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秉承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直白的讲,就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
万事万物,无不应遵循大自然的规律:顺者昌盛,逆者衰亡,大到社会,小到健康。
说句难听的话,
一个人颠倒日夜的劳作,就是在拿命换钱!
转一篇文章供参考:
子午流注,是我国古代中医圣贤参透人体而揭示出的一种规律。日月星辰与地球位置的变化,使人体的12脉在12个不同的时辰有兴有衰。子午流注自古以来多用于针灸。人们在养生的同时,把子午流注作为一个重要条件,不可分割。在对症的经脉兴或衰时吃养生食品,效果大不一样。
一、子时(23:00-1:00)
此时胆经最旺。中医理论认为:“肝之余气,泄于胆,聚而成精。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决于胆。气以壮胆,邪不能侵。胆气虚则祛,气短,谋略而不能决断。”由此可见胆的重要性。有些人轻易切掉患者的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胆汁需要新陈代谢。人在子时前入睡,胆方能完成代谢。“胆有多清,脑有多清。”凡在子时前入睡者,最后头脑清晰,面色红润。反之,子时前不入睡者,气色青白,特别是胆汁缺乏新陈代谢的气而变浓结晶。犹如海水变浓晒成盐,形成结石。其中一部分人还会因此而“胆祛”。
二、丑时 (1:00-3:00)
此时肝经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维和行动要靠肝血支持,废久的血液淘汰,新鲜的血液产生,这种代谢通常在肝经最旺的丑时完成。中医理论认为:“人卧则血归于肝。”如果丑时不入睡,肝还在输出能量,就无法完成新成代谢。所以,丑时前未入睡者,面色青灰,情志倦怠而躁,易生肝病。
三、寅时(3:00-5:00)
此时肺经最旺。“肺朝百脉。”肝于丑时推陈出新,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寅时,有肺病的人忧为强烈。
四、卯时 (5:00-7:00)
此时大肠经最旺。“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将冲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经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水分于营养,排出渣滓。
五、辰时(7:00-9:00)
此时胃经最旺。人在7:00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过盛,表现为嘴唇干,重则唇裂或生疮。
六、已时 (9:00-11:00)
此时脾经最旺。“脾主运化,脾统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总调度,又是人体血液的统领。“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的功能好,消化吸收好,血的质量好,嘴唇红润。唇白标志血气不足,唇暗,唇紫标志寒入脾经。
七、午时 (11:00-13:00)
此时心最旺。“心主神明,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心气推动血液运行,养神,养气,养筋。人在午时能睡片刻,“肝卧血归”。对于养心大有好处,可使下午乃至晚上精力充沛。
八、未时 (13:00-15:00)
此时小肠经最旺。小肠分清浊,把水液归于膀胱,糟泊送入大肠,精华上输送至脾。
九、申时 (15:00-17:00)
此时膀胱经最旺。“膀胱贮藏水液和津液,循环水液并将多余部份排出体外,津液在体内循环。”若膀胱有热,可至膀胱咳,咳而遗尿。
十、酉时 ( 17:00-19:00)
此时肾经最旺。“肾藏生殖之精和五脏六腑之精。肾为先天之根。”人体经过肾时泻火排毒,肾在酉时进入贮藏精华的阶段。
十一、戊时 (19:00-21:00)
此时心包经最旺。“心包为心之外膜,俯有脉络,是气血不通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伤。”心包是心的保护组织,又是气血通道。心包经戊时兴旺,可清除心脏周围的外邪,使心脏处于完好状态。
十二、亥时 (21:00-23:00)
此时三焦经最旺。三焦经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亥时睡眠,百脉可修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百岁老人有个共同点,即亥时睡觉。可惜现代人很少能做到,所以在街上看到面色红润的人越来越少,女性涂脂抹粉,掩盖“锈脸”的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