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珍妮,这可要注意了。
我2000年时,出现骨质增生,腰疼得厉害。
从那时起,我就开始练习太极,到现在感觉真不错!
因为我们用电脑过多,坐的时间比较长,对脖子和腰产生的压力较大,容易得肩周炎和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毛病!


大师所言极是!:wdb10::wdb17:

俺以前主要运动形式是走路,闪不着腰。结果,那天连续地玩打兵乓,击剑和保龄,大都需要转腰,没注意,就伤着了。:wdb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俺儿子基本属于放养长大的,体育班参加得最多,但主要是在假期里。小学四年级前,还学学奥数,后来就不学了,只在学校参加一个数学兴趣班。学英语主要是后来一,两年的事。所以,总体说来,他在国内小学和初一的学习生活很轻松。因此,他对于学习始终没有什么厌倦感,无论在哪里学习都比较主动和积极,虽然不能说多么主动和积极。

迄今为止,俺没有对自己采用“放养”的方法来教育孩子感到有什么可后悔的。因为,孩子虽然不能说有多优秀,但是,所到之处,都很受人欢迎。所以,他生活得很快乐。而这就是俺的初衷。

感觉中国的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包括俺自己在内),很多一直到大学毕业,甚至硕士博士毕业,都还不明白自己想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由于欠缺明确的生活和事业目标,和对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同时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对社会需求也一无所知,这些毕业生在学校是为毕业而读书,毕业后是为找工而找工。


其实,一般人读书之后的出路无非就是三种:为官出仕,做学问搞研究当老师,和到企业工作。

不同的出路需要不同的质素,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侧重培养和学习。拥有不同素质的人在不同领域里成功的几率可能有若云泥。

可惜的是中国的教育不因材施教,它把所有人都推到一条道上去竞争成为精英,因此,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遭遇失败,都会感觉痛苦。

加拿大就不是这样。这里的孩子到了13岁14岁,大多数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就行了。加拿大的孩子并不会像中国的孩子一样,千军万马挤着过独木桥,却对其他可以通向罗马的条条大道视而不见。加拿大的家长也不会像国内的家长一样,强求孩子一定要去过那些不适合他们的独木桥。。。

赞同。
所以为人父母的我没有什么选择,感觉是“被”移民。
献花一束。:wdb1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有同感。
但是我觉得孩子心理年龄是否成熟跟报兴趣班的多少没有关系。我儿子我是一样兴趣班都没给他报过,后来学提琴也是他提出来才去找老师的,但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儿子思想相对早熟(不是指男女情感方面,呵呵)。我觉得中国家长每天冲锋陷阵地给孩子找各种“兴趣班”,主要是恐惧“僧多粥少”的环境压力,所以以“素质教育”的名义报各种班,其实培养的首先是技能,被彻底忽略的是人文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纵观各国教育,我觉得西方发达国家更重视人文教育,把人当成个整体来看,而我们从学校到家庭、社会片面推崇科学文化教育,结果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科学知识”相对发达的人,呈现出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从小饱受各种教育的人即便在单纯科研的路上也走不远,没有坚实的人文教育做地基,“科学文化”的大厦是不可能竖得太高,这是我国“全民重视”教育而出不了诺贝尔奖,美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可以出好多个诺奖得主的原因。
以JENNIFER的个人素养以及家庭经济能力尚且走过为兴趣班冲锋陷阵的道路,让我感觉中国的下一代教育更堪忧。
又,我上文所提到的“技能”两字是完全广义。即便是拉提琴、学绘画,名义上被大家解读为完全的“素质教育”,但是现实中家长的具体做法上是更重视技能的形成,甚至不惜用大声呵斥、棍棒相加的方式促进技能,就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初衷,把学的过程当作孩子享受音乐、享受绘画的过程是孩子素质养成的前提,见过太多孩子因为恐惧技能的具体形成过程而彻底厌恶了音乐、绘画。教育上具体战术方法与整体战略思想的不匹配使得不少家长的倾心付出实际上是在破坏孩子素质的形成。
呵呵,我似乎说得冗长又乏味了,请对这个问题不感兴趣的TX原谅。

不乏味。如果中国人都这样想,都这样做就好了!

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不是每个家长都挡得住环境的压力的,如果孩子就是要在中国继续学习的,如果孩子就是要面临各种升学选拔的,如果孩子在学校要入得了老师的法眼的......很多事是由不得人的。就拿小升初来说,有名的学校就那么多,你的孩子要进去,要么你有关系(还不能是一般的关系),要么孩子特别出色。如何鉴别孩子的优秀程度呢?还是和奥数得奖、才艺出众有关!

很多家长都反对这班那班的,孩子受苦,家长付出的简直是生活的全部时间。但是社会现实就是这样,个人又能改变什么?

有个性的家长可以说我不在乎上不上名校,那么就要彻底一点--不要在乎孩子上什么大学,不要在乎将来的就业,自己创业!试问有几个又能做到?

现在国内的教育是非常畸形的,这是社会大环境决定了的。公平和自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如果家长无钱无权,考试就是相对唯一公平的机会--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其实我不希望孩子心理年龄太成熟,和年龄匹配就好。他的兴趣课都是一对一的,绝无考核。而且我跟他说如果觉得学琴没意思他有权选择退出,他自己思考了一会儿说还是要学的(他喜欢钢琴,但每日的练习另当别论。)他的老师说他心理年龄小,是因为他玩心重,对小动物和昆虫尤其感兴趣。我对这位老师的说法不置可否。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珍妮,突然考虑想让女儿去多伦多那边读两年高中,可否推荐下高中。你儿子中学已经选好了吗,我主要考虑所选学校华人不要太多,排名差不多就行。

我有朋友小孩今年升初中,她选了北约克的排名14的一所学校Bur Oak Markham ,到那边先租好房子,就一定能去上学区内的学校吗?是否需要等名额呢?8月中旬过去是否有些晚了,那边学校也是九月初开学?

签证下来了,同样很是纠结,若再晚点收到就按原定计划九月份申请那边的大学了:wdb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FONT=宋体]儿子在加拿大丰富多彩的社交生活[/FONT]​



[FONT=宋体]加拿大的孩子们喜欢在自己家里组织各种[/FONT]PARTY[FONT=宋体],即便是很小的孩子,像俺房东家[/FONT]5[FONT=宋体]岁多[/FONT]6[FONT=宋体]岁的小孩子,就已经开始组织[/FONT]PARTY[FONT=宋体]了。当然,这种所谓的[/FONT]PARTY[FONT=宋体]很简单,也就是邀请三两个要好的朋友来家里玩便是。[/FONT]​



[FONT=宋体]而到了俺儿子这个年龄,孩子们的[/FONT]PARTY[FONT=宋体]形式与内容就丰富了很多。[/FONT]​



[FONT=宋体]孩子们在学校的艺术课上都学会了跳舞厅舞[/FONT]----[FONT=宋体]交谊舞,因此,学校每学期末都组织舞会不说,孩子们还在自己家里开[/FONT]PARTY[FONT=宋体]时,一起跳舞。[/FONT]​



[FONT=宋体]当然,一般这个年龄的男孩子舞跳得好的很少,喜欢跳舞的人也不多。他们到了一起,最多的还是吃吃喝喝,打打篮球,玩玩[/FONT]WII[FONT=宋体],再就是一起打牌和吹牛。[/FONT]​



[FONT=宋体]孩子们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很充实,基本每个星期,都有三次四次的[/FONT]PARTY----[FONT=宋体]也就是今天去你家,明天去我家,[/FONT]6[FONT=宋体],[/FONT]7[FONT=宋体]个,或者[/FONT]7[FONT=宋体],[/FONT]8[FONT=宋体]个孩子凑在一起玩上三两个小时。碰到孩子们的妈妈在家,她们通常就会简单地招待招待来自家玩的孩子[/FONT]---[FONT=宋体]为他们做点饭,或者请他们吃批萨。[/FONT]​



[FONT=宋体]毕业前夕,儿子接到了几份参加[/FONT]PARTY[FONT=宋体]的邀请,其中的一份印刷得颇精美的邀请函,用大大的漂亮的花体字这样写道:[/FONT]​



Grad After Party Of 2010



Taylor’House



At 1325 ***** Crescent.



Right after the grad dance to midnight.


Pop and chips will be served.



The pool will be open.



Hope to see you there!


Any questions,


Laurie (905)-***-****



[FONT=宋体]结果,儿子和几个男孩子一起,相约着去参加了那个毕业晚会,一个个玩得相当尽兴。他回来后说: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玩,晚会主人小西人[/FONT]MM[FONT=宋体]的父母,出去自己找节目去了。结果,他们男男女女十多个人,跳舞的跳舞,游泳的游泳(其实也就是泡在泳池里戏水打闹),喝着可乐,吃着薯片,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三四个小时。[/FONT]



[FONT=宋体]儿子的这些同学,大多数都要一起继续升入高中,他们都非常珍惜与自己同学的相处。有个女孩子主办的[/FONT]PARTY[FONT=宋体]儿子没有去参加,过后被那个女孩一个劲儿地责怪。[/FONT]



[FONT=宋体]所以,即将或者在不久的将来就要带着这么大的孩子来加拿大的[/FONT]TX[FONT=宋体]们,请关注为自己的孩子准备他们在加拿大参加各种社交和礼仪活动的行头的问题:男孩子要准备全套西装(当然要考虑到孩子正在迅速长个的因素),素色衬衫,和配套的领带;女孩子要准备礼服裙,和与之配套的高跟鞋。合适的泳衣泳裤,也是这里孩子们参加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行头之一。当然,这些东西在这里买也可以,不过可能比较贵吧。[/FON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不乏味。如果中国人都这样想,都这样做就好了!

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不是每个家长都挡得住环境的压力的,如果孩子就是要在中国继续学习的,如果孩子就是要面临各种升学选拔的,如果孩子在学校要入得了老师的法眼的......很多事是由不得人的。就拿小升初来说,有名的学校就那么多,你的孩子要进去,要么你有关系(还不能是一般的关系),要么孩子特别出色。如何鉴别孩子的优秀程度呢?还是和奥数得奖、才艺出众有关!

很多家长都反对这班那班的,孩子受苦,家长付出的简直是生活的全部时间。但是社会现实就是这样,个人又能改变什么?

有个性的家长可以说我不在乎上不上名校,那么就要彻底一点--不要在乎孩子上什么大学,不要在乎将来的就业,自己创业!试问有几个又能做到?

现在国内的教育是非常畸形的,这是社会大环境决定了的。公平和自由,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没有。如果家长无钱无权,考试就是相对唯一公平的机会--对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其实我不希望孩子心理年龄太成熟,和年龄匹配就好。他的兴趣课都是一对一的,绝无考核。而且我跟他说如果觉得学琴没意思他有权选择退出,他自己思考了一会儿说还是要学的(他喜欢钢琴,但每日的练习另当别论。)他的老师说他心理年龄小,是因为他玩心重,对小动物和昆虫尤其感兴趣。我对这位老师的说法不置可否。

说得很对!:wdb10::wdb17:

不过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很难做到的。


俺的一个大学同学的孩子正在上海读小学3年级。他是留美的博士。他说对自己的孩子一无要求,完全放任自流,听凭其按照兴趣来发展。在目前社会如此急功近利的大环境下,很不容易。。。

俺的这个TX在学校时读书非常用功努力,成绩非常好,现在整个一个180度大转弯,完全不CARE了。。。


俺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和受罗博特。清琦的影响,感觉孩子现在在学校学那么多的奥数啥啥的,实在没有什么太多的用处。与其花这么多的时间去钻研奥数难题,还不如用在读一些各类杂书和闲书上呢,更遽论读那些让人受益终生的名著了。。。

俺在这里的图书馆里看到,这边的许多孩子很喜欢看书。他们从小就习惯于与书为伴,从图书馆里借很多图书回家看。而这里的儿童图书印刷质量很高,图文并茂,也非常容易调动孩子的阅读积极性。

而俺们的孩子,每天被沉重的课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来,哪有工夫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去大量阅读那些开卷有益的图书啊。叹。。。

嫩家宝贝仍然保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真是非常难能可贵!:wdb17::wdb19:
俺觉得国内教育环境下培养出的不少孩子,对于自然世界的美丽的欣赏能力,已经可悲得消失殆尽了。俺家亲戚的孩子放假住在俺家,对一屋的花花草草完全无动于衷,完全漠视,可悲复可叹!这样低下的对美的感受能力,会使他们今后的生活也很苍白乏味,哪怕有再多的钱又将如何呢?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珍妮,突然考虑想让女儿去多伦多那边读两年高中,可否推荐下高中。你儿子中学已经选好了吗,我主要考虑所选学校华人不要太多,排名差不多就行。

我有朋友小孩今年升初中,她选了北约克的排名14的一所学校Bur Oak Markham ,到那边先租好房子,就一定能去上学区内的学校吗?是否需要等名额呢?8月中旬过去是否有些晚了,那边学校也是九月初开学?

签证下来了,同样很是纠结,若再晚点收到就按原定计划九月份申请那边的大学了:wdb7:


恭喜毕业先!:wdb20::wdb9:

无论如何,LP拿到手都是好事。

这边也是9月初开学。8月过来一点都不晚,事实上,这里随时可以入学的。

租好房子就可以在当地的学校就读。不过,俺估计嫩家女儿过来,是需要首先进这里的ESL先读个一段时间的。此外,由于这里高中的11和12年级是最吃劲的两年,因为大学录取主要参考的成绩,就是11和12上的。所以,嫩要盘算好,怎样才不会让孩子在这方面吃亏---尤其是在与语言相关的科目----英语,历史和地理等上面成绩如果不高会不会吃亏。其他理科咱们的孩子一定没有问题,但安省规定,ESL学生12年级的语文(英文),必须参加正常班的考试,这对于新登陆的孩子,也许会有些难度。


北约克是大多地区最好的区之一,相对生活也很方便,好学校很多。具体的俺也不了解,因为离得太远了。

如果嫩有什么线索,俺可以帮着参谋参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大师所言极是!:wdb10::wdb17:

俺以前主要运动形式是走路,闪不着腰。结果,那天连续地玩打兵乓,击剑和保龄,大都需要转腰,没注意,就伤着了。:wdb7:

象我们这样年龄的人,一定要注意活动量,不能过激、过量,要“悠”着点,否则伤着了恢复起来困难,且下一次也容易再受伤。
祝福珍妮!!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关于AJAX的一点信息


前些天这里有TX问到这个城市。


非常抱歉俺很孤陋寡闻,这个城市的名字俺都没有听说过,所以,只能请教朋友们。可惜的是,所问到的几个朋友对此也都不了解,所以无法作答。请那位朋友原谅俺因此而这么晚才回复。


幸运的是,昨天俺打电话问到的一个朋友,曾经去那里玩过几次。他家住在北约克,在城里,所以,有时就去郊外散心。

据这位朋友介绍:

AJAX是位于多伦多东北的一个新兴小城市,人口大约在9万不到10万的样子。当地人以白人居多,少数族裔较少。在少数族裔中,以印巴人居多,华人相对不多。

AJAX距离多伦多中心区大概在60~70公里左右的样子,走401高速公路,非上下班时间,用不了太长时间。如果碰到401堵车(俺去年去阿冈昆回来时,就赶上那里堵车,很恐怖滴说),就不好说了。

朋友说,住在AJAX的人多数是在多伦多或者多市东面北面几个小城上班的人们。由于AJAX距离TTC的东边始发站---OSHAWA只有两小站,而后者有一个GE的大厂在那里生产,所以,AJAX还可能居住着一些在GE上班的人们。

朋友认为那里的自然景色一般,属于大多地区的许多郊区都可以看到的自然风景,同时,由于那里远离闹市,所以,那边有养马场,可以到那里去骑马,就和北京的昌平等郊区似的。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朋友不认为那里的学校很好。

就房价而言,朋友说那边的房价比多伦多这边便宜多了。

如果考虑生活,朋友觉得华人在那里生活还是会感觉不方便,没有华人超市等。当然,如果跑到SCARBOROUGH去买菜也没有太远,大概在40公里左右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象我们这样年龄的人,一定要注意活动量,不能过激、过量,要“悠”着点,否则伤着了恢复起来困难,且下一次也容易再受伤。
祝福珍妮!!


感谢大师的关心!:wdb19::wdb6:

以后一定注意!

有时玩上了就控制不了自己,汗ING。。。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好久没上来了。Jennifer生病了?
要保重身体啊!


呵呵。。。师傅好!

没有生病,就是肌肉拉伤了,吓了一大跳而已。

不过,前几天听俺一位卖保险的朋友说:不知是去年还是今年以来,加拿大新发现的癌症病例超过了17万,这个数字很恐怖滴说,如果是真实的话。。。:wdb1::wdb24:

刚查了查加拿大的癌症协会官网,是说预计加拿大2010年新发现的癌症病例估计为173,800例,其中还不包括75,500例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预计有76,200加拿大人将在2010年内死于癌症。

所以,无论生活在哪里,关爱自己和家人朋友的健康,都是第一位重要的!
 
最后编辑: 2010-07-0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ZT----
General cancer statistics for 2010


An estimated 173,800 new cases of cancer (excluding about 75,500 non-melanoma skin cancers) and 76,200 deaths will occur in Canada in 2010.
Approximately 83,900 Canadian women will be diagnosed with cancer and an estimated 36,200 women will die of cancer.
Approximately 90,000 Canadian men will be diagnosed with cancer and an estimated 40,000 men will die of cancer.
On average, 3,340 Canadians will be diagnosed with cancer every week.
On average, 1,470 Canadians will die of cancer every week.
The risk of cancer increases with age: 43% of new cancer cases and 61% of cancer deaths will occur among those who are at least 70 years old. However, cancer can occur at all ages.

Lung, prostate,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account for 50% of all new cancer cases every year.
Lung cancer accounts for over a quarter (27%) of all cancer deaths each year.
Breast cancer accounts for over a quarter (28%) of new cancer cases in women.
Prostate cancer accounts for over a quarter (27%) of new cancer cases in men.

Probability of developing or dying from cancer

Based on 2009 incidence rates, 40% of Canadian women and 45% of men will develop cancer during their lifetimes.

An estimated 1 out of every 4 Canadians are expected to die from cancer.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premature death in Canada: 1,026,600 years of life were lost in 2004 as a result of cancer. This represents 32% of the 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esulting from all causes of death.


Prevalen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2005, there were approximately 723,000 cases of cancer that had been diagnosed in the previous 10 years.

Survival

Based on 2002-2004 estimates, 62% of people are expected to survive for 5 years after their cancer diagnosi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the same age and sex. Survival rates differ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cancer.
Last modified on: 19 May 2010

原文见http://www.cancer.ca/Canada-wide/Ab...a glance/General cancer stats.aspx?sc_lang=en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Based on 2009 incidence rates, 40% of Canadian women and 45% of men will develop cancer during their lifetimes.

发病率这么高,有点恐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呀,按理说那里的环境污染很少,生活也平静,为什么还有这么高的发病率。

Lung, prostate,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估计是同个人生活习惯有关,还有是不是因为医疗体制原因(先前看过珍妮的介绍,说那里的体检就是走过场),加拿大人没习惯每年要详细地全身体检一次,防病于未然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Based on 2009 incidence rates, 40% of Canadian women and 45% of men will develop cancer during their lifetimes.

发病率这么高,有点恐怖,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呀,按理说那里的环境污染很少,生活也平静,为什么还有这么高的发病率。

Lung, prostate, breast and colorectal cancer
估计是同个人生活习惯有关,还有是不是因为医疗体制原因(先前看过珍妮的介绍,说那里的体检就是走过场),加拿大人没习惯每年要详细地全身体检一次,防病于未然啊。

据做保险的朋友说:这里人的癌症发病率之所以这么高,是与生活压力,精神抑郁,环境污染等因素有关的。

俺也奇怪,问:加拿大的环境不是挺好的吗?:wdb2:

但是,朋友说:你不知道的污染还是有很多的:杀虫剂,防腐剂什么的。这里的新鲜牛奶放上20多天都不会坏的,酸奶放几个月都不坏,蔬菜水果的杀虫剂和化肥也很多的。

听了朋友的话,俺开始动心,要买一些重病和长期护理的保险啦。害怕呀!:wdb1:

这里的体检就一糊弄事,根本就不是真的体检。原来在国内,每年公司都乘在年终时,组织全体员工去小汤山的度假村做体检。那时认为例行公事没什么了不起的事情,现在看来是不错的员工福利啦!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