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穿越加拿大---游记直播中
第二站是QEUBEC省境内的 qeubec city,207公里
魁北克市人口七十万人,是北美最早建市的城市,也是北美唯一95%的人操法语, 70%的人是法国后裔,这点其实在200公里开外的reviere-du loup时就感觉到了,订酒店时首先就是一口法语,然后我问他们能否说英语时,还是一个带很浓法语味的卷舌sure。
qeubec city城市建筑颇具法国风味,据说是法国文化在北美的摇篮,是加拿大七大旅游胜地之一。所以也注定这个城市的美和历史是分不开的。官方记载说是1608年春天,出生于法国西部普瓦图夏朗德大区的探险家萨米埃尔德尚普兰一行31人穿越北大西洋,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建立了现在的魁北克市。2008年正好是魁北克市建市400周年,所以2008年全年都有庆祝活动,2006及2007年联邦,省及市政府花费将近九千万加币,建设增加旅游景点。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我到这里时,天开始下雨,没能感受到他们的庆祝活动,但也给这座饱含文化底韵的古城蒙上了美丽的面纱。
想在短时间里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当晚住宿我选择了一个原藉广东的L太家里,热情和朴实的L太告诉我,NN年前她来到这里,语言不通的她一个人带大了两个孩子的艰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华人在世界各地坚强的生命力。现在孩子长大了,都选择去更大的城市发展了自己的空间,现在倒好,只留下她一个人空守一幢房子,所以她现在接待一些旅游客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从她的房子布置来看,她不是专业的家庭旅馆,有些乱,也不是太有品味,和我去年底去NOVA SCOTIA北部CAPE BRATON玩时住的那个老太家里相比,完全是两种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俩都喜欢在厨房的窗头上放的小花给了什么生活寓意,看到L太我就想到CAPE BRATON那个老外太太,似乎她们俩个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反映着生活在不同文化里的两个晚年世界,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愿望:不想要孤独。这也不勉让我想起,为什么我来加拿大时父母眼睛里的那种矛盾目光,他们期望孩子有更广的发展空间也内心里更希望你能一直陪伴他们一起生活。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权衡之下都会选择把寂寞留给自己。。。
也许是我心里一直在比较着两个老太的两家旅馆,说实在的我更怀念CAPE BRATON那家,怀念那个NICE的MUM晚上给我们做巧克力,一早起来给我们做的西式早餐,更怀念她自己亲手做的兰霉浆和她那英伦风格的谈吐。还记得她在给我们提供早餐时,我们以为她会一起用餐,她却说我们是客人,她现在只可以SERVE我们,不可以一起用餐,感动得我们都差点流下泪来。所以给她留下小费时也毅然在留言本上留下了最最好的赞美。。。
我没有要批评L太家里的不好,其实L太也一直很努力给我家的感觉,她给我讲她几年前车祸经历,劝我一定不要疲劳驾车,给我讲她如何帮助了很多刚来的移民找到了工作,我也很赞美L太的坚强和纯朴,和她句里行间散发出来的伟大母爱。但是从经营一家家庭旅馆来说,我真的很想把我之前看到的这家体验给她一些建议,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我怕自己对她这样努力的一个MUM来说,提什么都是有些过分地要求。两个不同文化教育,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许他们凭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经营出来的生意,会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会经营出更多的不同的东西方多元文化。而作为游客最好的事情就是去好好地体验和享受这种不同,所以抑或从另一个角度讲,就不存在着什么好坏差异而只有文化区别。也正是从这点上讲,加拿大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是全世界最博大的。
第二站是QEUBEC省境内的 qeubec city,207公里
魁北克市人口七十万人,是北美最早建市的城市,也是北美唯一95%的人操法语, 70%的人是法国后裔,这点其实在200公里开外的reviere-du loup时就感觉到了,订酒店时首先就是一口法语,然后我问他们能否说英语时,还是一个带很浓法语味的卷舌sure。
qeubec city城市建筑颇具法国风味,据说是法国文化在北美的摇篮,是加拿大七大旅游胜地之一。所以也注定这个城市的美和历史是分不开的。官方记载说是1608年春天,出生于法国西部普瓦图夏朗德大区的探险家萨米埃尔德尚普兰一行31人穿越北大西洋,沿圣劳伦斯河逆流而上,建立了现在的魁北克市。2008年正好是魁北克市建市400周年,所以2008年全年都有庆祝活动,2006及2007年联邦,省及市政府花费将近九千万加币,建设增加旅游景点。可是非常遗憾的是,我到这里时,天开始下雨,没能感受到他们的庆祝活动,但也给这座饱含文化底韵的古城蒙上了美丽的面纱。
想在短时间里更多地了解当地的情况,当晚住宿我选择了一个原藉广东的L太家里,热情和朴实的L太告诉我,NN年前她来到这里,语言不通的她一个人带大了两个孩子的艰辛,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华人在世界各地坚强的生命力。现在孩子长大了,都选择去更大的城市发展了自己的空间,现在倒好,只留下她一个人空守一幢房子,所以她现在接待一些旅游客来充实自己的生活。
从她的房子布置来看,她不是专业的家庭旅馆,有些乱,也不是太有品味,和我去年底去NOVA SCOTIA北部CAPE BRATON玩时住的那个老太家里相比,完全是两种风格。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她俩都喜欢在厨房的窗头上放的小花给了什么生活寓意,看到L太我就想到CAPE BRATON那个老外太太,似乎她们俩个人身上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反映着生活在不同文化里的两个晚年世界,他们却有着共同的愿望:不想要孤独。这也不勉让我想起,为什么我来加拿大时父母眼睛里的那种矛盾目光,他们期望孩子有更广的发展空间也内心里更希望你能一直陪伴他们一起生活。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权衡之下都会选择把寂寞留给自己。。。
也许是我心里一直在比较着两个老太的两家旅馆,说实在的我更怀念CAPE BRATON那家,怀念那个NICE的MUM晚上给我们做巧克力,一早起来给我们做的西式早餐,更怀念她自己亲手做的兰霉浆和她那英伦风格的谈吐。还记得她在给我们提供早餐时,我们以为她会一起用餐,她却说我们是客人,她现在只可以SERVE我们,不可以一起用餐,感动得我们都差点流下泪来。所以给她留下小费时也毅然在留言本上留下了最最好的赞美。。。
我没有要批评L太家里的不好,其实L太也一直很努力给我家的感觉,她给我讲她几年前车祸经历,劝我一定不要疲劳驾车,给我讲她如何帮助了很多刚来的移民找到了工作,我也很赞美L太的坚强和纯朴,和她句里行间散发出来的伟大母爱。但是从经营一家家庭旅馆来说,我真的很想把我之前看到的这家体验给她一些建议,但是我没有说出口,因为我怕自己对她这样努力的一个MUM来说,提什么都是有些过分地要求。两个不同文化教育,不同生活背景下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也许他们凭自己真正的生活体验经营出来的生意,会更具有自己的特色,会经营出更多的不同的东西方多元文化。而作为游客最好的事情就是去好好地体验和享受这种不同,所以抑或从另一个角度讲,就不存在着什么好坏差异而只有文化区别。也正是从这点上讲,加拿大包容多元文化的胸怀是全世界最博大的。
附件
最后编辑: 201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