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我的客户们

我们新做的一个公寓楼因为和一些学校有合约,所以为学生提供早餐。我们这些housekeeper就多了个工作,每天提供早餐服务。楼里住了很多学生,但是每天来吃早餐的人不多,到了节假日更是寥寥无几了。有时候一个早上只有一个人。就这一个人引起了大家很大的兴趣。

她是来读两周的语言课,后来听说第一天入住就把楼里的人忙坏了,manager用对讲机到处找人帮忙,说什么都说不明白了。

我的工人一周休息两天,刚好是假期,我就带女儿去挣外快。第一个早上那个客人来了,女儿问她要什么?她嗯嗯了两声,然后就开始指指点点。女儿只好一个一个问,“You want this one?”她点了头,就给她一份。拿了吃的她也不说谢谢,端走坐下开吃,吧唧吧唧吃得很香。我和女儿对视一下,不过坐了一个小时的冷板凳,终于有人来吃东西,还是挺开心的。

她吃面包片不用烤的,一边玩手机,一边吃面包,还要把面包皮都掰下来。吃完麦圈和面包,她又站起来找吃的。我们供应的是冷早餐,有麦片,牛奶,面包,水果,酸奶和咖啡。女儿赶紧站起来问她要什么,她又嗯嗯两声自己拿了个苹果。我们没有刀子,她就把皮啃下吐出来。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这样吃苹果的。不过女儿没见过这架势,差异地看着她。

吃完,她又开始百无聊赖地摆弄手机,我也觉得无聊,开始和女儿聊天。我们家聊天是双语的,就是小孩说英文,我们说中文。听到我们说话,她开口了“你们说中文。”我也有点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和她交流了。她说她是从广州来的,参加了一个两周的英语课。她问我有没有人能带她在温哥华玩?我说可以参加旅行社。她又问哪里有旅行社?我说上网查呀?她有点惊讶的样子,“上网能查到吗?你帮我查查?”我用手机搜了些旅行社出来给她看,告诉她打电话给他们就行了。她说她的手机不能用,她开了漫游,但是到了这里都没有信号。这倒是真的很麻烦,因为现在的人都有手机,这个楼是不提供电话的。我又建议她去弄个充值卡,这样打多少交多少就好了。她又问到哪里去买?我说去列治文吧,那里都是说中文的。她再问怎么去?我开始有点后悔话多了,现在我怎么办呢,说地址,说名称她都不熟悉,我也不能带她出去。想想,我又问她“你在这里认识人吗?”“有个朋友。”又一次如释重负,“那让你朋友带你出去转转吧”“嗯,他们下午带我出去。”我有点晕,有朋友带着出去,怎么还找什么一日游?

我没再接话,她坐了一下也走了。女儿去收拾桌子,问我“这怎么弄?”我有点奇怪,垃圾扔垃圾桶,桌子擦擦,这点小事也要问?起身转过去,才知道女儿为什么问,原来地上全是面包渣。我教女儿用抹布把渣子捏起来,这里的小孩子做事太死,地上的脏东西只知道用吸或扫,其他办法就没有了。想我们小时候,拿鞋底蹭蹭,偷吃了东西也找不到痕迹。
 
最后编辑: 2015-01-06
第二天她又准时出现了,这次女儿用中文问她吃什么,她要了麦圈加牛奶,坐下开始吧唧吧唧吃早餐。我开始和她闲聊,问她昨天去哪里玩了。她说:“去了列治文,那里的人都说中文。”我说是呀,又问她电话卡买了没,她说没有,旅行社找了没?也没有。唉,真浪费,出去一趟什么事都没办成。

这回熟了,她问可不可以再给她一份麦圈?我说“行呀,这里的早餐管饱。只要有餐券,吃多少都行。”第二碗麦圈吃完,她起身自己拿了一个盘子,伸手就去拿面包,“不行”我连忙说,她似乎没听懂继续从袋子里面拿面包。等我冲到桌边,她已经拿了两片出来。我告诉她面包不可以自己拿,要我们帮忙。她说没事,我就拿我自己的。我说那也不行,有个卫生问题,我们也是要戴上手套才可以拿。

坐下来,她又开始摆弄手机。我问她在国内做什么?她说做电信的。我以为我没听对,再问“在电信公司上班?”她摇摇头“自己做”。我一直以为中国的电信是垄断企业,怎么私人也做电信?转移话题,我问她英语课学什么?她说很简单“This is a pen”。我说那你还学什么呀。她说想来看看,转头问我这里学校好吗?我说“还行,想让孩子来呀?”她说是呀,后天再去美国看看,孩子学校要组织冬令营去澳大利亚,她也准备自己过去。一是不放心孩子,二是也想看看。我心里不禁十分佩服她,虽然她的英文不好,但是这份独闯天下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她又开始问我能不能找一日游,我说打个车出去转呗,她说也行,不过人家也不会在景点等你。想想也是,我告诉她还是去列治文吧,到那里找个旅行社很容易。“嗯,那怎么去呀?”我又开始后悔了,“要不打车去吧?”用手机找出列治文出租车公司,我记得好像他们车身上有中文。出乎我的预料,他们居然没有说中文的司机。“你帮我找个买房子的吧,我想在列治文买房子”她这简直是语出惊人,别说还有两个国家没去呢,就两天时间,怎么买呀?或许那些看房团就是这么转的。可是我还真的不好意思介绍她给我认识的经纪,人家挣钱也不容易,介绍也得是个差不多的吧。
 
最后编辑: 2015-01-06
在我们闲聊的时候,来了一个楼里的老租客,一见她在这里,就很兴奋地和我说“We had a lot of fun with her。”我很惊讶,语言交流不通,怎么开心法?那个客人和我说我的员工很生她的气,因为她每天都把吃饭的地方弄得很脏,他就和我的员工说,“别生气,你知道她从哪里来的吗?她是泰国乡里来的,很有钱的人,你看她穿的,用的,都是非常贵的东西。”那个客人眉飞色舞地跟我讲着,还不时和她打个招呼,她也不怎么理人家。老租客说,“她今天话不多,平时她还会和我们比划的。”我实在憋不住了,笑着告诉他“她是中国人”。老租客定了一下,然后叮嘱我千万别和我那个员工说,走掉了。我真服了他,超有想象力,不知道和我的员工编出什么样的故事来。

在我和老租客聊天的时候,她又拿了橙子和酸奶吃起来。我说,“你坐Canada line吧,能到时代坊,到了那里全是中国人,你随便问什么都行。”我把车站名称都输在她手机上,她说现在多吃点,然后去转转,下午直接上课了。真是感谢她早上在这里吃早餐,总算有一个小时能有点事做。看着她走后盘子里的小山,希望她吃饱了,不知道她会转到哪里去。
 
最后编辑: 2015-01-06
今天有空没心情。说说我自己,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理清。

办理移民是我提出来的,因为我姐当时在办移民。他们是有钱人,考察了几个国家,最后选了加拿大。递交申请后,我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从上学到工作几乎都由他们搞定了。我不是很喜欢我的工作,但是也就这么着了。钱不多,但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我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也没有想过要到处旅游,出国更是没有想过的。有机会,而且更好的是我姐还出钱帮我做,我自然动心了。征求了父母和先生的意见,我们开始办理移民。当然也是通过中介,我把一切交给人家,自己就不管了,人家催我交什么,我就交什么,其他我都不过问。等我姐他们被拒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

我姐他们重新申请,我也随便在四处打点零工。先生说我做什么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想想是事实,我懒,什么事情也不愿意钻研,遇到复杂的计算,我一看就头疼,当然能躲就躲了。但是每到一个公司,大家都还对我很好。老公笑我吃青春饭的,年轻漂亮的女生谁都愿意帮。

到我们办好,我姐第二次申请也批下来了,他们先我们半年登陆,等我们到了,我姐已经帮我们租好了房子,还给了我们一万加元的生活费。我们就这样一穷二白地过来了。第一天,下飞机我姐就开车带我们去了超市买了肉,菜,和米。晚上我们把带来的锅碗瓢盆那出来,老公做饭,我们在几个大纸箱上吃了第一顿晚餐。老公很自豪,说我们可以一落地就吃上自己做的饭,好幸福。房间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个沙发,我们把垫子拿下来,放到地上,我和女儿睡下面,老公睡上面。好在我们被子毛巾等等都带上了。

第一天是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下过的,从机场开车到温东,我当时觉得好远,路上过Knight桥,我姐还介绍了一下,我只记得和骑士有什么关系。带我们去超市的时候,我姐也和我们介绍了一下,但是我也没记住。很多年后,自己开车经过Knight桥下面,脑子里面就闪过当年第一次经过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很多年后才知道,我姐带我们去的就是Save On Food,我们在那里买的肉,每次经过卖肉的冷柜,那天的场景也会重现。我们登陆的那一天就象电影一样印在我的脑子里,多年来不断地重复着。
 
最后编辑: 2015-01-10
今天有空没心情。说说我自己,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理清。

办理移民是我提出来的,因为我姐当时在办移民。他们是有钱人,考察了几个国家,最后选了加拿大。递交申请后,我姐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一直生活在父母的保护下,从上学到工作几乎都由他们搞定了。我不是很喜欢我的工作,但是也就这么着了。钱不多,但是和父母住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我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也没有想过要到处旅游,出国更是没有想过的。有机会,而且更好的是我姐还出钱帮我做,我自然动心了。征求了父母和先生的意见,我们开始办理移民。当然也是通过中介,我能一切交给人家,自己就不管了,人家催我交什么,我就交什么,其他我都不过问。等我姐他们被拒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状态。

我姐他们重新申请,我也随便在四处打点零工。先生说我做什么都是在别人的帮助下,想想是事实,我懒,什么事情也不愿意钻研,遇到复杂的计算,我一看就头疼,当然能躲就躲了。但是每到一个公司,大家都还对我很好。老公笑我吃青春饭的,年轻漂亮的女生谁都愿意帮。

到我们办好,我姐第二次申请也批下来了,他们先我们半年登陆,等我们到了,我姐已经帮我们租好了房子,还给了我们一万加元的生活费。我们就这样一穷二白地过来了。第一天,下飞机我姐就开车带我们去了超市买了肉,菜,和米。晚上我们把带来的锅碗瓢盆那出来,老公做饭,我们在几个大纸箱上吃了第一顿晚餐。老公很自豪,说我们可以一落地就吃上自己做的饭,好幸福。

房间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一个沙发,我们把垫子拿下来,放到地上,我和女儿睡下面,老公睡上面。好在我们被子毛巾等等都带上了。第一天是在晕晕乎乎的状态下过的,我姐说了我们去的是那个超市,但是我也没记住,很多年后才知道,就是我家附近的Save On Food。但是那一天的情景就象电影一样印在脑子里。多年来不断地重复着。
lz这么被动的人来了这里居然这么充实的忙碌着。
 
第二天的工作就是把电脑联好,开始找家具。来之前在论坛上看了很多帖子,那时候还是驿路风情的那些人在这里,学了很多登陆要做的事情,我还请论坛里的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帮我带了一本温哥华的地图。我姐来帮我们开了银行账户,办了信用卡,买了手机,我们就开始找二手家具。第一家去看的在29街天车站附近,是两个年轻夫妇准备回流了,大部分东西都卖掉了,没有什么我们需要的,就送了我们一些衣架。

第二家在33街和Slocan附近,问了车站等车的人,似乎没什么车可以直接到达,倒来倒去我们也记不住,想想33和29没有多远,走吧。拿着我的地图,我们出发了,这一走用了我们半个多小时。路上走走停停,每到一个路口都要找找方向。后来才知道南北方向不远,可是东西方向还是挺远的。那家人来了8年,虽然年纪也不小了但是都在本地读了书。用他们的话说,当年工作不好找,读书还有补助,于是就读书了。现在两个人都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属于中上等。原本是因为他们有免费的双人床垫,后来看到我们有小孩子,又送了我们一个儿童床。我们很感激,后来还成了朋友,两家的小孩子在同一个舞蹈学校学了两年舞蹈,过年的时候我们也会去拜访他们。后来他们在西区买了大房子,我们也忙了起来,再打电话去大家似乎都很忙,渐渐地便越走越远了。

等家具配齐,证件办完,我们就开始找工作了。姐姐的朋友说就去街边的小店问就好了,我们就进一家问一家,一听我们的口音也不会粤语,基本就没戏了。我姐又说去Safeway,那里常年请人,从商店拿了申请表,上面要推荐人,在这里我们上哪里去找推荐人呢?最终还是没成。后来老公还去过Richmond的一家豆腐厂试工,我和女儿送他过去,然后趁车票没有过期赶快到一个热闹点的地方带女儿玩玩,一直等到他下班。那天给他6块一小时,干完说等通知。老公还觉得自己做得不错,说整版的豆腐要一下子反过来,一般人还挺难做的。但是后来也没有了音信。大统华现场招聘的时候,我们都填了表,老公很快收到通知,但是因为他的英文不够好,所以没有去,我这边就一直没有音讯。后来老公去了一家菜店,做了一个星期,因为被经理说了,第二天就不去了。我们的钱一天天的减少,连我姐都在问我们是不是因为有他们作后盾,所以不着急?直到今天我开始招人,我才知道大家为什么不愿意请新移民。我又去大统华填了一次表,这一次终于收到了上班的通知。

在大统华我做了一年多直到有了老二,期间也有许多故事,但是我很感激我在大统华遇到的每一个人:第一天上班遇到的保安,后来和我讲了很多事,对我们的适应期起了不少帮助。我不会做饭煎炸部的东北大姐鼓励我小事一桩,很容易就能学会。我们还没有工作到一天,我就因为不会粤语调去卖盒饭。那里的广东小姑娘总是在我听不懂的时候帮助我。后厨的阿姨见我总是躲在后面刷锅刷碗,就告诉我越是不知道就要越是练习,躲是不行的。我的第一个主管在我登陆的第一个年夜把我辞退了,但是后来还是她帮我找了几个部门,最终介绍我去了菜部。后来熟食部的主管,副主管和那位阿姨都去菜部看过我。

菜部是我至今都很怀念的地方。我记得主管在见面第一天给我写下的“心”字,是他教会我做事最重要的是用心。副主管关心部门的每一个人,还介绍我了解各种工作。在菜部的每一天都是快乐的,同事之间总是在互相帮助,其他部门的老同志也都像我们的亲戚一样。我把休息室里老板的文章都看了,她很不容易把大统华做到今天这样,她坚持了,她用心了,所以她成功了。我在这里听到的最多的是对大统华的不满。这里有大把的学士硕士拿着最低工资,你相信吗,这里扫地的大爷是中科院的院士?但是我始终心怀感激,在没人认可我们的时候,大统华给了我最初的生活支持,给了我本地工作经验。离开后,我给大统华的老板发过一封邮件,我不知道她的耳朵里到底是好话多还是坏话多,我只想让她知道,无论怎样,都有一个人感激她。

前两天,遇上一个在我这里打过工的小伙子,他现在自己搞了个送餐服务。昨天在Mall里又遇到另一个在我这里半工半读的小伙子,现在找到了专业工作,领着刚登陆的老婆,一脸的喜悦。细数我们曾经请过的人,有人考了LPN,已经在老人院工作了。有的经我们介绍去做了Care Taker。也有人做不了两天就消失了。我那天开玩笑说,我们也帮助了不少新移民。

当我们做了老板,我和老公都希望能尽量给我们的员工较好的待遇,但是我们要考虑成本,考虑风险,还要给自己一些利润。老公说雇主和雇员永远是对立的。这事的确很伤我心。我总是尽量多算一些时间给员工,经常会因此和老公争执。老公说我收客人的时候总是少收点,给员工的时候又多给点,最后算下来把自己的工资都要赔进去。但是即便如此,当我们不能满足员工的某些要求,我的员工居然质问我“你收多少钱,你给我们多少钱?”明知道她说这话时没用脑子,我的心还是碎了一地。我不知道人心该怎么相处,当人与人之间有了利益关系,心与心之间就有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不再去奢望和我的员工成为朋友,以前我可以无话不说,现在我有很多东西再不能说。
 
最后编辑: 2015-01-10
唉,这里都是这样的啦,客人希望少给钱,多干活,工人希望少干活,多拿钱,结果,忠厚一点的老板自己累个半死,实际上也就是挣自己那份人工而已
 
周六去的客人家是建商,房子是自己盖的,很大,设施也很现代化。不知道什么原因,每个卧室都是下沉式的。年轻时无所谓,老了就都是问题了。不过反正House都是有楼梯的,多几个大约也无所谓。

早上去的时候是男主人给我们开的门,然后他就去工地了。家了有个10多岁的男孩,已经起床在洗澡了,女主人被我们敲起来,睡眼朦胧,请我们等等再清洁主人房。

我去做厨房,看来也是有时间没怎么打扫了。他们家有两个厨房,我先去了常用的小厨房,打扫的时候就听到外面切东西,敲鸡蛋的声音,一会儿一个小脑袋探进来,居然是个小男生。他见我在清理,又出去了。我呢,刚好灶台清理完了,就出来叫他。看到他已经切了菜丁,火腿丁。我说里面可以用了,他很高兴,搬着菜板和一锅米饭进去了。这个男孩也就7、8年级的样子,我女儿已经15了, 也就是鸡蛋炒米饭的水平,拿刀切点东西那叫一个小心谨慎,哪里会想到什么扬州炒饭。

女主人也出来了,问儿子有没有清理狗大便。男孩子说在忙着做饭,狗狗拉到报纸上了,还没有清理。女主人就去清了。小狗狗也趁机溜了出来。这是一只很可爱的卷毛小狗,才三个月,平时被关在洗衣房里,现在跑出来满屋子撒欢,见人就往身上扑。女主人清理完洗衣房出来看到小狗在围着我转,就喊它回去,小狗扭头看看她,便不再理会。女主人走过来叫它,见它还不回去,从脚上拿下拖鞋做打的样子,小狗瞬间就消失了。女主人笑着说:“它好可爱,真的能听懂话。”男孩子早饭已经做好了,自己在吃,也叫妈妈吃饭,妈妈给狗狗弄了吃的,然后去吃饭并嘱咐儿子把钢琴书带上,说今天很忙,要上课,买桌布,下午看牙还要带上狗狗去美容。

女主人匆匆忙忙把饭吃完,准备出门时,发现钢琴书找不到了。女主人开始数落儿子:“早上就和你说把书准备好,到现在还没找到,快找去。”说完给老公打电话叫他回来。儿子楼上楼下转了一圈还是没找到。妈妈又开始数落了“时间快到了,你放哪里了?东西也不早准备好,没有书你不用去了。”男主人回来,问怎么还没走,女主人说:“早和他说了把书准备好,20分钟了,还没找到。”这是小狗在门里开始叫,女主人又喊:“叫什么叫,整天叫,烦死了。”男主人说:“那和老师说一下,晚点去?”“人家老师都是排好的,一个接着一个,晚了就别去了。”男主人也急了,大声问儿子,最后用是什么时候,放哪里了?儿子回答说:“周五上课回来就没动过。”“你一个星期都没有练琴!”男主人质问起来。儿子小声说“昨天是周五。”转身又去找书了。女主人又在说没书别去了,已经晚了,她今天还有很多事。男主人这时说“别找了,到老师那里随便找一本练练就好了。”终于,孩子下来了,女主人在絮絮叨叨中出了门。

房间里终于又静了下来。我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大约就是我每天早上的样子。通常我起来后,给孩子们把午饭准备好,把自己的早饭准备好。老大不用叫自己起来,给自己烤片面包,如果我这天不用一早去干活儿,有心情,就给她弄个鸡蛋吃。不过这种有闲,有心情的时候不多。早上这一个小时是我最喜欢的,静静的,不紧不慢地把事情做完。等我们吃完,老大走了,有时候老二就醒了,穿着睡衣,睡眼朦胧地往我身上钻。我亲亲他的大脑袋,问他吃什么,帮他弄好早餐,嘱咐他换衣服,我就上去洗漱了。等我再下来,我的好心情就没有了。儿子不是还坐在桌子边上发呆,就是钻到桌子下面玩游戏。我把他揪出来催他吃饭,他吃饭那叫一个慢,一片面包要耗掉半个小时。做好了三明治,端上来不能吃,一定要切成两份。切好了,等他吃完,什么时候看,都还有半份在盘子里。看看已经到上学的时间了,衣服还没有换好,于是我就开始生气,好了,饭不要吃了,上楼换衣服走人。一边还要不停地说“快点,快点,要迟到了”。我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再上去看,儿子可能还有袜子没穿上。这时又开始数落了,连说带拽把儿子弄下来,自己一肚子气,儿子也是一脸委屈,有的时候还泪汪汪的。

总是说要让他早睡早起,可是他晚上就是不睡,有时我都睡了,他还精神着。早上8点通常自己就起来了,就是慢呀。自己也知道老是说孩子不好,可是到时候真的气起来,什么都不管了。有时候问儿子“妈妈老生气,你为什么不生气?”儿子笑笑,也不说话,我就觉得很内疚。儿子是我的一大挑战,偏偏我不喜欢挑战,所以对儿子,我不知道是喜欢的时候多还是讨厌的时候多。不喜欢总是对人发脾气,但是发现自己渐渐的还是成了个坏脾气的黄脸婆。
 
今天换我做客户。我的一个客人有两套房子要换Shaw,他们约好时间让我帮忙看着。因为有两套,我的客人也不知道哪套在前,只告诉我约了11点到2点。等到了11点还没有人给我打电话,我有点着急了,不知道该去哪里,就给Shaw打了个电话。打通电话有中文选项,就选了中文,报上我的电话号码居然没有登记,小姐很好,让我把地址给她,她帮我查出来,一个是11点到1点,另一个是12点到2点。我问她能不能帮我查一下技术员的电话,她说查不了,只能等技术员给我打电话。

没有办法,我马上赶去了第一家。租客在家,是两个中东的男生,英文不是很好。我也不想在屋子里呆,就告诉他们我会在楼下等技术员,然后再一起上来。大堂没有椅子,我站在门边,生怕错过了Shaw的人,像个门神一样站了半个小时,总算接到技术员打来的电话,说他要15到20分钟赶到。我说我在大堂等你,他说:“不用,我有大楼的钥匙,你在房间等我好了。”我心想,我哪有房间等呀,不过觉得也说不清,就没再解释。想想他有钥匙,也不知道他会从前门来还是后门来,或是从地下停车场上来,我只好去了楼梯间等他。好在这个楼只有一组电梯,否则我可能就会成那两个中东小孩的保镖,站在门口守着了。

终于等到了技术员,进去安装。我问他是不是另一家也归他,他说不是。很奇怪的安排,不过已经安排好了,没有办法了。开始还顺利,网络盒子,电视盒子和电话盒子一字排开,网络第一个接通了,测试没有问题。等待电视初始化,技术员问要不要把门铃和电话联上?我说要呀,因为是出租房,所有的设施都需要的。Shaw的电话是网络电话和门铃联起来需要一些功夫,他还要出去看看。这时我看已经12点50了,还没有人给我打电话,就给Shaw打过去问问。经验里觉得通常讲英文的部门都会比讲中文的部门权限大一点,这次我打英文客服。我还是老问题能不能帮我联系技术员,看看他什么时间能到?客服的回答是没有办法,这个客服有帮我看了一下,说技术员还没有到,他这里没有看到任何信息显示技术员已经去过,让我再耐心地等,会给我打电话的。

挂了电话,第一个技术员已经从外面回来了,告诉我可能不行,问我电话有声音吗?我查查没有。他说他再去看看,又走了。两个男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上,我一个人坐在电视旁的地毯上,也不知道和他们聊什么,就摆弄手机收发邮件。屋子里静得很,我想那两个男孩也一定闷坏了,我们都期待技术员能快点回来。电视还停在蓝色信息屏幕上没有变。技术员回来了查了查,还是没联上。他问我这个房间的电话号码,我把房子的信息表给他看。他说门铃连的电话不是这个号码。我问了两个男孩,他们说没有访客。我和技术员说:“算了,电话可以用就算了,门铃以后再说吧。”他说:“再让我试一次,不行就算了。”我点点头,他又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回来,摇摇头说:“不行”

这时候已经1点半了,技术员开始折腾电视,我不放心,第三次给客服打电话。这回又换了一个人,我把前面说过的话又重复一遍,说都已经1点半了还没有人打电话来。他报了我的名字和电话,我发现名字对了,但是电话不对。就把我的电话报给他,又请他看看技术员有没有去。他说没有,还有半个小时的空间,技术员随时可能去。我告诉他我不在那里,他提出可以给技术员留个信息,但愿他会看到。

这边电话挂掉,那边技术员说他要去换一个盒子。等他拿回来换上,还是不好用。我也开始替他着急,已经过了时间,他的下一个客人一定也像我现在一样坐立不安。他又下去换盒子,这次终于好了。技术员又耐心地给男孩讲解了如何使用遥控器,如何选择电视,电脑和DVD,这才收拾东西准备走人。临走和我说要请屋主联系管理员查门铃的事情。并提醒我一定要和管理员说Shaw的技术员检查了,原本就是没有连上。他们经常遇到别人把责任推到他们头上,说是他们搞坏的。我们两个一起往外走,他还问我另一边的情况,我说:“已经2点了,我还没有收到电话。但是客服说他们也没有收到信息,我想他可能忘了。”他说:“不会的,比如我去了没有人,我一定要向总部汇报的。”

分手后我急忙赶到第二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再打电话。这次我和客服说时间已经过了,我还没有收到电话。他说帮我看一下,然后告诉我技术员1:03已经到了,没有人开门。我说我电话都打了三次了,都联系不上他,他也没有给我打电话。客服说技术员打了三个电话都没有人接。我说你看我电话是多少?他报给我,居然还是那个错的。我和他讲,我已经说了那个电话错了,怎么没改?他说只有房主才可以授权更改信息,别人不可以。我无语。只好和他讲我的特殊情况,两个房间,安排了不同的技术员,时间还重叠。加上这边又遇到问题耽误了很多时间。我已经打过三个电话了,能不能帮我再试试?客服很好,让我等等,他看看。几分钟后,他说他可以留信息给技术员,看他今天是不是有时间过来,但是不能保证,如果到时候来不了,还要改时间。我说我也不住这里,要等多久呀?你帮我找找看能不能联系上他?客服说不行,找不着具体的人。我们你们总有人管分配任务吧,总该有记录吧。他支支吾吾说不清,总之是有个部门管分配活儿,但就是谁也不知道哪个技术员接的活儿。所以结果就是要不然,我等到下班,看那个技术员回不回信息,要不就是重新安排时间。我觉得我要崩溃了,我哪有那么多时间等来等去。我开始絮絮叨叨,客服耐着性子给我解释。

这时想起来前两天追的电视剧《急诊室故事》,里面有一段120客服给急救车的信息总是不准确,最后那个医生急了,想着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就做不到呢?等他冲进接线员的办公室,亲自体验了一下,才了解原来接线员的工作也很不容易。有些困难时局外人想不到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实在有点过分了,向客服说了抱歉,谢谢他帮我,并告诉他我会请房主重新约时间。

本以为这一天会是很轻松的一天,没想到每一件事情都不如人意。其实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比如一个人约了两个房间,完全可以安排同一个技术员的,比如两个房间都留了我的联系电话,一个是对的,一个却是错的,偏偏还是重要的一个。比如说,我第三次查询,已经过了1点,但是那个客服却没有看到技术员的信息。比如说,客服给技术员留了言,不知道技术员 看到没有,也许看到了,但是知道自己已经报了,就不再管了。也许他根本没看到,那个短信或许因为这个任务已经完了,根本没有发出去。比如我的电话不对,客服不能更改,但是我想也许有办法做个标记吧,起码可以让别人能知道那个电话是错的。太多机会让我们可以改正一个错误,但是太多机会都被我们错过了。每天重复做着同一样事情,人就渐渐变得机械了。
 
最后编辑: 2015-01-31
今年一个老客户又来电话叫我们去帮忙洗窗户,每年6、7月她都会打电话来请我们去她家。

第一次去的时候见到她的先生,坐在轮椅上,她说是因为修屋顶掉下来摔伤的。我们干活儿的时候,老先生就到工具房里呆着。等我到了工具房,看到那么多的工具,便问他,很喜欢做东西吗?他说他以前很喜欢木工,还真的做了一段木工,后来去了电厂,就不再做了。他指给我一个放在窗台上一个巴掌大的木雕驯鹿,告诉我那是他做的。我很惊讶,他居然那么手巧,能雕出鹿角。记得我爸爸说做木工最难的是四脚要平,能站得稳。那只鹿虽然四只脚有不同的弯曲,也是四平八稳地站在窗台上。我佩服的不得了,问他做的这么好是不是很喜欢?去做工程师会不会觉得可惜?他想想说,“我更喜欢做工程师。院子里的温室就是我自己建的,还通了水电。”我更惊讶了,难怪他要去修屋顶,这个人实在太能干了。后来我但凡见到准备自己洗屋顶,洗雨水管的,都极力劝阻。其实再能干的人也不必事必躬亲,有些钱就是该让别人挣的。

第二年去的时候,老先生已经不出去了。我觉得一年不见,他老了很多,似乎心情也差了很多,见到我们也没有表情。老太太买了菠萝回来,就请先生帮忙削皮,切好。他什么都不说,拿过去静静地做好。他的工具房几乎和我上次来没有什么区别,那只驯鹿还在窗台上静静地站着。

第三年去的时候,老太太说先生前一年的9月去世了。好在老太太是个乐观的人,她和很多朋友一起,早上去锻炼,还兼职做ESL老师。我们干活的时候她说她要练习钢琴,有个活动她要参加四手联弹。又说现在就她一个人弹,听起来会怪怪的。我说没关系,我不懂,只要是钢琴,我都喜欢。在我小时候学钢琴,学跳舞是我最想做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代都是很奢侈,而且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女儿小时候送她去学舞蹈,开课前发现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钢琴前弹奏一曲,好是羡慕。后来女儿学了吉他,我还是软硬兼施地哄她学了一年的钢琴,但是她实在不喜欢,就算了。听着老人的钢琴,我觉得原来做清洁也有这么幸福的时候。一曲结束后,老人忽然说,“这个房子太大了,我很想念我的先生。”工具房里的驯鹿还在,它会想念它的主人吗?走之前,老人在院子里面剪了些新鲜的蔬菜给我。我告诉她我很喜欢她的大花园,可以种这么多的花和菜。她说这也是她不舍得的原因之一。

今年是第四年了,我们有了专门做玻璃的工人,我没有去。工人回来说老人还问起了我们,和他讲我们以前给她把窗户洗得很亮。我想告诉她,我真的很想她。
 
最近房地产很火。我的几个客人也纷纷卖了房子,换了地方。有一户人家被我们评为最佳客人,他们搬到了Lanly,我们可能再也不会去了,很想念他们。

认识他们还是从他们孩子开始,他们给孩子在downtown租了公寓,由我们负责做清洁,后来孩子搬走的时候,母亲来问我们,可不可以帮他们家做清洁。我当然很高兴接下来。

他们那时刚刚把北温的房子卖了,在downtown买了一个公寓,属于penthouse最低的一层,但是也有32层之高。男主人曾经和我讲过,他们现在可以每天看鸟儿在下面飞翔。那个房间有很好的角度,可以看到西,北,东三个方向,大海,山脉和城市是这个房子不败的风景。男主人上夜班,白天在家,会指给我看维多利亚岛,双狮峰,给我讲他小时候住在Burnaby,那时Burnaby还是农村,路上经常会有牛经过。我常在想象当他还是个小男孩的时候,在田野间玩耍,也许会骑牛,赶羊,追公鸡。这也让我想起我小时候和院子里的小伙伴到院外的荒地里摘野葡萄,捉蚂蚱的日子。

没过多久他们就把公寓卖了,在Stanly公园对面买了个townhouse。我们去的时候是秋天,从他家窗户可以看到公园里橙红色的枫叶。我惊叹道,“你们的每个房子怎么都这么漂亮?”男主人和我讲,给他们装修的小伙子因为以前也给他们的公寓做装修,所以很熟,这次弄好了,就问他可不可以把顶层的房子租给他。以前走W Georgia没有觉得公园的那一角有什么很特别,现在因为来了这里,我才体会到这个小小的公园一角在一年四季美不胜收的景色:春天的樱花的娇涩,夏季的游艇与有人的穿梭,秋天枫叶在轻风里摇曳,冬季缠绵的雨水浇打着碧绿的草地。

这一次,他们搬去Lanly,不知道又是什么田园景色。男主人告诉我,他太太在风景的选择上有着独到的视觉感官。


温哥华的房子似乎每一个设计都充满了奇思妙想,给人们无尽的感官享受。也难怪大家无论花多少钱,都愿意去买这里的楼盘。

女儿画画老师曾经在English Bay海湾楼上有棵大树的楼里教课,我曾问他我们可不可以去那里做清洁呀。

但是,我最想去的一个楼是从Stanly公园由北向南刚刚开进downtown的转角处那个不高的公寓。有一扇窗户里面有一架白色的钢琴,我总在想是谁会用它弹出什么样的曲子呢?楼上还有一家不知道是投影还是有一面墙大的电视,如果你开过来的时候刚好他家窗帘开着,刚好他们在家看电影,你就可以在车上看免费汽车电影了。
 
和你解释一下,关于shaw安装的事宜,这次是以Shaw的工作角度而言:
-两户不同的地址,有着不同的工作单号

-技术部门每天会给每个技术人员平均分配工作量和排路线,这个工作量非常大

-不会因为同一幢楼时间差不多特意安排同一个技术人员,因为你不知道当天其他的订单情况。况且,安装时间因不同订购的服务而异。一切由技术部门工作安排而定。

-一般安装时间,2户,应该拆开时间段,如一个是早晨10-12点,一个是下午2-4点,让你反复等待,这是安排你工作的主人为了节省支付时间而导致的。因为在安装的2个小时内,技术人员会按照当天实际情况,在这2个小时等待时间内的任意时间到达住址。
就你的例子而言,11-1点,你的技术人员在1点多还在你的第一个地址安装。而你第二个地址12-2点,你已经违反了shaw的安装时间要求,你12点起就应该在第二个地址等待,而你却还在第一个地址忙接待第一位技术人员的到来。这样的行为,其实让技术人员很受伤。安装人员开车白开了,活没干上,还浪费了时间。Shaw也很受伤,白付工作费给技术人员。

-Shaw每天无数技术人员在路上,客户的临时通知更换联系号码,无法最快时间告知技术人员。客户需要更换联系号码,客服可以发信息给调度,但调度需要联系技术人员,这个要联系的上才可以,联系不上(如技术人员开车无法接电话,技术人员在安装服务无法接电话),也没有办法了。所以,临时抱佛脚换信息是不行的。

-所有技术人员都希望按时完成当天的订单,但因为客户的原因导致失约,如果技术人员在附近而且发生时间不久,当然愿意过来,因为时间上也是有空缺的。但错过时间很久了,技术人员老早在下一家安装了,下下家还有单子,很难再回来了,除非你的地址正好是他当天工作的返程回家的路线上,而且他愿意为你超时工作。

所以,亲爱的客户们,做服务行业真心不容易的,事先准备充足了,考虑仔细了,换位思考多一些,也许会产生很少的摩擦,结尾是圆满的。谢谢大家:):)
 
同意你的说法,很多东西我们行外人是无法了解的。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其实到运营时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而且公司越大,部门越多,事情就越复杂。后来别人介绍了一个Shaw的员工,年轻的华裔小伙子。很勤力,愿意在公司安排的工作之余再接一些活儿做。这样就好办了,我直接和他联系,看看他什么时间有空,我在周围做事情,等时间临近再联系一下,保证不出误差。因为熟悉了,知道我们是什么要求,也一定不会出问题。他很喜欢聊天,因为熟悉了,我也不会因为无话可说觉得无聊,或因为盯着看而不好意思。没有了漫长的等待时间,没有了安装期的枯燥无聊,一切的焦躁不安都不见了,原来换个方法事情也可以变得如此轻松愉快。

其实想想自己也是,以前一个人做清洁,客人想什么时间我都可以,去了想怎么做我都行,钱多点少点我都无所谓,边干活还可以边聊天。现在就不一样了,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太多。两个员工一起做,关系不好的不行,关系太好的也不行。关系不好,你多做了,他少做了都不开心。关系再好,在一起工作久了还是会有摩擦,做久了恐怕朋友都没得做。路程要安排好,少绕路,时间又要紧凑。路程远了,员工不愿意,虽然给了路补,到底还是耽误时间。而且跑得远了,路上出状况的机会就多了,有时候堵车,到客人那里就会迟到,而且是后面的都要迟到。钱要收到,否则我们就是双倍赔钱,收不到清洁费,但是员工的工资是不可以拖欠的。
为了客户的事情没少和老公吵架,他总是说我把客人惯坏了。很多都是多年的老客户,熟悉了就点名要我来。有的早上起不来,有的下午不在家。有些客户临时有事,早上把当天的活儿取消了。有些客户上来就说“明天你来帮我打扫一下吧”。有些客人自己觉得很懂,把清洁的时间定死了,你做久了他不愿意,按时间做了做不好他也不开心。通常做多了十几分钟我就不收了,但是给员工记时间的时候我就会多给一点。回家老公会骂我每天出去都忙得不得了,怎么就没见你挣到钱回家。
真心想念一个人的日子。
 
最后编辑: 2015-08-01
我的这个客户不是请我做清洁,是做翻译。他在院子里加建了两房一厅,设计师是房子设计者的儿子,同时也是90年代这座房屋改建时的设计师。这家主人非常欣赏他改建房屋设计时与原有地形地貌的结合,这次又请他来设计。施工队便是设计师推荐的白人队伍,总是听说白人做事认真,所以屋主就欣然同意了。他刚开始用了房屋保险经纪做翻译,但是感觉那人英文很好,可是翻译到中文还是觉得不很明白。他们有一个女儿,是学艺术的,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而且因为是自家的事情,常常会不自觉就替父母做了主。因为我以前是做工程的,朋友介绍我帮他做翻译。

房主本身在国内是从瓦工做起,后来组建了施工队,再后来做成了甲方,所以对施工,设计都很在行。我第一次去,他们还在修改设计中。整体设计已经做好了,但是屋主对一些细节还有异议。比如说厕所里几扇窗户的开向是不同的,屋主觉得似乎很不合逻辑。设计师说“可以改,但是我考虑到你这个方向开窗,可以看到旁边的树林。但是这扇窗在邻居一侧,我要考虑你的隐私问题。”分歧最大的地方在主卧室的步入式衣帽间。设计在入口处两侧各设计了一个梳妆,整理台,然后才是一面墙夹一道隐门,里面就是挂衣服的地方了。主人要求把门放到最外侧,里面全部打成衣柜,因为他们的衣服很多,需要很大的空间。设计师的解释是:“我考虑这是一个休闲的地方,把门口处做得宽敞一些可以让人感觉更舒适。墙内侧已经有很多的地方了,足够两个人放衣服用。”女主人使劲摇头“我现在一个人的衣服都可以把它挂满了,不够的。”设计师还是很坚持自己的立场:“其实,我们应该把你们夫妇的衣服做一份列表,长衣服有多少,短衣服有多少,鞋子有多少,帽子有多少。我设计的梳理台下面和上面都可以放东西。”但是主人似乎还是不满意。设计师退了一步:“当然,是你们使用,如果你们坚持也是可以改的。”

反反复复又推敲了一些别的地方,终于有了大概的定论。施工方按设计图纸报价,我翻译好请屋主过目。报价其实做得很粗糙,和国内的预算根本无法比较。看不出每项工程到底每种材料用多少,单价多少。只是一个大概的量,然后出个总价。也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再细问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总造价40多万。施工进度表还是很直观,什么时间做什么项目,4月开工,8月底完工。一份简单的合同做出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说的新屋2、5、10保修并不是施工单位负责,他们只保第一年,然后就交由保险公司管。而且这份保险费用是由屋主来出的。我觉得在这里做建商真好,每两周给屋主出一份工程费用明细(简单说就是一大堆小票的复印件加一张工人签到表),材料费,人工费,外包费,然后再加10%管理费。怎么看都是只赚不赔。

合同简签了一下,就开始动工了。只有三、四个人在现场,平整场地,灌注地基,起屋架。屋架还没完成,屋主就发现了第一个问题:楼梯的宽度不对,窄了6寸。先和施工队的负责人说,他说是按图施工的。没办法,把设计师也请过来,确认尺寸是不对的。施工队的人很轻松地说:“没问题,我们把墙挪一下就行了。”工程继续,我们每天都在等他们把楼梯改过来,但是总不见动静。每次问,回答都是:知道的,但是现在不用动。”我们实在不懂,为什么发现问题不停下来纠正,而是继续往上建。因为不懂得这里的施工工艺,我们就只好继续等。我不是每天过去,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才过来帮忙。等我过一段时间再去,他们真的把楼梯改好了。我到底也没搞清楚他们在等什么。

开工不久,屋主决定在房屋悬挑空间下面加一个洗衣房。施工队态度很轻松“没问题,我们能做。”设计师一脸苦笑“现在做,有点困难,但不是不行。”最后,设计师出了设计图,又请来结构工程师,给出支护建议,并同意加建洗衣房。造价增加几万,工期延长1个月。屋主很痛快地答应了。

施工继续,陆陆续续屋主发现很多和国内不同的地方。比如说水电施工,在国内是要施工图纸,这里水工来了就地架管,没有图纸,完全凭经验。电工知道哪里要预留灯和插口,然后根据管工的管道,和规范要求的间距布线。通风管道也是同理。等到屋底大梁封上后,谁也不知道里面的管线是怎么走的了。再进行房屋改建的时候,就只有凭经验猜了。

除了断断续续出现的各种施工误差,最让屋主头疼的是电工。那是建商的发小,一名消防员,业余做电工。所以他的时间完全要受制于他的工作排班。每个星期,他至多有一到两天的时间。更可怕的是,由于间隔时间长,前几个星期做完的东西,后面他就有点儿记不清了。因为没有图纸,他的线走起来很随意。

8月过去了,10月过去了。房子还没有完工迹象。每一项工作都是不同的人来,一项做完,再等几天,下一拨人才能来。每次向建商询问,他的态度都很好,总是说他们在约分包商,在等材料。我们祈盼着圣诞节可以完工,新年就可以住新房。随着新年的脚步临近,希望再一次破灭了,房屋的结构好了,但是内饰却成了漫漫无期的噩梦。用屋主的话说,这些人是木工出身,屋架是他们的专长,进入内装饰他们就开始一片混乱,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漏了。屋主每天等工人走了,就亲自去检查一遍,以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但是发现了问题,并不等于马上可以解决。每次从建商那里得到的回答都是,“没关系,我们以后一改就行了。”

屋主开始后悔当时本想请一个律师帮忙看一下合同的,但是设计师说这样做没什么用,而且伤和气。他们信任设计师,也信任他推荐的施工队,想想也不是什么大工程,就没有请律师。但是到后来,随着问题越来越多,工期越拖越长,女主人笑说她的先生就像大雁,每天伸长了脖子等着施工队的人过来。他们不管来做了什么,都收一份人工费。施工错误返工,材料费,人工费也一分不少的向业主要。工期翻了三倍,造价增加了一倍。屋主苦笑着,“我们真的是很好的业主,从来不拖欠他们的工程款。如果他们遇到一个没有钱的人怎么办?”

终于等到了施工许可证到期的通知。屋主因为已经和建商沟通了无数次始终没有得到竣工日期,无奈请设计师出面催促施工方尽快结束。这时我没有想到的是,设计师居然说所有的延期原因都是因为业主在施工期间的修改造成的。因为他的每一个修改都会造成预定的分包商改期,一个改了,所有的预约都变成了无期。我们十分惊讶,因为大部分的改动是在主体完成前就确定的,而且主体本身是加了一个洗衣房,但是也给了延期。

屋主带设计师到现场,将施工单位所出的问题指给设计师。墙面没有做直,无法铺砖。镜子没有预留口,无法安装化妆镜。走到衣帽间前面,屋主给设计师看施工队安装的百叶门。设计师说“这个我不想看,它太丑了。”转完一圈,设计师说“剩下的这些,我看没有理由不在一个星期内完成。我会和建商说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送给设计师一句话“Good luck”

事实证明我比设计师更了解建商。他们向政府申请三个星期的延期,终于在最后一天完成了验收。还不错,只有一个小问题需要改正。这个改正又等了一个星期。

终于可以入住了,屋主要验收通过的证明以购买保险。建商提供的证明居然是像手持信用卡机一样打印出来的小票。可爱的加拿大,朴素的温哥华,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等来的就是这么不经意的几张小票。

这个客人本来有心在温哥华重拾旧业,经过这一番折腾,彻底死了心,给自己退休了。并总结了几个经验,合同一定要请律师过目,先小人后君子。不要相信白人比中国人好,表面上他们态度诚恳,但是下刀子绝对也是杀人不见血。语言不好,流程不熟,规章制度不明确,最后就是有理没处说。
 
最后编辑: 2015-08-02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