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06年香港旧流程FN的进程集合!!!(请大家配合)

我来报道啦
2006-05-30签发FN信
2006-06-02香港寄出
2006-06-10收到FN信
VO LI BXXXXXXXXX [CAU]
无补料
自评67
一家三口
有亲属
 
最后编辑: 2006-06-11
:wdb32: :wdb32: 偶是新来的,请多多关照!
刚花了一个月时间准备了些资料,还差最讨厌的推荐信没弄,争取月底前弄好递香港,有进展再上来报道:wdb32:
 
5月29日签发FN,6月8日收到FN;
今天早上查询时(6月13日)显示地址(是中介的地址);
中介办理,自评分74,有亲戚.
但没有看到何处有VO代码.请指点.
 
加拿大人評價移民 遠超過美國
75%的人認為移民有好影響 正面評價在西方八國居首位 美國則有 52%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美聯社與艾普索斯公關公司(AP-Ipsos)日前公佈的一項民意調查,加拿大人對移民的正面評價在西方八國中排首位:75%的加拿大人認為移民有好影響,美國及澳洲一半多一點的人說移民對國家有好處,西班牙、法國、德國和義大利大約一半肯定移民貢獻,英國人僅43%對新移民持正面態度。

這項調查顯示,四分三的加拿大受訪者說,他們認為移民對國家有非常好或相當好的影響,只有20%的人說移民有負面影響。這份調查還發現:歐洲國家比美洲國家更擔心移民涉及罪案;很多人相信移民與土生居民同樣勤奮工作,甚至更為勤奮;受訪者中收入較多、教育程度較高者,多數會認為移民有好的影響。

這項針對八個國家各1000名國民進行調查,發現英、美、法、德、意及西班牙的國民較兩年前更接受移民,但歐洲人較美國人更憂慮移民犯罪問題。美國及澳洲逾半受訪者認為移民有利國家;持此意見的美國人較去年同期增加一成,達52%。至於積極吸納移民的加拿大,多達四分三人同意移民有利國家;43%英國人亦持相同意見,較兩年前增加 11%。

調查指出,受訪者對移民的觀感,由去年的「不知道」轉為支持。在教育程度較高的富裕社會,人們對移民的態度亦趨於正面。

美國麻省居民帕拉莫爾說﹕「我認為他們(移民)大多勤奮、誠實、正派。大部分人生活不易,因此比我們更努力工作,好使自己能在社會上立足。」

由巴基斯坦來到英國賣酒的西迪克說﹕「努力工作是移民生存的唯一辦法……他們唯一目標是努力工作,供養家鄉的親人。」
 
加拿大人肯定移民 惟不認同現行配額

(本報綜合報導)一份最新民調顯示,加拿大人對政府現行的移民政策和每年吸納的移民額度贊成度不高,有44%的民眾認為,每年接受二十多萬移民人口數量太多。

最新民調顯示,半數(51%)選民認為移民給加拿大帶來「好影響」,另有40%選民則認為,移民帶給加拿大「壞影響」。這份由伊雷(Ipsos Reid)公司執行的民調也顯示,多數(44%)民眾認為,加國每年接受約22萬5000新移民,為數「太多」;少數(10%)民眾認為這數量「太少」;另外34%則認為「恰恰好」。

關於移民對就業市場的影響,近半數民眾(46%)認為,多數移民來到加拿大,是「幹加拿大人不願幹的工作」;19%民眾認為,移民是「為自己創造新工作機會」;只有五分之一(22%)受訪者認為,移民「搶走加拿大人的工作」。

雖然上述意見分歧,但絕大多數民眾都對加拿大的多元文化表示欣賞。當被問及「加拿大擁有信仰各異的多樣民族,是否較好?」,75%的受訪者表示肯定。74%民眾也同意「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組成,是這個國家的最佳特色之一」。

另外,對於「如果每個人都擁有相同的文化和傳統,這對加拿大是否較好?」,大多數(64%)民眾均不以為然。話說回來,多數(56%)民眾卻認為,政府當務之急應在於鼓勵少數族裔「讓自己更像多數加拿大人」;相對只有少數(44%)民眾認為,政府應鼓勵「全體加拿大人嘗試接受少數族裔和他們的語言﹑文化」。

在移民的投票取向上,移民中有38%表示支持保守黨,35%力挺自由黨,19%支持新民主黨。少數族裔中,則有35%支持自由黨,31%青睞保守黨,20%選擇新民主黨。這項民調是今年在網路上執行,共搜集全國7307名選民的意見,誤差在正負1.2%內,信心水准為95%。
 
加拿大新移民就業難度 超乎想像

(本報綜合報導)有過移民經歷或計劃的華人都知道,在向美國移民難度增大的情況下,加拿大是各個移民公司推銷的熱點之一。加拿大的技術移民條件對於年輕懂英語的技術人士來說非常有誘惑力,而加拿大的優於美國的社會福利更讓人相信這個楓葉之國是移民英語國家的天堂。

然而,很多移民到加拿大的人都發現在加拿大找工作很不容易。有不少華人念了加拿大的書,卻不得不跑到美國來工作。

《紐約時報》曾刊登一篇外國移民在加拿大找工作難的報道,提到一個印度人,55歲的桑哈先生,受了加拿大在印度的領館官員的鼓勵,舉家移民到加拿大。桑哈先生是個環境科學家,德國博士,出過兩本書,在美國有過教學經歷。

但是他來到加拿大後,卻發現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以至於不得不做像割草這樣的體力活。後來好一點的也就是秘書的工作。後來,他申請一個省政府裡的環境視察員的工作,按說是比較對口了,但是竟沒有成功。因為面試人對他很不客氣,他向一個人權組織告了那個地方政府。

調查的時候,有關部門解釋說,他們之所以沒有要桑哈,是因為他的學歷太高,做那個工作會覺得很沒有意思。乖乖,自己本人還沒說會感到乏味呢,別人倒先給預料下了。

該篇文章說,加拿大移民中,一半的人都有高學歷高技能,然而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拿著大學學位,做著高中生就能做的工作。由於找不到與本人技能學歷相符合的工作,這些移民的收入比相同學歷的加拿大人的收入低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有統計發現,移民子女在加拿大大學畢業後找到工作的機會比自己的拿外國學位的父母容易,這難免讓移民們覺得加拿大事實上存在著對外國教育技術資格的歧視。
 
香港人移民加拿大已退潮

(本報綜合報導)經過2002到二2004年的回流潮之後,中國移民加拿大的人數去年再度上升,前三季比零四年同期高出百分之十六。加拿大目前的移民排位,中國仍高居首位,第二是印度,第三是菲律濱,第四是巴基斯坦,第五是美國。以往高居第一位的香港已被除名。

近十年來,中國大陸的移民已超過香港,而普通話也漸漸被加國華人社會所接受。香港移民的高峰期是1997年之前,當時由於港英殖民政府大力宣傳恐共思想,因此很多港人對中國收回主權有排斥,一小部份人甚至還提出「港獨」論調。

九七後,香港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實現了「一國兩制」及「港人治港」的承諾,因為從香港「出逃」的人也愈來愈少。倒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後,民智大開,知識份子在大學畢業後往往申請技術移民來加發展,而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從十年前的八百多人一躍到2002年的一萬人,然後稍降至2004年的六千人。原因是許多留學加拿大的「海歸派」回中國後由於找不到工作,成為「海待」,俗稱「海龜變海帶」,因此有很多學生就不願再出國留學。

但技術移民和商業移民人數大增。技術移民人數去年前三季達三萬人,比零四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十六,而商業移民人數去年達三千多人,比零四年同期增加百分之四十八。

據加拿大一些老移民說,以往不懂廣東話的人休想在華人公司工作,就算是中文學校或報館,都僱用懂粵語的。那時來自大陸的新移民可就苦了,英語不會,粵語也不會,都不知到哪兒打工,但現在情況已不同,報紙上登廣告請人的條件是要懂英、粵、國語的人士,可見中國移民對加拿大的影響不小。

而在加國的第二代華裔大多已不會或不願講華語,甚至對中國感到極度反感,因此加國的中華文化事業及華人社區必須靠中國新移民當「接班人」。據估計十年後,來自香港的老一輩的中華文化工作者包括報館編輯退休後,取而代之的將是中國移民,而這裡的港報也將擺脫過於濃重的「香港味」。
 
歐洲移民貢獻遠高於亞洲移民

(本報綜合報導)加拿大人普遍認為,應當歡迎世界各地的移民來加國尋求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漸認識到,有必要採取合政策,以確保多元文化的融合,這無疑是一種積極現象。

關於加拿大人對移民態度問題,根據民意調查顯示,多數加拿大人認為,來自歐洲的移民對加國社會的貢獻遠高於來自亞洲、印度或加勒比地區移民。

美國9.11恐怖事件發生後,加拿大人對移民的態度變得非常強硬。CTV民意測驗表明絕大多數加國人贊成將恐怖義支持者驅處境或監禁起來。

據調查顯示,41%的加國人認為,移民在加拿大成功與否,與原來所在國家有很大關系。76%的加國人認為,歐移民對加國社會出了積極貢獻,59%的加國人認為,亞人也出了極大貢獻,45%的加國人表示,印度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多倫多大學Jeffrey Reitz教授門從事種、移民研究,他指出,從調查數據可以看出,加國人存在嚴的種偏見,事實上,相比其他少數族裔,歐洲移民(以白人為)在經濟方面更易取得成功,其薪酬普遍比其他少數裔高。

聯邦裔關系基金會(CANADIAN RACE RELATIONS FOUNDATION)執行董事Karen Monk稱,有必要採取措施,通過媒體、警方、司法系統宣傳動員全民消滅種歧視問題。

實際上,現今多數加拿大移民並非來自歐洲,而是來自亞洲。2004年,移民加拿大排名前10位的國家為:中國、印度、菲律賓、巴基斯坦、美國、伊朗、英國、羅馬尼亞、韓國、法國。當然從歷史上說,40年前移民加拿大的多為歐人,他們的經濟水準與本土加拿大人齊平,或者略高。但是如今,移民生活水準遠低於本土加拿大人,要原因在於,加拿大政府禁止移民進入某些高收入行業,或間接設障礙,衹限極少數移民進入,尤其是海外受訓的醫生、工程師或其他類受管職業。
 
台僑自加返台升學 今年創新高

(本報綜合報導)根據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統計,今年加西地區申請返台就讀大學及研究所人數2006年再創新高,申請大學人數達118人,申請研究所人數共51人,遠超過同屬免試地區的歐美、非洲、紐澳地區申請人數。

華裔父母移民北美,主要因素之一是希望子女能接受國外優質教育,學習英語及獲得國際認可學歷,但近年不少僑居加西的台灣移民選擇讓子女返台就讀大學及研究所,此一趨勢十分獨特。

加西地區申請返台升大學的高中畢業生人數自2001年起攀升至90人左右,僑務組人員原以為已達高峰,但今年竟突破100人,同時洛杉磯、舊金山僑居學生申請大學人數只有個位數,加東僅十多位。

台灣僑務專員表示,此現象十分獨特,可能由於加西的移民結構所致,本地就業機會有限,大批移民回流,釵h移民子弟在加台兩地都有家,家人在台灣並有事業基礎,釵h企業家第二代返台繼承家庭事業,一些醫生世家子弟回台就讀醫學院,畢業、取得執照後繼承家庭診所。

據了解,近年移民加拿大的台灣人多為企業移民,下一代多在台灣出生,移民加拿大時有一定中文基礎,文化、語言背景與美國的台灣留學生第二代不同,對台灣較熟悉,也較可能回台讀書工作。幾乎所有申請學生都至少讀過台灣小學,中文流利。

與台灣大學相比,加國大學數目少,名額有限,學費雖低於美國大學,但畢業後在本地就業機會不高,可能須回流台灣工作;父母認為,若兒女最後返台就業,還不如先在台灣唸大學,融入當地社會文化。

台灣人移民加拿大在1995至1998年達到高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原本推算,近年申請返台升學的熱潮將平穩持續至今年或明年,隨後逐漸降溫,未料今年再創新紀錄。
 
最近FN倒是一直没断,为什么ME雨却不再下,莫非真的是因为夏天到了?
 
辛苦!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