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游客到上海一般都去热闹的南京路,外滩,城隍庙,人民广场.

我觉得上海那些幽静的马路最有风情.那里有保护建筑,过去都是名人住宅.
上音附中里有一座非常著名的楼房,就是被蒋介石称为"爱庐"的一幢楼,蒋宋二人的故居之一.经过岁月的洗礼,依然不影响建筑的精美.我曾经驻足楼梯,听琴房里飘出的琴声.想着更久远的时候,这里曾经住着当时政界非常有名的人士.
在离那里非常近的地方就是白崇喜和他的儿子白先勇居住过不长时间的一座房子,我经常光顾的时候,那里是越友酒家,现在经过重新装潢已经是"仙炙轩"了.那种老建筑就是有一种气场,当年的越友酒家虽然一般,但在里面用餐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那里附近还有一幢造型像美国白宫的建筑,是上海市工艺美术博物馆.我只知道看到这样的房子以及建筑的细节,会让你不由自主举起相机.
上海有很多这样的建筑,有一些就算由于历史原因私有变公有,没有很好的维护,还是依然能够看出当年的风采.
原先的那些私人住宅,在当时都是上流社会人居住,现在有些变成办公场所,有些民用.还是不错的.比如丁香花园的下午茶就绝对可以满足你的小资情调.

一个地方,因为人而精彩,过去的人,现在的人。
 

SunnySmile

愛花人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就好比一开吃就上甜点,越吃胃口越小,最后一般都没吃饱。

机场不错,行人匆忙,建筑宏伟,对上海的印象,不算太差。
觉上海菜甜, 连上海的新疆面食馆.,也都入境随俗,甜极了, 真不习惯.
空气污染也是很严重的问题,路边难得见到的花草树木,蒙上厚厚一层灰呢。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最近这里的媒体不停的谈论注射H1N1疫苗.
我在上海,遇到几位老同学们,都在著名的三级甲等医院工作,也谈起疫苗注射的事情,他们一直说,国产的疫苗坚决不打.其中一位的老公在抗生素研究所工作,讲起来是比较吓人.现在国内的医院很多的运营方式和以前不一样了,进行成本核算,我听后真的有点吃惊.急诊一线的医护人员真是前线啊.
我从卡城回上海经旧金山转机,旧金山机场就有疫苗注射点.在上海机场就听到广播疫情升级,入海关看到工作人员带着纱布口罩,其他都一样.

亲眼所见的事实,让我这次毫不犹豫去打了疫苗.SARS发生在中国时,我在国内的医院上班,也曾经在传染病房呆过,接触传染病患者,可是那时没有担忧和恐惧感.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嘿嘿,有人可能偏激理解我的意思了.
质量不行,不等于一定会引起什么严重后果.
我不希望我这个帖子,重蹈以前一些帖子的覆辙,上到上纲上线的什么讨论.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H1N1疫苗是从北京一路打下来的,那么多人用过了,目前应该问题不大呀。不过谁知道呢,跟H1N1相比,打疫苗还是安全些吧,不过打之前最好认真对照禁忌说明,如果自身有病或者对疫苗没信心的,还是不要打吧,省的打出啥毛病来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这次回上海,朋友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已经学习英语了.我接触下来好像和我当初学习的时候没什么改进,还是背例句什么的.我听着小姑娘在车上背单词我不禁笑出声来,橡皮是rubber.
我就在这里由于这个rubber闹过笑话,问秘书要橡皮,结果我发现候诊室的人表情很怪异,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人们说rubber是另一个意思,其他的还有cock也不仅仅是我们初学英语时认为的公鸡哦.:wdb12:
所以语言是很有意思的.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亲眼所见的事实,让我这次毫不犹豫去打了疫苗.SARS发生在中国时,我在国内的医院上班,也曾经在传染病房呆过,接触传染病患者,可是那时没有担忧和恐惧感.
SARS时你在国内的医院上班,现在这里的医院上班,这么快就拿到执照了?不是说这玩意本地人都要个十年八年的才搞得定,有什么诀窍?看我这红药水紫药水的底子能有什么机会也能上第一线去奉献一把.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我在想着,什么时候我名字下面的称呼能从业余侠客变成职业侠客,我就"功成名就"退出这个论坛了.
在这个帖子,不停的灌水,看什么时候能行.我的要求这么低,哎.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这次回上海,朋友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已经学习英语了.我接触下来好像和我当初学习的时候没什么改进,还是背例句什么的.我听着小姑娘在车上背单词我不禁笑出声来,橡皮是rubber.
我就在这里由于这个rubber闹过笑话,问秘书要橡皮,结果我发现候诊室的人表情很怪异,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人们说rubber是另一个意思,其他的还有cock也不仅仅是我们初学英语时认为的公鸡哦.:wdb12:
所以语言是很有意思的.

这个是很搞笑,国内还在这样教,我给朋友校正吧,他还不高兴。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质量不行是要通过临床观察(近期和远期)后得出的结论,需要样本和数据。你不要紧张,没人给你上纲上线,医学不比政治,客观的东西人们都能看得见,不需要人的巧言令色。
萨斯期间我也在发热门诊工作,那时发热病人有特殊就医通道,是不可能混入传染病病区的。有恐惧感的应该是在发热门诊与萨斯病房工作的人员。
医生,即使在网络也应该具备起码的素质,不要拿无根据的东西误导别人。
我说你这位同学,是不是来加拿大太久了,中文理解有问题了,我的帖子里什么时候把发热门诊和传染病房混淆了?
看帖子的人都是成年人,每个人都有是非观念的.
我是什么样的素质,就算很差,也不会因为你的一句"正色提醒:而改变.
精神科医生时间干长了,情绪会受影响,妇科医生时间干长了.是不是激素也会失调啊.
如果大家是同行的话,不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我对你的回帖就此为止.
什么样的医学院大一不学高等数学?祝愿你通过数学考试,在这里找到一个位子.
 
最后编辑: 2009-10-30
回复: 刚从上海回来,简单谈谈感受

这次回上海,朋友刚上一年级的女儿已经学习英语了.我接触下来好像和我当初学习的时候没什么改进,还是背例句什么的.我听着小姑娘在车上背单词我不禁笑出声来,橡皮是rubber.
我就在这里由于这个rubber闹过笑话,问秘书要橡皮,结果我发现候诊室的人表情很怪异,后来才知道,原来这里人们说rubber是另一个意思,其他的还有cock也不仅仅是我们初学英语时认为的公鸡哦.:wdb12:
所以语言是很有意思的.
俺猜出来了,rubber是避孕套,cock是这玩艺:
cock

[kɔk] 更多相关内容? 查找谷歌cock网页查看谷歌cock图片查看阿里巴巴查找百度cock网页查看百度cock图片查看cock维基百科查询韦氏词典查询朗文词典查询剑桥辞典
n. 公鸡, 雄禽, (男子间友好的互称用语)老兄, 阴茎
vt. 立起, 竖起
vi. 昂首阔步地走


喀城华人应该都知道吧。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