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不看好加币,个人认为加币中长期看跌, 兑人民币将会跨入5时代。
对比美加两国物价水平,从食品、日常消费品到汽车、房地产,加国均贵出美国太多。从经济上看,美国经济正在稳健复苏,房地产市场开始恢复活力,制造业也重新蓬勃发展。而加国经济因为房地产市场走软,零售业低迷,油砂前景不明,国民负债屡创历史新高等问题,前景依旧迷离。美国可能提前加国加息。
 
最大赞力
2.23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我家人今年都没有外管局的额度了。托朋友的身份证、用自己账户里的钱,这个模式好像只能人去银行换。

不过,我要hold一点,刚刚在6.05换了一个满额度。观察一下,每跌五分或者一毛,换一个满额保险一些。

网银还是方便,朋友如果有网银,借过来,跟自己的一样用。
 
最大赞力
2.23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没太弄懂。你是说,我把钱预先转到朋友的账户,然后我借朋友的账户以及网银用户名密码,然后我用朋友的账户网银换汇、转汇?

对啊,这样能随时盯着汇率换汇了。

但是工行网银一笔只能转等值30000美元,如果你在国内,可以网上换完,到银行柜台一次汇出,这样可能能省点费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我家是长期在国内赚钱的,人在国内,汇去的加币,都买成平衡基金、房子做投资,刨除税费,收益并不怎么样。

请问你觉得人民币换成什么好?谢谢一切建议。

我自己的做法是,平衡分配家庭资产,一半人民币资产,另外一半为加元和美元资产,可以保持对冲。
人民币资产50%房产,5%保险,另外为为基金和现金。我看好a股市场长期潜力,某些平衡基金不错。加币和美元也可以平衡分配,作对冲,美元资产可以考虑和房地产有关的基金,REITs 稳健、收益高。
个人经验,供参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我自己的做法是,平衡分配家庭资产,一半人民币资产,另外一半为加元和美元资产,可以保持对冲。
人民币资产50%房产,5%保险,另外为为基金和现金。我看好a股市场长期潜力,某些平衡基金不错。加币和美元也可以平衡分配,作对冲,美元资产可以考虑和房地产有关的基金,REITs 稳健、收益高。
个人经验,供参考。

保险占家庭资产比例怎么算?是按照保费还是保额?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请问yaoyue大侠,现在人民币,换成什么币种好呢?

我换去的加币,做房产、基金投资,收益一般。而且加币长期也看贬。

人长期在国内,现在除了人民币,换什么好呢,还是这两年先彻底持有人民币?谢谢一切建议。

还是个周期的问题:
长周期(5-10年的样子),持有人民币什么都不要换。

中短周期,一旦美元出现阶段性涨势结束转为下跌,就以投机的目的将人民币转换成其他货币,因为美元跌的时候,大多数货币的涨势都要比人民币大。

近期:
美元存在阶段性结束涨势的可能性,下周一可以考虑将人民币买入欧元,欧元/美元转涨以后,可能会在6月初到达1.35附近(现价1.2837)后产生约400-500点的调整修正,6月末7月初可能会到达1.38上方,这样看1.35距离现在的位置有700点,1.38距离现在的位置有1000点,在你们银行提供的交易条件中查看人民币单次兑换外汇的点差成本如何,现汇交易的点差如果不大(欧元作为大货币,通常兑换成本较小,小货币兑换成本比较大),那么700-1000点的空间就足够盈利。

上述的描述中存在的风险:
美元未能停止上涨转跌,是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欧元/美元也存在未能达到预估水位的情况,预测毕竟是预测,会有很多因素是看不清看不见的,欧元/美元1.35是否结束操作是个重要考量,如果继续持有,万一后期上不去1.38,就是个麻烦,毕竟从1.35开始的调整也有较深的幅度,所以建议如能到1.35,将大部分欧元转换到美元,后期如能到1.38,就将剩余所有的欧元转换到美元,等待欧元/美元年内跌到1.20附近,到了1.20,再次将美元买入欧元。注意,所有的描述路径都仅仅是预测,变数永远存在。

之所以选择欧元,而不是加元,因为欧元/加元后期看涨至1.37附近(现价是1.3195),所以无论美元是否转跌,欧元都会强于加元,如果美元转跌,欧元的强势就会很突出,因为会出现叠加共振的现象,同期加元的涨幅并不多。

总结,着眼于长期,人民币兑美元稳定升值,不必兑换其他货币,中短期利用局部的波动差以投机的角度操作货币交易,但要足够大的波动空间,否则兑换过程中的成本因素是个大障碍。

附图两张,欧元/美元日线图,欧元/加元日线图。
 

附件

  • eurusddaily.png
    eurusddaily.png
    78.1 KB · 查看: 10
  • eurcaddaily.png
    eurcaddaily.png
    77.5 KB · 查看: 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刚看了一下,现在已经5.99了,几个小时,几千块没了:wdb7:

周五加元突然跌势很凶,防不胜防,倒也无所谓了,你是生活用钱,只需要等相对合适的价格就行了,如果追求绝对的低价,那么现在都不是最低价,那就耐心等美元/加元到1.05再说,这次不到,下次也不一定到,下半年可能会到,但反复折腾的过程中,你就会随着市场上下翻腾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上午到了下午就可能出现1%的价差,你能把握住么?低了,你还会想有更低,高了,你跺脚骂街后悔错过了机会,人就永远都是患得患失,这年头,那些职业做外汇交易的人都已经放弃精细化操作了,现在的波动太大了,并且各品种间的关联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差,做交易的人只能做得很粗糙才能应对,要么早了200点进场,要么拐点之后200点进场,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抓到最低、最高位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会经常有这个运气,呵呵......
 

梦溪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这年头,那些职业做外汇交易的人都已经放弃精细化操作了,现在的波动太大了,并且各品种间的关联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差,做交易的人只能做得很粗糙才能应对,要么早了200点进场,要么拐点之后200点进场,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抓到最低、最高位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会经常有这个运气,呵呵......


:wdb10:专业投资人,抓大放小,做基本面。只能这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周五加元突然跌势很凶,防不胜防,倒也无所谓了,你是生活用钱,只需要等相对合适的价格就行了,如果追求绝对的低价,那么现在都不是最低价,那就耐心等美元/加元到1.05再说,这次不到,下次也不一定到,下半年可能会到,但反复折腾的过程中,你就会随着市场上下翻腾心里也是七上八下,上午到了下午就可能出现1%的价差,你能把握住么?低了,你还会想有更低,高了,你跺脚骂街后悔错过了机会,人就永远都是患得患失,这年头,那些职业做外汇交易的人都已经放弃精细化操作了,现在的波动太大了,并且各品种间的关联性和稳定性越来越差,做交易的人只能做得很粗糙才能应对,要么早了200点进场,要么拐点之后200点进场,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抓到最低、最高位不是不可能,而是不会经常有这个运气,呵呵......

谢谢老师的提点,反正换也换了,也不去纠结了,虽然没在低点换到,但至少也没在前几天的高点换,知足常乐,呵呵:wdb6::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不看好加币,个人认为加币中长期看跌, 兑人民币将会跨入5时代。
对比美加两国物价水平,从食品、日常消费品到汽车、房地产,加国均贵出美国太多。从经济上看,美国经济正在稳健复苏,房地产市场开始恢复活力,制造业也重新蓬勃发展。而加国经济因为房地产市场走软,零售业低迷,油砂前景不明,国民负债屡创历史新高等问题,前景依旧迷离。美国可能提前加国加息。

不看好美国,美国现在是依靠量化宽松来注入流动性来缓解08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性缺血,明摆着是不可能无限度的维持QE状态,美国人紧盯着失业率和通胀这两个指标,失业率高,就不能停止QE,通胀高了,就必须暂停QE,这些年伯南克讲话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两条来阐述的,所以,美国的经济现在就是靠金融性的注资来维持热度,没有热度,一下子失业率就会上升,因为美国不太可能再靠制造业来实现就业率了,制造业在美国只会慢慢的形成长期空心化,除了高科技领域,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制造业在美国根本无法生存,不能想象美国再回过头去生产家用电器、日用交通工具、组装电脑、裤衩背心这类对劳动力有庞大需求的制造业,美国资本家再爱国也不能回避生存问题,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再为美国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改善是指望不上制造业的,只能靠高端研发产业和金融业,美国3亿多人口,除了大规模的农业外,哪有那么多高端岗位提供给这么多的非农业人口?这样看,美国维持就业率的难度非常之大。

加息的问题,08金融海啸的成因就是07年的次债危机,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使得大众根本无法维持美国的高房价和高利率,高利率本是抑制经济热度和通胀的作用,却同时造成美国的制造业流失形成高失业率,高失业率自然就无法再维持次级债的存在,所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裂,接下来就是蝴蝶效应造成全面的金融恐慌,现在谁敢轻易动利率?利率一动会形成市场的连锁应对,利率高了,制造业就更是要加速离开美国,房屋市场就会被抑制,紧接着股市就冷却,当然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的反应是有个传导周期的,但利率松动是呈现趋势特征的,一旦进入加息周期,市场会对这个事情有预期的,那时候再改弦更张停止加息都有点晚,如果加了一点又不加了,市场对美国的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就会丧失信心,如果因为加息造成市场紊乱,就会有很多人对美国的经济走向产生怀疑,接下来会怎么样?很可能美国的国债都缺少了偿债信用,如果美国国债销售出现问题,那就出大乱子了,加息后一定会对美债的息口有影响,付息能力就要受到考验,没有制造业的美国能应付这一切么?

所以加息是要经过复杂的经济模型计算后才能够考虑的,加息之前会有哪些信号?最起码要停止QE吧?不可能量化宽松和紧缩同时出现,QE的停止并且逐渐将资产进行市场化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都尚且需要很谨慎的观察应对,怎么可能去想加息的问题?

美国的利率是否会像日本那样用长期的低利率来维持经济热度以避免出现高失业率和通缩问题?不是没有可能。
 

盈婆婆

白发苍苍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不看好美国,美国现在是依靠量化宽松来注入流动性来缓解08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性缺血,明摆着是不可能无限度的维持QE状态,美国人紧盯着失业率和通胀这两个指标,失业率高,就不能停止QE,通胀高了,就必须暂停QE,这些年伯南克讲话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两条来阐述的,所以,美国的经济现在就是靠金融性的注资来维持热度,没有热度,一下子失业率就会上升,因为美国不太可能再靠制造业来实现就业率了,制造业在美国只会慢慢的形成长期空心化,除了高科技领域,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制造业在美国根本无法生存,不能想象美国再回过头去生产家用电器、日用交通工具、组装电脑、裤衩背心这类对劳动力有庞大需求的制造业,美国资本家再爱国也不能回避生存问题,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再为美国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改善是指望不上制造业的,只能靠高端研发产业和金融业,美国3亿多人口,除了大规模的农业外,哪有那么多高端岗位提供给这么多的非农业人口?这样看,美国维持就业率的难度非常之大。

加息的问题,08金融海啸的成因就是07年的次债危机,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使得大众根本无法维持美国的高房价和高利率,高利率本是抑制经济热度和通胀的作用,却同时造成美国的制造业流失形成高失业率,高失业率自然就无法再维持次级债的存在,所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裂,接下来就是蝴蝶效应造成全面的金融恐慌,现在谁敢轻易动利率?利率一动会形成市场的连锁应对,利率高了,制造业就更是要加速离开美国,房屋市场就会被抑制,紧接着股市就冷却,当然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的反应是有个传导周期的,但利率松动是呈现趋势特征的,一旦进入加息周期,市场会对这个事情有预期的,那时候再改弦更张停止加息都有点晚,如果加了一点又不加了,市场对美国的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就会丧失信心,如果因为加息造成市场紊乱,就会有很多人对美国的经济走向产生怀疑,接下来会怎么样?很可能美国的国债都缺少了偿债信用,如果美国国债销售出现问题,那就出大乱子了,加息后一定会对美债的息口有影响,付息能力就要受到考验,没有制造业的美国能应付这一切么?

所以加息是要经过复杂的经济模型计算后才能够考虑的,加息之前会有哪些信号?最起码要停止QE吧?不可能量化宽松和紧缩同时出现,QE的停止并且逐渐将资产进行市场化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都尚且需要很谨慎的观察应对,怎么可能去想加息的问题?

美国的利率是否会像日本那样用长期的低利率来维持经济热度以避免出现高失业率和通缩问题?不是没有可能。
虽然看不太懂,但我会多看几遍的.:wdb23:
 

梦溪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想请问楼主一个问题,您说的美元那一段,我完全赞同。现在请教一下单纯人民币的前景?

人民币近年来,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两种趋势都很严重。就如同一个毛巾这么反着拧,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

您对人民币看法如何?谢谢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不看好美国,美国现在是依靠量化宽松来注入流动性来缓解08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性缺血,明摆着是不可能无限度的维持QE状态,美国人紧盯着失业率和通胀这两个指标,失业率高,就不能停止QE,通胀高了,就必须暂停QE,这些年伯南克讲话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两条来阐述的,所以,美国的经济现在就是靠金融性的注资来维持热度,没有热度,一下子失业率就会上升,因为美国不太可能再靠制造业来实现就业率了,制造业在美国只会慢慢的形成长期空心化,除了高科技领域,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制造业在美国根本无法生存,不能想象美国再回过头去生产家用电器、日用交通工具、组装电脑、裤衩背心这类对劳动力有庞大需求的制造业,美国资本家再爱国也不能回避生存问题,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再为美国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改善是指望不上制造业的,只能靠高端研发产业和金融业,美国3亿多人口,除了大规模的农业外,哪有那么多高端岗位提供给这么多的非农业人口?这样看,美国维持就业率的难度非常之大。

加息的问题,08金融海啸的成因就是07年的次债危机,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使得大众根本无法维持美国的高房价和高利率,高利率本是抑制经济热度和通胀的作用,却同时造成美国的制造业流失形成高失业率,高失业率自然就无法再维持次级债的存在,所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裂,接下来就是蝴蝶效应造成全面的金融恐慌,现在谁敢轻易动利率?利率一动会形成市场的连锁应对,利率高了,制造业就更是要加速离开美国,房屋市场就会被抑制,紧接着股市就冷却,当然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的反应是有个传导周期的,但利率松动是呈现趋势特征的,一旦进入加息周期,市场会对这个事情有预期的,那时候再改弦更张停止加息都有点晚,如果加了一点又不加了,市场对美国的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就会丧失信心,如果因为加息造成市场紊乱,就会有很多人对美国的经济走向产生怀疑,接下来会怎么样?很可能美国的国债都缺少了偿债信用,如果美国国债销售出现问题,那就出大乱子了,加息后一定会对美债的息口有影响,付息能力就要受到考验,没有制造业的美国能应付这一切么?

所以加息是要经过复杂的经济模型计算后才能够考虑的,加息之前会有哪些信号?最起码要停止QE吧?不可能量化宽松和紧缩同时出现,QE的停止并且逐渐将资产进行市场化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都尚且需要很谨慎的观察应对,怎么可能去想加息的问题?

美国的利率是否会像日本那样用长期的低利率来维持经济热度以避免出现高失业率和通缩问题?不是没有可能。

在这个问题上, 我跟你持相反的看法。
美国QE本身只是一项应急措施,美国政府非常清楚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目前正致力于重塑制造业,并开始逐步退出QE。实际上,美国经济已经逐渐复苏,大量制造业回迁,当年濒临破产的房利美都已经出现盈利,标志着受冲击最大的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这就是目前支撑美元走强的内在原因。

98年金融海啸,引发了社会信用的全面冻结,使原本活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几乎一夜蒸发,造成美国经济严重失血,进而重创实体经济。换句话说,美国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而是因为经济“失血”严重而失去了活力。

美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任何发达国家都会遇到,加拿大相对更加严重。这就是奥巴马政府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原因。历史上,欧美国家都曾面临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过程,将来中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而这样的转移也不是一夜之内发生的,它伴随着产业转型和劳动力人口的升级。而工业制造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所占成本比例越来越低。对于美国、德国这样科技前沿国家,在高端制造工业更是具有绝对竞争力,短期内不会改变。

实际上,美国的失业问题,并不是因为任何实体经济行业,包括制造业本身的问题所引发的,而是由于市场秩序被破坏,造成世界范围内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在危机之前,蛋糕大,大家都有得吃,危机之后,蛋糕变小了,即使大家抢着吃,也会有很多人吃不饱。

关于利率问题,美国确实不会贸然加息,但是,按目前美加两国的经济状况对比,美国加息走在加拿大之前,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一次危机都是自我修复的机会。无论危机延续多久,世界经济依然会重返发展的轨道。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并不可能让美国这样强大和开放的经济体一蹶不振,相反会让它更加客观的审视和修正自己的不足。这也是我看好美元长期走势的原因。
 
最后编辑: 2013-05-18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想请问楼主一个问题,您说的美元那一段,我完全赞同。现在请教一下单纯人民币的前景?

人民币近年来,对内贬值,对外升值,这两种趋势都很严重。就如同一个毛巾这么反着拧,继续下去,很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

您对人民币看法如何?谢谢您。

这个帖子里前两年就写过,未来美元兑人民币可以达到4.X的水位,现在维持这个看法不变,不一定很准,但也不会差太多。

对内贬值,是因为中国发展了,通胀在长期发展环境下是必然的,但中国存在着盘子太大出现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中国7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30多年了,仅仅是把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带动起来了,沿海经济热度也只是向内地有限的辐射,目前经济发展受惠的人口数量也只是相当于总人口2/5不到,所以不均衡的现象就很突出,物价向沿海热点城市靠拢,而大量的人口在没有获得充分发展的时候就会对物价很敏感。

但是物价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制约作用,企业用工成本增加,消费物价造成生活或成本增加,生产物料价格上涨造成企业加工成本增加,土地价格上涨造成居住房屋和工业厂房价格上涨,这样一来,沿海城市的工业化就饱和了,因为沿海企业很难再生产出便宜东西了,出口也越来越缺乏竞争力,产品销售就会萎缩,销售不理想,劳动力的薪资就会有影响,连带着沿海大城市对于劳动力的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小,和当初的英国、美国的工业化末期很相似。

那么英国和美国的工业化饱和之后出现了什么?产业外迁、产业升级......对于中国来说,沿海产业外迁就是向内地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地区转移,毕竟中国沿海不是独立王国,在一国之内,各种政策的协调调度还是很方便的,这就是经济辐射的作用,先“致富”起来的沿海向内地输送,最初是吸收内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遇,之后是将这些就业岗位直接搬到内地去,这样内地劳动力就可以实现本地化解决,而不会再出现沿海大城市“用工荒”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波工业化浪潮,产业到内地去了,沿海城市就要转变产业形态,研发、高端服务业就成为沿海城市的主业,没有工厂了,也就没有满街的工厂务工人员,这些城市的各种压力就缓解了,房屋价格的涨势也会趋于平稳,物价也不会因为一个城市里同时存在高低收入人群混居变得尴尬,这样沿海大城市就会没有污染、没有交通压力、没有了治安问题。就不会有人再抱怨物价高,因为产业分流出去了,留下的都是高端产业的人群,这些人的收入水平可以接受相应的高物价。

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到内地以后,就会再一次像沿海城市90年代初一样开始新的一波工业化进程,就这样的顺序,沿海--中部--西部,很自然的阶梯状发展进程,美国也是一样,也是从费城、波士顿、纽约开始的,当纽约纸醉金迷的时候,西部还是德州警察骑马追赶“铁道游击队”的原始场面呢,但美国的人口分布是随着经济发展逐渐由东向西展开的,中国的不同之处就是没有发展的地区有着大量的原住民在哪里翘首以盼。

所以呢,对内贬值是因为沿海城市的产业职能过于集中,这种堆积效应就催生所有城市资源的价格上涨,高收入和低收入人群都集中在一个狭小的区域里,物价自然更愿意迎合高收入人群,大量的低收入人群在沿海城市里就承受不了了,住房价格上涨,教育价格上涨,医疗系统负担严重,高收入人群觉得服务质量不好,低收入人群觉得无法承受过高的生活负担,所以出现用工荒,出现工厂无法降低成本。

市场是一个自我适应、自我调节的机制,当大家觉得出问题的时候自己就会寻找解决方案,根本不用担心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不是总有人说城乡发展不均衡、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均衡么,只有热点饱和以后才会出现反向辐射的动力,现在是时候了......就这样一个热点接一个热点的传递下去,慢慢的全国都会实现工业化,工业化带来的就是城市化,慢慢的内地城市也会越来越发达,各种资源性服务也会跟随发展起来,就不会过度依赖沿海城市,医疗、教育、就业都不会再依赖沿海,沿海的物价爱涨到多高就多高,没多少人在乎了,因为这些人不需要去沿海某生了。

你看,是不是对内贬值的问题其实只是阶段性的经济不均衡现象,并不是一个死结......因为我们还有足够深度的未开发纵深来解决问题。

对外升值,目前人民币对外升值更多的是对美元缓慢升值,而不是对所有货币升值,当然,当美元局部阶段性上涨的时候,人民币的强势和其它货币的下跌看上去就突兀,但放大到更大的周期看,其实人民币和大多数货币的比价就是呈现震荡形态。意味着长周期人民币对大多数货币维持在一定的均价基础上进行震荡,人民币相对更稳定。所以中国在汇率上只是针对美国有些压力,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谈不上汇率劣势,只是以前对美元汇率太低了,当美元出现长期下跌的时候,我们也不好意思坚持对美元的固定汇率,就跟随大部队对美元进行升值,理解这个,就明白很多问题了,这里面没有什么阴谋,也谈不上中国在汇率上吃亏。

附图,澳元/人民币月线图表,就可以清楚的看到除去金融危机期间的那个“大坑”以外,大多数时候都是震荡的状态。
 

附件

  • audcnymonthly.png
    audcnymonthly.png
    39.7 KB · 查看: 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在这个问题上, 我跟你持相反的看法。
美国QE本身只是一项应急措施,美国政府非常清楚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目前正致力于重塑制造业,并开始逐步退出QE。实际上,美国经济已经逐渐复苏,大量制造业回迁,当年濒临破产的房利美都已经出现盈利,标志着受冲击最大的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这就是目前支撑美元走强的内在原因。

98年的次贷危机爆发原本只是金融领域的一次飓风暴,却由此引发了社会信用的全面冻结,失原本活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几乎一夜蒸发,造成美国经济严重失血,进而重创实体经济。换句话说,美国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而是因为经济“失血”严重而失去了活力。

美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任何人工高企的发达国家都会遇到,加拿大更加严重。这就是奥巴马政府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原因。
(待续)
现在谈到美国经济复苏,这个“复苏”是相对于危机时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巅峰阶段,美国在老布什执政时期就开始经济下滑了,08危机的出现根本原因就是经济造血能力无法支撑金融的发展,如果经济很好,就不会出现次债危机,次债之所以破灭,根本原因就是高失业率造成的缺氧,维持庞大的次债就必须是良好的就业率,次债本身有制度上的缺陷,但所有事情都存在缺陷,而就业前景的下滑是放大缺陷刺、穿泡沫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是根本性的,不是释放QE能解决的,因为涉及到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布变迁的问题,短时间美国人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不可能去发明一种新的庞大产业来解决美国人的就业问题,传统的制造业流失了就是流失了,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能回流到美国,比中国更有潜力的国家排着队等着呢,是轮不上回流到美国的。

新能源目前还是个概念阶段,如果技术成熟了,产业化这一块如果让美国人去做,高昂的成本不知会有多少国家买账,并且,你贵了,我就弄出个更便宜的和你竞争,大家的起点不会差太多,所以美国人只能赚到技术的钱,产业化这一块他依然没有竞争力,而只有做产业化这一块才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高科技领域美国也只能做研发这一块,一样是产业化需要分流到其他国家来做,这就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飞机制造业因技术门槛太高,劳动力价格对飞机整体造价的影响不大,美国人还是能够靠技术门槛维持住航空器产业留在美国本土。

商人是要算账的,在哪里建厂最划算就去哪里,而且一个产业迁走以后,人才也会流失,工厂可以很容易建起来,可是熟练的产业工人群体一旦解散就很难再形成了,又要经历一个长周期的从业人员从初级化到精英化的过程,看看美国的底特律汽车业凋零,玻璃产业转移到中国,轮胎产业转移到中国,现在这些产业如果再回到美国,他连干活的人都找不到了,因为能干活的人已经都老得干不动了,他自己开厂做出来的东西价格比直接从中国进口都要贵很多,你说他们谁还愿意把厂子搬回去?只有一些无法进口的劳动力产品才只能选择美国本土,建筑工人、运输业工人、农民等等。

弄不好以后美国军队都要搞外籍军团的雇佣兵制度,美国籍的兵员太贵了,因为军备武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性商品出口,就是黑帮形式的“铲事”业务,作战计划和家伙什由美国来出,干活的职业打手从全世界招募低价劳动力,作为完整的业务推销给有需求的国家,买此产品的国家要么付钱,要么出让一些国家资源作交换。销售完整的解决方案总比零敲碎打卖几杆枪要赚得更多些,事实上美国人一直在干这个买卖。这个生意也能解决不少美国的就业问题,但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打短工”的性质而已,如果报价贵到买主寥寥,为了降低成本,也只好从中国的退伍老兵当中组团招聘了。

加拿大没有美国的庞大人口压力,所以加拿大更从容一些,加拿大就是研发和资源这两个大方向,制造业在加拿大也没有优势,那么点人口,搞制造业是没必要的,靠资源赚钱就够了,高端的研发也有些基础,所以加拿大不会有美国那么多问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现在谈到美国经济复苏,这个“复苏”是相对于危机时而言的,而不是相对于巅峰阶段,美国在老布什执政时期就开始经济下滑了,08危机的出现根本原因就是经济造血能力无法支撑金融的发展,如果经济很好,就不会出现次债危机,次债之所以破灭,根本原因就是高失业率造成的缺氧,维持庞大的次债就必须是良好的就业率,次债本身有制度上的缺陷,但所有事情都存在缺陷,而就业前景的下滑是放大缺陷刺、穿泡沫的根本原因。这个原因是根本性的,不是释放QE能解决的,因为涉及到经济全球化产业分布变迁的问题,短时间美国人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不可能去发明一种新的庞大产业来解决美国人的就业问题,传统的制造业流失了就是流失了,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能回流到美国,比中国更有潜力的国家排着队等着呢,是轮不上回流到美国的。

新能源目前还是个概念阶段,如果技术成熟了,产业化这一块如果让美国人去做,高昂的成本不知会有多少国家买账,并且,你贵了,我就弄出个更便宜的和你竞争,大家的起点不会差太多,所以美国人只能赚到技术的钱,产业化这一块他依然没有竞争力,而只有做产业化这一块才能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

高科技领域美国也只能做研发这一块,一样是产业化需要分流到其他国家来做,这就是经济全球化造成的,飞机制造业因技术门槛太高,劳动力价格对飞机整体造价的影响不大,美国人还是能够靠技术门槛维持住航空器产业留在美国本土。

商人是要算账的,在哪里建厂最划算就去哪里,而且一个产业迁走以后,人才也会流失,工厂可以很容易建起来,可是熟练的产业工人群体一旦解散就很难再形成了,又要经历一个长周期的从业人员从初级化到精英化的过程,看看美国的底特律汽车业凋零,玻璃产业转移到中国,轮胎产业转移到中国,现在这些产业如果再回到美国,他连干活的人都找不到了,因为能干活的人已经都老得干不动了,他自己开厂做出来的东西价格比直接从中国进口都要贵很多,你说他们谁还愿意把厂子搬回去?只有一些无法进口的劳动力产品才只能选择美国本土,建筑工人、运输业工人、农民等等。

弄不好以后美国军队都要搞外籍军团的雇佣兵制度,美国籍的兵员太贵了,因为军备武力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性商品出口,就是黑帮形式的“铲事”业务,作战计划和家伙什由美国来出,干活的职业打手从全世界招募低价劳动力,作为完整的业务推销给有需求的国家,买此产品的国家要么付钱,要么出让一些国家资源作交换。销售完整的解决方案总比零敲碎打卖几杆枪要赚得更多些,事实上美国人一直在干这个买卖。这个生意也能解决不少美国的就业问题,但从业人员大多数都是“打短工”的性质而已,如果报价贵到买主寥寥,为了降低成本,也只好从中国的退伍老兵当中组团招聘了。

加拿大没有美国的庞大人口压力,所以加拿大更从容一些,加拿大就是研发和资源这两个大方向,制造业在加拿大也没有优势,那么点人口,搞制造业是没必要的,靠资源赚钱就够了,高端的研发也有些基础,所以加拿大不会有美国那么多问题。

你说的这些理由,包括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很多我是赞同的,但由此推导出美国经济从此会一蹶不振,这是我很难认同的。就像虽然我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理由,但我不认为中国因此会真正崩溃原因一样。
整个世界都在不停改变,经济领域发生的很多事情,都是过去的人们未曾见过的。美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整个西方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将来中国和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可能需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美国现在所做的,就是在领着大家摸着石头过河。
强国之所成为强国,就是因为它懂得改变,懂得适应,中国从历史上的强盛到衰落,就是起于固步自封,而重新崛起,也正是因为改革开放。危机和机遇总是相伴随的,我相信美国比任何国家都清楚自己的问题在哪里,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化危机为机遇。
从经济规模和竞争能力来比较,如果把美国比作民营上市公司,那加拿大就类似于其下属乡镇企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yaoyue聊外汇

不看好美国,美国现在是依靠量化宽松来注入流动性来缓解08危机造成的市场恐慌性缺血,明摆着是不可能无限度的维持QE状态,美国人紧盯着失业率和通胀这两个指标,失业率高,就不能停止QE,通胀高了,就必须暂停QE,这些年伯南克讲话说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这两条来阐述的,所以,美国的经济现在就是靠金融性的注资来维持热度,没有热度,一下子失业率就会上升,因为美国不太可能再靠制造业来实现就业率了,制造业在美国只会慢慢的形成长期空心化,除了高科技领域,需要大量劳动力的工业制造业在美国根本无法生存,不能想象美国再回过头去生产家用电器、日用交通工具、组装电脑、裤衩背心这类对劳动力有庞大需求的制造业,美国资本家再爱国也不能回避生存问题,所以美国的制造业根本不可能再为美国提供就业机会,也就是说美国的就业改善是指望不上制造业的,只能靠高端研发产业和金融业,美国3亿多人口,除了大规模的农业外,哪有那么多高端岗位提供给这么多的非农业人口?这样看,美国维持就业率的难度非常之大。

加息的问题,08金融海啸的成因就是07年的次债危机,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使得大众根本无法维持美国的高房价和高利率,高利率本是抑制经济热度和通胀的作用,却同时造成美国的制造业流失形成高失业率,高失业率自然就无法再维持次级债的存在,所以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断裂,接下来就是蝴蝶效应造成全面的金融恐慌,现在谁敢轻易动利率?利率一动会形成市场的连锁应对,利率高了,制造业就更是要加速离开美国,房屋市场就会被抑制,紧接着股市就冷却,当然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的反应是有个传导周期的,但利率松动是呈现趋势特征的,一旦进入加息周期,市场会对这个事情有预期的,那时候再改弦更张停止加息都有点晚,如果加了一点又不加了,市场对美国的政策连续性和可预测性就会丧失信心,如果因为加息造成市场紊乱,就会有很多人对美国的经济走向产生怀疑,接下来会怎么样?很可能美国的国债都缺少了偿债信用,如果美国国债销售出现问题,那就出大乱子了,加息后一定会对美债的息口有影响,付息能力就要受到考验,没有制造业的美国能应付这一切么?

所以加息是要经过复杂的经济模型计算后才能够考虑的,加息之前会有哪些信号?最起码要停止QE吧?不可能量化宽松和紧缩同时出现,QE的停止并且逐渐将资产进行市场化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都尚且需要很谨慎的观察应对,怎么可能去想加息的问题?

美国的利率是否会像日本那样用长期的低利率来维持经济热度以避免出现高失业率和通缩问题?不是没有可能。

补充完整,再贴一下。
在这个问题上, 我跟你持相反的看法。
美国QE本身只是一项应急措施,美国政府非常清楚美国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目前正致力于重塑制造业,并开始逐步退出QE。实际上,美国经济已经逐渐复 苏,大量制造业回迁,当年濒临破产的房利美都已经出现盈利,标志着受冲击最大的房地产业已经开始走出低谷,这就是目前支撑美元走强的内在原因。

98年金融海啸,引发了社会信用的全面冻结,使原本活跃在市场上的流动性几乎一夜蒸发,造成美国经济严重失血,进而重创实体经济。换句话说,美国的实体经济,包括制造业,本身并没有太大问题,而是因为经济“失血”严重而失去了活力。

美国制造业存在的问题,任何发达国家都会遇到,加拿大相对更加严重。这就是奥巴马政府致力于发展新能源和高科技产业的原因。历史上,欧美国家都曾面临过劳 动密集型产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过程,将来中国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而这样的转移也不是一夜之内发生的,它伴随着产业转型和劳动力人口的升级。而工业制造 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劳动力所占成本比例越来越低。对于美国、德国这样科技前沿国家,在高端制造工业更是具有绝对竞争力,短期内不会改变。

实际上,美国的失业问题,并不是因为任何实体经济行业,包括制造业本身的问题所引发的,而是由于市场秩序被破坏,造成世界范围内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的。在危机之前,蛋糕大,大家都有得吃,危机之后,蛋糕变小了,即使大家抢着吃,也会有很多人吃不饱。

关于利率问题,美国确实不会贸然加息,但是,按目前美加两国的经济状况对比,美国加息走在加拿大之前,是完全有可能的。

每一次危机都是自我修复的机会。无论危机延续多久,世界经济依然会重返发展的轨道。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并不可能让美国这样强大和开放的经济体一蹶不振,相反会让它更加客观的审视和修正自己的不足。这也是我看好美元长期走势的原因。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