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琢磨了很久,想出了个比喻,不知道妥不妥。孩子本身好比电脑的硬件,而文化,价值观等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华人小孩和西人小孩就好比不同的电脑硬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就好比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很多为孩子移民的家庭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华人小孩的大脑里装上西方文化这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其结果无非几种。[/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1[FONT=楷体_GB2312])完全西方化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包括语言等等,在西方社会里会有竞争力,起码生存没有问题。但问题恰恰是孩子和长辈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一个体系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孩子很小的时侯不管什么原因被另外一个和你不相干的人抱走去养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言等等,许多年后再见面,虽然彼此知道是最亲的人,但总也说不到一块,想不到一块,做不到一块,就象两个不相关的陌生人一样了,很多大街上走过的[/FONT]CBC[FONT=楷体_GB2312],除了肤色,其他和你没有一点点儿关系了,相象一下,他或她就是你的孩子呢。挺无奈的。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2[FONT=楷体_GB2312])不中不西。孩子从小就会很纠结,在中和西之间徘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融不进西人社会,也不能适应华人的社会。应该说,这样的小孩子和上一辈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还是可以沟通的,但在西人社会里的竞争力会有不足,难免会有生存上的问题。[/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3[FONT=楷体_GB2312])完全保留原有操作系统的就不再赘述了。[/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其实,一旦动了为孩子而移民的想法之时,可能我们就已经面临着这样的结果了,只是我们不愿面对,或者干脆就不去想罢了。当然,成功的个例也很多,但恰恰大部分的人可能只能做那个分母了。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FONT][/FONT]
 
最后编辑: 2012-06-27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琢磨了很久,想出了个比喻,不知道妥不妥。孩子本身好比电脑的硬件,而文化,价值观等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华人小孩和西人小孩就好比不同的电脑硬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就好比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很多为孩子移民的家庭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华人小孩的大脑里装上西方文化这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其结果不非几种。[/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1[FONT=楷体_GB2312])完全西方化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包括语言等等,在西方社会里会有竞争力,起码生存没有问题。但问题恰恰是孩子和长辈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一个体系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孩子很小的时侯不管什么原因被另外一个和你不相干的人抱走去养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言等等,许多年后再见面,虽然彼此知道是最亲的人,但总也说不到一块,想不到一块,做不到一块,就象两个不相关的陌生人一样了,很多大街上走过的[/FONT]CBC[FONT=楷体_GB2312],除了肤色,其他和你没有一点点儿关系了,相象一下,他或她就是你的孩子呢。挺无奈的。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2[FONT=楷体_GB2312])不中不西。孩子从小就会很纠结,在中和西之间徘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融不进西人社会,也不能适应华人的社会。应该说,这样的小孩子和上一辈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还是可以沟通的,但在西人社会里的竞争力会有不足,难免会有生存上的问题。[/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3[FONT=楷体_GB2312])完全保留原有操作系统的就不再赘述了。[/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其实,一旦动了为孩子而移民的想法之时,可能我们就已经面临着这样的结果了,只是我们不愿面对,或者干脆就不去想罢了。当然,成功的个例也很多,但恰恰大部分的人可能只能做那个分母了。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FONT][/FONT]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角度是从我们的眼光看下一代,事实上下一代又是如何来评价他们自己的呢?

我们不清楚,未必是你说的那样。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其实我们这一代又有多少是和父母无话不谈的呢?

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一代作父母的对孩子的期许太多了, 又要他们适应能力强, 又要他们能留在身边, 听我们的话, 保留华人传统. 当然,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付出也是最多的.

我是觉得即使留在国内,也是会有代沟的, 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了, 现在的90后我们也大多看不懂的, 所以不纠结了. 相信自己的孩子, 适应力比我们强.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关注孩子的内心成长,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

大家的讨论对我都很有启发,留着慢慢品读---家有儿女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这个很正常的,物以类聚,很少有华人(包括ABC/CBC)在白人圈子里成为superstar的,除非读书成绩超好(GPA4.2以上)或者有体育特长的(像林书豪那样的)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去年暑假在多伦多回香港的航班上遇见了一位60+的香港妈妈,人很精干,原来是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的护士,退休后还继续留用,她给我讲了她一家的移民故事。

十几年前她一家移民,登陆多伦多,安家哈密尔顿之后,她先生回香港工作,她自己带着念3年级和8年级的两个儿子,从租房到买APARTMENT,她一边工作(不是护士工作,多数是PARTTIME)一边照顾两儿子,5年后大儿子考上MCMASTER读工科,她将小儿子留给大儿子照顾,自己回流香港陪先生,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回流香港,工作顺利,经济独立,已经成家,小儿子念多大医学院,已经硕士毕业但还没考到医师证,只能在多大医学院实验室工作,收入很低,两年前她跟丈夫商量给儿子付首付买了多大附近的一处小CONDO,她告诉我这一次她是去祝贺儿子CONDO入伙的。

但是她说见到小儿子出门购物啥都说贵,只看不买,心很酸。她认为当初小儿子才念8年级他们就离开他,小儿子虽然心里还是知道父母对他很好,但是表达上根本不象大儿子那么自然~

她还告诉我她很庆幸当初先生没有跟着去加拿大,不然香港的工作,养老,房子全都没了,那么大儿子回流初期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过度。

现在她家在香港的三个人过得都很开心,她自己回香港又重新做回护士,退休后还留任伊丽莎白医院,时薪是198港币~

可是小儿子成了她的心病,现在进退两难~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你要说冷漠,确实有,我刚去加拿大时,我几个华人朋友的孩子,见了人就跟没见到一样。有些孩子,只有你主动跟他说话,他才会应你几句,时间久了,我也只能随他们那样,见到跟没见到一样,呵!我觉得入乡随俗,大家都轻松些,开始还真不习惯。

这个绝对是个别家教问题。

我妹妹的同学,白人小姑娘,见到我打招呼很自然。妹妹同学,中国人小姑娘,见到我只会瞪着眼睛看我。

不过也可能中国父母在这边社交圈子不大,孩子没有机会练习怎么跟大人打交道。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琢磨了很久,想出了个比喻,不知道妥不妥。孩子本身好比电脑的硬件,而文化,价值观等好比电脑的操作系统。华人小孩和西人小孩就好比不同的电脑硬件,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就好比不同的电脑操作系统。[/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很多为孩子移民的家庭所做的事情就好比在华人小孩的大脑里装上西方文化这个不同的操作系统。其结果无非几种。[/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1[FONT=楷体_GB2312])完全西方化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包括语言等等,在西方社会里会有竞争力,起码生存没有问题。但问题恰恰是孩子和长辈已经完完全全不是一个体系了,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小孩子很小的时侯不管什么原因被另外一个和你不相干的人抱走去养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方言等等,许多年后再见面,虽然彼此知道是最亲的人,但总也说不到一块,想不到一块,做不到一块,就象两个不相关的陌生人一样了,很多大街上走过的[/FONT]CBC[FONT=楷体_GB2312],除了肤色,其他和你没有一点点儿关系了,相象一下,他或她就是你的孩子呢。挺无奈的。难道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2[FONT=楷体_GB2312])不中不西。孩子从小就会很纠结,在中和西之间徘徊,进也不是,退也不是。融不进西人社会,也不能适应华人的社会。应该说,这样的小孩子和上一辈在文化价值观方面还是可以沟通的,但在西人社会里的竞争力会有不足,难免会有生存上的问题。[/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FONT]3[FONT=楷体_GB2312])完全保留原有操作系统的就不再赘述了。[/FONT][/FONT]


[FONT=楷体_GB2312][FONT=楷体_GB2312]其实,一旦动了为孩子而移民的想法之时,可能我们就已经面临着这样的结果了,只是我们不愿面对,或者干脆就不去想罢了。当然,成功的个例也很多,但恰恰大部分的人可能只能做那个分母了。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而已。[/FONT][/FONT]

非常同意你的看法。 我一直认为比较好的选择是取1或者3。 而太多的中国家长认为通过努力可以汲取所有1,2 ,3 的优点,结果99% 以2收场。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你讲的小儿子不是考进真正意义的医学院(MD),这里和国内的区别很大,只是读研究生(附属于医学院),根本没有临床资格也不能考医生牌照.
去年暑假在多伦多回香港的航班上遇见了一位60+的香港妈妈,人很精干,原来是香港伊丽莎白医院的护士,退休后还继续留用,她给我讲了她一家的移民故事。

十几年前她一家移民,登陆多伦多,安家哈密尔顿之后,她先生回香港工作,她自己带着念3年级和8年级的两个儿子,从租房到买APARTMENT,她一边工作(不是护士工作,多数是PARTTIME)一边照顾两儿子,5年后大儿子考上MCMASTER读工科,她将小儿子留给大儿子照顾,自己回流香港陪先生,大儿子大学毕业后回流香港,工作顺利,经济独立,已经成家,小儿子念多大医学院,已经硕士毕业但还没考到医师证,只能在多大医学院实验室工作,收入很低,两年前她跟丈夫商量给儿子付首付买了多大附近的一处小CONDO,她告诉我这一次她是去祝贺儿子CONDO入伙的。

但是她说见到小儿子出门购物啥都说贵,只看不买,心很酸。她认为当初小儿子才念8年级他们就离开他,小儿子虽然心里还是知道父母对他很好,但是表达上根本不象大儿子那么自然~

她还告诉我她很庆幸当初先生没有跟着去加拿大,不然香港的工作,养老,房子全都没了,那么大儿子回流初期也就没有那么容易过度。

现在她家在香港的三个人过得都很开心,她自己回香港又重新做回护士,退休后还留任伊丽莎白医院,时薪是198港币~

可是小儿子成了她的心病,现在进退两难~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不得不说,这里种族之间确实存在着隔膜。这点在学校里表现的挺明显。不过这是可以理解的。文化不同,沟通确实有障碍。我们华人移民希望能跟本地人交流也是有点企图的,比如学习本地文化,语言啊什么的。本地人没有想从我们这儿吸取什么,没有交往的动力也是正常的。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小学生一般没什么种族隔阂,按照兴趣爱好扎堆儿,到了中学以后大概会有点隔膜,但是性格开朗的一般也没问题。培养兴趣爱好,能玩一块儿就不会没有朋友。还有,家长不要老是逼孩子学这学那的,没时间社交了。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看家长了,我36岁来,该做什么做什么,明天又要带全家去免费酒店游玩参观
在加拿大,人品很重要,你的孩子难以适应,证明的家长无法适应,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Ben,

Here is the agenda for your visit:

Thursday June 28

3 pm- Arrival at AAA Centre

3 45-4 15 pm- Meeting with Dean of BBB College

4 30-7 30 pm- Family time at AAA Centre

8 pm- Business Dinner with TTT and Vice Chair of School Board, DDD

Friday June 29

8 am- Breakfast with T and Can Air Traffic Control instructors

9 am-Noon- N Can presentations and tours


12 pm- Lunch at waterfront restaurant

1-4 pm- Tour of schools, offices and local area

Evening- Time with your family


Saturday June 30

Leave in am for Toronto
 
最后编辑: 2012-06-27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其实我们这一代又有多少是和父母无话不谈的呢?

我倒是觉得我们这一代作父母的对孩子的期许太多了, 又要他们适应能力强, 又要他们能留在身边, 听我们的话, 保留华人传统. 当然, 我们这一代做父母的付出也是最多的.

我是觉得即使留在国内,也是会有代沟的, 不要说我们的孩子了, 现在的90后我们也大多看不懂的, 所以不纠结了. 相信自己的孩子, 适应力比我们强.
你说得很有道理。

楼主主要担心的还是,孩子回国后和加拿大有脱离了,怕以后回加拿大后,孩子不适应,不融入。。。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西人表面上的彬彬有礼,内心的冷漠和距离感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那样的人。我给孩子的教育以中国文化为主,希望她能始终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并以此自豪。我们并不一定要融入到白人群体,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而且华人群体日渐强大。我认为一个内心有爱,有能力和自信的孩子,在任何社会中都会找到他们的位置。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西人表面上的彬彬有礼,内心的冷漠和距离感我是深有体会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也那样的人。我给孩子的教育以中国文化为主,希望她能始终认同自己是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并以此自豪。我们并不一定要融入到白人群体,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而且华人群体日渐强大。我认为一个内心有爱,有能力和自信的孩子,在任何社会中都会找到他们的位置。


支持集各民族所有优良品质为一身!

本来移民加拿大主要目的是为了做地球人,只要孩子拥有博大的胸怀和开阔的视野,敢于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无论他以后走到哪里都会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