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财商为零的人表示看不懂这个图标。

从移民以后,9年,
从不清楚俺家账上有多少钱,偶尔问起,以老公说的为准。
从来没付过付信用卡账单。
不知道怎样家里电脑登录银行账号。
不知道家里水电多少,保险是哪家公司的,买的基金就当扔了,不关心涨跌。。。

老公也是个懵懵懂懂,糊里糊涂的主。。。
连小费都不会算的。。。。
相比你们的软件理财,俺们还是刀耕火种时代。。
所以俺们穷,是有道理的。。。

俨然有钱人家阔太太的节奏呀,买东西有人付账,吃饭有人买单,吃果果的晒幸福贴。。。。:wdb17: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我1月1日那天猫在家里半天,算清楚了2013年的总帐。结果还不错,收入和结余都大大超过预期,感觉来加拿大还是来对的了。至少收入比国内提高了不少。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也就每年这个时候才想起来。也算是对我家领导一个交待,主要是不想被戴上乱花别人钱的帽子。
我只在刚来的那一年算过,是每个月算。没办法,那会儿没收入,一分钱掰两半花。后来就没算过了。觉得不值得。反正挣的工资是死的,T4表上写的清清楚楚。刨去剩下的,肯定就是花的。有那个功夫,看看小说,做做yoga,哪怕出去跟朋友闲侃也好啊。

多挣多花,少挣少花。量力而行,够花就好。钱是一起挣的,也是一起花的,谁也别埋怨谁。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为什么大家总是想着人家是在加拿大拿对于国内移民而言,甚至是当地人都极难到达的,年薪20w+??
为什么不是,人家在国内是卖了2套房子,1000w的RMB现金,在国内买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10%~12%的年收益,而且不交税,这就有小150w的现金,这还是小case,补贴加拿大的花费而已
换个思路,年薪10w在加拿大都很难,别concern自己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我只在刚来的那一年算过,是每个月算。没办法,那会儿没收入,一分钱掰两半花。后来就没算过了。觉得不值得。反正挣的工资是死的,T4表上写的清清楚楚。刨去剩下的,肯定就是花的。有那个功夫,看看小说,做做yoga,哪怕出去跟朋友闲侃
多挣多花,少挣少花。量力而行,够花就好。钱是一起挣的,也是一起花的,谁也别埋怨谁。

用软件只要记得按时下载一点都不费劲。这点理财功课还是要做的。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为什么大家总是想着人家是在加拿大拿对于国内移民而言,甚至是当地人都极难到达的,年薪20w+??
为什么不是,人家在国内是卖了2套房子,1000w的RMB现金,在国内买信托,资产管理计划等,10%~12%的年收益,而且不交税,这就有小150w的现金,这还是小case,补贴加拿大的花费而已
换个思路,年薪10w在加拿大都很难,别concern自己

我们在国内是一穷二白的学生,错过黄金10年的卢瑟,木有资产和钱在国内带过来啊。:(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我们在国内是一穷二白的学生,错过黄金10年的卢瑟,木有资产和钱在国内带过来啊。:(

那你们来CA就对了,要感谢CA, 感谢MTL

也恭喜你们的成功,不过说白了,只要不为生活安全所迫,在加拿大没有必要把自己逼迫的那么艰难,没有钱了,找不到工作了,找政府,不寒惨。

感觉加拿大现在的问题是,特别是移民问题,还是真应该向USA, AU学习学习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那你们来CA就对了,要感谢CA, 感谢MTL

也恭喜你们的成功,不过说白了,只要不为生活安全所迫,在加拿大没有必要把自己逼迫的那么艰难,没有钱了,找不到工作了,找政府,不寒惨。

感觉加拿大现在的问题是,特别是移民问题,还是真应该向USA, AU学习学习

没什么来对没来对,同样是0起点,在国内混上这么些年,也该和现在一样,有车有房,而且肯定位置会相对高得多。我们也可以内部调到到USA,这样收入和生活水平更高一些,但考虑老人养老和医疗问题,也没敢动。

现在移民收紧,是向USA学习了。但是政策宽松时进来的移民,有相当部分还是在寻找自己的路。相信再过三五年,发牢骚的人会少很多,因为可以移民的主要就是留学生,还有已经拿到job offer的人了。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用软件只要记得按时下载一点都不费劲。这点理财功课还是要做的。

可能算帐也是一种乐趣吧。就像有人喜欢数钱一样。据说当年俞敏洪就是把所有的现金都放在家里面,每天晚上数。最后就越数越多了:wdb17: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不过没有在国内真正工作、挣过钱,也有好处,就是留在中国会怎么样,这个结果完全都是假设和想象的,根据以前同学的发展轨迹来想象的,没有“曾经阔过”的感觉。

在加拿大能不能工作挣钱付首付买房?这个我们的亲身经历,那是完全可以的。并不象很多人在论坛中气愤地说,买房子的钱不从中国带来,就买不起。双方父母都没有资助,就是靠自己的工作收入,后来还接管了父母的养老。有些在中国的同学,还在啃老哪。

近些年都是隔年回国一趟,生活体验应该是时时更新的,但是也没有感到什么失落。服务方便程度,国内肯定占优。但是基础设施和日常生活水平方面,在加的工薪阶层占优。在吃穿用度方面,如果要保持在这里的水准,在国内不知道得挣多少钱才够。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不过没有在国内真正工作、挣过钱,也有好处,就是留在中国会怎么样,这个结果完全都是假设和想象的,根据以前同学的发展轨迹来想象的,没有“曾经阔过”的感觉。

在加拿大能不能工作挣钱付首付买房?这个我们的亲身经历,那是完全可以的。并不象很多人在论坛中气愤地说,买房子的钱不从中国带来,就买不起。双方父母都没有资助,就是靠自己的工作收入,后来还接管了父母的养老。有些在中国的同学,还在啃老哪。

近些年都是隔年回国一趟,生活体验应该是时时更新的,但是也没有感到什么失落。服务方便程度,国内肯定占优。但是基础设施和日常生活水平方面,在加的工薪阶层占优。在吃穿用度方面,如果要保持在这里的水准,在国内不知道得挣多少钱才够。

for most of working forces, good job-good life, 哪里都一样,只是你的job很好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可能算帐也是一种乐趣吧。就像有人喜欢数钱一样。据说当年俞敏洪就是把所有的现金都放在家里面,每天晚上数。最后就越数越多了:wdb17:

别笑,到时你就懂了,记得有句话不,你不理财…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为什么大家总是想着人家是在加拿大拿对于国内移民而言,甚至是当地人都极难到达的,年薪20w+??

圣诞前儿子抱怨说,他是他们班上最穷的。我说当年我来加时那才穷. 不过由于我们在中国受了良好的教育. 很快就过上了超过当地平均水平的日子。你今天比别人穷,只要你努力学习,将来肯定超过他们。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for most of working forces, good job-good life, 哪里都一样,只是你的job很好

我的工作就是一般。但是第一代移民家庭很多有个硬伤,就是往往一方语言或技能不怎么好。家里有个人挣个税后两三千,那不是很难达到的,加上牛奶金,怎么的也有3千多刀。可是3千多刀要管一家四口的吃穿,就挺紧张的了,脑子老要绷根弦来计算日常开支。另外在这边也没老人给带小孩和管家务,这个也很考验夫妻俩的动手能力。做不惯的新移民handle不过来,心理上就很崩溃。

但只要另外一方再出去挣个一两千,日子就会宽裕很多。另外就是建立起家里照顾孩子、做家务的一套办法,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把自己从经济和家务的困境解脱出来,就可以有心情享受加拿大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生活水准了。这个比中国真是好很多。

比如去血拼吧,在中国逛街一点不轻松,带着孩子逛街更痛苦。购物中心里坐的地方都没有,除非你到店里正儿八经吃东西;上个厕所也很难。在外面吃喝点东西,说不定就拉肚子。开车去逛街,泊车也是非同一般的痛苦,停车场又黑又小又窄。但如果不开车,那就更痛苦,除非你可以在上下班高峰期之前尽快完成任务,能抢上TAXI。

孩子们平时在小区里也没什么地方可去,现在为节省地方,都搞所谓的“空中花园”,二三楼的楼顶弄上一个。附近两三幢的楼的孩子们都被婆婆奶奶带着,在这个“空中花园”一呆一整天,地方也不大,跑也跑不开。小区的游泳池要交钱,水也不见得很干净。还有很多人舍不得买或租车位,车又多,就停在小区的路边,这样老人散步或年轻人跑步也很麻烦,路都给占了一半。还有高层建筑也不见得隔音,夏天要开窗,楼下有人唱卡拉OK什么的,照样声声入耳。还有邻居在做装修的,更是恶梦。尤其是新建不久的楼盘,一会这家装修,一会那家装修,有的等两三年再装修,都轮着来。反正我每次回去,附近楼里都有人在装修,大清早关着窗都没法避免嘈音。

在这边的小区park、playground、免费的网球场足球场、游泳池之类,条件都好得多。

在这边你想松松神,去咖啡馆坐一下,看看书上上网;或者下班后和同事在bar里喝一杯,聊聊天再回家,大部分咖啡馆和bar都很decent很舒适,也不贵。在国内要这样的环境坐一坐,几十块上百块RMB都是起跳价。夏天周末约三五知交,在后院BBQ一下,就是食物饮料钱,所费无多。讲究点的在家里游泳池边搞,后院餐桌上弄点蜡烛插点花,弄个冰桶冰着酒和饮料什么的,配合孩子的可以弄些气球玩具,一下子气氛情调就上去了。但在国内也这么露天BBQ一下,要达到同等的卫生和舒适程度,花的钱可不少。所以我觉得要赚很多钱才能维持住这边的社交生活水准。

但很多新移民家庭,都先被找不到工作和家务搞崩溃了,剩下的条件也就不在乎了。但真论平民的生活质量,自然是这边好,基础设施和资源决定了。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无论如何还是对已经步入正轨的前辈表示敬佩和羡慕。希望我们家也能尽快赶上大家。
 
回复: 也晒一下2013家庭开支

比如去血拼吧,在中国逛街一点不轻松,带着孩子逛街更痛苦。购物中心里坐的地方都没有,除非你到店里正儿八经吃东西;上个厕所也很难。在外面吃喝点东西,说不定就拉肚子。开车去逛街,泊车也是非同一般的痛苦,停车场又黑又小又窄。但如果不开车,那就更痛苦,除非你可以在上下班高峰期之前尽快完成任务,能抢上TAXI。

有次回国带孩子去天安门广场,人多夭热,兴趣一下就没了。

但很多新移民家庭,都先被找不到工作和家务搞崩溃了,剩下的条件也就不在乎了。但真论平民的生活质量,自然是这边好,基础设施和资源决定了。

这里条件实在太好了,现在就在图书馆蹭网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