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移民是彻底换一种生活方式。在生活压力急剧减少的同时,给你留出大量时间去思考工作是不是人生的全部?我活着是不是就是为了玩命工作?玩命工作到底为了什么?
:wdb10:

和老公讨论的最得多的也是这个话题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n/a 都能给退回重填啊,那我今天才寄出的ME补料表格中有太多空出的,祈祷中......

今天还跟lp床上抱怨:坛子里如果开个调查,有多少家庭移民是因由女方挑起的?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工作为了生存

在加拿大打算一切从新开始的新移民(不打算用国内钱的),首先应该无条件接受4-5万年薪的工作,这是第一步目标。因为5万年薪可以保证正常人的生活了。接下来有能力接受更高薪水的工作就不应该是工作为了生存了,如果接受多于5万的那部分工资而让自己失去很多自由和生活乐趣,那背井离乡干吗? 所以跳槽就应当有条件了。当然如果夫妻双方只打算一人工作那就需要找10万年薪的工作了,很自由没压力争10万的工作对新人比较少(干十年以上的政府工有可能), 争4-5万的难度小很多。
 
最后编辑: 2013-01-13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很抱歉啊, 最近有点忙, 没有更新. 没想到被大家厚爱, 真是惭愧. 其实, 我的经历很平常, 也比较幸运. 我应该是论坛上说的最不该移民的那类人, 国内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 决定走之后, 所有身边朋友同事都不解, 几个老板都给我打电话说我傻. 唉没辙, 人就是这样. 也想写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同类人参考吧. 今晚早点把孩子弄上床接着码字.
 
最后编辑: 2013-01-14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2) 续上曲-塞翁失马

第三次寄出资料之后, 我基本已经把这事抛在脑后, 自我感觉分数远超要求, 获得批准应是板上钉钉, 既然之后的事态已经不为我所控, 就做好手头可以控制的事情, 轰轰烈烈地投入喜爱的事业中.

老公一如既往地积极跟进, 时不时跟我汇报进展. 期间又经历了老大的出生与补料, 家人重病, 老公住院. 怀着老大的时候, 还考了一个重要的资格证. 有那么一天, 当淋浴的水哗哗冲下的时候, 我的泪水也随着水流无法控制地涌出. 洗完澡, 继续独立面对这一切. 生活, 总是这样, 有起有伏.

两年半之后, 顺利体检. 之后老公曾经感叹, 幸亏当时改寄北京, 不然投香港的兄弟姐妹们似乎还在翘首以待. 我不屑地说, 我早跟你说过, 我运气好, 一直都是这样的啊. 看你当时还把我埋怨地猪头一样. 你现在知道跟对人了吧. :wdb23: 这就叫塞翁失马.

在2009年的金秋, 我们短登了渥太华, 畅游了千岛湖与尼亚加拉瀑布. 遥想当年, 被加拿大的旖旎秋色灌了迷魂药, 没想到这秋色是个短命鬼.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3) 中曲-左右摇摆

在之后的三年里, 去, 还是不去. 这个话题屡屡被老公挑起, 无法躲避. 去, 还是不去. 我真是不知道. 有时我很想去, 嗯, 加拿大好美啊. 有时, 我不想去, 唉, 没工作怎么办啊? 可是, 大家不都说孩子在加拿大可能教育更好吗, 我是不是要做伟大的母亲呢? 可是可是, 放弃手头蒸蒸日上的事业, 一切从头开始值不值得啊, 对孩子是真的好吗? 为了孩子活, 值得吗? 左右为难.

作为小头目, 我也需要经常跟同事做Coaching. 说起如何决定目标, 我都是头头知道. "如何决定关键看你想要什么, 每个人做的选择各不相同, 因为每个人对事情有不同的权重与优先级." 可是, 事到自己身上, 我也不知道我想要什么啊? 无法明确地给这些事情一个权重. 纠结纠结. 作为一个从来效率极高的人, 面对这件事无比纠结, 极其不愿正面处理, 鸵鸟战术屡次采用.

随着国内事业日益上升, 机会成本越来越高. 这个话题简直成了我和老公不可谈及之重, 一引即爆. 老公倒也不要求我一定去加拿大, 只是要我给个准话, 去, 还是不去. 我真是不知道啊! 老公也不愿自行决定, 认为如果不是我的决定, 不管是他作出哪个决定, 我将来都会埋怨他 (以我对自己的了解, 还真是这样, 哈哈). 无论如何强烈表达"嫁狗随狗"的忠心也无济于事.

其实问题的根源可能在于我移民目标不明确, 或者说根本是随大流. 对通过移民想得到什么也是说不上子丑寅. 可你要让我把到嘴里的"大肥肉"吐出来, 实在是心有不甘. 就这样左右摇摆.

无数次没有结果的口战后, 老公提出休战, 再给我一年时间, 到时一定要确定去留. 对于可以获得喘息, 我乐得答应, 也想看看一年之后到底情况如何.

这位积极的同学为了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又提出申请香港的 "优才计划". 鉴于申请资料与加拿大的重叠性相当高, 额外工作量较小, 于是又把之前多余的一些公证资料整理一下, 加上填表大致一共只花了一个周末, 就投递了香港. 但失策的是, 没有在境外投递, 后来引发了无法解决的难题.

香港效率相当高, 半年左右就初步批复了, 最后要求提供国内公司同意本人辞职登陆香港的函件. 香港政府相当了解大陆, 还要求盖上公司公章. 这封证明信对于在境外提交的枫叶卡持有者是可以免除的. 不想马上放弃国内事业的我又犹豫了......有时候想想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真是贪婪又优柔寡断......

经过巧妙构思, 把选择题变成, 香港还是加拿大, 还比较好作出判断, 于是果断放弃了香港, 继续在加拿大与大陆之间摇摆. 至少加拿大我还有一段时间才需要作出最后决定.

在这摇晃的期间, 老二降临了, 最后选择在香港生, 想着将来如果登陆, 就可以拿双重身份 (加拿大国籍与香港身份, 回乡证回大陆10年有效), 如果不登陆, 反正也是香港特区人了. 老二的降生又让老公觉得去加拿大的动力又少了一块儿, 反正两娃也有了, 不用去勇敢地冲破计划生育政策了.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刚看到楼主的标题,脑子里马上反应出“零丁洋里叹零丁”的下句。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4) 下曲-由夏入冬

进入2012年, 加拿大移民部收紧政策, 对于枫叶卡入关的盘查风声日紧. 而我的职业也在之前的政策修改中取消. 换言之, 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老公蹲在家园网上不时跟我说, 某人某人又进不去了, 某人某人上诉了. 我的心情也日益焦灼, 加拿大政府的这个"惜货""断货"销售政策非常好! 让我日益舍不得放弃.

这一年也并不平安, 因为家人生病在各个医院出入. 基本上我的生活就是"医院-公司-医院", 周而复始. 也经历了找关系, 送红包. 幸得还找得到关系. 由于家人的病无法出院, 不断在各个医院轮转. 医院对于医保病人的用药有限额, 住个十天半月不出院的话, 基本都得看脸色了. 虽然找了关系, 也只有几个并不是太俏的医院肯收, 于是发挥了以医院为家的精神, 逢年过节送红包, 时常还要去跟医生护士拉家常, 促进精神纽带良性进展.

这让我有点后怕, 我们的关系已经够硬, 钱也肯花, 尚且如此, 将来自己病了, 遇到持久战, 到底要有多深厚的关系才能支撑? 我有能力去织具这么深厚的网络吗?

一面是对于将来的恐惧, 一面是加拿大政府大刀阔斧地赶人, 我终于下定决心, 最坏的打算就是混三年再回国, 反正咱脸皮厚, 回来应该能继续在这个行当做, 牺牲眼前利益换得将来平安吧.

要跟老板摊牌了, 我真是很惭愧, 从心底里觉得深深地对不起. 老板一直非常照顾, 绩效考核总是给相当好的分数, 生老二帮我跟人事部门fight, 家人生病给我灵活的工作时间, 绝对是我职业道路与人生道路的指导者与贵人. 而我就要让他失望. 至今我依然愧疚.

不得不跟老板说的时候是在下一轮绩效考核之前, 我不希望老板在给我一个好的分数之后我再跟他说我要离开, 这让我更觉得自己有愧. 于是, 我趁着绩效考核之前的小间隙跟老板说了. 说的时候, 我流泪了.

老板很震惊, 因为我一直那么热爱这份工作, 从毕业就在公司里成长, 在这儿从青涩的初入职场的菜鸟经历风雨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小头目, 他还有那么多的角色想要我担当. 我解释着家人生病对我的冲击, 解释着我真的真的舍不得. 老板还是很想我留下, 他说他再想想办法. 我不忍断然拒绝, 自己也本想拖延, 连连答应下来.

由于97年左右很多香港人移民, 老板请教了很多入籍加拿大后回流的香港人, 他们提了很多建议, 不少已经过时. 后来我去实践了一条, 就是拿着家人的医疗记录去领事馆申请人道主义以延迟入境. 拿着厚厚一络的资料去香港领事馆, 跟看门的保安解释一轮人家终于同意我进去. 很快就轮到我, 但是工作人员看也没看那堆资料, 虽然我数次要求, 只是从网络上打印了枫叶卡期限之类我早已知道的信息给我. 其实之前也不抱什么希望, 只是希望能对得起老板的一番好意, 能做的还是都认真做一遍.

于是, 黔驴技穷了.

老板虽然提出帮忙联络加拿大公司, 可是箭在弦上, 我不得不马上出发了. 自己带着孩子由温暖的南方进入了寒冷的加拿大, 由夏入冬.

暂住在亲戚家的日子我的心情也逐渐冰冻, 最后在以泪洗面的夜晚带着孩子连夜逃离. 之间的纠葛不想回首. 自认是随和宽容大度的人, 最后与人产生如此正面激烈的冲突实在出乎意料, 当面的指桑骂槐让人的心冰冻三尺, 难以愈合. 不过, 一切都让它随风去吧, 生活还要继续, 再见面我想依然会是笑颜.

孩子下午还在上课, 晚上我们连夜打包离开, 还没有来得及好好的跟同学老师告别. "All of life is an act of letting go, but what hurts the most is not taking a moment to say goodbye". 孩子的老师非常好, 之前孩子刚上学我每天提心吊胆的就是老师又跟我说孩子犯什么错了. 后来孩子适应了, 老师也不再跟我成天打电话了. 这次仓促离开, 老师让同学们每人写了给孩子的话, 再用信件寄给了我们. 贴心, 温暖.

想到自己放弃唾手可得的幸福来到这里, 却是面对这样的局面, 那一夜泪水不断地流淌.
 
S

snowflakes

Guest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安慰楼主,不容易啊。楼主是全家都来加拿大了,还是自己带着孩子来的太空人家庭?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5)尾曲-苦尽甘来?

带着孩子独立生活的第一个星期都在匆匆忙忙的蚂蚁搬家, 开着"11"路车, 我们穿行在周边的大街小巷以及地铁可以到达的地方, 不断购置生活必需品. 我跟孩子说, 妈妈还没工作, 我们要买最便宜的或者减价的. 当时还没有调节好没有工作的心态, 恨不得一切都挑不得不买的才买. 有一天路过麦当劳, 孩子想吃, 我说妈妈现在没钱, 以后等妈妈有工作了再吃, 行吗? 孩子想了一下, 很快答应了. 他这么干脆的答应, 我倒是忍不住眼睛湿润了. 我这是怎么了, 才人民币30多块钱的东西, 至于吗? 以前请同事吃饭, 一个人上百块根本眼睛都不会眨的, 怎么现在这样了. 让自己活在这种心态里何苦呢? 我拉紧孩子的手说, 妈妈跟你开玩笑的, 我们一起去吃吧.

之后, 我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不能让自己和孩子活在一种特别抑制的状态里. 生活里需要一些小小的物质调剂提升自己的快乐感.

工作的事还没有着落, 老板帮忙联系了加拿大公司, 也参加了笔试电话面试现场面试, 但似乎仍然遥遥无期. 笔试面试我都已经尽我的能力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将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不断梳理数遍, "各个度之最"案例用精炼的语言进行了总结, 可以获得的最近两年的专业期刊全部过了一遍, 相关的行业进展, 特别是与加拿大有关的部分全部悉心捋了一遍, 这些进展与中国如何贴合, 也在脑海中放了一遍. Youtube上与面试相关的视频拼了命看了半圈 (实在太浩瀚, 无法全部看完). 也旁敲侧击地向公司前辈们请教了如何凸显自己的特性 (differentiation) 以彰显自己作为新移民如何会为公司增值. 之前也夜以继日看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教程, 很认同一个做法就是不断模拟陌生场景让自己获得熟悉感. 买菜做饭嘴中都在不断模拟面试的对话. 不过虽然多次演练称呼面试官的Last Name在电话面试时还是脱口而出面试官的First Name. 罢了, 这在原先公司已经养成了习惯.

现场面试时的感觉还是很对路的, 跟几个面试官都聊得比较投机. 我是面试兴奋型的, 或者说会议兴奋型. 以前在国内也是去开会的路上困得呵欠连天, 一见了客户亢奋得不得了, 外加灿烂笑容满面. 但是面试之后就石沉大海, 杳无音信. 我开始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因为好多朋友都说外国人都是表面好好好, 其实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 我想我会不会是会错意了?

那时跟孩子逛Mall的时候看到有跟圣诞老人照相的, 问了一下价钱, 还是不舍得. 我就跟孩子说, 要是妈妈的工作在圣诞之前确定的话, 妈妈就让你跟圣诞老人照相, 作为送你的圣诞礼物. 当然, 这个愿望没有实现. 有一天, 握着孩子的小手走在回家的路上, 孩子说, 妈妈我知道你最想要的礼物是什么. 我随口问, 是什么啊. 孩子笑笑, 是一份工作! 我哑然失笑, 一个刚满六岁的孩子在这短短的数月也经历了, 成长了, 孩子也在静静观察着妈妈, 观察着身边的一切.

既然不能一鸟在手, 我得开始开辟备选方案. 之前在Linkedin上有一个猎头曾经联络过我, 于是又通过猎头开始展开第二战场. 在我的领域有一个Calgary的公司招人, 电话面试的时候最头疼的两个问题是, 为啥不去你原先的公司啊? 为啥要来Calgary啊? 第一个问题我没有想到完美答案, 第二个问题考虑到那里是苦寒之地, 只好扯经济蓬勃了, 中资企业成长了. 之后, 又陷入漫长等待.

随后也参加了协助找工作的workshop. 参加workshop的各色人等都有, 有不少本地人的, 也有不少老移民. 看到工作十几年或者数十年之后"人老珠黄"失业, 真的是唇亡齿寒. 虽说在加拿大是常态, 但是也促使我再次坚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人生果然如逆水行舟啊.

这几天多伦多的天气异常温暖, 似乎春天的脚步踏错了方向. 绪风送来了良音, 之前的面试有了正面的进展. 心中一直重重压着的石头似乎没了分量, 这一切是苦尽甘来了吗?
 
最后编辑: 2013-01-14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安慰楼主,不容易啊。楼主是全家都来加拿大了,还是自己带着孩子来的太空人家庭?

谢谢哦! 其实还好, 我天性乐观, 很快就忘了, 哈哈.

我先过来, 老公要照顾家里, 而且我们还要在我登陆后申请老二亲属移民.
 
回复: 苦尽甘来没?-彷徨路上说彷徨

没法不患得患失。如果在国内混得还不错的话,这个患得患失是必然的。

呵呵, 就是患得患失啊. 要不然也不叫说彷徨了. 只是, 我虽然彷徨着, 也还是努力往前走, 不耽误走路, 哈哈.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