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农民不行,那就是搞转基因种子得行了?

农民为了利益一切不顾,种子公司就能保证不顾利益了只为人类社会了?

我说过了,某些监管不利的省区,种子商为了赚钱,会主动用转基因。

甚至不惜坐牢,使用非法转基因,非法永久残留农药,以及美国听都没听到的特效剧毒瘦肉精,这个中国使用的特殊瘦肉精中国有知识产权,因为没人注意,都检测不出来。

当然,农民也属于无奈,因为不少地区的害虫,越来越具有抗药性。

多年来,干农业的最富不过农药种子商。
 
L

linhubert

Guest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转基因作物产量不高,非常不高,狠不高,你可以查一下。

產量不高誰種啊.:wdb2:其實轉基因作物主要是要抵抗自然災害而研發的(抗旱 抗病蟲害..等).尤其是第三世界國家需求量大.沒有轉基因作物.全球

糧食會供不應求的.有可能爆發大規模飢荒.:wdb14: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那么也来科普一下,或者楼主能补充最好.
1. 转基因能增产吗?答案楼主自己应当知道,不过所有的推手都不回答或者说一大堆. 其实答案只有一个,转基因不涉及增产.
(袁隆平搞得是踏踏实实的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赞一个)

關於你的問題一:

方舟子:给水稻增添“增产基因”

有一个退休多年的“农业专家”在媒体上发惊人之论:转基因作物能增产是骗人的,因为没有“增产基因”!目前大规模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抗虫、抗除草剂品 种,它们是没有“增产基因”,但是同样能够增产,只不过是通过防止虫害、杂草造成的损失而间接地增产。那么以后能不能给作物加入“增产基因”,让它们直接 增产呢?完全有可能。我们已经知道,有些基因与作物的高产有关,其中主要是一些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基因。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光合作用分成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是叶绿素吸收太阳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生成能量分子ATP。这个过程叫光反应。第二个过程叫碳反 应,在酶的催化下,消耗ATP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碳反应的第一个步骤是要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到某个物质上不让它跑掉。对绝大多数 植物来说,它们用来固定二氧化碳的物质是一种本身含有5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叫做二磷酸核酮糖,二氧化碳和它结合后让它多了一个碳原子,但是新生成的这个6 碳分子很不稳定,立即分裂成2个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3-磷酸甘油酸。所以采用这种方式固碳的植物,叫做碳三植物。碳固定下来之后,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 物化学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淀粉。

这个固碳过程需要一种酶的催化,这种酶有个很长的名称叫核酮糖1,5一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即使用其英文缩写也不短,叫RuBisCO。从名称看它实际 上有两种酶活性:羧化和加氧。把二氧化碳加到有机物上面去,让它的碳链变长,这叫羧化。加氧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种酶并不能很好地区分二氧化碳和氧,如 果遇到二氧化碳,就把二氧化碳加到二磷酸核酮糖上(羧化),如果遇到氧,就把氧加到二磷酸核酮糖上(加氧),后一过程是一种浪费,简直是在捣乱,大大降低 了光合作用的效率。空气中是同时存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而且氧气的浓度要比二氧化碳高很多,幸好RuBisCO对二氧化碳的亲和力比氧强,所以在一般情况 下,这种低效率的固碳方式能被容忍,这种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的远古时代进化出来的古老的固碳方式,就一直保留了下来。现有的植物物种中95%都 是碳三植物,例如水稻、小麦。

但是在炎热干旱的条件下,这种低效率固碳方式就很不利了。为了能够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植物叶子上有很多气孔,但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也能通过气孔蒸发掉。 实际上,植物从土壤吸收的水分,97%都蒸发掉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能被植物利用。在炎热干旱的条件下,水分的丧失就会成为生死攸关的大问题。为了减少水 分蒸发,植物不得不尽可能关闭气孔,只在短时间开放。但是气孔开得少了,进入叶子的二氧化碳的量也少了,而光合作用却不断地在产生氧气,结果是叶内的氧气 浓度越来越高,二氧化碳浓度越来越少,RubisCO固碳效率也越来越低。而且,温度越高,RubisCO对氧气的亲和力也随之增强。所以,在炎热干旱的 条件下,碳三植物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有些植物就抛弃了祖先的遗产,发明了新的固碳方式。它们不直接用RuBisCO来固碳,在叶肉细胞里,没有RuBisCO,而是另一种羧化酶,它能很好地 区分二氧化碳和氧气,只把二氧化碳固定到另一种化合物上,生成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含有4个碳原子,所以采用这种固碳方式的植物称为碳 四植物。但是植物要利用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还是离不开RuBisCO的。碳四植物的RuBisCO哪里去了呢?在维管束周围,包裹着一层鞘细胞,碳四植 物的RuBisCO就躲在这里。苹果酸或天门冬氨酸源源不断地跑到了维管束鞘细胞,释放出二氧化碳供RuBisCO使用,而空气中的氧气是到不了这里的, 这样,RuBisCO就只发挥其羧化酶的作用,不干加氧的杂活了。

这样固碳的效率大大提高了,就可以缩短气孔开放的时间,减少水分的蒸发。碳三植物每固定一分子的二氧化碳,要丧失833分子的水,而碳四植物只丧失277 分子的水。少浪费水还能高效固碳,碳四植物也就特别适合在炎热干旱的条件下茁壮成长。大部分的碳四植物实际上是草(禾本科),但是它们有的长得如此高大, 很多人都不知道它们是草,例如玉米、甘蔗、高粱。

既然碳四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如此之高,为什么它们没有征服全世界,只占植物中的一小部分呢(大约占3%)?这是因为其高效是以多耗费能量为代价的。由于多 出了一个步骤,碳四植物的光合作用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每合成一分子葡萄糖要耗费30分子的ATP,而碳三植物只需要耗费18分子ATP。ATP是由光能转 化来的,在阳光强烈、充足的炎热地带,不缺ATP,为了多固碳多耗费ATP是值得的。但是在阴凉、寒冷的地带,多耗费ATP就没有优势了。所以碳四植物最 适合在热带地区生长,在其他地区就未必能竞争过碳三植物了。

水稻原产热带,但却没有变成碳四植物,可能是因为它的原产地水分充沛。但是如果让水稻变成碳四植物,提高了它的光合作用效率,不就可以大大地提高它的产量 而且还能抗旱吗?但是要把水稻变成碳四植物所需要的基因是水稻中原来没有的,只能用转基因技术,从碳四植物(例如玉米)中引入。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为 需要引入的新基因多达13个,而且光是引入基因还不够,还要让它们能够发挥作用,形成特殊的细胞构造。目前国际上有一个碳四水稻研发项目,集中了十几家研 究机构的力量。一旦研发成功,将能让水稻增产50%,提高水分利用率1倍,并降低对肥料的需求。大自然没能造就的,人工可以帮助它完成。(《新华每日电 讯》2013.11.1)

plus: 中国参与碳四水稻国际项目的是中科院计算生物学研究所的朱新广课题组, 和袁隆平無關


方舟子: 崔永元转冒牌“农业专家”佟屏亚最新文章,质问“一个不增产的转基因品种为什么要推广种植?”且不说我早驳斥过该“专家”转基因品种不能增产的谬论http://t.itc.cn/H33Yb ,就算不能增产,但能减少劳力、降低成本、减少农药使用、减少水土流失、增加营养,不也有推广种植的价值?什么时候“增产”成了推广种植的必要条件了?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2. 转基因抗虫吗?这是转基因的主要或者重要卖点,当然抗啦.问题是,某种转基因只抗某一种虫子. 可危害农作物的虫子不止一种.

關於你的第二點, 不知道你所謂的某種轉基因只抗某一種蟲子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何況, 給水稻轉十幾個基因已經不是難事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不明白:为什么在杂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要大力去搞不确定因素极多且极端违反自然规律的转基因产品?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關於你的第二點, 不知道你所謂的某種轉基因只抗某一種蟲子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
何況, 給水稻轉十幾個基因已經不是難事

有时候,转一个基因,比转1000个基因难度还大。 效果不是看数量。
 

irene999

反面典型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不明白:为什么在杂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要大力去搞不确定因素极多且极端违反自然规律的转基因产品?

不懂,同问。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不明白:为什么在杂交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要大力去搞不确定因素极多且极端违反自然规律的转基因产品?

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转基因技术是对已知基因所进行的操作,目标更为明确,效果更为确定,因而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得结果,而无论自然突变,还是诱变杂交,所带来的基因变化都有未知性和不确定,相对而言,转基因带来的基因变化还要明确的多。
 

Johnny1008

解禁用户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明确?

即使是看楼主1楼的原帖,也是一堆的不明确。

请对楼主1楼原帖中您感到“不明确”的条目逐一质询一下,

:wdb10:

既然楼主说自己是学农科出身,又与国家转基因相关部门有过密切合作,

就目前看来,应该算家园网里最了解转基因的ID(之一?)

大家集思广益的找出各类问题来追问一下楼主不是挺好的吗,

这样可以多角度的了解转基因的方方面面,

比起某些自诩为家园首席“民科”高叫几声“与事实严重不符”之后,

真让他逐条质疑的时候,就遁的无影无踪要好多了!


:wdb6::wdb6::wdb6: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请对楼主1楼原帖中您感到“不明确”的条目逐一质询一下,

:wdb10:

既然楼主说自己是学农科出身,又与国家转基因相关部门有过密切合作,

就目前看来,应该算家园网里最了解转基因的ID(之一?)

大家集思广益的找出各类问题来追问一下楼主不是挺好的吗,

这样可以多角度的了解转基因的方方面面,

比起某些自诩为家园首席“民科”高叫几声“与事实严重不符”之后,

真让他逐条质疑的时候,就遁的无影无踪要好多了!

:wdb6::wdb6::wdb6:

你是真傻还是装傻

楼主贴文里说:像核弹一样保管严格,
居然流出这么多次
懒得引用,在第一页3楼。
 

Johnny1008

解禁用户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你是真傻还是装傻

楼主贴文里说:像核弹一样保管严格,
居然流出这么多次
懒得引用,在第一页3楼。

你又来献丑了??

:wdb6::wdb6::wdb6:

你去看清楚,楼主说的“像核弹一样保管严格”的是转基因试验品还是转基因商品!!

你一个家园首席“民科”,不会可怜到“实验室”和“商业公司”都分不清吧?

难道你吃了一堆“有机食品”除了造肥料之外,

就只疯长“装傻充愣”这个特异功能了??


:wdb6::wdb6::wdb6: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你又来献丑了??

:wdb6::wdb6::wdb6:

你去看清楚,楼主说的“像核弹一样保管严格”的是转基因试验品还是转基因商品!!

你一个家园首席“民科”,不会可怜到“实验室”和“商业公司”都分不清吧?

难道你吃了一堆“有机食品”除了造肥料之外,

就只疯长“装傻充愣”这个特异功能了??

:wdb6::wdb6::wdb6:

商品化之前,是不是应该像加拿大一样有个公告啊?
强尼,你不懂就别装懂。:wdb6::wdb6::wdb6:

我举的三个例子,没有一个有公告,这就是最可怕可恶的地方。
 
G

gordondeng

Guest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商品化之前,是不是应该像加拿大一样有个公告啊?
强尼,你不懂就别装懂。:wdb6::wdb6::wdb6:

我举的三个例子,没有一个有公告,这就是最可怕可恶的地方。

你人在加拿大还是美国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楼主没看到人门关注转基因的焦点,不是有毒无毒的问题,是影不影响人类自身基因的问题,这要到多少代才能体现出来,没人知道;有没有害,没人知道.

楼主, 你能说服这人不? 我这厢给你作揖了。

在河南时听到笑话, 说农民分析中南海的领导, 肯定每天都能吃到吃浆面条, 日子过得恁好!
 

3com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杂交技术

不也是通过基因进行改变,以求丰产吗?

那些反对人士不都吃得挺高兴的,还给人家发奖,什么解决温饱重大贡献云云的。
 
回复: 感觉有必要科普一下转基因农作物

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转基因技术是对已知基因所进行的操作,目标更为明确,效果更为确定,因而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得结果,而无论自然突变,还是诱变杂交,所带来的基因变化都有未知性和不确定,相对而言,转基因带来的基因变化还要明确的多。

这个问题来解释一下:

生物的遗传物质DNA不同片段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某一个片段的性状,往往取决于“很远”的另一个甚至多个基因片段。
这也就是为什么,翻译一个生物的所有DNA片段很容易,但是要理解他的DNA代码之间的关系,很难。
目前的科学,对每个DNA片段的形状表现,以及和其他基因的作用,还了解很少,因为这个数据量是天文数字,要想搞清楚,实在太难。

所以,把一个单个DNA片段给转录变化了,是很危险的: 因为你不知道这个DNA是不是被另外一些DNA片段做性状引用。

这就是为什么,转基因农作物要经过大量的实验室,试验田,大田,细菌和植物,动物实验,目的就是防止产生灾难物种。

而诱变育种的方式,虽然也产生DNA片段变化,但是这种方式被系统全局基因所限制,不是想怎么变就怎么办,只能按照生物的变异范围变异(DNA是否变异,哪个DNA更容易变异,以及生物在特定环境下如何变异,也是有DNA控制的----进化本省既由基因控制)。

当然,虽然诱变育种带来的DNA改变,在连带基因性状改变上,要比转基因相对安全,风险依然存在,所以诱变育种也是被严格监管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