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文章来自己腾讯网,仅仅是介绍给大家看看。
“是xx的人就转”涉及内政外交
“是XX就转”并非民族主义专利,而是全面涉及到民众生活:
“有爱心的人就转”:譬如在微博上,一些营销帐号经常会发呼吁爱心传递的微博,基本是惨烈图片加悲情故事,但既无被救助者姓名地址也无联系方式,却会有无数人疯狂地“爱心转播”。
“有正义感的人就转”:涉及到诸如反对黑社会、地方恶霸、无良官吏等等,通常把一些事情说的惨象环生,但毫无验证,也能迅速的引发狂转。
“有良知的人就转”:这涉及更广,囊括了一切内政外交不平事。领土纠纷可以说成“有良知的中国人就转”;一切的民生领域,食品安全、拆迁、教育、医疗、甚至足球的内容,也都可以冠一个“有良知的人就转”。
民族主义难概括“是XX的人就转”的密码
如果仅用民族主义狂热、无理性来解释“是XX的人就转”这种句式的效应,那么,中国人实在是有太多的狂热,不仅有民族主义狂热,还有慈善狂热、正义狂热、良知狂热等等。这种说法难免有一些牵强。…[详细]
那么,这种句式的网络段子和谣言,能够迅捷的、大面积的传播,究竟击中了何种人心软肋? 它施了何种魔法,让人不假思索的接受,变成不会思考的“笨蛋”呢?
人是怎样变得不会思考的?
南海黄岩岛局势异常复杂
什么情况下,人不会盲信?
人有三种基本的思维习性:复杂的事情不会轻易下判断;稍微复杂的事情会思考分析;异常简单的事情、结论往往会不假思索的接受。 在前两种情形下,人一般不会盲信。下面就以黄岩岛纠纷为例阐释:
1:复杂的事情不会轻易下判断
黄岩岛纠纷当然非常复杂。既有历史问题,它的来龙去脉之类;又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包含了多少油气资源等等;更复杂的是涉及到多国博弈,既有中国的外交策略、海洋战略,也包括和美国、南海诸国互相交织所形成的复杂局势。 …[详细1]…[详细2]
面对这样的局势,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治家、再精深的学者也不会说自己会有什么高明便捷的解决办法,更何况是一般网友。
2:贴近于自身思维能力的问题会做出分析、思考
面对稍微复杂的事情,但还比较接近自身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事情,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做出一些思考、分析。比如说,菲律宾和中国的军力对比强弱、石油开发的现状、那地方究竟是怎么打渔的?这些细分的问题,相比而言又贴近了大众的思维能力一些,人们会对此做些分析。
总而言之,如果黄岩岛问题都属于以上这两种思维层次,就很难“是中国人就转”了。那么,如何才能让人盲信起来,达到“是中国人就转”的效果呢,诀窍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简单化的陷阱:人会下意识的接受明显低于自己思维能力的结论、过滤前提、从而盲信
先来列几个“是中国人就转”的句子:
菲律宾军警公然欺辱我渔民,作为同胞,必须声讨回击,是中国人就顶!
菲律宾骑到中国脖子上了,要不要反击?
黄岩岛就要落入菲律宾这种升斗小国之手,中国人该硬起来维护利益,是中国人就转起来……
这三个句子其实都包含了一个明显低于大众思维能力的结论:如果一个大国被一个小国骑到头上了,当然要反击。诀窍就在这里,把复杂的黄岩岛局势简化成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人们在日常思维中早已经接受了的一个极简单的结论,因此,碰到这样的内容,多数人的思维定势首先是不假思索的想到这个已有的反应: 必须声讨! 当然要反击! 中国人硬起来。
于是乎,奇妙的效果产生了,很多人往往直接接受了结论,而过滤了这个结论其实是包含有大量的前提。譬如说,菲律宾究竟骑到中国脖子上了吗?黄岩岛真的要落入升斗小国之手了吗?
简单化陷阱同样适用其他的“是XX的人就转”
同样的,请你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异常悲惨,惨到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她身上,我们是不是应该稍微有点同情心,举手之劳转发或者关注一下呢? 这同样也是大多数人日常思维已经得出的结论。
这里的“是中国人就转”,变成了“有爱心的人就转”。和黄岩岛一样,这些救助者的惨是否经过证实?发信息的人和这个需要救助者是什么关系?钱怎样有效的送到需要捐助的人手里,这些需要大量分析、思考的前提,也被最大限度的过滤了。人,就这样变成不会思考的“笨蛋”。
一块钱定律:如何迅速的“转”起来
路边的乞丐难享他们的同等爱心
路边乞丐为何难享有他们的爱心?
现实中,人们看到乞丐,会给钱的人比较少,如果碰到小偷,抢劫或者什么的,能出来阻止的就更少了,这涉及到人根本的行为模式,就是人们在付出或投入之前,总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去评估投入的效应。
现实中面对乞丐,付出的是钱,一般情况下,爱心除了自己知道,不会被其他人知晓(这是为什么情侣在一起,给乞丐钱的概率要大得多的原因),再者还要担心乞丐是不是骗子,因此,总体上来说,面对现实中的乞丐,人一般是会有很多想法的,绝对不是不思考的“笨蛋”。那么,究竟在怎样的效应下,“笨蛋”会行动起来?
一块钱定律:谁更愿“转”起来
如果出一块钱就能拯救地球,无疑,几乎所有国人都愿意出这一块钱。投入越少,产出越大,则效应越高;同样的产出,本来拥有越少的人会觉得效应越高。效应越高,人们内心就会越趋向于相信这种说法,往往就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投入。这就叫做一块钱定律。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为什么穷人往往更相信买彩票会发财、炒股票发财的说法,比如说,穷人本来只有1万块,富人有50万,如果发财了能有50万,于穷人而言,这个有50万的效应要比富人大很多倍,因此,他们心理上也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详细]
放在“是中国人就转”、“有爱心的人就转”、“有良知的人就转”这些领域,则是同样的效果:越是义愤填膺、道德宣泄越高调的,越是支持“是中国人就转”,其主力军往往是平时没有多少话语权的群体。
“是XX就转”的内容完美迎合了“一块钱定律”
“是中国人就转”、“有爱心的人就转”、“有良知的人就转”,投入基本是恒定的,都是点点鼠标,转一下,付出还比不上一块钱呢,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计算产出,产出越大则效应越大。
A:外交局势越危急,越险要,效应越大。 如果发个钓鱼岛的帖子,你说局势还可以,双方正在外交轨道按部就班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一小民掺和进去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这时候,一般人关注和投入此事的动力就会很小。但是,中国政府不顶事了,管外交的不懂外交, 搞军事的不懂搞军事,简直是毫无作为;菲律宾、越南、日本等等,全都骑到我大中华的头上来了,中华民族简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轻轻点一鼠标,加入拯救中国的队伍,爱国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B:社会越溃烂,人心越不古,效应越大。 同理,你描述一个可怖可憎的悲惨故事,说这个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道完全不成样了,这时候,你鼠标一点,轻轻一转一贴,有没有于道德绝境中充当道德楷模的感觉?
“是XX就转”的内容就是完美的迎合了这一定律,击中了人性的软肋,于是,他们终于前赴后继的“转”了起来!
大多数的盲目,通向的都是人性的弱点。
想看原文的,请自己上网看。
“是xx的人就转”涉及内政外交
“是XX就转”并非民族主义专利,而是全面涉及到民众生活:
“有爱心的人就转”:譬如在微博上,一些营销帐号经常会发呼吁爱心传递的微博,基本是惨烈图片加悲情故事,但既无被救助者姓名地址也无联系方式,却会有无数人疯狂地“爱心转播”。
“有正义感的人就转”:涉及到诸如反对黑社会、地方恶霸、无良官吏等等,通常把一些事情说的惨象环生,但毫无验证,也能迅速的引发狂转。
“有良知的人就转”:这涉及更广,囊括了一切内政外交不平事。领土纠纷可以说成“有良知的中国人就转”;一切的民生领域,食品安全、拆迁、教育、医疗、甚至足球的内容,也都可以冠一个“有良知的人就转”。
民族主义难概括“是XX的人就转”的密码
如果仅用民族主义狂热、无理性来解释“是XX的人就转”这种句式的效应,那么,中国人实在是有太多的狂热,不仅有民族主义狂热,还有慈善狂热、正义狂热、良知狂热等等。这种说法难免有一些牵强。…[详细]
那么,这种句式的网络段子和谣言,能够迅捷的、大面积的传播,究竟击中了何种人心软肋? 它施了何种魔法,让人不假思索的接受,变成不会思考的“笨蛋”呢?
人是怎样变得不会思考的?
南海黄岩岛局势异常复杂
什么情况下,人不会盲信?
人有三种基本的思维习性:复杂的事情不会轻易下判断;稍微复杂的事情会思考分析;异常简单的事情、结论往往会不假思索的接受。 在前两种情形下,人一般不会盲信。下面就以黄岩岛纠纷为例阐释:
1:复杂的事情不会轻易下判断
黄岩岛纠纷当然非常复杂。既有历史问题,它的来龙去脉之类;又有现实的经济利益,包含了多少油气资源等等;更复杂的是涉及到多国博弈,既有中国的外交策略、海洋战略,也包括和美国、南海诸国互相交织所形成的复杂局势。 …[详细1]…[详细2]
面对这样的局势,即便是再高明的政治家、再精深的学者也不会说自己会有什么高明便捷的解决办法,更何况是一般网友。
2:贴近于自身思维能力的问题会做出分析、思考
面对稍微复杂的事情,但还比较接近自身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的事情,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做出一些思考、分析。比如说,菲律宾和中国的军力对比强弱、石油开发的现状、那地方究竟是怎么打渔的?这些细分的问题,相比而言又贴近了大众的思维能力一些,人们会对此做些分析。
总而言之,如果黄岩岛问题都属于以上这两种思维层次,就很难“是中国人就转”了。那么,如何才能让人盲信起来,达到“是中国人就转”的效果呢,诀窍就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简单化的陷阱:人会下意识的接受明显低于自己思维能力的结论、过滤前提、从而盲信
先来列几个“是中国人就转”的句子:
菲律宾军警公然欺辱我渔民,作为同胞,必须声讨回击,是中国人就顶!
菲律宾骑到中国脖子上了,要不要反击?
黄岩岛就要落入菲律宾这种升斗小国之手,中国人该硬起来维护利益,是中国人就转起来……
这三个句子其实都包含了一个明显低于大众思维能力的结论:如果一个大国被一个小国骑到头上了,当然要反击。诀窍就在这里,把复杂的黄岩岛局势简化成一个最简单的结论,人们在日常思维中早已经接受了的一个极简单的结论,因此,碰到这样的内容,多数人的思维定势首先是不假思索的想到这个已有的反应: 必须声讨! 当然要反击! 中国人硬起来。
于是乎,奇妙的效果产生了,很多人往往直接接受了结论,而过滤了这个结论其实是包含有大量的前提。譬如说,菲律宾究竟骑到中国脖子上了吗?黄岩岛真的要落入升斗小国之手了吗?
简单化陷阱同样适用其他的“是XX的人就转”
同样的,请你来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异常悲惨,惨到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她身上,我们是不是应该稍微有点同情心,举手之劳转发或者关注一下呢? 这同样也是大多数人日常思维已经得出的结论。
这里的“是中国人就转”,变成了“有爱心的人就转”。和黄岩岛一样,这些救助者的惨是否经过证实?发信息的人和这个需要救助者是什么关系?钱怎样有效的送到需要捐助的人手里,这些需要大量分析、思考的前提,也被最大限度的过滤了。人,就这样变成不会思考的“笨蛋”。
一块钱定律:如何迅速的“转”起来
路边的乞丐难享他们的同等爱心
路边乞丐为何难享有他们的爱心?
现实中,人们看到乞丐,会给钱的人比较少,如果碰到小偷,抢劫或者什么的,能出来阻止的就更少了,这涉及到人根本的行为模式,就是人们在付出或投入之前,总会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去评估投入的效应。
现实中面对乞丐,付出的是钱,一般情况下,爱心除了自己知道,不会被其他人知晓(这是为什么情侣在一起,给乞丐钱的概率要大得多的原因),再者还要担心乞丐是不是骗子,因此,总体上来说,面对现实中的乞丐,人一般是会有很多想法的,绝对不是不思考的“笨蛋”。那么,究竟在怎样的效应下,“笨蛋”会行动起来?
一块钱定律:谁更愿“转”起来
如果出一块钱就能拯救地球,无疑,几乎所有国人都愿意出这一块钱。投入越少,产出越大,则效应越高;同样的产出,本来拥有越少的人会觉得效应越高。效应越高,人们内心就会越趋向于相信这种说法,往往就会毫不犹豫的进行投入。这就叫做一块钱定律。
这个定律可以解释很多社会现象,为什么穷人往往更相信买彩票会发财、炒股票发财的说法,比如说,穷人本来只有1万块,富人有50万,如果发财了能有50万,于穷人而言,这个有50万的效应要比富人大很多倍,因此,他们心理上也更愿意相信这种说法。…[详细]
放在“是中国人就转”、“有爱心的人就转”、“有良知的人就转”这些领域,则是同样的效果:越是义愤填膺、道德宣泄越高调的,越是支持“是中国人就转”,其主力军往往是平时没有多少话语权的群体。
“是XX就转”的内容完美迎合了“一块钱定律”
“是中国人就转”、“有爱心的人就转”、“有良知的人就转”,投入基本是恒定的,都是点点鼠标,转一下,付出还比不上一块钱呢,这种情况下,只需要计算产出,产出越大则效应越大。
A:外交局势越危急,越险要,效应越大。 如果发个钓鱼岛的帖子,你说局势还可以,双方正在外交轨道按部就班解决问题,这时候,我一小民掺和进去也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这时候,一般人关注和投入此事的动力就会很小。但是,中国政府不顶事了,管外交的不懂外交, 搞军事的不懂搞军事,简直是毫无作为;菲律宾、越南、日本等等,全都骑到我大中华的头上来了,中华民族简直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时候,轻轻点一鼠标,加入拯救中国的队伍,爱国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
B:社会越溃烂,人心越不古,效应越大。 同理,你描述一个可怖可憎的悲惨故事,说这个社会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世道完全不成样了,这时候,你鼠标一点,轻轻一转一贴,有没有于道德绝境中充当道德楷模的感觉?
“是XX就转”的内容就是完美的迎合了这一定律,击中了人性的软肋,于是,他们终于前赴后继的“转”了起来!
大多数的盲目,通向的都是人性的弱点。
想看原文的,请自己上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