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优质优价汽车保险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分步说,最清楚:

1. A车和B车都在运行中。
2. 两辆车都拥有一定的动能。
3. 两辆车相撞了。
4. 两辆车停止运动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前后,两辆车的总能量不变。

通常发生的车祸中,碰撞是使两辆车停止运动的最主要因素。

但碰撞前,两辆车的动能都比较大,而碰撞后,两辆车的动能都为0.

结论1:两辆车的动能一定转换成了其他能量。
结论2:这个其他能量只有热能和势能。
结论3:这个其他能量主要为势能,因为碰撞后两辆车的温度变化不大(着火燃烧另当别论)。
结论4:这个势能体现在形变上。(通俗的讲,就是变形!)

所以两车相撞,假设驾驶舱没有大变形的情况下:

1. 如果双方车头都软,那么汽车吸收的能量较大,人员受到的伤害相对较小。
2. 如果一方车头软,一方车头硬,那么车头软的一方吸收的能量要多很多!
3. 如果双方车头都硬,那么人员受到的伤害相对较大。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都想受到最小的伤害。那么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无论对方的车是软是硬,自己的车都是硬朗的好!!

典型的 Prisoners' Dilemma 问题。。。

为了安全,最终结论也很简单:大,重,硬并且不脆的车,就是王道。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话分两头,如果两车对撞,确实是你说的这个道理,但是,如果迎面撞混凝土墙,墙变形忽略不计,那么,车吸收所有能量。这时候,如果没有塑形耗能机制,则只能以支离破碎来吸收能量了。

碰撞评分高的小车和评分低的大车对撞,小车吃亏。

两车分别撞墙,评分低的大车惨些。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话分两头,如果两车对撞,确实是你说的这个道理,但是,如果迎面撞混凝土墙,墙变形忽略不计,那么,车吸收所有能量。这时候,如果没有塑形耗能机制,则只能以支离破碎来吸收能量了。

碰撞评分高的小车和评分低的大车对撞,小车吃亏。

两车分别撞墙,评分低的大车惨些。

撞墙确实不一样。

形变最高(以至于驾驶舱都变形)的车最惨,其次是完全不变形的车。最好的是只有车头变形的车。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嗯,有道理,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两车相撞,小、轻、软的车被撞得稀烂,里面的人死无全尸,大,重,硬并且不脆的车只是被撞得变了形,里面的人尸体保存完好。
还是做个好司机才是王道!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楼主的物理知识确实很一般, 论证过程漏洞百出.

不过结论当然不假: "大,重,硬并且不脆的车,就是王道", 开火车头和汽车撞怎么也不怕. 估计不用您这么复杂的论证, 菜场的老太太也能想到.

不过楼主可以先设个假设条件, 就是质量都相同的两辆车, 体积区别不大, 你认为是车头软的安全还是车头硬的安全? 记住, 车头硬的车有可能和同样硬的车碰撞. "硬碰硬"在车头软的车上是不会出现的.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楼主的物理知识确实很一般, 论证过程漏洞百出.

不过结论当然不假: "大,重,硬并且不脆的车,就是王道", 开火车头和汽车撞怎么也不怕. 估计不用您这么复杂的论证, 菜场的老太太也能想到.

不过楼主可以先设个假设条件, 就是质量都相同的两辆车, 体积区别不大, 你认为是车头软的安全还是车头硬的安全? 记住, 车头硬的车有可能和同样硬的车碰撞. "硬碰硬"在车头软的车上是不会出现的.

根本没看懂你说的是什么,哪里有“质量都相同”的两部车?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不谈车身结构,"鼻子"越长的车相对安全,驾驶员坐在最前端的面包车最不安全。

很多人讥笑美国车外面看尺寸大,但内部空间小,其实这种设计虽然笨,但对安全性的提升有好处。

相反,很多小尺寸车,为了追求内部空间,乘客仓尽量前移,座椅恨不得放在发动机上。这种车,无论如何设计精妙,安全性先天不足。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经常跑高速的朋友还要注意一点:

住在GTA这种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没问题,高速公路都是封闭的(像中国一样)。住小城市或经常出城的,要注意小动物穿越马路。这时候,车头越高越好,truck和SUV比sedan好,一般不会撞到前挡风玻璃上。

另外,万一控制不住车,千万别避让啊。小动物虽然可爱,但你的生命更重要。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根本没看懂你说的是什么,哪里有“质量都相同”的两部车?

我好像看懂了:

Oldman说的是一辆Yukon碰到其它小车一般是通杀,但一辆Yukon不幸碰到另外一辆Yukon就悲剧了,还不如一辆Corolla碰到另外一辆Corolla。

这其实就是楼主说的prisoner dilemma,你只有越强才越可能survive,好在你碰上Yukon的机率远低于Corolla。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天天都在争论这个问题,我感觉买日本车的肯定没想过出事,买美国德国车的肯定想到出事时这个车比较安全!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Keep distance and avoid accident - it does not matter who is right and wrong, dead man does not talk.

When turning left, make sure the oncoming ACTUALLY stop when light is turning red.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先考虑弹性碰撞,简单些。

两车m1v1和m2v2迎头相撞后,m1有v3, m2有v4

动量守恒: m1v1+m2v2=m1v3+m2v4,

能量守恒:m1v1^2+m2v2^2=m2v3^2+m2v4

据此可解出v3, v4.

显然,如果m1>m2, v1=v2, 则v3<v4, 这对小车m2不利,对大车m1有利,因为大车的动反应小。

若撞墙,则墙是“无限大车”,汽车自然吃亏。

再从保险杠的设计角度看,则是吸能能力越大越好。同样吸能能力的保险杠,用在小车上比用在大车上效果更好。因此买大车,就应该有更好的保险杠 (例如Volvo之流)。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现在再看楼主的结论:

那么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无论对方的车是软是硬,自己的车都是硬朗的好!!

显然这个结论一半对,一半错。

对的一半:两同等车相撞,一车有吸能保险杠,另一车没有。相撞后两车共同质心偏向有吸能保险杠的一侧,或者说,有吸能车的减速度较大,因此受力较大,不利。没有吸能保险杠的车减速度较小,有利。

但是,若是撞墙呢?没有吸能保险杠的车就完蛋了。

实际上,双方车辆的吸能保险杠是双方共享的安全因素。有吸能保险杠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因此,楼主的结论有对的地方,但基本上是错的。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不谈车身结构,"鼻子"越长的车相对安全,驾驶员坐在最前端的面包车最不安全。

很多人讥笑美国车外面看尺寸大,但内部空间小,其实这种设计虽然笨,但对安全性的提升有好处。

相反,很多小尺寸车,为了追求内部空间,乘客仓尽量前移,座椅恨不得放在发动机上。这种车,无论如何设计精妙,安全性先天不足。

相当的有道理啊。这个道理估计很多人都能明白,但极少有人在买车的时候能想到它!按这个标准一看,哪些车相对安全,就一目了然了。。。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我好像看懂了:

Oldman说的是一辆Yukon碰到其它小车一般是通杀,但一辆Yukon不幸碰到另外一辆Yukon就悲剧了,还不如一辆Corolla碰到另外一辆Corolla。

这其实就是楼主说的prisoner dilemma,你只有越强才越可能survive,好在你碰上Yukon的机率远低于Corolla。

知我者先生也。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现在再看楼主的结论:

那么结论是什么呢?那就是无论对方的车是软是硬,自己的车都是硬朗的好!!

显然这个结论一半对,一半错。

对的一半:两同等车相撞,一车有吸能保险杠,另一车没有。相撞后两车共同质心偏向有吸能保险杠的一侧,或者说,有吸能车的减速度较大,因此受力较大,不利。没有吸能保险杠的车减速度较小,有利。

但是,若是撞墙呢?没有吸能保险杠的车就完蛋了。

实际上,双方车辆的吸能保险杠是双方共享的安全因素。有吸能保险杠不仅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因此,楼主的结论有对的地方,但基本上是错的。

我讨论的是车撞车的问题。车撞墙自然是另一回事。我的假设和分析,都是车撞车啊。

另外,我并没有否认双方吸能是最佳方案。但在现在这没品的世界,根据 prisoners' dilemma,都是先把自己保护起来为妙。
 
回复: 关于撞车安全性:基本物理学知识及无脑结论

1. 车撞墙自然是另一回事

2. 都是先把自己保护起来为妙

上面两句话那句更重要,那句更全面呢?

车会撞墙,撞桥墩,撞护栏,撞电线杆子,撞车库,撞马路墩子... ...

因此,还是有吸能的保险杠更好些。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