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你关于石库门的回忆写的好棒,好生动,超赞额~

让我想起了童年偶尔去康定路舅公(奶奶的哥哥)家玩的情形,静安区康定路的石库门房子好像在十几年前就拆迁了,真心觉得蛮可惜的~

他们一家五口住那里,一楼是天井+大大的客堂间+厨房间,二楼是两间房间,大概就是艾米丽说的亭子间和前楼,一间比较小,一间很宽敞,没有阁楼。我们走亲访友的时候,客堂间里总是放两张圆台面,以前上海人喜欢在家里吃团圆饭,自己烧,不像后来都到外面饭店去吃了。我最喜欢和表姐表哥在天井里玩了,大人在客堂间吃饭聊天,我们小孩子吃完就跑到天井玩,哇咔咔~

他们后来从那么好的地段拆迁到较远的沪青平公路,离机场很近,头顶上经常有飞机飞过~好啦,偶关于石库门的回忆就这么多了,期待艾米丽的下一回搬离石库门^_-


关于石库门的回忆,我准备暂告段落了,但是我觉得石库门生活和文化还可以挖得更深。非常希望能有高手们继续补充,帮我添砖加瓦,先谢谢了!

下一回,我想讲一讲俺家搬离石库门的选择 - “以地段换面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艾米丽真有才啊,不当作家都可惜了。虽然我不是石库门长大,但是小时候的生活真是差不多那样的。小孩子不觉得生活苦,现在回忆起来,那时艰苦的日常生活似乎也不显得那么苦了,甚至是夹着丝丝甜味的。等艾米丽早点来更新啊,让我们这一代上海人随着你的文字渐渐走进往日美好回忆。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石库门楼里的厨房位于底楼,亭子间下方,上海人一般把它叫作“灶披间”。既然一栋石库门房子里,楼下楼上客堂间、前楼和亭子间,要住上3户人家,所以这个“灶披间”,当然也是3户人家合用的。

由于石库门弄堂狭小,位于底楼的灶披间的采光受对面楼房影响,一般都比较暗,基本上白天也要开灯。每户人家一个煤气灶,上方按一盏灯,旁边墙上还钉着一个碗橱。水池也是公用的,一个水池里三个水龙头。烧饭的地方还好说,水池本身不大,再要三户人家公用,就稍微有点为难,无法同时接水,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此外,这个公共水池,也承担了所有人在那里洗头的任务:p

黄昏时候,无疑是“灶披间”里最热闹的时候,三户人家同时奏起锅碗瓢盆交响曲,菜香四溢,当然也油烟弥漫:p。邻里友好的话,会借此机会切磋一下厨艺,甚至交换品尝一下菜肴;如果别扭着呢,那么相互间就伙食好坏“别别苗头”(“攀比”的意思),甚至摔锅扔勺,故意弄出些响声以泄私愤也是有的;)

“灶披间”其实是多功能的。既是厨房,也是停放自行车的地方,还可以是浴室。一般在“灶披间”的另一头,就是一个公用厕所。我家那时住的石库门房子是日本人建的,所以是蹲式的。不过这个公用厕所真的很小很小,只能容纳一人。我已经有点记不清成年人的洗澡当时是怎么完成的,估计就是搁个小澡盆在蹲式便器上,然后关上门解决?至于我们小孩呢,夏天怎么洗澡我也有点想不起来了,冬天则是印象深刻,一般都是把“灶披间”里的自行车先挪到户外,然后在中间摆上浴盆,再搞个浴罩(如图所示)开始洗,一般妈妈总是钻进来帮忙,以便洗得快点,不要着凉。为了尽可能地让热气持续时间长一些,刚入盆时的水总是被老妈调得很烫,让人叫苦不迭,我不知道是不是就和活猪被烫猪毛时的感觉差不多:) 一户人家的小孩洗好,另一户人家的小孩赶快接上,以便充分利用好“灶披间”里此时已经蒸腾起来的热气。

平日总要在这样局促的空间里完成多种功能,邻里之间的摩擦碰撞在所难免。弄堂里有时会响起某号楼内吵架的声音,吵着吵着可能就从“灶披间”里吵到了弄堂里:)。也许是为了尽量避免摩擦吧,一系列心照不宣的规矩也就出现了。比如尽量少管闲事,各自划分好应有地盘,互不侵犯,谁也不沾谁的光。哪怕邻居家灶台上的灯正好开着,那光线足够你去水池边洗个手刷个牙啥的,你也非得把自己家灶台上的灯一开,以显示出一种姿态:) -- 我想这的确已经演变成了上海人行为方式的一部分。

We shape our buildings; thereafter they shape us.
-- Winston Churchill

一直看大家提石窟门,但不知道是啥样的,刚上网去搜了一下,贴出来,不知道能看到图片否




这张图,跟我上海朋友家的老宅类似,她家房子里面的结构很宽松,估计在当时是属于住房条件很好的人家了。

我刚结婚时住的房子7点8平米,不过两个人住,一个人也摊到近4平米了,呵呵。为啥那时一点都不觉得苦 :wdb16:

娃娃的回忆真是很生动很有趣 :wdb19:
 

irene999

反面典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唉,邻家饭菜香?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我喜欢听北方人说话,只要不是那种舌头卷太厉害让我听不懂的。我怎么觉得像上海、宁波之类的方言,其实发音都很硬呢,苏州话是很软的,但又太软了:(

呵呵,我是说,他们声音频率很高,大声嚷嚷,颠覆了我的印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哈哈哈,娃娃一看就不会骂人。
有一次“天天向上”节目请了几个地方的方言代言人,其中说上海话的那个小伙子非常逗,话也好听,贴出来分享一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zv6buD7NGA

可惜你的视频俺看不到,不过的确,上海话说得好玩起来,也很好玩的,主要是一些上海切口,可能还得伴着上海话的语音语调,才能说出那种特有的喜感来。这也就是为什么用上海话讲的滑稽戏如果改成用普通话讲,还有周立波的清口一改成普通话,就都一点不好笑了。

既然大家对上海方言也貌似有兴趣,我争取再把它也总结成一个主题,留待以后说,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谢谢楼上Fascination和一庐姐的素材分享,不过一庐姐,为什么你的贴图,我看不到呢:( 不知加拿大朋友看得到吗?因为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你的链接,国内被墙了的关系。

也谢谢peggy和“真着急”(btw,你着急啥?:wdb6:)以及其他一些老朋友的支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没想到大家对石库门(注意是“石库门”而不是“石窟门”哦:p)还挺感兴趣的,那在写下个话题前,稍微再唠叨几句。

就像楼上peggy说,“小孩子不觉得生活苦”。是这样的。虽然俺人生的头10年在9平方里度过,但我回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的生活充满了乐趣,那样的乐趣,再也不可能有了。比如玩捉迷藏时,在同伴眼皮底下从这栋石库门的“灶披间”门进去,转身就敲开“客堂间”阿婆家房门,然后经她家天井大门(也就是整栋楼的后门),逃窜到隔壁弄堂里了:wdb6:;天太热睡不着时,大家都搬张躺椅,在弄堂里甚至马路的人行道上乘凉“嘎山湖”(聊天的意思),直到夜深才渐渐散去,但是像我这样的小孩,是不被允许太晚睡觉的,于是俺就在9平方里辗转反侧中,听着窗外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各种八卦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还回忆起几件轶事:

1)之前说过,石库门房子的顶部,不是个晒台么,那里除了晾衣服,也可以养宠物或者鸡鸭:p。我以前就和住前楼的同班小女孩一起养过一只小狗,可惜有一次我过生日,好心给它吃奶油蛋糕,它真的很爱很爱吃啊,吃了还要,吃了还要,我们两个小姑娘看它太可爱,也不停地满足它,结果大概吃伤了,第二天它就便血,后来一命呜呼了:wdb14:

还有,俺大概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弄堂里,一栋楼顶晒台上突然飞下来一只没有绑好的鸡!而且居然就飞到了我的头上,并扑打着翅膀。这真的是相当相当恐怖的记忆!此时我打出这些文字时,都依然心有余悸。从此以后,我就对一切带翅膀的动物充满了心理障碍......

2)还记得那部日本连续剧《姿三四郎》吗,当时在上海播放时,出现万人空巷的情景。那首主题曲也很好听,有一天看电视时我们把它用录音机录了下来。第二天吃晚饭时,我妈播放这首歌,只听还在“灶披间”烧饭的前楼阿叔惊呼一声“啊,今天‘姿三四郎’怎么提前播放啦?” 然后就“咚咚咚”地冲上楼进屋去了。我们在亭子间里都快笑翻了,但是决定将错就错,故弄玄虚,还特地把音量调响了一些。由于房子隔音效果欠佳,弄堂又窄,很快就听到弄堂里也有人在叫:“‘姿三四郎’开始啦?!” 接着是慌张的脚步声:D :D :D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前楼阿叔很快就来到我家门口询问,我们也就坦白了。弄堂里也开始有别的楼里上当的邻居跑出来互相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我妈就下楼招供了。于是大家在一场虚惊之后嘻嘻哈哈地各回各屋继续吃晚饭。到了7点多,真正的“姿三四郎”正式开始播放,整条弄堂于是安静下来,只听得到电视里那首主题曲在回荡:)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另外,石库门里诞生过许多文人。据说鲁迅、茅盾当年都是在“亭子间”里写出了伟大的文学作品的,而住过前楼或者客堂间的文人就更多了,蔡元培、夏衍、田汉、刘海粟、赵丹、吴昌硕、张大千...... 是逼仄的环境反而激发了灵感的喷薄而出吗?:) 对咱们后人来说,真是无才不能怨“石库门”啊:p

的确,虽然石库门的居住条件局促不宜人,但没有影响许多上海人对于生活品质尽可能的追求。上海有一句俗话:“螺蛳壳里做道场”。房子固然小,但是上海人对于居室的美化装修,对于氛围的营造,普遍还是比较看重的。就拿我家来说,虽然因为地方小,没法弄啥摆设,但是我妈总是要把大橱和五斗橱擦得发亮,如果在上面,还有镜子上发现了我的手指印子,我就免不了要被她数落一顿:wdb12::wdb12::wdb12: 有在北方上大学的上海朋友曾经说:北方人家里不太注重装修,不太讲究,不知道是不是这样?Well,没有褒贬之意,只是觉得风格的差别的确存在。也许在我们眼里,北方人不讲究;在北方人眼里,上海人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种zhuangbile?:)

当时虽然只是80年代,我记得家长们对孩子的音乐熏陶已经比较常见了。比如我家前楼的姑娘因为家里地方大,她父母给她买了台钢琴;我家是无论如何放不下钢琴的,于是我父母就给我买了架手风琴 - 那时乐器的供应也是计划经济,当我学了一阵子,小琴要换大琴后,乐器店里平时根本不可能随到随买,得在元旦那天,一早去上海乐器厂的门市部排队,才能抢到一部大琴:wdb4: 不管怎么说,也许是得益于早年的开埠和租界,上海因受外来文化影响而在这些“软件”方面的追求(或者称之为“小资”;)),可能当时的确走在了全国其它地方的前头,这想必也是那个年代的上海人心中确实会心存优越感的原因之一。
 

一庐春秋

居小庐看春去秋来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没想到大家对石库门(注意是“石库门”而不是“石窟门”哦:p)还挺感兴趣的,那在写下个话题前,稍微再唠叨几句。

就像楼上peggy说,“小孩子不觉得生活苦”。是这样的。虽然俺人生的头10年在9平方里度过,但我回想起来,还是觉得那时候的生活充满了乐趣,那样的乐趣,再也不可能有了。比如玩捉迷藏时,在同伴眼皮底下从这栋石库门的“灶披间”门进去,转身就敲开“客堂间”阿婆家房门,然后经她家天井大门(也就是整栋楼的后门),逃窜到隔壁弄堂里了:wdb6:;天太热睡不着时,大家都搬张躺椅,在弄堂里甚至马路的人行道上乘凉“嘎山湖”(聊天的意思),直到夜深才渐渐散去,但是像我这样的小孩,是不被允许太晚睡觉的,于是俺就在9平方里辗转反侧中,听着窗外大人们此起彼伏的各种八卦迷迷糊糊地进入梦乡......

还回忆起几件轶事:

1)之前说过,石库门房子的顶部,不是个晒台么,那里除了晾衣服,也可以养宠物或者鸡鸭:p。我以前就和住前楼的同班小女孩一起养过一只小狗,可惜有一次我过生日,好心给它吃奶油蛋糕,它真的很爱很爱吃啊,吃了还要,吃了还要,我们两个小姑娘看它太可爱,也不停地满足它,结果大概吃伤了,第二天它就便血,后来一命呜呼了:wdb14:

还有,俺大概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弄堂里,一栋楼顶晒台上突然飞下来一只没有绑好的鸡!而且居然就飞到了我的头上,并扑打着翅膀。这真的是相当相当恐怖的记忆!此时我打出这些文字时,都依然心有余悸。从此以后,我就对一切带翅膀的动物充满了心理障碍......

2)还记得那部日本连续剧《姿三四郎》吗,当时在上海播放时,出现万人空巷的情景。那首主题曲也很好听,有一天看电视时我们把它用录音机录了下来。第二天吃晚饭时,我妈播放这首歌,只听还在“灶披间”烧饭的前楼阿叔惊呼一声“啊,今天‘姿三四郎’怎么提前播放啦?” 然后就“咚咚咚”地冲上楼进屋去了。我们在亭子间里都快笑翻了,但是决定将错就错,故弄玄虚,还特地把音量调响了一些。由于房子隔音效果欠佳,弄堂又窄,很快就听到弄堂里也有人在叫:“‘姿三四郎’开始啦?!” 接着是慌张的脚步声:D :D :D 当然纸是包不住火的,前楼阿叔很快就来到我家门口询问,我们也就坦白了。弄堂里也开始有别的楼里上当的邻居跑出来互相询问到底怎么回事,我妈就下楼招供了。于是大家在一场虚惊之后嘻嘻哈哈地各回各屋继续吃晚饭。到了7点多,真正的“姿三四郎”正式开始播放,整条弄堂于是安静下来,只听得到电视里那首主题曲在回荡:)

:wdb17::wdb17::wdb17: 娃娃写的这些生活场景,真的很有趣!

(注意是“石库门”而不是“石窟门”哦:p)。

我证明,石窟是联打时出来的词,粗心了,抱歉!

第二天它就便血,后来一命呜呼了:wdb14:

哭了吧 ? 我们小时候,我妈把我们养的鸡杀了,我们都会抹眼泪的

还有,俺大概还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坐在弄堂里,一栋楼顶晒台上突然飞下来一只没有绑好的鸡!而且居然就飞到了我的头上,并扑打着翅膀。这真的是相当相当恐怖的记忆!此时我打出这些文字时,都依然心有余悸。从此以后,我就对一切带翅膀的动物充满了心理障碍......

呵呵,看来娃娃小时候没养过鸡。我小时候养过鸡,我家后院还专门有鸡的HOUSE :wdb6: 一次,我捧起一只我最喜欢的小鸡,跟她深情地四目相望,谁知只是我深情,她感兴趣的是我亮晶晶的眼珠。突然她就对着我的眼球啄过来,好在我反应快让了一下,没让她伤着眼球,但也被啄得生疼。想想也挺后怕的,如果被她啄伤眼球,我现在就是独眼太婆了 :wdb1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我10岁那年,我爸终于调回上海工作了,9平方的挑战显然更加严峻。而且当时,好像上海已经开始建造一些煤卫独用的新公房,隔我家几条横马路的地方就造了几栋,让我们这些石库门里的人都羡慕不已。

于是,一种“以地段换面积”的做法悄然成风。顾名思义,就是放弃相对市中心的地段,搬到远一些的地方,以谋求更大面积的住宅。我家的石库门,虽然属于下只角,但是位于虹口和闸北交界处,离市中心很近,周边也很热闹。不过为了那心中的独立煤卫,哦不,也许对我妈来说,就是木头地板外加给我一张写字台的简单朴素的愿望(此处泪奔一下:wdb7:),我家搬迁到了位于上海东北角,属于传统工业重地的杨浦区,住上了一室一厅、煤卫独用的房子。

杨浦区面积很大,所以区内容纳了棉纺、造船、造纸、发电、卷烟、煤气、自来水等大厂,人称大杨浦。这个“大杨浦”的称谓,贬义大于褒义。由于它属于工业区,离市中心又远,我刚搬去时,觉得很不习惯,感觉人烟稀少:wdb1:(虽然其实人并不少,只不过人口密度没有石库门那么高罢了:p),冷冷清清;尤其晚上睡觉时,听惯了石库门弄堂里的各种嘈杂,总觉得新家的晚上寂静得让人落寞:(

明明是从一个下只角搬到了另一个下只角,很惭愧,俺当时竟然面对大杨浦还敢有一丝优越感:wdb4: 但是谁让杨浦区的人,自己也谦虚得不把自己当上海人看,去一次市中心,竟然管它叫“去上海”呢。既然当时上海人面对非上海人会抱以优越感,那么面对自己不把自己当上海人的大杨浦人,也难免心生蔑视了。我记得搬家那天,我爸的同事来帮忙,聊天时聊到我的转学,一个叔叔说,“你现在是中队长,到了大杨浦的新学校,应该当大队长了。” 俺们来自市中心人的“高人一等”之感由此可见一斑......所以之前有个帖子里,好像有位朋友提到她当年从上海的下只角搬到上只角,受到老师的歧视,我深表理解。当然,除了杨浦区地段偏远之外,还有一个导致它受到歧视的因素是由于工业集中,上海人当时抱以偏见的苏北人,居住在杨浦区的也比较多。

Anyway,当时俺们算是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家啦,妈妈的木头地板和写字台的心愿都得到了满足。而且她还变本加厉,把我上文所说上海人注重居室环境的特征发挥到极致。可能是9平方待久了,她的小资情调而今有机会释放,于是一发不可收拾,决定要让新家的那个厅,成为名至实归的厅(除了安放了一张俺的写字台)。所以,虽然我家有了两间房,却还是依然只有一张床:wdb7:。外公当时已经不幸去世,于是我和外婆睡卧室;我爸妈睡厅里 - 买家具时,他们特地挑了张可以拉开来作床的沙发,毕竟经历过9平方里每晚架起钢丝床,早上又把它塞回床底下的烦琐,而今每天摆弄张沙发床,对他们来说可真是小菜一碟了,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wdb17::wdb17::wdb17: 娃娃写的这些生活场景,真的很有趣!

呵呵,看来娃娃小时候没养过鸡。我小时候养过鸡,我家后院还专门有鸡的HOUSE :wdb6: 一次,我捧起一只我最喜欢的小鸡,跟她深情地四目相望,谁知只是我深情,她感兴趣的是我亮晶晶的眼珠。突然她就对着我的眼球啄过来,好在我反应快让了一下,没让她伤着眼球,但也被啄得生疼。想想也挺后怕的,如果被她啄伤眼球,我现在就是独眼太婆了 :wdb12:

呵呵,谢谢一庐姐!:wdb6:

的确,自从受过那刺激后,我再也不敢和任何禽类接触了。搬到杨浦的新家后,我们住在4楼。有一次我下楼去拿晚报,正逢3楼邻居把几只黄色毛绒绒的刚出生小鸡放在楼道里让它们自由活动。由于严重的心理障碍,我硬是没能成功走过它们去拿报纸,而是逃上楼,请外婆去拿了:wdb4: 恐怕这毛病,俺这辈子都改不掉了......:wdb14:
 

Johnny1008

解禁用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花没办法多送几次!真急人!

:wdb14:

娃娃写的太好了!!看娃娃的文章绝对像看当年万人空巷的电视剧的感觉!

即恨电视台为啥每次不多放几集,又怕万一看得太快了,放完了该有多失落啊!!


:wdb5:

:wdb10::wdb45::wdb19::wdb17::wdb9:
 

Johnny1008

解禁用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开贴说上海

继续看故事,很享受!谢谢娃娃!

BTW,似乎上面几位同学把“万人空巷”的意思理解错了,属于一个小瑕疵。

:wdb4:

跟着报纸文字编辑的思路走了!

当时形容电视剧好看,大家都跑回家看电视,街上没人的情景,

一律是使用“万人空巷”这个成语的!也就跟着一起用了……

一查原意才知道,中文真是博大精深!!

刚想用“闭门造车”这个成语讽刺一下自己,发现这个词儿也不对!

按照原意到成了表扬自己了!


:wdb14: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