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个段子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有很多人想知道,以自已目前的投资回报率,在复利效果下,自己的资产要多少年才能翻一番。这个计算起来很简单。
你用“72”这个固定的数字除以年化收益率就行。
例如你投资一万元,每年的收益率是3.5%(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需要20.6年时间,资金才会增加一倍(72除以3.5),变成两万元。
如果你选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是5%(余额宝),那么只需要14.4年(即72除以5)本金就可以增值一倍,变成两万元。
再假设,如果你选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有12%(人人聚财),那么仅需要6年(即72除以12)本金就可以翻倍,变成两万元。
这个就是“七二法则”。
有很多人想知道,72这个数字是怎么得出的,这是根据复利公式1*(1+i%)的n次=2推导出来的。
算了,大家不要记公式了,记72这个数字就行了。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远学大唐 近学东莞
一、
最近,一位叫刘信达的“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诗人”写了几首诗表扬大大。据说看完之后,全国痰盂都畅销了。
欣赏网传的几首:
兰考幸比天,焦桐浩如海,民众感涕零,主席往复来。——《兰考人民致谢习**》    
遥想毛泽东,马背打江山,奈何百业废,万事启动难。幸而习**,不畏千般难,欣然受大任,复兴梦予圆。世界多复杂,外交力化险,恳请吾主席,劳逸相与间。——《习**辛苦了》  
然后还有这一首:    
国母彭**,美轮复美奂。平素喜低调,公益始代言。为图外交计,偶尔露芳颜。黑黑米歇尔,百变亦黯然。——《国母彭**赞》。
大家纷纷抱着痰盂,一边吐一边骂:这货太恶心了,怎么只会拍马屁!    
我要说句公道话,这个批评不对。    
千万不要低估我们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和包容性。表扬大大就一定恶心吗,拍马屁就一定下三滥吗?   
不一定。写法不一样,逼格差距大。   
二、  
大约1300年前,有一个诗人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写作计划,打算写诗歌颂一个很大的大大——曹操。   
他的任务是,要用短短几句话,歌颂曹大大的武略文韬。要知道,曹大大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成绩单是多方面的,而且争议也是挺大的。短短几句话,既要表扬到位,又让人无可非议,那是有难度的。   
但是我们的诗人做到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这个诗人叫做张说。当时的网民不但不说他恶心,反而给他一个江湖诨号“燕许大手笔”,意思是“燕国公的笔杆子真是粗”!   
张说同志之后,又有一个诗人,要歌颂另一个很大的大大——李世民。   
他的写作计划同样很有挑战性:歌颂李世民大大南征北讨,随高祖开邦立国,功劳盖世,风范长存。   
这个诗人在李大大的昭陵深入采风调研,用心写作,最后交出了他的作品: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这个诗人叫做杜甫。上千年来几乎没有人说这首诗恶心,反而一提他老人家的排律,都翘大拇指:“牛叉!”   
所以,表扬大大,真的可以不恶心的。   
三、  
或有人说,这些例子没有代表性,因为他们表扬的都是大大实实在在的功业。要是领导开个小会你都表扬,肯定恶心!   
我要说,不见得。   
就在同时代,又有一个诗人,启动了一个写作任务:歌颂朝廷早朝议事的盛况,相当于《热烈庆祝**届**大会圆满胜利召开》。   
相当让人头疼的题目,不是吗?朝廷天天都早朝,你歌颂个什么劲?看上去这首诗似乎想不恶心都难。如果我接到这样的题目,我都要哭。   
但是这位诗人居然完成了!他微笑着,向上级交出了他的作业: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气象何等雍容,格调何等高贵,用语何等堂皇,造句何等伟丽!   
这个诗人,叫做王维。你说他恶心试试?全大唐的维粉要活活拍死你。   
四、  
最后,歌颂第一夫人,就一定恶心吗?六神磊磊同样要告诉你,当然不!   
曾经又有一个诗人,接到了大大亲自交办的紧急写作任务:歌颂第一夫人的美丽。   
接到这个十万火急的任务时,据说这个诗人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怎么看都不像能正常写作的样子。   
上司急得跳脚:丫快起来!你这首诗是今晚上大唐文艺晚会的重头节目,主持人都已经报幕了,大唐歌舞乐团团长李龟年先生正等着你的词儿谱曲演出呢!再不写出来老子和你拼了……   
“no problem!”我们的诗人摇摇晃晃站了起来,三步一跌,挥毫泼墨,交出了作业: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人写完,扔了笔,潇洒一挥手:“送上去,让李龟年好好给老子谱一谱!”   
大家想必知道了,这个诗人叫做李白,他表扬的夫人就是杨贵妃。这首诗被谱成流行歌曲,玄宗大大听了之后大为倾倒,摸出笛子甘心当伴奏。你敢说它恶心?小心玄宗大大亲自劈了你。   
五、  
所以,刘信达的诗让大家觉得恶心,不能简单地说是因为拍马屁,没风骨。   
要说风骨,王维同志、杜甫同志、李白同志那几首诗都是纯纯的马屁文章,都没有风骨。但和刘信达同志不一样的是,他们有气质,有格调,有文化。   
我们犯不上追问“刘信达们的风骨哪去了”,因为风骨一直是奢侈品。   
让我们伙呆的是,我们的文化的气质哪里去了,格调哪里去了,血脉传承到哪里去了,以至于连拍马屁的诗都写不好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产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样伟大的作文,那也罢了,本来咱也没多指望这个。   
但是我们居然也诞生不出“万国衣冠拜冕旒”“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虽然不伟大,但是至少有逼格的东西。我们的诗人们绞尽脑汁,只憋出来“黑黑米歇尔,百变亦黯然”“快来坟前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这样赤筋露体的东西。   
不禁让我想起《鹿鼎记》里,韦小宝对他老娘韦春芳的感叹:“小调唱来唱去总是那么几支”“不是‘相思五更调’,就是‘一根紫竹直苗苗’,再不然就是‘一把扇子七寸长,一人扇风二人凉’,总不肯多学几支。”“做婊子也不用心”。   
刘信达筒子们,远学大唐,近学东莞,你们用心一点好么。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民权报》。由戴天仇(季陶)、牛辟生,何海鸣等人担任主笔。这份报纸在当时的上海颇有名气。因为言辞激烈、报头横立,《民权报》与《中华民报》、《民国新闻》一起被称为“横三民”。言辞有多激烈?该报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报馆不封门,不是好报馆;主笔不入狱,不是好主笔”。例如,1912年5月20日,戴天仇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三人是何来头?熊希龄是财政总长,唐绍仪是国务总理,袁世凯是临时大总统,章太炎是社会名流。
由于其鲜明、泼辣的风格,《民权报》深受读者喜欢,其发行量也迅速上升,创刊仅一月就发行了12000多份。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在 《<读者>经典珍藏书系》散文卷里,你将看不到余秋雨、王蒙、贾平凹等一干职业文人的名字,真正发自心灵的作家扑面而来:许地山、丰子恺、沈 从文、梁实秋、余光中、张爱玲、胡兰成、林海音、张晓风、林清玄、蒋勋、杨绛、汪曾祺、孙犁、顾城、王鼎钧、宗璞、史铁生、刘亮程、苇岸、李娟,还有韩 寒……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看历史
#蒋经国另类用人术#用“天威难测”来形容蒋经国的用人牌理,可说是一针见血。从他开始接掌政权以来,他所采取的用人哲学往往出人意料,其中就包括观察别人的妻子。据台湾东森新闻披露,有台湾政治人物曾说:“蒋经国告诉他,用人时要先看他的老婆!如果太太不象样的话,先生也没办法把事情做好”。
这其实就是蒋家传统,发明权还在老蒋手中。按蒋总裁总结的,军统及后缀奉为圭臬的”蒋介石定律“:“先生是匪谍的,太太不一定是匪谍;太太是匪谍的,先生一定是匪谍!”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1. 翻译 If you do not leave me, we will die together.
四级水平: 如不滚开,我和你同归于尽。
六级水平: 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八级水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专家水平: 天地合,才敢与君绝。
北京水平: 你丫要他妈不滚,我就跟你丫死磕。
上海水平: 要西一道西!
2. 上海在开亚信。何谓亚信?
亚信的意思稍高于微信,
低于全信,
逊于诚信。
国与国之间,不能微信,不能全信,亦不能失信,所以亚信也。
且信且怀疑。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在 《<读者>经典珍藏书系》散文卷里,你将看不到余秋雨、王蒙、贾平凹等一干职业文人的名字,真正发自心灵的作家扑面而来:许地山、丰子恺、沈 从文、梁实秋、余光中、张爱玲、胡兰成、林海音、张晓风、林清玄、蒋勋、杨绛、汪曾祺、孙犁、顾城、王鼎钧、宗璞、史铁生、刘亮程、苇岸、李娟,还有韩 寒……
好。
 

三月樱花开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远学大唐 近学东莞
一、
最近,一位叫刘信达的“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诗人”写了几首诗表扬大大。据说看完之后,全国痰盂都畅销了。
欣赏网传的几首:
兰考幸比天,焦桐浩如海,民众感涕零,主席往复来。——《兰考人民致谢习**》    
遥想毛泽东,马背打江山,奈何百业废,万事启动难。幸而习**,不畏千般难,欣然受大任,复兴梦予圆。世界多复杂,外交力化险,恳请吾主席,劳逸相与间。——《习**辛苦了》  
然后还有这一首:    
国母彭**,美轮复美奂。平素喜低调,公益始代言。为图外交计,偶尔露芳颜。黑黑米歇尔,百变亦黯然。——《国母彭**赞》。
大家纷纷抱着痰盂,一边吐一边骂:这货太恶心了,怎么只会拍马屁!    
我要说句公道话,这个批评不对。    
千万不要低估我们诗歌题材的丰富性和包容性。表扬大大就一定恶心吗,拍马屁就一定下三滥吗?   
不一定。写法不一样,逼格差距大。   
二、  
大约1300年前,有一个诗人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写作计划,打算写诗歌颂一个很大的大大——曹操。   
他的任务是,要用短短几句话,歌颂曹大大的武略文韬。要知道,曹大大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成绩单是多方面的,而且争议也是挺大的。短短几句话,既要表扬到位,又让人无可非议,那是有难度的。   
但是我们的诗人做到了: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这个诗人叫做张说。当时的网民不但不说他恶心,反而给他一个江湖诨号“燕许大手笔”,意思是“燕国公的笔杆子真是粗”!   
张说同志之后,又有一个诗人,要歌颂另一个很大的大大——李世民。   
他的写作计划同样很有挑战性:歌颂李世民大大南征北讨,随高祖开邦立国,功劳盖世,风范长存。   
这个诗人在李大大的昭陵深入采风调研,用心写作,最后交出了他的作品:   
“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  
“翼亮贞文德,丕承戢武威。圣图天广大,宗祀日光辉。”    
这个诗人叫做杜甫。上千年来几乎没有人说这首诗恶心,反而一提他老人家的排律,都翘大拇指:“牛叉!”   
所以,表扬大大,真的可以不恶心的。   
三、  
或有人说,这些例子没有代表性,因为他们表扬的都是大大实实在在的功业。要是领导开个小会你都表扬,肯定恶心!   
我要说,不见得。   
就在同时代,又有一个诗人,启动了一个写作任务:歌颂朝廷早朝议事的盛况,相当于《热烈庆祝**届**大会圆满胜利召开》。   
相当让人头疼的题目,不是吗?朝廷天天都早朝,你歌颂个什么劲?看上去这首诗似乎想不恶心都难。如果我接到这样的题目,我都要哭。   
但是这位诗人居然完成了!他微笑着,向上级交出了他的作业: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气象何等雍容,格调何等高贵,用语何等堂皇,造句何等伟丽!   
这个诗人,叫做王维。你说他恶心试试?全大唐的维粉要活活拍死你。   
四、  
最后,歌颂第一夫人,就一定恶心吗?六神磊磊同样要告诉你,当然不!   
曾经又有一个诗人,接到了大大亲自交办的紧急写作任务:歌颂第一夫人的美丽。   
接到这个十万火急的任务时,据说这个诗人已经喝得醉醺醺的了,怎么看都不像能正常写作的样子。   
上司急得跳脚:丫快起来!你这首诗是今晚上大唐文艺晚会的重头节目,主持人都已经报幕了,大唐歌舞乐团团长李龟年先生正等着你的词儿谱曲演出呢!再不写出来老子和你拼了……   
“no problem!”我们的诗人摇摇晃晃站了起来,三步一跌,挥毫泼墨,交出了作业: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诗人写完,扔了笔,潇洒一挥手:“送上去,让李龟年好好给老子谱一谱!”   
大家想必知道了,这个诗人叫做李白,他表扬的夫人就是杨贵妃。这首诗被谱成流行歌曲,玄宗大大听了之后大为倾倒,摸出笛子甘心当伴奏。你敢说它恶心?小心玄宗大大亲自劈了你。   
五、  
所以,刘信达的诗让大家觉得恶心,不能简单地说是因为拍马屁,没风骨。   
要说风骨,王维同志、杜甫同志、李白同志那几首诗都是纯纯的马屁文章,都没有风骨。但和刘信达同志不一样的是,他们有气质,有格调,有文化。   
我们犯不上追问“刘信达们的风骨哪去了”,因为风骨一直是奢侈品。   
让我们伙呆的是,我们的文化的气质哪里去了,格调哪里去了,血脉传承到哪里去了,以至于连拍马屁的诗都写不好了?   
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产生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纵使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样伟大的作文,那也罢了,本来咱也没多指望这个。   
但是我们居然也诞生不出“万国衣冠拜冕旒”“云想衣裳花想容”这样虽然不伟大,但是至少有逼格的东西。我们的诗人们绞尽脑汁,只憋出来“黑黑米歇尔,百变亦黯然”“快来坟前安屏幕,看奥运,共欢呼”这样赤筋露体的东西。   
不禁让我想起《鹿鼎记》里,韦小宝对他老娘韦春芳的感叹:“小调唱来唱去总是那么几支”“不是‘相思五更调’,就是‘一根紫竹直苗苗’,再不然就是‘一把扇子七寸长,一人扇风二人凉’,总不肯多学几支。”“做婊子也不用心”。   
刘信达筒子们,远学大唐,近学东莞,你们用心一点好么。
好玩~
 

大雅

小樓一夜聽春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硅谷的主要城市,都有一个大华超市。这是一家连锁中国超市,超市周边通常有一圈中餐馆。看到红色的Ranch 99标志,就意味着来到了华人主要聚集地。走进硅谷的大华超市和周边餐馆,如果看到穿T恤、戴眼镜的中国年轻人,那十有八九就是各大科技公司的程序员和工程师。他们也代表着这个全球创新圣地硅谷的中国力量。(程序员与工程师的工作存在差别,本文泛指在硅谷的中国科技精英。)
硅谷具体有多少中国码农,谁也说不清。但在各大主要科技公司中,中国程序员都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谷歌、苹果、思科这样的老牌巨头, 还是Twitter、Facebook和Pinterest这样的新生力量,中国员工的身影都无处不在。他们也是各大科技公司中最主要的外籍员工之一,部 分公司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

虽然人数不断增长,中国码农的生活圈子其实并不大。如果在硅谷参加中国码农的聚会,即便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彼此聊上两句,也会发现双方可能早在 Facebook和Linkedin互相关注,或者至少有数位共同好友。再聊上两句,或许彼此会发现居然还是校友,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经历。

加州湾区历来都是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但老移民的通用语言都是粤语。而以中国码农为代表的新移民,则更多来自大陆其他地区。能够来到硅谷的中国码农, 几乎都是最为精英的计算机人才。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大同小异:在中国的一流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美国各大名校就读硕士或者博士,毕业来到硅谷的科技公司工作, 从此就留在了这里。

谈到国内的大学,他们可能来自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武大、北邮等知名院校;谈到美国的大学,他们可能毕业于斯坦福、伯克利、卡内基·梅隆、南加 州大学等一流学府。这些毕业于中国顶级高校的计算机精英们,和全球的科技精英一样,都集聚到硅谷的科技公司,为科技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在美国生活多年之后,中国码农们拿到了绿卡,而后又熬到了入籍的年头。但无论是什么国籍,他们都代表着硅谷的中国科技人才。诸多已经成功的华人科技精英,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着下一代的硅谷中国科技人。

精英前辈

就时间而言,硅谷出现大量中国计算机精英的身影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此之前,硅谷的科技公司几乎见不到多少中国人的身影;但随着中国大陆的逐 渐开放,越来越多的精英学子来到美国求学。学成之后的他们,并没有回到国内,而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来到硅谷,在英特尔、思科等老牌科技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 生涯。

在这一批中国计算机精英中,涌现出了诸多在硅谷留下烙印的杰出人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他们有的硅谷创业,成就了中国人在硅谷的一段传奇;有 的回国创业,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有的继续奋斗,成为了科技巨头中的顶级华人高管。不管选择哪条道路,这批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程序员,都是 中国互联网及科技史上最传奇的一代人。

在那一代的硅谷华人创业者中,邓峰、谢青等人无疑是最为成功的。邓峰和谢青等人创办的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在2001年美国科技低潮期 成功上市,又在2004年作价40亿美元被网络设备巨头Juniper收购。这个金额目前仍然是硅谷华人创业公司的一个记录。在被Juniper收购之 后,拿到巨额资金的邓峰开始了投资人生涯,创办了北极光风投。北极光的投资项目包括红孩子、展讯科技、百合网、珠海炬力等公司。而谢青则早早另起炉灶,创 办了自己的网络安全设备公司飞塔(Fortinet),并在2009年成功上市。目前飞塔的市值接近40亿美元。

选择回国创业的人则奠定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石。李彦宏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的硅谷回国创业者。1999年,李彦宏在妻子的鼓励下,告别了硅谷搜索公 司InfoSeek的工程师职位,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如今的百度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市值高达540亿美元,李彦宏也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

而选择在科技巨头公司工作的那一代中国科技精英,他们当中的最杰出代表莫过于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先后效力于IBM、雅虎和微软的陆奇也是美国 科技巨头公司中职位最高的中国大陆人。同样曾在科技巨头公司中担任要职的还有如今新浪联席总裁许良杰,他曾是eBay和思科的首位华人全球副总裁,被美国 前副总统戈尔誉为“硅谷华人的骄傲”。

印度三哥

在此之后,中国工程师与程序员在硅谷似乎出现了一个力量断层。虽然每年都有中国人源源不断涌入硅谷,但却再也没有中国人在硅谷重要科技公司担任高层职位。大量的中国科技精英在科技巨头公司似乎遇到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始终卡在中层到高层的晋升道路上。

虽然印度人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印度人更喜欢聚居。在Sunnyvale、Cupertino等印度人聚集的地区,走进小区就可以闻到一股标 志性的咖喱味。虽然印度裔占硅谷总人口的比例只有6%,但却有15%的硅谷科技公司是印度人创办。而被中国人戏称为“三哥”的印度软件工程师也成为中国科 技精英绕不过去的话题。

在硅谷,中国和印度是科技公司最主要的外籍员工来源地。在中国人的晋升之路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印度人却似乎在硅谷发展的顺风顺水。伯克利大学 2012年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硅谷科技公司都有一位印度裔高管和技术主管。安卓与Chrome联合主管桑达·皮猜(Sundar Pichai)是目前谷歌最有实权的高管,谷歌的发布会最常听到的就是印度特色的英语发音。即便不在硅谷的微软也选择了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作为新任CEO。

对于强势崛起的印度同事们,硅谷的中国程序员们更多是抱着一种复杂的态度。当中国人聚会的时候,他们也会开始吐槽印度工程师的各种不良职场行为。“爱向上头抢功,在办公室拉帮结派,压制中国员工”,这些是典型的印度三哥特征。

谈到中国与印度程序员的差别时,一位在硅谷呆了十多年的中国程序员直接地说,印度人拉帮结派是出名的了,往好了说这是团结;他们习惯于拱出一个人担 任主管,然后会罩着团队里的所有印度人,还会招募大量的印度同胞,阻碍中国人的发展;而中国人或许习惯各自为战,缺乏印度人那样的集团作战。

对于这种说法,印度程序员则另有话说。曾经效力谷歌的印度裔软件程序员马尼什・阿罗拉(Maneesh Arora)对新浪科技表示,越来越多的印度裔员工在硅谷科技公司担任要职,这或许是因为印度人更善于交际,也更有语言优势。英特尔的印度裔公关妮莎·迪 奥(Nisha Deo)则认为,在英特尔内部关系中,印度裔员工和中国裔员工没有什么不同。

健康无聊

常规意义上的硅谷包括了从旧金山南下到圣何塞,这1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硅谷的北面是旧金山湾,南面则是蜿蜒的山脉。 这个狭长地带包括了San Mateo、Menlo Park、Palo Alto、Mountain View、Sunnyvale、Cuputino、Santa Clara、San Jose。旧金山和这些小城市几乎聚集了所有的科技公司,也吸引了硅谷所有的中国程序员和工程师们。

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公司与家,奔波在硅谷的几条主要交通干道101、280、237和880上。虽然并不需要早晚打卡上班,但每天早班上下班高峰期 的时候,101和237这样主要干道的拥堵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京的四环路。最为拥堵的上班高峰路段莫过于101高速通往谷歌总部的出口,而在下班的时刻,从 Mountain View到圣何塞机场原本20分钟的路程甚至会赌上一个多小时。中国码农把这样的上下班戏称为“Fight 101”。

与国内大城市生活相比,生活在硅谷无疑有着诸多吸引力。虽然硅谷PM 2.5指数常年在20-40之间徘徊,属于美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但与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的雾霾天相比,这里几乎每天都是阳光灿烂和蓝天 白云。生活在日晒强烈的硅谷,墨镜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每年的4月到10月,硅谷几乎很少下雨,远处的山坡几乎是枯黄一片,只有到了冬天的雨季才会绿草油 油,呈现出Windows XP经典桌面的景象。

华人聚集的加州湾区,和纽约与洛杉矶一道是美国中餐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围绕着中国超市开设的诸多中餐馆,也是中国程序员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每当 夕阳西下时分,成家的程序员们会赶回家中,而单身的码农们则会约在中餐馆相聚。每新开一家中餐馆,几乎都会在中国码农的生活圈内传来。因为晚上的硅谷,除 了Palo Alto的斯坦福大学附近,几乎没有什么休闲娱乐,除了看电影似乎就只能健身房锻炼了。

在忙碌了一周之后,中国码农们通常会在周末选择相约郊游。开车或往北开到葡萄酒产地Napa,或往南行驶至海景小镇Carmel,或往东奔至优胜美 地国家公园,或往西到1号公路眺望太平洋。走进大自然,爬爬山看看海聊聊天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他们通常会自嘲“国外生活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则是又脏 又乱又逍遥”。

买房成家

要在硅谷成家立业,中国程序员们也要面对这里的烦恼。硅谷的生活水平也是美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住房成本。如今在硅谷,一套一室一厅的较新公寓 月租金已经在2000美元-2500美元,而房价则在40-50万美元不等。拥有诸多科技公司的Palo Alto和Mountain View也成为了湾区房价最高的城市。这里的独栋房屋售价基本都在200万美元以上。

但相对于北京和上海,在硅谷买房虽然价格也高,但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买不起独栋房屋,也可以住公寓;买不起南湾房子,也可以选择半小时车程外的 东湾地区。一套公寓或者一栋房子,对硅谷的程序员来说,也只是几年的收入。程序员在硅谷大科技公司的起步年薪约在8万左右。工作两三年后,包括奖金与分红 的年薪通常会达到20万美元左右。

不过硅谷最神奇之处就是这里的造富神话。如果眼光好水平高,加入前景看好的创业公司,遇到公司被收购或者上市,或许就成为了百万富翁。硅谷的买房梦 想就可以瞬间实现。Facebook和Twitter的上市,也给里面的诸多中国员工带来了丰厚的股权财富。2009年之前加入Twitter的员工,所 持的股份如今都价值百万美元。

相对于买房,找对象的问题则令中国程序员们更加头疼。因为在硅谷,大部分的中国男人都会找中国女孩结婚。在科技精英汇聚的硅谷,男女中国工程师比例 严重失调,呈现出一派“狼多肉少”的局面。更加烦恼的是,很多中国程序员的生活圈子较小,接触的异性同胞数量也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两颗红豆这样的相亲 网站,非诚勿扰这样的活动在硅谷受到中国单身码农的广泛欢迎。

回国乡愁

虽然已经出国多年,但乡愁仍然是中国程序员们挥之不去的情节。相隔万里太平洋,每年的假期又有限,回国对中国程序员来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几乎 每个要回国休假的人都会受到周围中国好友的羡慕。苹果等一些与中国业务密切的公司,相关岗位的中国程序员会经常回国出差,更是令周边的好友羡慕不已。

美食是中国程序员们最常见的思乡情结。他们会一集集的在网络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次次刺激自己的味蕾,然后在周边寻找可能的中国餐馆。即便硅谷 是美国中餐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但也不可能为来自中国各地的程序员提供完整的家乡味道。思念家乡特色食物的他们,甚至会自己动手来学做各种风味小吃。

国内上映的影视大片,他们会通过视频网站来及时收看,为相聚时的闲聊提供话资。偶尔有一两部中国电影在旧金山和Cupertino的AMC影院上 映,总会吸引大量得知消息的中国程序员们。陈奕迅、五月天、曲婉婷等中国歌星来硅谷开演唱会,更是会令硅谷的中国人兴奋异常。记得去年11月陈奕迅在旧金 山和圣何塞的演唱会,吸引了几乎所有硅谷中国人的关注,当天晚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一的陈奕迅演唱会刷屏。

漂泊在国外的中国程序员,也同样关心着国内的各种新闻。以前他们通过论坛了解中国的动态,而现在则通过微博来获知新闻。国内发生灾难,他们也会难过 心酸。国内的腐败案件,他们也会愤慨激动。但相对于国内的网友,这些人在硅谷的中国程序员通常心态更加平和,微博言论也更加理性,极少出现偏激谩骂的语 言。

创业选择

硅谷是创业和创新的圣地。和所有这里的科技精英一样,中国程序员的心里也有着创业梦想。但相对于美国本地的人才,中国科技精英还有更为现实的问题 ——签证和绿卡。那张薄薄的卡片,也是很多硅谷中国人的最大烦恼。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绿卡,可以自由创业或者回国,成为他们最为渴望的现实目标。

回国创业是一个共同的话题。相对于十多年前,如今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之差已经大幅缩小。对中国程序员来说,相对于在硅谷创业的天花板,回到中国创 业更容易获得风投支持,也更容易打开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他们原本的家园。在2010年的一份调查中,就有近八成的硅谷中国留学生考虑回国创 业,而他们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到45岁之间。

在很多立志创业的中国程序员来看,创业的机遇比绿卡更为重要。一位Facebook的中国员工对新浪科技表示,在Facebook发展没有太大的空 间,自己一直都有回国创业的想法,但也在一直进行各种权衡。在硅谷生活很安逸,家庭也很幸福,而回国创业就要面临各种变化。“但有好的机会,自己肯定还是 想回国发展的。”

但为了未来选择和家庭考虑,也有不少中国程序员都会等到获得绿卡(永久居民卡),才会考虑跳槽或者创业等选择。如果是常规的美国硕士毕业来到硅谷工 作,走EB2渠道申请绿卡,按照目前的排期也需要等待4-5年。而且回国创业或许还会面临家庭的阻力。给孩子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促使他们继续留在美 国的重要考虑因素。

而另一位在苹果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则完全没有回国的打算。“在美国已经好些年,回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虽然我也在等待绿卡,但拿到了也没有打算回国,我有老婆孩子,要为他们打算。未来?我希望在苹果做到总监级别。苹果不是谷歌,印度人在这里没有拉帮结派的资本。”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