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你的家庭和后代不“被同性恋”(转)

同性恋这东西吧,天生的,不是就是不是,是就是,通过学习模仿教育啥的是根本不会有丝毫影响的,如果觉得孩子在这种教育之下会变成同性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然那些同性恋们早就应该被治好了,就如同列位,让你们去找一个同性一起睡你们肯定不舒服,再学习模仿也不行。。。。。俺脚着这个法案不过是让大家接受彼此的价值跟取向而已,不是鼓励跟同性上床。。。。。。。。。。
 
同性恋这东西吧,天生的,不是就是不是,是就是,通过学习模仿教育啥的是根本不会有丝毫影响的,如果觉得孩子在这种教育之下会变成同性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不然那些同性恋们早就应该被治好了,就如同列位,让你们去找一个同性一起睡你们肯定不舒服,再学习模仿也不行。。。。。俺脚着这个法案不过是让大家接受彼此的价值跟取向而已,不是鼓励跟同性上床。。。。。。。。。。

好像是先天+后天双重影响的.
特别是心理上的影响, 特别是儿童时期的经历.
让你从小观看菊爆看20年你也想被菊爆
 
回复: 为了你的家庭和后代不“被同性恋”(转)

我们可以不接受,但是没必要去歧视啊,一般我们都不评论,为什么看到双爸或者双妈家庭要去歧视呢?为什么看到人家女孩子穿男生衣服要去歧视呢?我们彼此尊重,我们的孩子性倾向是我们家庭的事情,不是别人能影响的。
我不喜欢楼上的文章。
这回非常支持木尘子。
 
我曾经是自由党(联邦和安省)的支持者,但是,由于“性”问题,我不得不反对自由党,因为这关系到我(以及公众)的家庭和子孙后代的前途。
日前听朋友说,安省自由党正着手在安省教育系统中贯彻“同性恋教育”,他向我推荐“银禧社”网站(jccsa.ca)题为“多多教育局“挑害怕同性反性主(Challenging Homophobia and anti-Heterosexism)政策”的新霸主”的文章,阅后让我十分惊异和困惑。今日又从“多伦多华语电台”的听众交流节目中得到证实,让我由惊奇至担忧,最后是愤怒。而绝大多数公众根本对此事一无所知,被蒙在鼓里。
网文说:“著今年九月份校,安省教育要求所有公教育局(包括公立教育局和天主教教育局)校推行所“平等及包容教育政策”(Equity and Inclusive Education Policy)。而全省最大的教育局,今年初推出一份教育局文件“Challenging Homophobia and Heterosexism: A K-12 Curriculum Resource Guide”(“挑害怕同性反性主:幼稚至十二年的程源指引”),以反歧口,容涉及不少於同性家庭,性等多性向的教材。(文件可在此下载:http://www.tdsb.on.ca/wwwdocuments/programs/Equity_in_Education/docs/Challenging Homophobia and Heterosexism 2012 update.pdf)”
简而言之,该教材向幼童(幼稚园至三年级)进行针对传统性别和家庭概念的批判,灌输“模糊性别”的概念。比如让他们习惯于男扮女装和女扮男装,模糊性别的外在特征;阅读“双爸(双妈)家庭”之类的读物(如My Two Mums, My Two Dads之的),以淡化“男爸女妈”的家庭概念。借各种机会让这些心智初开的蒙童丧失对性别界限的辨别能力。
对于大童和中学生,则是要他们模仿同性恋活动和学习同性恋知识。如鼓励学生在校内举办同性恋游行(Gay Pride Parade),还要求学生不仅阅读同性恋杂志,例如Xtra! (在同性群中颇负盛名,其中有多不合童和青少年和看的片),还要从中剪报来汇集资料,必须下一番工夫,费一番心血。

中国曾有某名人名言:“培养科学家,要从幼儿园抓起!”如今自由党治下的安省“培养同性恋,从幼稚园抓起”!更有甚者,这项教育是“强制”的,学生家长被“屏蔽”在外,其合法的权利被剥夺,既无权要求停止这项课程,也不许为子女选择“缺席”,学习和认同同性恋成为“必修课”!
自由党政府的这种“性取向”据说是为了避免性歧视,要“包容”同性恋。对此我觉得他们太弱智(由此也明白了他们屡屡犯错的根源,并怀疑他们继续执政的能力),加拿大的平等、博爱、人权不是最好的反歧视教育吗?对公民从小加强这些加拿大基本价值观的教育是最有效的!如果反同性恋歧视就必须模仿和认同同性恋,就要模糊性别差异,那么反对种族歧视和反对对残疾人的歧视又将如何呢?白人怎样去模仿和认同黑皮肤?健全人也必须模仿残疾人吗?怎样模糊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差异?怎样模糊健全和残疾的差异?
坦白地说,我曾经是歧视同性恋的,但是出国多年来的文化熏陶对我非常重要,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以及和同性恋者的接触,改变了我对同性恋的态度,虽然我不赞同这种性取向,但是我尊重他们,所以我们可以平等相处。其实自由党的上述课程才是对同性恋的真正歧视,表面上似乎在关心,实际上是将同性恋者当作一个标本,刻意地向公众展示他们的“与众不同”,这是对同性恋者的极不尊重!
这个课程是利用“同性相爱”的教育,剥夺了我们的小孩从小接受“异性相爱”教育的自由,剥夺了公民选择教育的自由,是以一重貌似合法的手段,将我们的孩子向同性恋群体驱赶,这是我决不能接受的。不管我的孩子将来的性取向如何,现在让他从小就学习和认同同性恋,就是毁我家庭,毁我子孙!从家族的根子上下手,真够毒啊!
中国历史上有一种比“挖祖坟”更加恶毒的恶行,就是“毁子孙”。仇家利用手段引诱对手的孩子不走正道,从“吃喝嫖赌抽”到“坑蒙拐骗偷”,无所不能,让这家的子孙把这个家毁了,最后断子绝孙。如今从小“教育”孩子们向同性恋“步步深入”,虽然不能说“学坏”,但是可以殊途同归地达到断子绝孙的结果,社会真是“进步”了,手段真是“现代化”了。
我们信奉“阴阳相合”才能万物兴旺的自然法则,“阴阴”和“阳阳”非繁衍之道。我们和麦肯迪无仇,与自由党无冤,他们为何要毁我子孙?我们交了一笔又一笔的税,被麦肯迪挥霍了也就罢了,我可以裤腰带一勒再勒,但也不能用我的钱来毁我子孙呀?谁毁我的子孙,我就毁谁的前程,这事没商量!
哥们姐们,为了你家和安省华人的“香火”,请赶快转发,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真相,大家齐心合力,用手中的选票共同阻止这一害人的“变态教育”!
联邦大选时,使我对自由党反目的重要原因也和“性”有关。自由党和新民主党联手推行“心理性别法”,一但实施,男人若在心理上感觉自己是女性,就可以进女厕所或女更衣室,谁赶他出去谁犯法;反之亦然。如果我站在小便池前,背后有“心理男性”的大姑娘小媳妇来回穿梭,我是没法尿尿的(不知哪个男人有这种特异功能),我要是赶她们出去我就犯法了!如果大姑娘小媳妇在游泳池更衣室刚脱光,近来一帮“心理女性”的小伙子围着,也是合理合法的,你要反抗就是你犯法!
有个支持自由党的老太太说:“这次我都没投自由党的票!虽说我是个老太太,那我也不想让男人进女厕所!” 请你说说这自由党是怎么了?疯了?从联邦到安省都“性疯狂”?

楼主注:请大家Google Bill 13A K 12了解详情
文件下载:
无耻、变态、令人发指!
同性恋本身就是变态,心理畸形,就是一种病!我们不歧视病人,我们也不歧视同性恋,但我们不歧视同性恋并不意味着同性恋就是正常的!
安大略省女省长是同性恋。她做出怎么伤天害理的事,要呼吁示威游行赶她下台!!!
 
回复: 为了你的家庭和后代不“被同性恋”(转)

酷儿理论是一种198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文化理论。它批判性地研究生理的性別決定系統、社会的性别角色和性取向。酷儿理论认为性別認同和性取向不是“天然”的,而是通过社会和文化过程形成的。
http://zh.wikipedia.org/wiki/酷儿理论

许多同运活动家都相信酷儿理论,包括中国同运“教主”李氏也相信酷儿理论。

这些自由党人不是故意培养和扩大同性恋人群,就是在这一件事上失察和渎职。这个失察和渎职不是小事,一定会持久的影响到孩子们的未来和未来的孩子们。
恐怖!
 
回复: 为了你的家庭和后代不“被同性恋”(转)

有一个电视节目叫“Taboo",介绍一些真实的,有别于 “常人”的存在。比如有人(不止一个)爱上了一个灯塔或一棵树,最终如愿住在一起也算是结婚成家了。又比如有人(不止一个)虽然四肢健全,但总感觉自己的某一肢体不属于自己,最终去医院做手术摘除后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大千世界,special need何其之多,学校是否需要考虑成立相应的club,让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忽然想起, "一夫多妻”可能也该算成special need。 也许不知多久的将来,学校也会考虑做做workshop,project 什么的让学生们换位思考一下。
:wdb37:
 
同性恋的原因很复杂,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传统思想禁锢的中国,同性恋的百分比并不比加拿大少(地下秘密进行着的很多)。禁锢甚至歧视解决不了问题,同性恋在动物界普遍以一定比例存在,比如:一些鸟类、山羊、猩猩等。异性恋也有不能生育的。

给他们个宽松的环境,他们未必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更谈不上“被传染”“被同性恋”。除了性取向不同外,ta们一样工作、创造社会财富,甚至有些很出色。学校教育的是包容、尊重,而非怎么搞同性恋。对ta们,大家宽容一些吧。

我写过一篇相关题材的博客文章,转载一下:
 
最后编辑: 2014-04-11
“拉拉”, “lesbien”,就是女同性恋的意思。


据说, 中国13亿人口中,48%是男性,43%是女性,其余9%是同性恋,拉拉占到7%。这个数字我没有感到意外。据说那年前6超“女”中,有3个“拉拉”,第一的就是人们爱戏称的“春哥”。看来生活里想要回避这个问题是很难的,您可以不是“拉拉”,但不能保证不遇“拉拉”。

20年前读大学时候,《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明确指出“同性恋”属于“性倒错”行为,需要行为治疗;过了十几年读研时候这种说法淡化并缓和了许多;来到加拿大,《心理学》有关“性行为异常”章节则对同性恋只字不提,宣传同性恋合法、甚至可以结婚则大张旗鼓。社会学家李银河说过:尊重同性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要说,起码“社会进步”和“尊重同性恋”同时出现了,尽管相关性不好确定。

谈到我对“拉拉”族的看法,有个小故事,就真实发生在我周围。

(故事)刚参加工作那阵,我们医院搞了个社区服务点,我每周去那个诊所两天。有那么一天黄昏,来了俩老太太,相互搀扶着:一位高点的,同事刘大夫唤她z老师,腿脚不怎么好;另一位叫m阿姨,好像挺照顾z老师的。分别口腔检查完后,其实m阿姨牙的问题更多些,但她执意要先让z老师看。二人推让了半天,刘大夫解了围“要么您二位回去商量商量,改天来看?”目送着2人相互搀扶的背影消失在黄昏暮色中,刘大夫给我讲了个故事:

(故事中的故事)30多年前,一个女教师劳模去大连疗养,结识了一位护士,受到那个护士悉心照料;疗养完后她们还经常来往。10年后,大连那个护士调动工作到了我们市,代价是俩人都和父母脱离的关系。之后的20年,2人生活在一起,都没有成家――那便是z老师和m阿姨。

刘大夫语言十分平和,只字未提“同性恋”三个字(那三个字在当时有点骂人的意思),我却恍然大悟,猛然想起她们对视的眼神、搀扶的身影。当时我也在恋爱,深知感情的分量!30多年走过来,真是不易!

其实,要按人群中那么高的“拉拉”比例的话,我这些年看的上万人次的患者中一定为数不少。我不爱给人乱扣“帽子”,单我能确定是“拉拉”的典型就有许多,有老有少。我对女性是有“偏见”的――“漂亮”女性爱趾高气扬,外表普通女性却有很多闪光点(大多数情况);敢出双入对的“拉拉”们,责任感很强,这从她们和医生很少失约、很少欠费可见一斑。在和“拉拉”们相处中,尊敬对方的前提下,保持适度友好和一定距离是关键,实际上“拉拉”们也需要和普通人融洽相处的。

既然大家的彼此接触在所难免,多了解一下“拉拉”的常识也是有用的,这倒未必说您得进入“拉拉”们的心理世界,其实在这是不可能、不必要、也未必受欢迎的,有常识足矣。在我看来,以前那些挨砖砸的,多数缺乏必要常识。

在“拉拉”圈子里,承担较多、照顾对方多一点的男性角色叫T(外形到未必魁伟,看咱“春哥”),是英文tomboy的首个字母。相对的更依赖对方的女性角色是P(po)。还有一小部分H(half),她们既喜欢T,也喜欢P。而普通性取向的人,被“拉拉”们称为“直人”。实际上,还有一些是双性恋――徘徊在男女之间的“女”性。

就“拉拉”的导致原因看,两种学派都有一定道理:遗传学派认为是基因决定的,孪生姐妹一个是“拉拉”的,另一个是“拉拉”的几率大大超出常人,不过这个基因位点现在还不知道;行为学派认为,“拉拉”是后天环境、处境的产物,是一定条件下的行为产物,比如军队、监狱里的同性恋盛行,或者幼年特殊经历有关。不过我感觉具体到个人,或许两个因素都存在,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这多数不是她们主观可以控制或改变的。认为她们“不正常”,需要治疗的,普通人比专业人士多;在北美也有坚持要她们治疗的极左派医生。我要说呢,还要看当事人具体的情况要求来。

那位说了,您写半天“拉拉”不写gay是不是discrimination啊?非也,实际生活中的“拉拉”不象gay那样不怕暴露自己的行为取向,面对的社会非议和压力也更大些,需要的关注和理解也更多些。

有关“拉拉”们的心理学、医学研究其实还很多。非专业人士未必需要了解更多,但起码“互相尊重”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拉拉”们在艺术、设计、演艺等行业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也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多彩。更何况加拿大这个多元文化的国都,那么多东西都包容了,为什么容不下“拉拉”?
 
同性恋的原因很复杂,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传统思想禁锢的中国,同性恋的百分比并不比加拿大少(地下秘密进行着的很多)。禁锢甚至歧视解决不了问题,同性恋在动物界普遍以一定比例存在,比如:一些鸟类、山羊、猩猩等。异性恋也有不能生育的。

给他们个宽松的环境,他们未必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更谈不上“被传染”“被同性恋”。除了性取向不同外,ta们一样工作、创造社会财富,甚至有些很出色。学校教育的是包容、尊重,而非怎么搞同性恋。对ta们,大家宽容一些吧,

1,所谓“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知不是天然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2,相对于同性恋,还有恋物癖等等也为数不少,难道我们我们也要一一模仿吗?
3,您赞同可以凭自己的性别感觉使用任意性别的卫生间和浴室吗?

您看过多伦多同性恋大游行当众抖生殖器的吗?
同性恋和转基因都是严肃的话题,请多了解正反双方的信息,再发表意见为好。
 
无耻、变态、令人发指!
同性恋本身就是变态,心理畸形,就是一种病!我们不歧视病人,我们也不歧视同性恋,但我们不歧视同性恋并不意味着同性恋就是正常的!
安大略省女省长是同性恋。她做出怎么伤天害理的事,要呼吁示威游行赶她下台!!!

你可以试试看,不过估计那些强大的同志协会及政府里面的公开及地下的同性恋政客会及时的帮你把身份取消掉然后送你返回学校里面不允许同性恋活动的中国,皆大欢喜嘛。。。。。。。。。
在这里,你可以游行反对政府失职,或者反对一个法案,但是用肤色,性别以及性取向做理由去游行那是高压线中的高压线。。。。。。。。
 
1,所谓“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知不是天然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那只是同性恋成因的理论之一,而已)

2,相对于同性恋,还有恋物癖等等也为数不少,难道我们我们也要一一模仿吗?
(很多异性恋者也有杀人犯,强奸,各种犯罪行为,您模仿了多少?同性恋当中,并非都是罪犯)

您看过多伦多同性恋大游行当众抖生殖器的吗?
(异性恋,裸体游行,动物保护者裸体游行也不少)

同性恋和转基因都是严肃的话题,请多了解正反双方的信息,再发表意见为好。
(因该我比你了解的不少,而且很多来自医学方面的教科书。
我的客户里面,也有同性恋的,我很尊重ta们。)
 
同性恋的原因很复杂,有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因素。传统思想禁锢的中国,同性恋的百分比并不比加拿大少(地下秘密进行着的很多)。禁锢甚至歧视解决不了问题,同性恋在动物界普遍以一定比例存在,比如:一些鸟类、山羊、猩猩等。异性恋也有不能生育的。

给他们个宽松的环境,他们未必会影响到你的生活,更谈不上“被传染”“被同性恋”。除了性取向不同外,ta们一样工作、创造社会财富,甚至有些很出色。学校教育的是包容、尊重,而非怎么搞同性恋。对ta们,大家宽容一些吧。

我写过一篇相关题材的博客文章,转载一下:
行为学派认为,“拉拉”是后天环境、处境的产物,是一定条件下的行为产物,比如军队、监狱里的同性恋盛行,或者幼年特殊经历有关。不过我感觉具体到个人,或许两个因素都存在,只是孰多孰少的问题,
既然同性恋可能是后天环境、处境的产物,为何模仿同性恋不会被传染?!
好自相矛盾,请您先理一下自己的逻辑。
 
无耻、变态、令人发指!
同性恋本身就是变态,心理畸形,就是一种病!我们不歧视病人,我们也不歧视同性恋,但我们不歧视同性恋并不意味着同性恋就是正常的!
安大略省女省长是同性恋。她做出怎么伤天害理的事,要呼吁示威游行赶她下台!!!

稍微修改修改润润色:
“黑人跟华人本来就是有色人种,他们像狗一样的活着,就是一种病!我们不歧视黑人跟华人,但我们不歧视他们并不意味着黑人华人跟我们白人共用一个洗手间是正常的!安大略省女省长怎么做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要呼吁示威游行赶她下台!!!”
觉得眼熟不??
 
1,所谓“酷儿理论”认为性别认知不是天然的,是社会和文化的产物。
(那只是同性恋成因的理论之一,而已)
您不能否定性别认知可能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吧?那么就是说环境可能导致同性恋,创造环境很重要,对吧?

2,相对于同性恋,还有恋物癖等等也为数不少,难道我们我们也要一一模仿吗?
(很多异性恋者也有杀人犯,强奸,各种犯罪行为,您模仿了多少?同性恋当中,并非都是罪犯)
我从来是反对模仿的,只是自由党的法案要求学生模仿,我正在反对呢!

您看过多伦多同性恋大游行当众抖生殖器的吗?
(异性恋,裸体游行,动物保护者裸体游行也不少)
你确定青天白日大街当众裸露合法吗?反正我是反对所有当街裸露的。

同性恋和转基因都是严肃的话题,请多了解正反双方的信息,再发表意见为好。
(因该我比你了解的不少,而且很多来自医学方面的教科书。
我的客户里面,也有同性恋的,我很尊重ta们。)
 
既然同性恋可能是后天环境、处境的产物,为何模仿同性恋不会被传染?!
好自相矛盾,请您先理一下自己的逻辑。

这里是加拿大,是个不提倡歧视,崇尚自由的地方,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

你让同性恋者接受你的生活方式,如同他们拉你入同性恋群体一样,都不可能。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好恶、行为方式强迫别人呢?为什么总用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去衡量别人呢?大家应该互相尊重。

你有过激言行,有可能会挨ta们揍,这事我见过。地球上同性恋的人,好几亿,并非都是罪犯。你不该这样画等号。都互相尊重,避免过激。
 
这里是加拿大,是个不提倡歧视,崇尚自由的地方,我们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

你让同性恋者接受你的生活方式,如同他们拉你入同性恋群体一样,都不可能。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好恶、行为方式强迫别人呢?为什么总用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去衡量别人呢?大家应该互相尊重。

你有过激言行,有可能会挨ta们揍,这事我见过。地球上同性恋的人,好几亿,并非都是罪犯。你不该这样画等号。都互相尊重,避免过激。
我说同性恋是罪犯吗?你的逻辑,唉!
1,让所有人去模仿同性恋就是把同性恋的行为方式强加于人。
2,你能确定模仿不会导致同性恋?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