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皇家陵寝
中文名称: 明清皇家陵寝
英文名称: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200-023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
定,将中国的三处明清皇家陵寝--明显陵(湖北钟祥市)、清东陵(河北遵化市)、
清西陵(河北易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显陵
明显陵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
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圆陵墓面积1.83平
方公里,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我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
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明显陵的建筑格局,从整体看,宛如一个巨大的“宝瓶”,分内外围城,外围城高6
米,宽1.8米,长3500余米,红墙黄瓦,随山势起伏,雄伟壮观。外围城南端为两重陵
门,称新、旧红门。红门内似如游龙的神道连陵寝,神道两侧建有龙凤门,石雕文武
臣、 将军、立马、臣马、麒麟、像、骆驼、狮子、獬豸、华表、御碑亭及龙行神道,九
曲河蜿蜒其间,其上架有五道汉字白玉石拱桥。内围城建有棱恩门、棱恩大殿、陵恩
门、明楼、茔城、瑶台等,建筑宏大,雄伟壮观。特别是呈“8”字形的两大茔城,两座隐
密的地下玄宫由瑶台相连,神秘莫测,隐藏着一段动人心魄的宫庭历史。外围城外,原
建有陵卫、更铺、军户、礼生乐户等。明显陵布局巧夺天工,工艺浮雕精美绝伦。
优美的自然风光,神奇的风水宝地,雄伟的皇帝陵寝,动人心魄的明宫故事,令游
人心迷神摇,留连忘返。
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西北三十公里处的马兰峪,界于京津、唐山、承德之中。
西距北京一百五十公里,南距唐山一百公里,北距承德一百公里。陵园大小建筑580
座。清东陵是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和同治五个清朝皇帝,再加上孝庄、慈禧和
香妃等 161人的大陵园。
清东陵不只占地大,环境也美,群山环抱,树木葱茏。清东陵四面环山,是个方圆
四十余里的小盆地,北面昌瑞山正中一峰突起,东西两侧山峰低下,构成一面扇形,西
傍层峦叠翠的黄花山,东临蜿蜒起伏的丘陵地带,正南天台烟墩两山对峙形成宽不足五
十米的自然口,俗称龙门口。夏季陵区雨水由此泄出,由龙门口向北望,苍山脚下,绿
树丛中,古老雄伟的殿台楼阁若隐若现,金黄碧绿的琉璃瓦顶闪烁着迷人的豪光。
公元一六六一年,清代第一帝顺治死去,葬在了东陵,当时一切草创,陵寝规制十
分简陋,约在康熙中晚期,康熙皇帝组织了详细测绘和规划。测绘中发现东陵的山脉系
承德西南的雾灵山崎岖蜿转二百余里,状似一条张牙舞爪腾空面起的行龙,而陵寝两侧
的山势又恰似这条行龙的两根触须。于是就把这条宽三、四十里长二百四十余里的大山
划入了陵寝禁区,把陵区划为前圈、后龙即长城以北的风水禁山。把前券后龙的全部居
民驱逐外地,为打开风水线,将明代长城经由陵区的一段拆除,在陵区和禁山周围栽置
红(内)白(中)青(外)三层界舂、舂界内围以水围墙,把后龙划出三条火道,全长
三百八里,各宽二十丈,每条火道每隔七里驻兵一拨,每拨七至九人,防火防汛,防止
人民进入禁山,定出法律,陵区内(包括禁山)不许死人埋人、修庙、供神。私入禁山
红舂以内者,为首枷号两月期满积边烟瘴地方充军,为从者,枷号一月,杖一百,徒三
年。从此,周围六百余里的东陵区内,成了清帝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这里的居民背井
离乡,像牛羊一样被赶到了外地,除了东陵的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以外,任何人休想再次
踏入禁区。
清东陵是我国最后一代王朝――清王朝帝王的主要陵寝之一,(除此尚有东北的永
陵、福陵、昭陵,和河北易县西陵,规模都不及东陵大,清朝统治者驱使了我国数以千
百万计的劳动人民以二百四十多年的时间在这里修筑了一百一十三万平方米的建筑面
积,由二百一七座主要单体建筑组成了大小十五所陵园。这比我国最大的古建筑群――
北京故宫还大十万平方米。在这一群古代建筑物的下面,埋葬着清代顺治、康熙、乾
隆、咸丰、同治等五个皇帝,慈禧等十四名皇后和百余名妃嫔。
清东陵的建筑布局,除昭西陵、惠陵、单成体系外,其它各陵均以顺治孝陵为主,
(内葬第一帝顺治和其两名皇后)孝陵前起龙门口内的金形山,北止昌瑞山主峰下的明
楼宝顶,全长十一华里,以一条宽三丈六尺的砖石神道贯穿上石牌坊、大碑楼、石人石
兽、龙凤门、七孔桥、五孔桥、神道碑亭等一系列附属建筑物,构成一条约偏十五度的
中轴线,中轴线以东依次为孝东陵(葬顺治的孝惠皇后和二十八名妃嫔),景陵妃皇寝
(葬康熙的四十八名妃嫔)、景陵(葬康熙和其四名皇后和一名皇贵妃)、景双妃园寝
(葬康熙的两名皇贵妃)。中轴线以西依次为:裕陵(葬乾隆和其两名皇后、三名皇贵
妃)裕陵园寝(葬乾隆的三十六名妃嫔)。定东陵为慈安慈禧并排两太后陵(分葬慈安
慈禧二人)。定妃园寝(葬咸丰的十五名妃嫔)、定陵(葬咸丰和其孝德皇后)这些陵
寝的正面一律直对金形山,由孝陵主干大神道分出支道,通往各陵,形成一个完整的体
系。在这个体系以外的昭西陵,位于整个东陵风水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内葬顺治生
母吉特皇后一人)。惠陵、惠妃园寝位于陵寝区的燕南角落,距孝陵主干神路八里左
右。(惠陵葬同治和其孝哲皇后,妃园寝中葬四名妃嫔)。
清东陵堪称是清朝遗留的中国文化瑰宝。
清西陵
清西陵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十五公里的永宁山下,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是清代
帝王陵寝之一,与河北省遵化县东陵东西相对而称西陵。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
光、光绪四位皇帝及他们的后妃、王爷、公主、阿哥等七十六人。共有陵寝十四座,还
在配属建筑行宫、永福寺,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雅,规模宏大,体系完整,是一处典
型的清代古建筑群。
雍正8年(1730年)时,以此地"山脉水洁,条理详?quot;,系龙脉吉地而于此兴建
泰陵;雍正死後,乾隆继位,父子不葬一地为制,遂形成东、西陵隔辈建陵的现象。
清西陵东起梁各庄、西到紫荆关,南抵大雁桥,北接奇峰岭,占地约一百平方公
里,内有帝陵四座―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光绪的崇陵,后陵三座,
以及妃嫔、公主、亲王的 园寝七座,而以泰宁山主峰下的泰陵为中心,其他陵园则分布
东、西两侧。
西陵的南端入口建有石牌坊,其後依次有大红门、圣德神功碑楼、七孔桥、石像
生、龙凤门、神道碑楼,然後是西陵的主陵一泰陵的隆恩门、隆恩殿、方城明楼、宝顶
等,这些建筑物以一条南北贯穿、长2.5公里的神道串联起来,入口的石牌坊,东陵只有
一座,西陵则建有三座;东陵的石像生、龙凤门是位在七孔桥之後,西陵则在前。
除此之外,西陵的建筑形制大致与东陵相仿。泰陵在清西陵诸陵中兴建年代最早、
规模也最大,除了雍正皇帝胤祯之外,还附葬孝敬皇后喇喇氏及敦肃皇贵妃年氏。
泰陵西侧2公里为昌陵,系嘉庆皇帝和孝淑皇后的合葬陵,其隆恩殿以花斑石铺地,
为帝陵中所罕见。由昌陵再往西3公里为慕陵,是道光皇帝和孝穆、孝全两位皇后的陵
墓。该陵不置方城明楼,规模较小,但其隆恩殿以香气清远的楠 木构筑,且只施雕镂而
不著彩绘,在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的建筑群中显得朴实典雅。殿内藻井刻满许多腾云驾
雾的飞龙,其用意在藉引龙上天,吞云吐雾而不喷水,以保持陵墓内部乾燥。 崇陵位于
泰陵东侧、是光绪皇帝和隆裕皇后的陵墓,始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至民国4年
(1915年 )竣工,是中国最後一座帝陵。崇陵的地上建筑尚保存良好,色彩仍鲜丽;地
宫则已遭盗掘,随葬品尽失,但内壁的佛像、神兽等浮雕精致生动,倒也有一看的价
值。 崇陵东侧紧邻著埋葬光绪妃嫔的崇妃陵,珍妃和瑾妃就葬在这里。传说珍妃系被推
下紫禁城内的一口井里而死,尸体捞上来後就葬此地。
----------------------------------------
龙门石窟
中文名称: 龙门石窟
英文名称:
国家: 中国
所属洲: 亚洲
编号: 200-023
龙门石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
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
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
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千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历经东西魏、
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
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共有97000余尊佛像,1300多个石窟。现存窟龛2345
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品,佛塔50余座,造像10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
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
2000年11月洛阳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
录》。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
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
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
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
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
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
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
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
术魅力。 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
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而力士像就更动人了,只见他右手叉腰,左手合十,威武
雄壮。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
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
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
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龙门石窟中另一个著名洞窟是宾阳洞。这个窟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开凿时间最
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主像释迦牟尼像,高鼻大眼、体态端祥,左右二边
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
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是北魏中期石雕艺术的杰作。洞中原有两幅大型浮
雕《皇帝礼佛图》、《太后礼佛图》,画面上分别以魏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为中心,前
簇后拥,组成礼佛行列,构图精美,雕刻细致,艺术价值很高,是一幅反映当时帝王生
活的图画。可惜被美国人勾结中国奸商盗运到美国,现分别藏于美国堪萨斯城纳尔逊艺
术馆和纽约市艺术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
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
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
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
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古阳洞也很出名。这里有丰富造像题记,为人称道的龙门十二品,大部分集中在这
里。清代学者康有为盛赞这里的书法之美为: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
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骨法洞达、结构天成、血肉丰美。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
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不仅仅是佛像雕刻技艺精湛,而石窟中造像题记也不乏艺术精品。龙门石
窟造像题记遍布许许多多的洞窟,约有3600品,其中龙门二十品,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
的一部分,在国内外学术界、书法界有很广泛的影响。龙门二十品,十九品集中于古阳
洞,另有一品在西山中部偏南老龙洞崖壁的慈香窟里。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的
一个窟,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一年。洞内小佛龛琳琅满目,雕刻精巧。
龙门石窟保留著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
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堪称为一座大型石刻艺术博物馆。它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
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