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别急啊,这不是在讨论吗?道理越说越明白,是不?

我的意思是,如果马路上随便拉一个人来问, 生11个儿子,活到96是不是你所愿望。假设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看了你的故事后,那个人必须有意避开这种结果, 明知道救人是应该的都不能去救。因为如果你说的有因果关系的话,结局岂不倒霉? 11个儿子,想想都怕啊, 如果我80岁行动不便,牙齿掉光,要助听器,要人帮忙洗澡,我为什么要活到96啊?

讨论啊,无恶意。

您误会了。我没有急。
佛家讲究缘。我的回答给不了您启发,代表你法缘不在我这里,我也不耽误您,请您找有缘人。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事事顺利还是好的,只是不现实而已,所以才阿Q地说五味齐全更好。否则就能推演出诸事不顺最好了。

稍许不同意见哦。 不现实是当然的。 就算有可能事事顺利,我还是不觉得有什么好? 最简单的例子,你小孩生出来后,你极其爱他,胜过你自己生命,你希望他无忧无虑。就算你能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你作为父亲,扪心自问一下,你觉得你会满足他一切需求吗? 满足儿子的一切需求,是爱他还是害他呢? 事事顺心? 想要你孩子变成人渣,就从小让他事事顺心吧。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您误会了。我没有急。
佛家讲究缘。我的回答给不了您启发,代表你法缘不在我这里,我也不耽误您,请您找有缘人。

不急就好啊。

我们有缘在这里讨论佛法,也许老天特地安排这个任务给你点化我,多好的机会啊。 你没有耽误我,你就算行善,帮我解释下吧。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稍许不同意见哦。 不现实是当然的。 就算有可能事事顺利,我还是不觉得有什么好? 最简单的例子,你小孩生出来后,你极其爱他,胜过你自己生命,你希望他无忧无虑。但人都是自私的,就算你能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你作为父亲,扪心自问一下,你觉得你会满足他一切需求吗?
您说的似乎还是因为不能为。只不过这个不能是从长期的角度看。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您说的似乎还是因为不能为。只不过这个不能是从长期的角度看。

我刚才修改了帖子,前面表达地不好。 我是想说,让你最爱的人事事顺心是一件最蠢的事情,生命就是有喜怒哀乐组成的。但凡真的事事顺心的话,此人也离死不远了。 人来世上一遭就是来受苦的。 你看我学习楼主的精神多有收获。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不急就好啊。

我们有缘在这里讨论佛法,也许老天特地安排这个任务给你点化我,多好的机会啊。 你没有耽误我,你就算行善,帮我解释下吧。

佛手指明月,大悟者观明月,无缘者观佛指。
佛捏花含笑,大智者赏其花,无缘者观佛笑。
汝不思故事真实意,却钻文字狱。

例如,老师用橘子说明加减法,左边2个橘子 加 1个橘子 = 右边 3个橘子, 一个小孩天真的说,明明橘子的大小都不一样,怎能相等呢。 老师说了,这是比喻,先不要看橘子体积,那个小孩就是认为不相等。结果其他同学都学会了2 加 1 等于 3,唯有哪个小孩不明白。

我不是佛,也不是老师,以上只是比喻说明。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佛手指明月,大悟者观明月,无缘者观佛指。
佛捏花含笑,大智者赏其花,无缘者观佛笑。
汝不思故事真实意,却钻文字狱。

例如,老师用橘子说明加减法,左边2个橘子 加 1个橘子 = 右边 3个橘子, 一个小孩天真的说,明明橘子的大小都不一样,怎能相等呢。 老师说了,这是比喻,先不要看橘子体积,那个小孩就是认为不相等。结果其他同学都学会了2 加 1 等于 3,唯有哪个小孩不明白。

我不是佛,也不是老师,以上只是比喻说明。

这个比喻不错, 只是无法证明你的观点或者说证明我的说服错误。 我的理论是: 为什么佛认为的智慧,有福等标准就是真理呢? 当今社会,对幸福的追求早就超越了古代的范畴,怎么就能定义一个人有福没福呢? 一对夫妇,白头偕老,精彩一生,假如他们没有孩子,佛是怎么看待的呢? 是不是他们做的比那生11个儿子的蠢人少积了德,于是少享了福呢?

你的例子中,怎么佛就认为那个说橘子大小不一样的孩子没明白是个错误呢? 虽然你没说嘲笑2字,但都明白你想说的是“嘲笑”之意。 为什么不能认为那个孩子更有智慧,更有前途呢?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帖主故事有个前题, 三十无子,故后生十一子为有福,并三十之时有大难,故后活至96为有福;用橘子算数的前题目的是让学生学算术1+2,不讲因缘,不讲相对论, 只盯结果来说其他问题,你永远不会明白的,引至大家讨论白马非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帖主故事有个前题, 三十无子,故后生十一子为有福,并三十之时有大难,故后活至96为有福;用橘子算数的前题目的是让学生学算术1+2,不讲因缘,不讲相对论, 只盯结果来说其他问题,你永远不会明白的,引至大家讨论白马非马,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是无意义的,

随喜赞叹您很有慧根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这个比喻不错, 只是无法证明你的观点或者说证明我的说服错误。 我的理论是: 为什么佛认为的智慧,有福等标准就是真理呢? 当今社会,对幸福的追求早就超越了古代的范畴,怎么就能定义一个人有福没福呢? 一对夫妇,白头偕老,精彩一生,假如他们没有孩子,佛是怎么看待的呢? 是不是他们做的比那生11个儿子的蠢人少积了德,于是少享了福呢?

你的例子中,怎么佛就认为那个说橘子大小不一样的孩子没明白是个错误呢? 虽然你没说嘲笑2字,但都明白你想说的是“嘲笑”之意。 为什么不能认为那个孩子更有智慧,更有前途呢?

嗯,塞翁失马的故事也同你的意思差不多。
哥德?定理己经说了,任何封闭体系都是不完备的。即使表面的完备也是虚假的。最早的例子就是欧几里?几何体系。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这个比喻不错, 只是无法证明你的观点或者说证明我的说服错误。 我的理论是: 为什么佛认为的智慧,有福等标准就是真理呢? 当今社会,对幸福的追求早就超越了古代的范畴,怎么就能定义一个人有福没福呢? 一对夫妇,白头偕老,精彩一生,假如他们没有孩子,佛是怎么看待的呢? 是不是他们做的比那生11个儿子的蠢人少积了德,于是少享了福呢?

你的例子中,怎么佛就认为那个说橘子大小不一样的孩子没明白是个错误呢? 虽然你没说嘲笑2字,但都明白你想说的是“嘲笑”之意。 为什么不能认为那个孩子更有智慧,更有前途呢?

呵呵,你还在讲理。

楼主的意思是说,这种事,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没法讲理,因为所谓的什么“缘”啊“玄”的。基督教面对有人讲理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话不一样,意思一样。

实质就是“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不能讲理,没法讲理;你信就是insider,不信就是outsider;insider就能得很多好处,outsider就会倒大霉,这辈子倒霉下辈子还倒霉,你看着办吧”:wdb23: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我就要你这句话。 您怎么知道别人心里的"有福" 是你描述的这样的?你发的帖子是想说明,做了这些,你会得到这些,问题是100个人中间,也许只有5个人希望得到你说的这些福,95人都不认为,那么你的故事是否毫无意义呢?

无恶意,讨论而已。我也希望你把我说服哦。

楼上啊,灯哥谈的是一种精神类的东西,和楼上科学养猪的方法论不是一会事
 
R

rantang

Guest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呵呵,你还在讲理。

楼主的意思是说,这种事,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没法讲理,因为所谓的什么“缘”啊“玄”的。基督教面对有人讲理的时候也是这么说的,话不一样,意思一样。

实质就是“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不能讲理,没法讲理;你信就是insider,不信就是outsider;insider就能得很多好处,outsider就会倒大霉,这辈子倒霉下辈子还倒霉,你看着办吧”:wdb23:

哈哈,就是这样的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佛家云”一念无明起,火烧功德林。” 不管对方如何,自己千万不要生讨厌之心。否则不仅仅改正不了对方,却损了自己的福报,这太不划算了。

利人是善,为己是恶。如果纵容对方继续错下去,这是恶。
所以应该给对方善意的提醒。许多人犯错,很多原因是无信仰,不信报应。
如果对方顽固不听劝告,而对方的恶行给其他人带来很大的危害,就该向上级汇报(记得要收集证据)。
对方只是犯小过错,劝亦无效,则可以视而不见, 随缘放下,清静自在。
这个通透在理,谢谢灯哥指点。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这个故事讲得不错,但好像和佛教没什么关系吧。我以前看过一些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这类故事非常多。明清小说基本上喜欢讲一些因果报应的事情,也许受了佛教的一些影响,但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思想。佛教的因果报应讲的是来生,并不是追求长寿和多子多福。反而,那些舍生取义的人,更能修成正果。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实质就是“你信就信,不信就不信;不能讲理,没法讲理;你信就是insider,不信就是outsider;insider就能得很多好处,outsider就会倒大霉,这辈子倒霉下辈子还倒霉,你看着办吧”:wdb23:

:wdb37:insider拉一个outsider进来,便等于解救了他人,同时消了自己的业。问题是,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都是平庸者,insider自然也不例外,他们无法真正的参透玄奥的佛理,也就无从和别人探讨辩论或者正面解答别人的疑虑。其实佛教的一些哲理还是蕴藏很多智慧的,普通人可以学习借鉴,但前提是得找到具有一些智慧的传道者才能体会到。否则就只能得到“我和你无缘,就此别过”这样的话语了。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这个故事讲得不错,但好像和佛教没什么关系吧。我以前看过一些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面这类故事非常多。明清小说基本上喜欢讲一些因果报应的事情,也许受了佛教的一些影响,但更多的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思想。佛教的因果报应讲的是来生,并不是追求长寿和多子多福。反而,那些舍生取义的人,更能修成正果。

很高兴您喜欢这个故事。请容许末学随缘交流一下佛法。
佛教的因果报应不是只说来生。种子发芽,开花,后结果。因果报应有花报(现世报),果报。
例如杀生,花报是多病短命,果报堕恶三道。(地狱,恶鬼,畜生)。

金刚经云:【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人轻贱,意思是现实各种不如意事,这是重业轻报。其实民间说的破财挡灾也是重业轻报。
所以因果报应,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么简单。

 
回复: 分享故事《行善救人,自己逃过生死劫,添福又延寿》

很高兴您喜欢这个故事。请容许末学随缘交流一下佛法。
佛教的因果报应不是只说来生。种子发芽,开花,后结果。因果报应有花报(现世报),果报。
例如杀生,花报是多病短命,果报堕恶三道。(地狱,恶鬼,畜生)。

金刚经云:【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人轻贱,意思是现实各种不如意事,这是重业轻报。其实民间说的破财挡灾也是重业轻报。
所以因果报应,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么简单。
有道理。我觉得做好事、善事是人之本分,并不一定要求得什么回报。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