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图中风扇H把热气/冷气从G中通过通风管道deliver到各个房间,A分布于后院地下很大(远大于房子地基的面积)的一个范围内。有点像Septic系统,只是它是封闭的,而Septic是开放的。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以前碰到过一个采用地板加热系统而遇到麻烦的家庭,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一样的加热系统。当时他们家住进一段时间后,一个管道接口出问题了,结果水漏出来,发现以后屋里漏水严重,所以木地板都得翻出来重修,费用极其高昂。除了木地板被毁之外,买的那些羊毛地毯什么的都要处理,那个家里一团糟。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是地暖,热水管应是在水泥下的。还有一种在水泥上,在地板下, 是像加热毯地样的。衙热风比就是地板暖,空气较不干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那这个从地下取热,能保证温度吗?还是必须要有地热资源的地方才能装。看上面的图片,好像是把水管埋在地下室的地下?万一雨季涨水了,系统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那个图我是随便下载的,只做说明用。我的散热管全部在后院。如果埋在地下室,那将来维修可就麻烦了。
地热的优势倒不是说利用了象温泉一样的地热,而是利用了泥土比空气好得多的"热传导性能"。散热器/吸热器象拧毛巾一样地把热量从泥土中拧出来,泥土良好的导热性,把周围一个acre的地下热量都吸出来。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那个图我是随便下载的,只做说明用。我的散热管全部在后院。如果埋在地下室,那将来维修可就麻烦了。
地热的优势倒不是说利用了象温泉一样的地热,而是利用了泥土比空气好得多的"热传导性能"。散热器/吸热器象拧毛巾一样地把热量从泥土中拧出来,泥土良好的导热性,把周围一个acre的地下热量都吸出来。
在后院也行,不过还是不能理解从泥土中收集能量的原理。。。我们这里冬天到零下四十度的时候,虽然深处的泥土相对来说是比地面暖不少,但怎么吸纳热量呢。更何况冻土可能达到三四尺。。。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如果大量钻地建造,会不会对地壳变动有影响?just curious...
你可真是太可爱了,:wdb6::wdb6::wdb6::wdb6:估计你一定是学文科的,怪不得文才那么好(记得我在另一个帖子,好像是“老外同事请我和咖啡”里夸过的):wdb17:。地热管埋的不深的,也就一、二米左右吧,就像septic管子,一挖就挖到。我的pond的挖得比它还深呢。就算我把挖土机开到pond底下去挖,一直挖到开不上来为止,也伤不到地壳的一根毫毛。我相信地球比我家的足球要大上至少一百倍,嘻嘻。:wdb6::wdb6: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感谢楼主分享小知识。
更因为楼主的热心帖子吸引了更多的取暖方法讨论,得到了更多知识,认识了更多朋友。
感谢楼主和一片浮云等朋友的分享。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如果是那么浅,我们这里就用不到了,我们这里冻土很深:wdb14:
没想到二个月之前的帖子又复活了。
估计你们都是学文科的。这样,我再讲解一遍。地热系统(geothermal system)有制冷和制热两个功能。制冷功能比较好理解,与普通的制冷空调的区别只是它的散热器是在地下,室内热量是与地下泥土交换,而不是与空气交换。由于泥土的热传导速度大大大于空气的热传导速度,而且夏天地下泥土中的温度也低于空气中的温度,所以制冷效率高,省电。
制热功能其实是一种反向制冷(把室外热量吸收进来,在室内释放)。国内有的空调(好像松下分体机就有)也有,只是冬天空气中的温度本身就不高,而且空气的热传导速度低,室外吸热器周围的温度很快降得很低,反向制冷效果就很不好。地热系统就不一样。地热系统中地下水管分布面积很大(几百平米,甚至更大),地下温度怎么也比空气中温度要高很多,如果一、二米有冻土,那再挖深一点。有的同学担心室内温度要求20摄氏度左右,地下最多就四、五度,怎么能升得高室内温度,就象一定水位的水,怎么能流到比它高的地方去呢。其实这是靠热传导媒介(制冷剂)的压缩或释放来进行热交换的。热力学中的热平衡定理(PV/T即容量一定的流体(液体或气体)其压强与容积的乘积除以温度恒定不变),当流体的压强增高时,它温度也会同比率增高(V不变)。所以反向制冷时,制冷剂加高压在室内的散热器中高温放热,然后在热交换器中减压、蒸发、降温、吸热,把从地下泥土中带来的热量(温度4、5度,但比室外空气中的温度高多了)吸入制冷剂。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把大地中的热量(白天大面积从太阳光中吸收储存的)吸入到室内。如果用电热器或天然气加热,热量全部从能源中来,比较费钱,而且天然气也不够卫生(与地热比),不够安全。地热系统只是压缩机和液体循环机的消耗一点能量,比前两者小得多得多。
地热系统一般仍配有辅助加热系统(电热),以便用户需要快速加热或需要很高室内温度。
所以政府提倡使用地热系统,但是一次性成本比较高,政府补贴后还是比其它取暖设备要高不少。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我的暖气系统现在开动了,也就多用一点煤气而已,室外气温是零下二十度左右,一个月多交二三十元。如果温度去到零下四十度的情况,最多也不可能超过50元。
但电费是真的贵。如果用电,价钱绝对不可能一个月二十元三十元。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制热功能其实是一种反向制冷(把室外热量吸收进来,在室内释放)。国内有的空调(好像松下分体机就有)也有,只是冬天空气中的温度本身就不高,而且空气的热传导速度低,室外吸热器周围的温度很快降得很低,反向制冷效果就很不好。地热系统就不一样。地热系统中地下水管分布面积很大(几百平米,甚至更大),地下温度怎么也比空气中温度要高很多,如果一、二米有冻土,那再挖深一点。有的同学担心室内温度要求20摄氏度左右,地下最多就四、五度,怎么能升得高室内温度,就象一定水位的水,怎么能流到比它高的地方去呢。其实这是靠热传导媒介(制冷剂)的压缩或释放来进行热交换的。热力学中的热平衡定理(PV/T即容量一定的流体(液体或气体)其压强与容积的乘积除以温度恒定不变),当流体的压强增高时,它温度也会同比率增高(V不变)。所以反向制冷时,制冷剂加高压在室内的散热器中高温放热,然后在热交换器中减压、蒸发、降温、吸热,把从地下泥土中带来的热量(温度4、5度,但比室外空气中的温度高多了)吸入制冷剂。这个过程循环往复,把大地中的热量(白天大面积从太阳光中吸收储存的)吸入到室内。如果用电热器或天然气加热,热量全部从能源中来,比较费钱,而且天然气也不够卫生(与地热比),不够安全。地热系统只是压缩机和液体循环机的消耗一点能量,比前两者小得多得多。
地热系统一般仍配有辅助加热系统(电热),以便用户需要快速加热或需要很高室内温度。
所以政府提倡使用地热系统,但是一次性成本比较高,政府补贴后还是比其它取暖设备要高不少。

学习了,原来是这样啊,那这地热是不是就类似于空调的室外机那?制冷剂是不是也要压缩机泵驱动那?地下泥土流失会不会把管子搞坏?好奇
还有你那公式和我技校时学的不一样。只适合气体吧?!:wdb23:
 

非矿工

家园币认证旷工
回复: 住house的,有个好消息

一个最省钱的办法就是:进屋穿上棉袄棉裤、戴上棉帽、穿上棉鞋、再加一副棉手套,我自个暖就行了嘛,我管你十个厅二十个厅暖不暖
住house的,最大的一个头痛问题就是取暖。那么大一个屋子,你若把八九个厅房烧得热烘烘的,那太费钱,就算家里有米,那也是一个资源浪费呀。

以往的heating,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吧,电的、柴的、气的、地热,甚至热泵式的,总要先把整个屋子烧暖了,最后才暖到你自个儿身上。我老早就想了,这是总路线总方向性的错误,你怎么科学设计、什么高科技都没用,总路线错了,高技术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我想呀,我自个儿暖就行了嘛,我管你整个屋子暖不暖

搞一个单人暖器,这思路简单,实现起来却不容易。就算你是一个电气工程师吧,自己弄一个暖器,老婆孩子还极力反对,不放心用,还说你这自把自为的,能安全吗?弄出事了保险公司还不认账云云。

嗨,那天逛列治文9号路那个walmark,看到了一款“抛物面雷达天线反射式”的小电热器,24块钱,好,一下买了几个,这下解决大问题了。以后人手一个,看书、上网、看电视、做家务、坐吃饭台,走哪放哪,照得身子暖和了就行了,整个房子就设一个十七八度的基础温度即可。这小电热器才300瓦,荷包还不疼,随便用。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