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漾 说:
我的宝宝5岁了,现在在幼儿园学前班,明年就上小学一年级了。经常在去幼儿园接他的时候看到很多家长带他们的孩子在幼儿园教育之外还去学些个兴趣班:钢琴,美术,珠心算,轮滑,舞蹈等等。我的妈妈也经常和我说:你看我们单位的谁谁谁,一到周六周日就带孩子学习去了。
我对给孩子报兴趣班一直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想给孩子多一点的时间玩。但是你知道那种感觉么?看到那么多家长孩子都在忙着,我就觉得我这个少数分子会不会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斑斑不在,我来说说自己的经历:
看你为孩子选择兴趣班的目的是什么,如果是通过上课,来试试孩子的兴趣点,为孩子将来选择长期学习的目标,那你可以在你列的兴趣班选择1~2样去学学的。比如钢琴(和舞蹈选一),滑轮或美术,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学习这些实际上也是在玩,在玩中学,培养一些运动音乐素质,建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不过不要逼孩子,多采取引导方式。
我家儿子学龄前学过美术、英语口语、书法、国际象棋、游泳。美术、口语学了半年,我看他实在不开窍,也不喜欢,就给他停了,书法学了3年,象棋学了2年,游泳学会了就不去了。书法老师说,学书法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学坏,象棋老师说学象棋的孩子学习都很厉害,现在看似乎他们说的都很正确哦,也不知道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现在他大了,自己选择课外学网球。
但象珠心算、或者在学前上什么培训班学习小学内容我就非常不赞成,以前在家园还和一个家长为此辩论过。家长在学前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才是长久之计。对正规的学习内容,还是应该由学校来教导。孩子有了学习兴趣和能力,不但可以轻松地接受学校教育,自然而然地就还会自己去学习一些超前的内容和项目。
比如,对数字的敏感,就不应该送到学习班去培养,数学无处不在,它是很神奇的规律,任何形式的授课,都是沧海一粟。家长要做有心人,辛苦一点,随时随地发现并把这个规律告诉孩子。我在带他出去买东西或玩的过程中,经常告诉他花钱是怎么回事,怎么算的,坐车的时候就告诉他这里离我们的目的地有几站,已经过去几站了,还有几站。有时候买点数学科普书,给他讲讲数字的奇妙。4岁的时候,我就发现他对数字很敏感,有一天,他很随意地跟我说:“妈妈,奶奶昨天买了10个苹果,奶奶爷爷每人吃了1个,就有8个,我吃了一个,就是7个,你也吃了一个,还有6个,怎么冰箱里现在只剩5个了?还有一个呢?”经过和他一起侦探判案,发现是保姆姐姐“偷偷”吃了一个:)。当时我真的好兴奋啊,要知道,一个4岁的孩子,从来没有扳着手指头数数(这个我也是很不赞成的),直接进入到了减法,并且是连减!!!我知道数字对这个孩子来说已经不再是枯燥的1+1=2公式了,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着的物品之间相互的关系。尽管这样,我仍然没送他去任何速算班锦上添花,而是买了很多的数学童话让他自己想看的时候就看,看不懂就问。他也乐此不疲。
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家孩子在小学6年级前从来没有上过任何形式的数学奥数班,可他每年都是校际数学竞赛的第一名---数学之星。4年级竞赛结束后,学校5年级的数学老师非常喜欢他,把5年级的竞赛卷子给他做,他做了73分,是当时5年级的第2名,和第一名差3分。当5年级的老师通知他让妈妈来一趟学校时,我就去了,也没觉着有什么了不起。老师告诉家长,这个孩子下学期不应该继续上5年级了,应该跳级跟着她去6年级。正是因为从来没想过让他跳级,5年级的教科书他从来没看过,跳级会不会影响他的整体学习?对将来选择最顶级中学不利?孩子本身是非常想去6年级的,觉着很有意思,有人跟他争第一了。经过一个暑假的思想斗争,开学后我们同意孩子去了6年级,为了帮助他补习5年级的基本课,同时为小学数学竞赛做准备,我们才第一次为他请了数学家教,历时大半年。为了怕他在6年级遇见挫折影响学习信心,我事先就跟他讲,“你是最棒的,学习潜力很大,刚开始可能会进入不到第一名或前几名,但要有信心,你信妈妈的,3个月,三个月后你一定能进前10名!”事实证明,对学习能力强的孩子,适当的加点压力不一定是坏事,3个月后他果然没有问题了,跟我讨论的话题都是怎么样把6年级的数学之星也拿到手!!
那一年学校6年级的数学之星果然还是他。那一年的国家级小学数学竞赛,他是全深圳第2名。
这次来加拿大,我依然是这么跟他讲的:“要相信自己一定行,开始的挫折让他见鬼去吧,看远点再远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