末,我们还要参加CIIP,看他们对我们找工作能有什么建议。如果我们明年真的在fleetwood落脚,真想跟您认识一下,交个朋友,当面感谢您一下。
最近,我们在关注怎么往那边带钱的问题。在论坛里看到有的贴子说在那边的银行存款不能太多,否则会影响福利。真有这回事吗?那登陆时,该往银行汇多少加币合适呢?如果买房,房款怎么带呢?

在不在fleetwood落脚,我们都可以交朋友,都是地球人哦。
银行存款的多少原则上是不会影响福利的,福利主要是和你报税的收入挂钩。除非你的存款多到利息收入都需要上税,那一定会影响福利。当然,少数情况下是会影响的,比如向银行申请读书的贷款,银行在审批的时候,看你存款很多,一般就不会批给你了(贷款读书也是很好的福利,无息、还款可以比较长、免除部分本金)。
登陆时往银行汇多少钱都可以,前提是这些钱都是合法收入。只要不多到引起反洗钱机构的注意就可以,即使引起反洗钱机构的注意,只要你能说清楚钱的合法来源,也是没有问题的。加拿大是一个诚信和法制的国家,你银行的钱,政府、税务机构、移民机构都是没有权利去查的,除非你犯事,法官批准要求银行提供,否则你的所有信息都是受保护的,银行提供给其它机构是违法的,你可以告它。
至于买房的钱怎么带,我还是建议通过银行汇款或者自己带汇票;绝不建议带现金。其实汇5万加币,才420元人民币,这个手续费值得花。如果一个人汇不够,请几个亲戚、朋友帮忙汇就可以了。只是将你转人民币给朋友、朋友换汇、汇钱的所有银行回单收存好,并且带到加拿大,自己作为交易记录保存好就可以了。只要注意一下换汇的时间节点,在汇率相对较低的时候换,5万加币那才节省420元呢?4200元都不止,比如最近换?可以节省15000元人民币了。
顺便多说几句,加拿大每年都需要报税,报税的所有资料都需要长期保存(至少6年),你就当这些银行的交易回单是报税资料的一部分,保存在一起就好了。
祝好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难以理解的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环境优美、社会制度健全、人民友好善良。整个社会诚信、公平、正义,但对我们新移民来讲,她的诚信、公平和正义,却多少有些难以理解。
加拿大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不仅仅是有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诚信体现在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个人的信用体系覆盖了个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和经济行为,你的任何不良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导致你个人信用的减低。而个人信用又全靠你良好的个人行为,日积月累、长期才能积攒起来,没有人愿意在一夜之间,将自己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化为灰烬。今天的加拿大,很多地方体现诚信唯一、绝对以及肯定的证据,就是你自己的陈述,你说是那就是,谁都相信,从民众到政府。有些时候,我们特别不能理解,不自觉地会认为,老外为什么那么老实?你说什么他都相信。比如,麦当劳卖可乐,有大小杯的差别,大杯5元,小杯3元;但都可以无限制续杯。我们中国人绝大多数会买小杯,不够再续嘛;但很多老外会买大杯。奇怪,很奇怪。如果你问老外为什么买大杯,他们的回答更奇怪:我要一大杯才够喝。两小杯不等于一大杯,那是不诚实的行为,不可以做的。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会这样?谁对谁错?也许上升不到道德的层面,也许没有对错之分,但这就是真实的加拿大,不一样的加拿大,需要我们学习的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讲诚信最终不会吃亏的国家,虽然短时有可能给个人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对整个社会来讲、对人的一生来讲,会提高全社会的良好秩序,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会给个人带来永久正收益,个人会从良好的社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对新移民来讲,也许这就是文化冲突之一;我们有必要调整、学习,不用文化差异作为借口,放纵和原谅自己,也努力做一个新人。这样移民才真正是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真的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在不在fleetwood落脚,我们都可以交朋友,都是地球人哦。
银行存款的多少原则上是不会影响福利的,福利主要是和你报税的收入挂钩。除非你的存款多到利息收入都需要上税,那一定会影响福利。当然,少数情况下是会影响的,比如向银行申请读书的贷款,银行在审批的时候,看你存款很多,一般就不会批给你了(贷款读书也是很好的福利,无息、还款可以比较长、免除部分本金)。
登陆时往银行汇多少钱都可以,前提是这些钱都是合法收入。只要不多到引起反洗钱机构的注意就可以,即使引起反洗钱机构的注意,只要你能说清楚钱的合法来源,也是没有问题的。加拿大是一个诚信和法制的国家,你银行的钱,政府、税务机构、移民机构都是没有权利去查的,除非你犯事,法官批准要求银行提供,否则你的所有信息都是受保护的,银行提供给其它机构是违法的,你可以告它。
至于买房的钱怎么带,我还是建议通过银行汇款或者自己带汇票;绝不建议带现金。其实汇5万加币,才420元人民币,这个手续费值得花。如果一个人汇不够,请几个亲戚、朋友帮忙汇就可以了。只是将你转人民币给朋友、朋友换汇、汇钱的所有银行回单收存好,并且带到加拿大,自己作为交易记录保存好就可以了。只要注意一下换汇的时间节点,在汇率相对较低的时候换,5万加币那才节省420元呢?4200元都不止,比如最近换?可以节省15000元人民币了。
顺便多说几句,加拿大每年都需要报税,报税的所有资料都需要长期保存(至少6年),你就当这些银行的交易回单是报税资料的一部分,保存在一起就好了。
祝好运!
再次感谢楼主详尽的答复!我们会在您的帖子里继续学习的。祝福楼主一家在温的生活幸福快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难以理解的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美丽的国家,环境优美、社会制度健全、人民友好善良。整个社会诚信、公平、正义,但对我们新移民来讲,她的诚信、公平和正义,却多少有些难以理解。
加拿大是一个讲诚信的国家,不仅仅是有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体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而且诚信体现在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是个人的信用体系覆盖了个人的绝大部分社会和经济行为,你的任何不良行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导致你个人信用的减低。而个人信用又全靠你良好的个人行为,日积月累、长期才能积攒起来,没有人愿意在一夜之间,将自己几年、几十年的积累化为灰烬。今天的加拿大,很多地方体现诚信唯一、绝对以及肯定的证据,就是你自己的陈述,你说是那就是,谁都相信,从民众到政府。有些时候,我们特别不能理解,不自觉地会认为,老外为什么那么老实?你说什么他都相信。比如,麦当劳卖可乐,有大小杯的差别,大杯5元,小杯3元;但都可以无限制续杯。我们中国人绝大多数会买小杯,不够再续嘛;但很多老外会买大杯。奇怪,很奇怪。如果你问老外为什么买大杯,他们的回答更奇怪:我要一大杯才够喝。两小杯不等于一大杯,那是不诚实的行为,不可以做的。这让我们不得不深思,为什么会这样?谁对谁错?也许上升不到道德的层面,也许没有对错之分,但这就是真实的加拿大,不一样的加拿大,需要我们学习的加拿大。
加拿大是一个讲诚信最终不会吃亏的国家,虽然短时有可能给个人带来一定的损失。但对整个社会来讲、对人的一生来讲,会提高全社会的良好秩序,提高社会的和谐度,促进社会的发展。也会给个人带来永久正收益,个人会从良好的社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对新移民来讲,也许这就是文化冲突之一;我们有必要调整、学习,不用文化差异作为借口,放纵和原谅自己,也努力做一个新人。这样移民才真正是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真的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LZ说的太好了:wdb3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加拿大的公平随处可见。
小孩上学以就近为原则,只要你住在这个学区,你就可以上这个学区的学校。你不住在这个学区,你就不可以上这个学校。交钱的私校不在此列。很多福利,加拿大政府就看一个东西:你报税的收入。对加拿大当地人来说,这一点问题都没有,他们没有多少存款,也在供按揭,所以收入就是他经济状况的真实反映。但是,为了体现公平,也让不少新移民钻空子。比如,银行有几十万的存款,开着奔驰、住着几百万的house,但是就是没有多少收入(不知是真没有多少收入,还是有海外收入没有报税),结果什么福利都有,医保每月100多不用交、买药可以打折、所有健身设施免费、眼镜、牙齿都有补贴,甚至每年还可以享受20次每次23元的保健按摩;这是什么公平哦。
其实,加拿大真正的公平,体现在机会的公平。只要你愿意,不管你是什么种族、多大年龄,你可以自由地迁徙到你想去的地方;你可以在成年后的任何年龄申请上大学;你可以在任何成年年龄去应聘任何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招聘从来没有年龄、性别限制);你也可以主动选择做一个homeless(不过加拿大的冬天有点难熬,好在政府也专门为homeless准备有过冬的设施)。也就是说,你的一生都有机会改变你自己,改变你的职业、你居住的城市、你的学历,乃至你的一切,只要你愿意。
加拿大的公平还体现在,成年以前你必须上学。而上学你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生存的能力。所以,这边有很多小孩中学毕业就工作,10年,20年以后,如果需要或者有兴趣,他们又会选择回到学校,再继续深造,这时候的学习,我相信,没有谁不是为了生存或者为了兴趣再学习的,所以没有人需要督促,自己就会百分百地努力。
加拿大的公平也体现在医院。看病、检查、手术等等,都要预约排队,有些时候真不是我们能够一下接受的。能够移民出来的,在国内家乡大多有点关系,谁没有在医院开过后门?但是这边真不行,也许行但我们还没有找到门路,所以我见了好几起因为排队等候时间太长,又不能插队,只好一张机票直接回国看病了。病人的心情我还是理解的,如果是我,也会这样。但是,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这个头痛的公平的。
在我的记忆中,公平这个字是又熟悉又陌生,曾经何时当提到公平时,多数人会不削一顾地笑笑:你还很纯洁,不过也很幼稚。
其实,加拿大也会有很多的不公平存在,比如新移民的经验和学历还是不大容易得到承认,找工作还是必须要有本地工作经验,这些也许是正常的要求。但是一个社会只要大多数时间、大多数地方、大多数事情、大多数人可以得到公平,这就是一个公平的社会,一个可以向往的社会。加拿大肯定不是最好的社会,但应该可以算最不坏的社会之一。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行前准备、登陆、居住、孩子入学、买房买车、学英语、找工

加拿大最新就业和经济前景分析

加拿大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就业报告显示,加拿大二月份就业市场表现十分良好,超出所有人的预计。二月份新增就业岗位5万多个,且大部分为全职工作。其中,安省和BC表现最好;安省新增35300个职位,BC也有19800个新增职位。全国的失业率降低至7%,是近4年来的最低。魁省表现不尽人意,二月减少工作13100个。对于加拿大经济有两条好消息:一是美国经济明显复苏,多家机构预测2014年,美国经济将有2-3%的增长;美国经济的好转,对加拿大来说就是绝对的利好,因为加拿大的出口十分依赖美国市场;而且二月份的贸易逆差已经减低至2亿元水平,也表明加拿大经济的复苏。第二个关键因素是,加拿大有望成为世界主要能源生产和输出大国;目前加拿大是世界第六大产油国,预计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第四大产油国。而能源的重点是在西部,尤其是阿省和BC。阿省的原油和天然气,除了输送美国之外,将来的重点是通过BC的港口,输送到东亚国家和地区,比如中日韩以及台湾和香港。BC目前正在讨论新建液化天然气厂、从阿省到BC北部港口的石油管道工程、BC省的炼油厂等大型工程项目。从前景上分析,除了传统的就业中心安省外,长远来讲,BC和阿省也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和相应的服务业。
我们新移民在选择居住地点的时候,不得不考虑就业和将来的发展,目前和将来的经济和就业形势是必须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上述信息,供即将登陆的同学们参考。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