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2月24日悉尼先锋报网引述维基解密19日电文,题为:谁泄露1500名中共间谍名单。
加拿大安全及情报局总监法登(Richard Fadden,音译) 于2010年6月通过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公开指控中共在加拿大有1500名间谍。他还以情报局长这么一个身份说,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一些市级官员还有至少?个省的政府厅长受到中共的渗透控制。
法登(Richard Fadden)公开警告表示,一些加国政客因为私人关系受到外国政府影响。 他的警告引起加国一片哗然。随后被披露的还有,保守党国会议员、外交部部长白德(John Baird)的议会秘书德克特(Bob Dechert)向新华社多伦多分站首席记者施蓉发暧昧电子邮件。部分英文媒体为此大做文章,支持法登的言论,由此引发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法登为什么会如此自信而准确的向全世界公开中共潜加间谍之数目和状况?
据电文披露,一个名叫王云融(Yun Rong Wong,音译),的加拿大华人向加拿大有关部门提供了1500名中共在加拿大的特派人员名单,其中包括大使馆,领事馆,新华社,科技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资企业,孔子学院等负责人的姓名和工作状况。
Wong原籍中国广东,中共党员,曾是中国国内媒体职业人员。自2006年起担任中共喉舌《人民日报》驻温哥华特派员,频繁往来于中国和当地华侨社区之间,并且精熟中共在加的媒体人员情况,此人撰写的文章多次出现在中共党报《人民日报》上。Wong不但熟悉中共住加特派人员的情况,同时也利用职业之便深入当地主流媒体和政府之间。
2009年Wong所在的加拿大新闻单位《全球中国人报》Global Chinese,意译,该新闻文单位收到了数笔来自当地政治团体的“广告费”,随后Wong一改以往的工作态度,联手同伙开始以新闻媒体的名义大肆攻击当地的华人社团,给外界造成华人一团糟的景象。同年12月,一份中共在加拿大活动人员的名单list出现在有关部门的办公桌上。
电文还披露,此list还得到了另外一个当地华人地下新闻工作者丁国(Guo Ding,音译),的协助。
Ding原籍中国上海,中共党员,早期的工作与媒体无关,Ding早于Wong约四年潜入加拿大,曾经借助教会与海外民运来往,经常在媒体发表观点。当中共特别关照民运分子之后,丁与中共领事馆的关系变得极为密切,有“随意进出” 温哥华中共领事馆之衔头。
2008年末,Ding在一次电视评论中为中共的媒体制度叫好,次日被召见“喝茶”,Ding为保住在电视台工作的饭碗,私下保证不再袒护中共的事情,并愿意配合打击本地中共势力之力所能及的事。为了向有关部门表示效忠女王的终诚,Ding将中共官方媒体要在温哥华投资数百万成立中文报纸和杂志社一事做了汇报,并且拒绝了中共要求Ding出任该报社社长一职,从而导致了该报死于胎孕之中。此举于再次“喝茶”时得到了赞许。
为了配合Ding的行动,Wong利用所掌控的《全球中国人报》将Ding描述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公众人物,天下第一上海名嘴。”。Ding也以同样的口吻将Wong成为“海外华社的领军喉舌”等文章提交给中共媒体以此掩盖彼此的默契。
一名前新华社记者张海燕案件随即受到间谍案影响。加拿大总理和内阁的一位前资深分析师张海燕(Haiyan Zhang,音译),因加拿大安全机构怀疑她“对加拿大的忠诚度”,怀疑她为中共从事间谍活动而被解雇,张因此事与加拿大政府打官司,加拿大联邦法院裁定她没有被不公正对待。张海燕败诉,最终失去了重返加拿大联邦公共服务部门岗位的机会。张海燕案是渥太华关注的一系列外国间谍问题中有最新结果的案例。
张海燕曾在联邦政府的枢密院(Privy Council Office,PCO)工作。在张海燕案中,由于担忧枢密院受到中共影响,尽管身陷漫长的法律挑战,政府还是迅速采取了行动,毫不犹豫地解雇了张。
2011年10月,麦可塔维司(Anne Mactavish)法官在张海燕控告政府案裁定中写道:“内部电子邮件交流表明,PCO高级员工不想看到张继续在公共服务部工作。”张海燕出生在中国兰州,1989年至1991年曾为新华社驻开罗记者,1995年移民加拿大,在渥太华住了4年后,于1999年成为加拿大公民。她于2002年成为政府公务员,她在加拿大工业部高级职位工作时通过了“机密”级的安全检查。张海燕于2003年2月被枢密院聘为高级分析员。
正当枢密院PCO准备更新她的忠诚调查到“绝密”级别,即允许她访问更加敏感的材料时,CSIS的调查发现,“有合理理由相信”她在新华社工作时曾是名间谍。 CSIS进一步表示,张与一些中共间谍保持联系。据法院文件显示, CSIS质疑“张对加拿大的忠诚,并建议枢密院秘书拒绝给张绝密许可。”随后,张海燕的“机密”资格也被枢密院取消。再后,因张没有在枢密院工作必须的“机密”资格,她被枢密院解雇。
张海燕向安全情报审查委员会( Security Intelligence Review Committee)投诉,称她没有威胁加拿大的国家安全。2005年,公共劳工关系局同意枢密院PCO辞退张的决定,因为她没有“机密”级别资格,但认为她应获得一份不太敏感的职位。后来,政府为她提供了另选工作,但她申请了3个职位都未被录用。政府始终担心她与新华社的联系。
2006年,联邦政府给张安排了一个不是要害部门的临时工作,但是最后张被告知回家等候另一个新的安全调查。张海燕因为工作得不到解决向联邦法院上诉。当1500名间谍名单出炉之后,张的官司几乎陷入死谭。2011年10月,张海燕的司法审查申请被最终驳回,她被勒令支付政府的法律费用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