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姐姐有空的时候指点一下为孩子选学校的体会吧,我准备暑假短登,可能2012年孩子七、八年级时长登大多地区,落脚地的选择最主要考虑孩子读书,想听些姐姐的心得,谢谢啦!:wdb17:

好的.这个问题俺也准备好好说说.因为题目较大,牵涉到买房,所以本来想稍晚些再说呢.待俺准备准备就先说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谢谢。还有几个月就要长登,物质上精神上很多东西都要准备,感觉压力不小。:wdb13:

日本的服务态度确实是非常好,顾客就是上帝。在讲求人人平等的西方社会,我想很多肯定是做不到的,有文化差异。不过到了加拿大,我就准备把过去都忘掉,一切从零开始。我觉得做太多的比较就是自寻烦恼,呵呵。和结婚一样,既然选择了,就只看优点不看缺点。


这个观点不错,一切从零开始,尽快的融入社会。:wdb9::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对于您选择的登录地点有些不明白,难道是因为有朋友在那所以才这么选的?毕竟这么短的时间花好多钱置业是慎重考虑过的,能说下您的选择出发点吗?多谢,如果涉及您的隐私大可不说。呵呵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对于您选择的登录地点有些不明白,难道是因为有朋友在那所以才这么选的?毕竟这么短的时间花好多钱置业是慎重考虑过的,能说下您的选择出发点吗?多谢,如果涉及您的隐私大可不说。呵呵


实际上,俺不希望成为公众人物,所以呢,不想把自己的一切都展露在这里.毕竟这是一个公众网站,俺也要考虑到自身和家人的安全问题.所以敬请谅解.


关于登陆地点的选择,俺是有原因的,因为俺受托照顾一个刚刚考入滑铁卢大学的亲戚家的孩子,所以,才有原先的选择.

经过这两个月的寻寻觅觅,俺已经另外选择了定居点,不过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里公布.但是这整个过程中的反复考量的内容,以及最后决定落脚点的理由,俺可以与大家分享.

您看这样好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便的生活----难以恭维的社会公共服务


签证下来,俺立即就去加拿大帝国银行驻上海办事处开立了银行帐户。那里的工作人员不仅业务娴熟,而且礼貌有加,令俺对CIBC的印象非常好。那位小姐不仅为俺及时开了帐户,而且主动提出要为俺申请信用卡。虽然俺在国内从来没有赊过帐,但是为了适应加拿大的生活,还是决定入乡随俗,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来。尽管俺对信用卡这种鼓励超额提前消费的东东,实在是不敢恭维。


谁承想,登陆的第二天,俺去开户行激活帐户时,却被告之:信用卡在国内申请的不算数,需要重新再申请。无奈之下,只得重新申请。这一申请不得了,结果就是这张信用卡走得比PL还慢,俺在两个月后才见到它。


并且,俺事先汇入该行的美圆,还无法在网上随便换汇,必须本人到柜台去换,非常不方便。对此,俺抱怨了两句说这些还不如国内的银行先进,结果接待俺的理财经理(华人)就振振有辞地说:加拿大的银行是“成熟的”,所以不象中国的硬件设备那样新。说我们这里就是这样,你才来,要适应这里才行。态度多少有些倔傲,丝毫没有一丝因为给客户造成不便,而所应该有的感觉抱歉的意思。



亲友们告诉俺:CIBC营业时间短,服务态度差,道明银行比较好。


去为国内驾照做公证,那里办事的小姐连正眼都不瞧你,在电脑中输入你的个人信息,打出来低着头盖上章,两三分钟就赚到了40刀。这种挣钱的容易程度比出国体检更甚。


买完房要找律师给做文件,朋友介绍的香港律师和他的助手小姐也是一副俺们低三下四求他们的感觉,令人觉得十分奇怪。俺LG抱怨了两句,那位助手小姐居然说:既然加拿大这么不好,你干吗来呢?你直接回去就好了。那副居高临下的德性真是欠扁。



这里马路上的路牌很小,标识非常不清晰,外来人很难找到路。公共汽车站没有站牌,汽车到站不报站,也非常不利于外来人的出行。



俺刚开始上LINC班时,不知道回家的车的经过时间,因此有一回就等了40分钟。后来在车站边一根不显眼的柱子上找到了这个站的编号。以后放学后,就先打电话去问:汽车何时通过这个站点?然后,掐着点去等车回家,可以少等些时间。


这里的托儿服务也很差劲,限制了许多年轻母亲出去工作的欲望的实现,从而使得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大部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不宽裕。朋友们说:这里的上班族基本是“月光族”,根本就很难存下钱来,每月也就是能存100,200刀而已。


这里的孩子要到四岁才能进公立的托儿所,而且一天只去两个半小时。四岁前孩子托儿费每月要800--900刀,一个小小孩一个月的费用要达到1千几百刀。中小学下午两点半就放学,而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孩子不能一个人独自待在家里。这样,许多的母亲就不得不放弃全日制的工作,甚至根本无法出去工作,以贴补家用。



社会服务价格昂贵。一位朋友家的一块玻璃坏了,请了人来换一换,就花了200刀。房东家的下水道堵了,请人来看了看,要价50元。第二次再来修,再花修的钱。地下室漏水了,补一个洞300。一周后又漏了,再补又花300刀。。。



总体说来,这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也多是“大爷”,即便是餐馆里的服务员,态度也常常不是很友善的。朋友们戏称这里是“人人平等”,所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并无任何的自卑心理存在,看来也没有受过“顾客就是上帝”的教育。



从来没有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但求一个互相尊重。但是,在这里,经常地感觉不到过去在国内所得到的一些来自服务业的最基本的尊重。。。


jenniferlee 辛苦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加拿大,谢谢!:wdb19::wdb19::wdb9::wdb9::wdb10::wdb10:
 
L

lemon25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蓝天白云


最是喜欢这里的蓝天白云,它们总能唤醒你心底里对于世间美好事物的膜拜,总能萌动你蛰伏已久的诗性,总能令你不断地回忆起那众多有关白云的成语,总能慰藉你的愁绪你的困苦。


在那高高的穹顶上,天空仿佛一块无边的湛蓝画布,上面缀着一幅幅白色云朵构成的曼妙图案:奔马,苍狗,脱兔,立鹿。。。。只要你能够想象出来的动物形象,就都能够在这些或大或小,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或厚或薄的云朵中发见它们的影踪。


每天驱车奔驰在安大略省西南部广袤的平原,极目远望,窗外前方的天幕上,总是挂着变化莫测的云彩:有时像一群散落在草原上娴静地吃草的羊群,有时像一只定格在空中的巨大的四不像,有时像非洲草原上哗啦啦奔跑着的角鹿群,有时又像极了百兽图---各种动物都跃然纸上,各具特色,各踞一方,各领风骚,各展英姿。


拜清爽无污染的空气所赐,只要是晴天,无论早晚,加拿大的天空总是会为我们带来惊喜。LG经常会在夜晚对着窗外惊叫:快过来看这些云!原来,加拿大夜空中的云彩也能同白天的媲美,有的如排浪滔天滚滚而来,有的如仙人天使独自驾临,有的如飘渺的烟尘如梦如幻,有的如瀚海中竟发的千舟。。。。


最爱加拿大夏日下午偏傍晚的天空:如此的澄澈宁静,映衬着各家门前的绿树繁花和幢幢房屋,不由得感动莫名。无论生活节奏多么紧张,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就在那一刻,所有的烦恼,不适,委屈和困顿,就都随着如诗如画的这一幕的呈现,而烟消云散,而消弭无踪!
:wdb20:impressed...!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经过这两个月的寻寻觅觅,俺已经另外选择了定居点,不过觉得没有必要在这里公布.但是这整个过程中的反复考量的内容,以及最后决定落脚点的理由,俺可以与大家分享.

您看这样好吗?

呵呵,或许我说的不够清楚,我想问的是您选择的登陆点是大概念的地区,比如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不具体到小镇或街道。不用介意我的问题了,很想看到你接下来的加拿大的感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选择学校的考量----各有利弊,因人而易.


在来加拿大之前,首先上网查了高中的排行榜(因为俺儿子明年9年级就要进高中了).


登陆之后,马上向当地的朋友和亲戚咨询学校的情况,他们给予的意见主要有几种:


1.刚开始来时,最好去一个MIX的学校.这样,语言不好的孩子不太容易受到西人孩子的排挤(其实有时候也就是他们不理睬你,因为无法与你交流),孩子容易找到朋友.最好有华人同学,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度过最困难的适应期.还有其他少数族裔同学的存在,也会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因为都是有色人种或少数族裔).


2.千万不要唯排行榜是听.因为这里的特点是:越是华人和印度人多的学校,排行榜上的名次越高,这是由于亚洲人通常对孩子的在校课业学习抓得很紧的缘故.而排行榜只是表征着数学和英语的成绩.

而其实许多亚洲人的孩子,在综合发展方面远远不及西人的孩子.他们比较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而北美社会非常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领导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高下.


3.千万不要去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容易只和华人孩子交往,从而所受到的影响与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在学校中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加拿大大社会中的华人小社会,对其他族裔的文化了解太少,因而,一旦他们进了大学,就开始在交友方面出现障碍---因为他们完全不清楚别人的所喜所爱,文化的差异同样隔离了他们和其他族裔的同龄人,尽管他们在加拿大待了多年.




今年安省排行榜的第一名是一所位于伦敦的公立高中.这所学校历年来一直名列榜首.俺很好奇地去那个学校打听了一下,人家很诚恳地告诉俺:他们不是就近入学的,他们的学生都是考进去的,所以,他们每年的统考成绩都很好.

他们还坦率地告诉俺:他们学校的各种PROGRAM比较少,他们的学校比较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孩子.


俺在这里的朋友们的孩子里,有在西人孩子中感觉备受排挤因而不愿意上学的,也有专门喜欢和白人孩子成天混在一起的.感觉特别的不一样.所以,俺得出的结论是:选择学校,是要因人而易的.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外向,善于交流,不妨把他放到西人多一些的学校里去.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流,那么,至少在过度期内,最好送他们进华人多些的学校.


俺儿子性格还不错,俺们反复问他:如果把你放到一个西人的学校,你有问题吗?他坚决地回答没有问题.这样,俺们最终选择了西人的住宅区居住,学校里少数族裔加在一起还不到10%.


选择西人孩子多的学校还有一种考量,那就是一直以来俺就发现:华人的孩子(即便是土生土长在加拿大的第二代)选择理工科的多,选择文科的少.也因此,他们和俺们一样,永远只能做技术工作,却无法在更高一个管理层次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在这里碰到的朋友们中,不少人的孩子进了滑铁卢.有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那里的数学系读大二,他说上课时,如果班上两个印度学生不来的话,那么老师就可以用中文开讲了.OMG!


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走这样的老路,所以,对于排行榜,俺们就采取了选择TOP10%就好的态度.既然费了那么多的劲出来了,就希望他多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从而将来能够拓广自己的前程之路.
 
最后编辑: 2009-10-2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选择学校的考量----各有利弊,因人而易.


在来加拿大之前,首先上网查了高中的排行榜(因为俺儿子明年9年级就要进高中了).


登陆之后,马上向当地的朋友和亲戚咨询学校的情况,他们给予的意见主要有几种:


1.刚开始来时,最好去一个MIX的学校.这样,语言不好的孩子不太容易受到西人孩子的排挤(其实有时候也就是他们不理睬你,因为无法与你交流),孩子容易找到朋友.最好有华人同学,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度过最困难的适应期.还有其他少数族裔同学的存在,也会降低孩子的孤独感(因为都是有色人种或少数族裔).


2.千万不要唯排行榜是听.因为这里的特点是:越是华人和印度人多的学校,排行榜上的名次越高,这是由于亚洲人通常对孩子的在校课业学习抓得很紧的缘故.而排行榜只是表征着数学和英语的成绩.

而其实许多亚洲人的孩子,在综合发展方面远远不及西人的孩子.他们比较少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而北美社会非常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领导力和合作交流能力的高下.


3.千万不要去中国学生较多的学校.因为在这样的学校里,孩子容易只和华人孩子交往,从而所受到的影响与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方法论和人生观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在学校中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加拿大大社会中的华人小社会,对其他族裔的文化了解太少,因而,一旦他们进了大学,就开始在交友方面出现障碍---因为他们完全不清楚别人的所喜所爱,文化的差异同样隔离了他们和其他族裔的同龄人,尽管他们在加拿大待了多年.


4.今年安省排行榜的第一名是一所位于伦敦的公立高中.这所学校历年来一直名列榜首.俺很好奇地去那个学校打听了一下,人家很诚恳地告诉俺:他们不是就近入学的,他们的学生都是考进去的,所以,他们每年的统考成绩都很好.

他们还坦率地告诉俺:他们学校的各种PROGRAM比较少,他们的学校比较侧重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所以,他们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于每一个孩子.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我们这里很多华人孩子放学还参加华人学校的AFTER SCHOOL, 我就不赞同,既然来了美国,我的初衷也是希望孩子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不要像我们这么累,如果我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是学习好的人,那么我何必费劲出来啊,呆中国好了。所以我家儿子参加了当地的LITTLE LEAGUE,呵呵,屁大点的孩子,认认真真打棒球的样子真是可爱,每次比赛还特正规,看着都好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我们这里很多华人孩子放学还参加华人学校的AFTER SCHOOL, 我就不赞同,既然来了美国,我的初衷也是希望孩子能融入美国主流社会,不要像我们这么累,如果我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只是学习好的人,那么我何必费劲出来啊,呆中国好了。所以我家儿子参加了当地的LITTLE LEAGUE,呵呵,屁大点的孩子,认认真真打棒球的样子真是可爱,每次比赛还特正规,看着都好笑。


:wdb10:

这里也是一样.许多华人的孩子和中国的孩子一样,参加各种补习班,却不参加体育活动.

俺住的地方背后就是一大片草地,白天晚上经常见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孩子在那里踢足球和玩棒球.遗憾的是,俺从来没有在那里看到过一个中国孩子在那里参与集体活动!:wdb1:

放学之后,邻家的白人孩子和印度孩子就在马路上练习冰球,其中也没有中国孩子的身影...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呵呵,或许我说的不够清楚,我想问的是您选择的登陆点是大概念的地区,比如温哥华,多伦多,蒙特利尔,不具体到小镇或街道。不用介意我的问题了,很想看到你接下来的加拿大的感受。。

呵呵..对不起,是俺理解错了.因为过去俺已经多次解释过这个问题,所以就误以为您也知道呢.SORRY!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