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请问前辈,我家13个月的双胞胎晚睡晚起(夜里12点左右才睡)我应该怎么做? 我也一直都是晚睡晚起的。
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才能改变孩子的生活习惯!

这叫XX不正XX歪!跟我家一样!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wdb45:
教育孩子,就要有清晰的界限。推荐:《为孩子立界限》《六A的力量》
普遍的界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影响别人,不伤害物品
比如:
1.在学校里老师总反映太 shy不太爱讲话,性格很倔强.
(这个无所谓啊,孩子采取什么行为方式,使他的自由,只要他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

2.在家里行为闹翻天,可以用可恶形容,现在越来越让人生气了,很多事情你还来不及制止就发生了.
需要明晰界限,立好家里的规矩。这是父母的家,孩子不是家里的主宰,他最准确的身份应该是:受欢迎的家庭成员。所以,你家的规矩需要你们来明确,然后跟他表述清楚。如果遵守,平安无事,可能还有点惊喜,比如赞美与奖励。如果不遵守,会有不好的后果。行为与后果要在规矩里明晰。执行时,也要明晰。不能心软而放弃坏结果。如果行为没有结果,实际上变成了恐吓。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利。因为这个世界走到哪里,都是有规矩和界限的。不在家里训练他,他今后到哪都会碰壁。而且,到了社会上,没有人会像爸爸妈妈那样饶恕他。坏行为带来坏结果,是社会的现实。

3特别贪玩,除了和邻家小朋友在外面玩个够,回到家还想着玩,因为想着玩不乖乖吃饭,每天都要剩,等要睡觉的时候他叫饿,然后起来再吃些东西,这样又耽搁时间,导致他睡眠又不足,早上起床困难.
玩和吃是孩子的最大的兴趣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也需要给立定界限,很好的方式就是时间表。比如吃饭,到时开饭,过时下班。没吃?等下顿吧。中间不能有加餐。饿?这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要自己承受。6岁的孩子,可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家儿2岁时,去玩不吃饭有过一次。我就饿了他一顿,下午的间点也取消了。再吃饭就是晚饭了。中间求啊,哭啊,要吃东西。我们就是守好界限:没有。此后,我儿吃饭从来没费过心。现在也6岁了。
睡觉也一样。这个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几点上床?定下来(不是让他定,而是你们统一一个意见),就要执行。如果不执行,后果也要明确。比如取消看电视,取消某项零食等。另外,就是根据时间表,早上几点起床,到点就起。睡不醒难受:对不起,是你晚睡造成的结果,你需要自己承担。坏行为坏结果,孩子是能明辨这个逻辑的。相信他会在好行为和坏行为之间选择。
4.做家庭作业拖沓,弹琴也不愿意,喜欢装样子,我们一来他赶紧坐下,我们走开他就开玩.如果大人不全程陪者做,每天自己根本不会独立完成成每天的,而且毫不着急的样子.这几次都是一周周五要交作业了,头天晚上还在不做,等我从学校回家实在看不下去又陪着他写,只要陪他写他自己不肯动脑筋,就想你告诉他怎么做.还会撒谎.
如果当面一样背后一样,我认为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首先该反省的是自己:是我的哪些行为让孩子不敢在我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我想看到的他。比如:我们平时是不是太结果导向了?一旦孩子做不好,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唠叨太多,让人心烦?具体的,只能自己去审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模仿。家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达、行为?如果真的存在,就需要很郑重地和孩子谈:对不起,我看到你的表现前后有不一样。我很抱歉我的某种行为让你不愿意表现真实的自己。我会去改正。我也希望你能乐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妈妈。因为妈妈爱你。
5..除了阅读有惊人的进步,数学和写作还是不够好.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让我震动。这是一个美术班。家长看到孩子的画作,总是挑毛病:不想啦,色彩啦。于是老师在一堂课上,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画,都是独立画。当一张白白的画布铺到家长面前时,一个家长才意识到:在这样一张空荡荡的纸上,从哪落笔都不知道。他也才知道:孩子把一张画布铺满是多么不容易。其实,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不该以结果论。只要他努力,尽心就行了。这才是他未来干任何事情都需要的品格。另外,家长往往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关注孩子的工作,自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有闪光点的:比如数学上是不是一题多解了,写作100个字,写对了哪怕只有1个字。我们家长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他就会从我们这里得到莫大的支持与鼓励,下次就会有2个、3个正确率。
其实,就像故事里说的:跟大人一样,小孩子们经历的自己的世界和社会里,也很不容易很辛苦的。理解他们,关注品格胜于关注事情本身。

我也苦口婆心的给他讲道理但是收效越来越少,他现在根本不听,你说你的他照常..采取奖励的形式对他作用甚微.惩罚他到地下室,他拼命踢们,出来照样和你嬉皮笑脸.一次又一次挑战你的局限,真想狠很的揍他几下?但是还是忍,往往被他气着.
希望您的奖励和惩罚都是在事先说好的规矩下执行的,而不是靠着家长的力气和身份。中国有句话:不教而诛谓之虐。孩子错了,大人要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以后再做就要惩罚(要明确)。但这次不能惩罚。在法律上讲:法不能溯及既往。但在下次仍然出现时,就要坚决地惩罚(明晰的界限)。否则,孩子会对家长的权威有逆反:因为你比我个子大吗!因为你有力气吗!因为你能给我饭吃,我自己还不能挣钱吗!这些其实都是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的问题上转移到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目的反倒没达到。另外,奖励和惩罚也要适度。就是什么样的行为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靠理性而不是靠情绪。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正赶上家长气不顺,给孩子关地下室了,而违抗父命,家长心情又好,就只是说两句了事。这是不协调的惩罚。在我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悖逆父母的管教: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不能故意违抗(是否故意,家长都能感觉出来的。)比如坐地炮、打滚、摔东西、踢门、顶嘴、轻蔑,也就是对待父母管教的态度要端正。如果这方面出问题:我跟儿子的约定是:打屁股(打屁股也有学问)。只在顺服父母的问题上,我才用最极端的方式。因为孩子接受的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顺服的基础上的。这是孩子今后走入社会的第一品格。
不知有男孩的家长门你们最大的容忍度是多少?该怎么对付这种6\7岁狗都嫌弃的小男孩,麻烦给支个招,在此深表感谢!
有点长,希望别嫌我啰嗦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我儿子快6岁了,到晚上9点就睡觉,以前是我们大人看着钟,告诉他到点了,上楼去洗了睡。至从上学后,都是他自己看钟。有时候,我们正说话或看电视时,就听见一声哀号:又到9点了。然后他放下手里的任何事情,上楼去睡觉了。
 

小雷音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RE monk兄,6A的力量实在是本好书。兄前面已经提到,对于楼主孩子的问题,关键在于划定界限。但界限如何划定,如何确保界限的效力而不至于引起孩子的反弹,其实在6A中也有详尽描述,只不过可能出于篇幅的考量兄没有展开来说。在下结合自己的一点心得不揣冒昧补充一二:

简而言之,界限和规范的制定以及执行效力必须以家长的权威作为保障。

而家长的权威又是如何树立的呢?是靠教诲和管制实现的吗?

不!至少不完全是。

如果把界限和权威比作金字塔的塔尖的话,那么宏大的塔体就是家长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滴的构建起来的。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但所有搭建和拼凑的工作不可假手与人,只能以自我的牺牲(时间、精力)为代价来换取。严父也好,慈母也罢,只要付出,必有收获。没有付出,何谈权威!

而在以时间和精力构建的塔身下面,是,也只能是为人父母的大爱所成就的基石。

千万不要怕爱你的孩子,更不要担心会溺爱。爱本身正确,问题是不是每个人的爱都足够的能让放弃自我而付出的。如果你认为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之外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来爱孩子,那么抱歉,你很难建立起与孩子的互信和在他们面前的权威。而规范和界限也就只能纸上谈兵了。


一点愚见,见笑了!
非常認同!
 

小雷音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我家小女儿从两三岁起,我们就开始坚持跟她讲道理,错的事情,不单要告诉她不能做,还会告诉她为什么。

上个星期孩子去补牙,牙医给她的腮牙上加了个不锈钢套,她很不舒服,不停用舌头舔。我就跟她说,“宝贝,你应该为自己新牙齿感到骄傲啊,爸爸都没有,妈妈也没有...”

猜猜孩子怎么跟我说了,伸过手来,捂住我的嘴,“嘘...不要攀比!:wdb1:才不到四岁的孩子啊!

这一切源于她在Day Home的经历,之前有个比她大一月的孩子,整天跟她说,“我今天穿裙子了,你没有;我有...你没有”。孩子一度很沮丧,每天上学只穿裙子。妈妈就教育她,不要跟别人攀比,你不穿裙子也是公主。后来孩子穿着自己特色的衣服,轮到那个孩子回去跟她妈妈说,“我要跟穿跟XXX一样的马甲”。:wdb6:

不要以为这么小的孩子不懂事,你真跟她讲道理了,她也明白的。孩子的接收和反馈能力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兩三歲才開始講道理,私下認為很晚了。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wdb17:
教育孩子,就要有清晰的界限。推荐:《为孩子立界限》《六A的力量》
普遍的界限: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影响别人,不伤害物品
比如:
1.在学校里老师总反映太 shy不太爱讲话,性格很倔强.
(这个无所谓啊,孩子采取什么行为方式,使他的自由,只要他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伤害物品)

2.在家里行为闹翻天,可以用可恶形容,现在越来越让人生气了,很多事情你还来不及制止就发生了.
需要明晰界限,立好家里的规矩。这是父母的家,孩子不是家里的主宰,他最准确的身份应该是:受欢迎的家庭成员。所以,你家的规矩需要你们来明确,然后跟他表述清楚。如果遵守,平安无事,可能还有点惊喜,比如赞美与奖励。如果不遵守,会有不好的后果。行为与后果要在规矩里明晰。执行时,也要明晰。不能心软而放弃坏结果。如果行为没有结果,实际上变成了恐吓。对孩子未来的成长不利。因为这个世界走到哪里,都是有规矩和界限的。不在家里训练他,他今后到哪都会碰壁。而且,到了社会上,没有人会像爸爸妈妈那样饶恕他。坏行为带来坏结果,是社会的现实。

3特别贪玩,除了和邻家小朋友在外面玩个够,回到家还想着玩,因为想着玩不乖乖吃饭,每天都要剩,等要睡觉的时候他叫饿,然后起来再吃些东西,这样又耽搁时间,导致他睡眠又不足,早上起床困难.
玩和吃是孩子的最大的兴趣点。这本身没有问题。但也需要给立定界限,很好的方式就是时间表。比如吃饭,到时开饭,过时下班。没吃?等下顿吧。中间不能有加餐。饿?这是不好好吃饭的结果,要自己承受。6岁的孩子,可以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我家儿2岁时,去玩不吃饭有过一次。我就饿了他一顿,下午的间点也取消了。再吃饭就是晚饭了。中间求啊,哭啊,要吃东西。我们就是守好界限:没有。此后,我儿吃饭从来没费过心。现在也6岁了。
睡觉也一样。这个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几点上床?定下来(不是让他定,而是你们统一一个意见),就要执行。如果不执行,后果也要明确。比如取消看电视,取消某项零食等。另外,就是根据时间表,早上几点起床,到点就起。睡不醒难受:对不起,是你晚睡造成的结果,你需要自己承担。坏行为坏结果,孩子是能明辨这个逻辑的。相信他会在好行为和坏行为之间选择。

4.做家庭作业拖沓,弹琴也不愿意,喜欢装样子,我们一来他赶紧坐下,我们走开他就开玩.如果大人不全程陪者做,每天自己根本不会独立完成成每天的,而且毫不着急的样子.这几次都是一周周五要交作业了,头天晚上还在不做,等我从学校回家实在看不下去又陪着他写,只要陪他写他自己不肯动脑筋,就想你告诉他怎么做.还会撒谎.
如果当面一样背后一样,我认为这是个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时候,我们首先该反省的是自己:是我的哪些行为让孩子不敢在我面前表现真实的自己,而是表现我想看到的他。比如:我们平时是不是太结果导向了?一旦孩子做不好,就会大发脾气。或者唠叨太多,让人心烦?具体的,只能自己去审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孩子对父母的模仿。家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表达、行为?如果真的存在,就需要很郑重地和孩子谈:对不起,我看到你的表现前后有不一样。我很抱歉我的某种行为让你不愿意表现真实的自己。我会去改正。我也希望你能乐意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妈妈。因为妈妈爱你。
5..除了阅读有惊人的进步,数学和写作还是不够好.
我曾经看过一个故事,让我震动。这是一个美术班。家长看到孩子的画作,总是挑毛病:不想啦,色彩啦。于是老师在一堂课上,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做画,都是独立画。当一张白白的画布铺到家长面前时,一个家长才意识到:在这样一张空荡荡的纸上,从哪落笔都不知道。他也才知道:孩子把一张画布铺满是多么不容易。其实,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不该以结果论。只要他努力,尽心就行了。这才是他未来干任何事情都需要的品格。另外,家长往往以自己的能力为标准,关注孩子的工作,自然会发现很多的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有闪光点的:比如数学上是不是一题多解了,写作100个字,写对了哪怕只有1个字。我们家长需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他就会从我们这里得到莫大的支持与鼓励,下次就会有2个、3个正确率。
其实,就像故事里说的:跟大人一样,小孩子们经历的自己的世界和社会里,也很不容易很辛苦的。理解他们,关注品格胜于关注事情本身。


我也苦口婆心的给他讲道理但是收效越来越少,他现在根本不听,你说你的他照常..采取奖励的形式对他作用甚微.惩罚他到地下室,他拼命踢们,出来照样和你嬉皮笑脸.一次又一次挑战你的局限,真想狠很的揍他几下?但是还是忍,往往被他气着.
希望您的奖励和惩罚都是在事先说好的规矩下执行的,而不是靠着家长的力气和身份。中国有句话:不教而诛谓之虐。孩子错了,大人要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以后再做就要惩罚(要明确)。但这次不能惩罚。在法律上讲:法不能溯及既往。但在下次仍然出现时,就要坚决地惩罚(明晰的界限)。否则,孩子会对家长的权威有逆反:因为你比我个子大吗!因为你有力气吗!因为你能给我饭吃,我自己还不能挣钱吗!这些其实都是将孩子的注意力从自身的问题上转移到你和孩子之间的问题。真正帮助孩子成长的目的反倒没达到。另外,奖励和惩罚也要适度。就是什么样的行为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靠理性而不是靠情绪。比如孩子打碎了花瓶,正赶上家长气不顺,给孩子关地下室了,而违抗父命,家长心情又好,就只是说两句了事。这是不协调的惩罚。在我家,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悖逆父母的管教:你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你不能故意违抗(是否故意,家长都能感觉出来的。)比如坐地炮、打滚、摔东西、踢门、顶嘴、轻蔑,也就是对待父母管教的态度要端正。如果这方面出问题:我跟儿子的约定是:打屁股(打屁股也有学问)。只在顺服父母的问题上,我才用最极端的方式。因为孩子接受的所有的教育,都是建立在顺服的基础上的。这是孩子今后走入社会的第一品格。
不知有男孩的家长门你们最大的容忍度是多少?该怎么对付这种6\7岁狗都嫌弃的小男孩,麻烦给支个招,在此深表感谢!
有点长,希望别嫌我啰嗦
 
N

NEWLIFECA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美国有个节目,保姆911。
3岁看大,7岁看老,12岁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看到下一代了?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前段看完第二遍《六A的力量》,最近研习第二遍《为孩子立界限》。觉得这两本书结合起来,更好。个人感觉,《六A》强调了与孩子交往的态度和情感,前五步具备了,才能谈权威和规矩。这时候,就需要明确什么是规矩,怎么立规矩,怎么执行规矩了。《为孩子立界限》的基础是《六A的力量》。另外,《如何说孩子才肯听》、《子女心、父母情》也很棒。推荐给大家。也谢谢同道。:wdb6:
RE monk兄,6A的力量实在是本好书。兄前面已经提到,对于楼主孩子的问题,关键在于划定界限。但界限如何划定,如何确保界限的效力而不至于引起孩子的反弹,其实在6A中也有详尽描述,只不过可能出于篇幅的考量兄没有展开来说。在下结合自己的一点心得不揣冒昧补充一二:

简而言之,界限和规范的制定以及执行效力必须以家长的权威作为保障。

而家长的权威又是如何树立的呢?是靠教诲和管制实现的吗?

不!至少不完全是。

如果把界限和权威比作金字塔的塔尖的话,那么宏大的塔体就是家长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滴的构建起来的。你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但所有搭建和拼凑的工作不可假手与人,只能以自我的牺牲(时间、精力)为代价来换取。严父也好,慈母也罢,只要付出,必有收获。没有付出,何谈权威!

而在以时间和精力构建的塔身下面,是,也只能是为人父母的大爱所成就的基石。

千万不要怕爱你的孩子,更不要担心会溺爱。爱本身正确,问题是不是每个人的爱都足够的能让放弃自我而付出的。如果你认为除了付出时间和精力之外还有其它更好的方法来爱孩子,那么抱歉,你很难建立起与孩子的互信和在他们面前的权威。而规范和界限也就只能纸上谈兵了。


一点愚见,见笑了!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说绝对的早或晚。但人又都一样,我们的脏器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新陈代谢。所以,一定时间之前睡觉,对身体健康会有帮助。这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早睡的原因。
至于孩子的睡觉时间,我建议和孩子商量好一个时间,双方认可的时间。认可的过程很重要,实际上就是双方在形成约定。然后就坚定的执行。
也许刚开始,孩子会觉得很不适应。这时候,家长的耐心一定要准备好。接纳孩子的情绪。他说我不想这么早睡,你就说:真是,这么早睡会少很多玩的时间啊。少说“但是”。就这么顺着他的情绪,实际上是对他这个人的尊重和理解,他的情绪才会平稳,利于解决问题。如果他哭,我们就安静地在旁边陪他哭。
但无论如何,睡觉的时间是不能改变的。这是树立规范权威的过程。没有孩子天生愿意被规范,但经过几个回合,发现规范的力量大过他的时候,他会知道尊重规范。总之,用规矩解决问题,而不是大人的情绪解决问题。温和而坚定,是两要素。
另外还有很多技巧,比如睡前读书,听音乐安静情绪啥的。这都根据孩子的特点决定,原则我认为就是睡前安静他们的情绪,为睡觉做好准备。
个人之见,希望有帮助。
请问前辈,我家13个月的双胞胎晚睡晚起(夜里12点左右才睡)我应该怎么做? 我也一直都是晚睡晚起的。
 

小雷音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o,知道了,看来我家的可以打了,2岁多的小犟眼子。
不要打,我妈打过我一次,我一辈子都记得,一辈子都不亲。任何打都不是源于爱,而是源于恨。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打屁股有学问。
第一:端正心态。
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还是发泄自己的怒气。如果是前者,打会有分寸有智慧,如果是后者,就是虐待。

第二:打哪?
屁股。屁股肉厚,打不坏。而且我看到过有专家说,人的屁股有一根神经可以通到大脑,利于小孩记住教训。只有打屁股才安全有效。

第三:不能用手打。
手是用来表达爱的。不能让今后孩子看到家长伸手就害怕。打孩子该用杖。圣经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中国传统里也有家法。都是用杖责罚。我在家用小木铲。打的不会太重,孩子不会受伤,但很疼,记得住。

第四:明确什么行为该打。
我个人认为:只有故意违背父母之命、悖逆、违抗,对父母的命令充满了苦毒和不满,甚至怨恨,才打。因为在孩子能力有限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指令一定是为了孩子好。
举两个例子:
今天中午在一家餐馆吃饭。一个孩子跑出饭馆,爸爸后边叫:站住、站住。孩子根本不听,还在跑。谁会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接受?谁能保证孩子出门的一刹那是安全的?
另一个例子:
美国的事情。父亲带着孩子去打猎。突然,父亲平静地跟儿子说:儿子,别动。儿子立刻停住了。然后,父亲用枪打死了一条正准备攻击儿子的蛇。
父母对孩子的命令,大多是对孩子的保护。如果父母任由孩子不听从自己,出了意外,可没有返程车票的。所以,在父母权威被孩子恶意挑战的时候,要打。此后,家长才有机会训练孩子:有礼貌,负责任等等。有了听从父母的基础,其他问题,才有可能商量讨论。
另外,美国人教育不打孩子实际上是片面的。我一个朋友,在老美的机构工作。他们说孩子一定要打的。只是美国的法律规定不能打(具体怎么规定,我也不知道),所以他们都在家里偷偷打。但同样是打孩子,里面有智慧,不是胡大。这需要家长注意。

第五:三明治打法。(前提:早就约好,在何种情况下会打屁股。形成约定、规矩。)
1,三明治第一层:表达爱。
平静心情,明确:是为了纠正孩子,还是为了撒气?如果是后者,就先不要打。然后把孩子带到没有人的房间(给孩子留面子),很诚恳地说:我爱你,看到你刚才那个样子(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我很担忧,担心今后你会在这个问题上(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摔大跟头。所以,按照我们的约定,我必须要执行打屁股的管教。目的是帮助你战胜那个问题(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括号里的内容非常重要,要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挨打。这关系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工作。
2,三明治第二层:用杖打
曾看到过说:对不同问题,可以提前约定打几下。比如:说谎X下,顶撞Y下等。也有说:打到孩子认错为止。因为开始打的那几下,顽固的孩子会顶撞,甚至还手,诅咒。如果这时候停手,其实没有达到效果。一定要打到孩子说:我错了。我个人的经验,很难准确摸索到那个度,但可以感觉到孩子是否真心地哭。如果他哭得很伤心了,就可以考虑停手了。停手后,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一定要让他自己说:“我错了,因为……(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今后我一定改。”
说一遍才走心,才知道为什么挨打。认错,才有改的可能。如果糊里糊涂地打了和挨打了,没认识到错误,就白打了。
3,三明治第三层:表达爱
第一层和第三层的爱是不能缺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确认他挨打不是因为被抛弃,不是因为怨恨,而是因为父母爱他。我一般说:爸爸打你,我也很心疼。你知道吗,我是多么爱你,我担心你在同样的问题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我必须帮助你摆脱他…………最后一定要张开自己的双臂,和孩子来一个拥抱。根据情况,可以抱着他,直到他平静下来。最后,如果他的错误伤害了别人,让他去和受伤害的人道歉,恢复关系。再最后,这件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在今后的日子老提。
如果再犯,可以再打。这是规矩。不过按我的经验,关于顶撞父母的问题,小时候,打一次,能管半年一年的。后来越来越大,思维能力越来越强,基本上1年、2年打不上一次。现在6岁了,按照三明治法,好像也就打了3、4次。知道三明治前,撒气打过2次。现在想来,真是糊涂,缺少智慧。
不过6岁以后,打的次数应该减少。不过听从父母以前没有训练过,还是要特意训练一下的。到了12岁,基本上不能打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控制力越来越小,影响力越来越大。
打孩子这件事比较敏感。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也许有人不同意,交流吧。
 
最后编辑: 2013-04-13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每个孩子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说绝对的早或晚。但人又都一样,我们的脏器都在不同的时间进行新陈代谢。所以,一定时间之前睡觉,对身体健康会有帮助。这也是我们希望孩子早睡的原因。
至于孩子的睡觉时间,我建议和孩子商量好一个时间,双方认可的时间。认可的过程很重要,实际上就是双方在形成约定。然后就坚定的执行。
也许刚开始,孩子会觉得很不适应。这时候,家长的耐心一定要准备好。接纳孩子的情绪。他说我不想这么早睡,你就说:真是,这么早睡会少很多玩的时间啊。少说“但是”。就这么顺着他的情绪,实际上是对他这个人的尊重和理解,他的情绪才会平稳,利于解决问题。如果他哭,我们就安静地在旁边陪他哭。
但无论如何,睡觉的时间是不能改变的。这是树立规范权威的过程。没有孩子天生愿意被规范,但经过几个回合,发现规范的力量大过他的时候,他会知道尊重规范。总之,用规矩解决问题,而不是大人的情绪解决问题。温和而坚定,是两要素。
另外还有很多技巧,比如睡前读书,听音乐安静情绪啥的。这都根据孩子的特点决定,原则我认为就是睡前安静他们的情绪,为睡觉做好准备。
个人之见,希望有帮助。

以前我总是想的晚上等孩子睡觉了,干点自己的事情。所以每天9天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很心急,想让他快点睡着。孩子偏偏不配合,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肯睡,为此没少骂他。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每天自己也9点睡觉,这样就不急着哄他,反正我自己睡自己,他不肯睡就随他去。有时候我自己先睡着了,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着的。至于自己的事情嘛,早上6点起来干,也不耽误。而且如此一段时间之后,真的发现身体好像比以前好了一些,看来早睡早起还是不错的。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真棒啊:wdb6:

以前我总是想的晚上等孩子睡觉了,干点自己的事情。所以每天9天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很心急,想让他快点睡着。孩子偏偏不配合,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肯睡,为此没少骂他。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每天自己也9点睡觉,这样就不急着哄他,反正我自己睡自己,他不肯睡就随他去。有时候我自己先睡着了,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着的。至于自己的事情嘛,早上6点起来干,也不耽误。而且如此一段时间之后,真的发现身体好像比以前好了一些,看来早睡早起还是不错的。
 

小雷音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以前我总是想的晚上等孩子睡觉了,干点自己的事情。所以每天9天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很心急,想让他快点睡着。孩子偏偏不配合,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肯睡,为此没少骂他。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每天自己也9点睡觉,这样就不急着哄他,反正我自己睡自己,他不肯睡就随他去。有时候我自己先睡着了,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着的。至于自己的事情嘛,早上6点起来干,也不耽误。而且如此一段时间之后,真的发现身体好像比以前好了一些,看来早睡早起还是不错的。
发现你居然晚上要睡九个小时,厉害!可是这对我来说行不通,因为我儿子也就睡九个小时,这样我起来他也起来了。所以我一般也就睡六七个小时。
 

小雷音

Guest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打屁股有学问。
第一:端正心态。
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还是发泄自己的怒气。如果是前者,打会有分寸有智慧,如果是后者,就是虐待。

第二:打哪?
屁股。屁股肉厚,打不坏。而且我看到过有专家说,人的屁股有一根神经可以通到大脑,利于小孩记住教训。只有打屁股才安全有效。

第三:不能用手打。
手是用来表达爱的。不能让今后孩子看到家长伸手就害怕。打孩子该用杖。圣经说: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中国传统里也有家法。都是用杖责罚。我在家用小木铲。打的不会太重,孩子不会受伤,但很疼,记得住。

第四:明确什么行为该打。
我个人认为:只有故意违背父母之命、悖逆、违抗,对父母的命令充满了苦毒和不满,甚至怨恨,才打。因为在孩子能力有限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指令一定是为了孩子好。
举两个例子:
今天中午在一家餐馆吃饭。一个孩子跑出饭馆,爸爸后边叫:站住、站住。孩子根本不听,还在跑。谁会认为自己的孩子这样可以接受?谁能保证孩子出门的一刹那是安全的?
另一个例子:
美国的事情。父亲带着孩子去打猎。突然,父亲平静地跟儿子说:儿子,别动。儿子立刻停住了。然后,父亲用枪打死了一条正准备攻击儿子的蛇。
父母对孩子的命令,大多是对孩子的保护。如果父母任由孩子不听从自己,出了意外,可没有返程车票的。所以,在父母权威被孩子恶意挑战的时候,要打。此后,家长才有机会训练孩子:有礼貌,负责任等等。有了听从父母的基础,其他问题,才有可能商量讨论。
另外,美国人教育不打孩子实际上是片面的。我一个朋友,在老美的机构工作。他们说孩子一定要打的。只是美国的法律规定不能打(具体怎么规定,我也不知道),所以他们都在家里偷偷打。但同样是打孩子,里面有智慧,不是胡大。这需要家长注意。

第五:三明治打法。(前提:早就约好,在何种情况下会打屁股。形成约定、规矩。)
1,三明治第一层:表达爱。
平静心情,明确:是为了纠正孩子,还是为了撒气?如果是后者,就先不要打。然后把孩子带到没有人的房间(给孩子留面子),很诚恳地说:我爱你,看到你刚才那个样子(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我很担忧,担心今后你会在这个问题上(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摔大跟头。所以,按照我们的约定,我必须要执行打屁股的管教。目的是帮助你战胜那个问题(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括号里的内容非常重要,要让孩子知道他为什么挨打。这关系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工作。
2,三明治第二层:用杖打
曾看到过说:对不同问题,可以提前约定打几下。比如:说谎X下,顶撞Y下等。也有说:打到孩子认错为止。因为开始打的那几下,顽固的孩子会顶撞,甚至还手,诅咒。如果这时候停手,其实没有达到效果。一定要打到孩子说:我错了。我个人的经验,很难准确摸索到那个度,但可以感觉到孩子是否真心地哭。如果他哭得很伤心了,就可以考虑停手了。停手后,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错在哪。一定要让他自己说:“我错了,因为……(比如不听从父母、说谎、偷东西)。今后我一定改。”
说一遍才走心,才知道为什么挨打。认错,才有改的可能。如果糊里糊涂地打了和挨打了,没认识到错误,就白打了。
3,三明治第三层:表达爱
第一层和第三层的爱是不能缺少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才能确认他挨打不是因为被抛弃,不是因为怨恨,而是因为父母爱他。我一般说:爸爸打你,我也很心疼。你知道吗,我是多么爱你,我担心你在同样的问题受到更大的伤害。所以,我必须帮助你摆脱他…………最后一定要张开自己的双臂,和孩子来一个拥抱。根据情况,可以抱着他,直到他平静下来。最后,如果他的错误伤害了别人,让他去和受伤害的人道歉,恢复关系。再最后,这件事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在今后的日子老提。
如果再犯,可以再打。这是规矩。不过按我的经验,关于顶撞父母的问题,小时候,打一次,能管半年一年的。后来越来越大,思维能力越来越强,基本上1年、2年打不上一次。现在6岁了,按照三明治法,好像也就打了3、4次。知道三明治前,撒气打过2次。现在想来,真是糊涂,缺少智慧。
不过6岁以后,打的次数应该减少。不过听从父母以前没有训练过,还是要特意训练一下的。到了12岁,基本上不能打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从小到大,对孩子的控制力越来越小,影响力越来越大。
打孩子这件事比较敏感。以上仅是个人观点,也许有人不同意,交流吧。
完全不认同。你之所以能打孩子而不是孩子打你,只不过是因为你比他大个壮些罢了。你认为讲的是道理,实际上讲的还是拳头。赏罚是可以的,但不是暴力解决。
这些个理论都是中国人没经过研究和跟踪试验闭门想出来的所谓技巧。

另外,光打屁股也可以打死人的,这种事情已经发生了。打屁股导致屁股皮下出血,结果孩子睡着后内出血太多而死。
 
回复: 苦恼,怎么教育6岁多的小男孩

以前我总是想的晚上等孩子睡觉了,干点自己的事情。所以每天9天哄孩子睡觉的时候都很心急,想让他快点睡着。孩子偏偏不配合,在床上翻来翻去不肯睡,为此没少骂他。 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每天自己也9点睡觉,这样就不急着哄他,反正我自己睡自己,他不肯睡就随他去。有时候我自己先睡着了,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睡着的。至于自己的事情嘛,早上6点起来干,也不耽误。而且如此一段时间之后,真的发现身体好像比以前好了一些,看来早睡早起还是不错的。
我们也在用同样的方式,往往是黑着灯孩子自己在那里爬来爬去,最后睡着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