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顶两地分居贴。 回多伦多吧,团聚最重要。
故 故里 2,379 2014-01-30 #122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hstar 说: 凡事要看长远,不能光看现在的收入和支出。在这里情况会越来越好,而国内的情况是越来越糟。 点击展开... 铁蛋宝宝 说: 过年了您还在做梦?是您自己希望国内越来越糟吧,这样才能体现您出国的“明智”吧? 点击展开...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看好这里,不看好中国,那么中国也就不会给他回报。这是很显而易见的。 北京范德彪 说: 别忘了清洁空气美好河山社会秩序车位管够 点击展开... 这个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能满足,还没有文化的隔阂。 maylotus 说: 希望混的好的老移民可以理解一下,我们这样讨论加拿大,不是为了贬低加拿大,而是让后来者对未来生活有更充足的预期。 点击展开... 是啊,了解充足的信息很重要。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彼此的损失。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hstar 说: 凡事要看长远,不能光看现在的收入和支出。在这里情况会越来越好,而国内的情况是越来越糟。 点击展开... 铁蛋宝宝 说: 过年了您还在做梦?是您自己希望国内越来越糟吧,这样才能体现您出国的“明智”吧? 点击展开... 每个人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他看好这里,不看好中国,那么中国也就不会给他回报。这是很显而易见的。 北京范德彪 说: 别忘了清洁空气美好河山社会秩序车位管够 点击展开... 这个在中国的很多地区都能满足,还没有文化的隔阂。 maylotus 说: 希望混的好的老移民可以理解一下,我们这样讨论加拿大,不是为了贬低加拿大,而是让后来者对未来生活有更充足的预期。 点击展开... 是啊,了解充足的信息很重要。信息不对称会造成彼此的损失。
Feat 看问题就像拼魔方,只看一个面不行,照顾六个面才成。 6,908 2014-01-30 #124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NM的马甲 说: Feat哥还有节余,原来是稳拿土豪级的! 点击展开... 多亏每年辛辛苦苦最后还有点儿节余,才不至于让我精神崩溃。但生活仍然比出国前降低不知道多少个层次。很多人还很满意,应该是出国前在中国就是很低的生活水平。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NM的马甲 说: Feat哥还有节余,原来是稳拿土豪级的! 点击展开... 多亏每年辛辛苦苦最后还有点儿节余,才不至于让我精神崩溃。但生活仍然比出国前降低不知道多少个层次。很多人还很满意,应该是出国前在中国就是很低的生活水平。
Tercel 西门吹雪 3,690 2014-01-30 #125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说得太对了! 这边的服务其实就是抢钱,活儿还做得忒糙。 maylotus 说: 我想楼主并非没有预计到差距和困难,但确实还是预计不足,揣着一份不少人羡慕的offer来到加拿大,原想着虽没有国内那么轻松愉快,但也不至于那么艰难,但一年到头来竟然没有一分剩余,确实难免让人心慌。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知道加拿大工作不好找,我了解到加拿大物价肯定更高,但确实没有想到一份decent的收入是这么的难,而物价是这么高。比如我听说加拿大的水果蔬菜都不贵,但来了以后发现以往网友贴的只是flyer上的特价,很多正价的商品其实是国内的六倍;我听说汽油跟国内差不多,但不知道保险这么贵,换两个刹车泵竟要500加币;我以为国内的房子换一套加拿大的房子就可以解决住的问题,来了才知道地税保险水电暖费跟租房差不多了;我听说牛奶金可以养活一个孩子,来了才发现远远不足够,daycare竟然要花上新移民的一份parttime工资;。。。。 点击展开...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说得太对了! 这边的服务其实就是抢钱,活儿还做得忒糙。 maylotus 说: 我想楼主并非没有预计到差距和困难,但确实还是预计不足,揣着一份不少人羡慕的offer来到加拿大,原想着虽没有国内那么轻松愉快,但也不至于那么艰难,但一年到头来竟然没有一分剩余,确实难免让人心慌。 我想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包括我自己在内。我知道加拿大工作不好找,我了解到加拿大物价肯定更高,但确实没有想到一份decent的收入是这么的难,而物价是这么高。比如我听说加拿大的水果蔬菜都不贵,但来了以后发现以往网友贴的只是flyer上的特价,很多正价的商品其实是国内的六倍;我听说汽油跟国内差不多,但不知道保险这么贵,换两个刹车泵竟要500加币;我以为国内的房子换一套加拿大的房子就可以解决住的问题,来了才知道地税保险水电暖费跟租房差不多了;我听说牛奶金可以养活一个孩子,来了才发现远远不足够,daycare竟然要花上新移民的一份parttime工资;。。。。 点击展开...
F flyingeric 619 2014-01-30 #126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本来9万出头的单收入,要负责两地两个家,花钱肯定要算计,不可能负担了两个家,还有大笔的收入剩下来。 但你要说魁省没法剩下钱,那就太绝对了。我家一口人比LZ挣得只多不少,另一口也是正常的工程师收入。我们两套房子(都不是condo),两辆车,孩子上私立学校,全都是在魁省挣出来的。每年还可以孝敬父母红包、电子产品和旅游。买了RRSP和RESP是没剩下什么钱,但我也不想剩什么钱。趁着双方父母还能走动,我宁愿花钱在他们身上。 不客气地说句实话,我觉得人心太贪。一个普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没几年,预期是大笔地剩下余钱,和你在国内十几年的积累、车房贷付清、房子在几年间涨差不多10倍的年头相对称,怎么可能? 很多人其实心目中设想到加拿大后的物质生活水平,是自己国内的生活再上一个台阶,至少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值得。这真不可能。不是加拿大烂,是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地方。你拿9万多刀年薪,不说在魁省阿省,就是去没有收入税,房价超低的美国德州,你也剩不下40万RMB。如果要两地分别负担两个家,一样剩不下什么钱。 点击展开... 我在魁省待过,同事和同学里面夫妻工资高的也有,挣的不比你老兄少。但是,这种情况在魁省是少数,在其他省份,对真正搞技术的有水平的移民来说,都是正常情况。卡尔加里工资高,活不累,还没省税,冬天的天气比魁省还好些,没必要在魁省混。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本来9万出头的单收入,要负责两地两个家,花钱肯定要算计,不可能负担了两个家,还有大笔的收入剩下来。 但你要说魁省没法剩下钱,那就太绝对了。我家一口人比LZ挣得只多不少,另一口也是正常的工程师收入。我们两套房子(都不是condo),两辆车,孩子上私立学校,全都是在魁省挣出来的。每年还可以孝敬父母红包、电子产品和旅游。买了RRSP和RESP是没剩下什么钱,但我也不想剩什么钱。趁着双方父母还能走动,我宁愿花钱在他们身上。 不客气地说句实话,我觉得人心太贪。一个普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没几年,预期是大笔地剩下余钱,和你在国内十几年的积累、车房贷付清、房子在几年间涨差不多10倍的年头相对称,怎么可能? 很多人其实心目中设想到加拿大后的物质生活水平,是自己国内的生活再上一个台阶,至少是一样的,否则就不值得。这真不可能。不是加拿大烂,是世界上就没有这样的地方。你拿9万多刀年薪,不说在魁省阿省,就是去没有收入税,房价超低的美国德州,你也剩不下40万RMB。如果要两地分别负担两个家,一样剩不下什么钱。 点击展开... 我在魁省待过,同事和同学里面夫妻工资高的也有,挣的不比你老兄少。但是,这种情况在魁省是少数,在其他省份,对真正搞技术的有水平的移民来说,都是正常情况。卡尔加里工资高,活不累,还没省税,冬天的天气比魁省还好些,没必要在魁省混。
F flyingeric 619 2014-01-30 #127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aywl 说: 说到存钱,我看加拿大的主流也是不倡导存钱,昨天带儿子去上体操课,我看了一下大部分白人妈妈的装饰,从婴儿到妈妈,一身的名牌,加上大部分妈妈不上班,他爹没15万是应付不下来的,我敢说他们的家产不一定比楼主多,人要想得开。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白人讲究面子超过里子,我遇到的白人穿着很体面,可能十加刀都没有。楼主有房产,已经比很多本地人强了。 点击展开... 加拿大这鸟地方,说白了,没劲!养孩子混日子还行,想蹦达一下,这里不行,年轻,有本事的移民还是去美国吧!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aywl 说: 说到存钱,我看加拿大的主流也是不倡导存钱,昨天带儿子去上体操课,我看了一下大部分白人妈妈的装饰,从婴儿到妈妈,一身的名牌,加上大部分妈妈不上班,他爹没15万是应付不下来的,我敢说他们的家产不一定比楼主多,人要想得开。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白人讲究面子超过里子,我遇到的白人穿着很体面,可能十加刀都没有。楼主有房产,已经比很多本地人强了。 点击展开... 加拿大这鸟地方,说白了,没劲!养孩子混日子还行,想蹦达一下,这里不行,年轻,有本事的移民还是去美国吧!
D DancingElf 5,843 2014-01-30 #128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maylotus 说: 希望混的好的老移民可以理解一下,我们这样讨论加拿大,不是为了贬低加拿大,而是让后来者对未来生活有更充足的预期。 点击展开... 那归根结底是功课没做好,预期和现实落差太大。加拿大家庭中位线收入网上都是查得到的,物价随便上个walmart网站也是查得到的,不止flyer特价商品查得到,正常价格的网上都有。中位线的收入,已知的物价,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可以预计得到的。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maylotus 说: 希望混的好的老移民可以理解一下,我们这样讨论加拿大,不是为了贬低加拿大,而是让后来者对未来生活有更充足的预期。 点击展开... 那归根结底是功课没做好,预期和现实落差太大。加拿大家庭中位线收入网上都是查得到的,物价随便上个walmart网站也是查得到的,不止flyer特价商品查得到,正常价格的网上都有。中位线的收入,已知的物价,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可以预计得到的。
D DancingElf 5,843 2014-01-31 #129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flyingeric 说: 我在魁省待过,同事和同学里面夫妻工资高的也有,挣的不比你老兄少。但是,这种情况在魁省是少数,在其他省份,对真正搞技术的有水平的移民来说,都是正常情况。卡尔加里工资高,活不累,还没省税,冬天的天气比魁省还好些,没必要在魁省混。 点击展开... 所以说适合这个词,真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如果绝对标准是同等收入,最后拿到手的现金有多少,那自然在阿省扣的税要少多了。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在我搬到卡尔加里的生活质量比得上我在蒙城的生活质量。毕竟各人的职业期望和生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flyingeric 说: 我在魁省待过,同事和同学里面夫妻工资高的也有,挣的不比你老兄少。但是,这种情况在魁省是少数,在其他省份,对真正搞技术的有水平的移民来说,都是正常情况。卡尔加里工资高,活不累,还没省税,冬天的天气比魁省还好些,没必要在魁省混。 点击展开... 所以说适合这个词,真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如果绝对标准是同等收入,最后拿到手的现金有多少,那自然在阿省扣的税要少多了。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在我搬到卡尔加里的生活质量比得上我在蒙城的生活质量。毕竟各人的职业期望和生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H happyvanw Guest 2014-01-31 #131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thecupoflife 说: 在蒙特利尔工作,年薪9万刀,税后61000不到。老婆不工作,带小孩住在多伦多,家里只我一个人工作。我自己还要在蒙特利尔租房开销每年一万多刀(房租+水电网络手机,来回多伦多开销) 税后开销后静存仅仅为房贷的本金部分。 我以前在国内税后,开销后静存40万人民币(7万多刀),还是保守估计。很多事情我不懂,来这里是登录拿Offer来的,看起来税前少那么一点点,以为没啥。当然今年加币跌了10%。 点击展开... 国内开销只有20万一年?你房贷这么少?一般人国内开销最大就是房贷了,借来几百万啊!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thecupoflife 说: 在蒙特利尔工作,年薪9万刀,税后61000不到。老婆不工作,带小孩住在多伦多,家里只我一个人工作。我自己还要在蒙特利尔租房开销每年一万多刀(房租+水电网络手机,来回多伦多开销) 税后开销后静存仅仅为房贷的本金部分。 我以前在国内税后,开销后静存40万人民币(7万多刀),还是保守估计。很多事情我不懂,来这里是登录拿Offer来的,看起来税前少那么一点点,以为没啥。当然今年加币跌了10%。 点击展开... 国内开销只有20万一年?你房贷这么少?一般人国内开销最大就是房贷了,借来几百万啊!
心静如冰 19 2014-01-31 #132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要知道,选择移民,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适合不适合,就好比穿鞋,只有自己知道。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回流还是留守。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要知道,选择移民,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适合不适合,就好比穿鞋,只有自己知道。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回流还是留守。
cherry0402 4,800 2014-01-31 #133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心静如冰 说: 要知道,选择移民,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适合不适合,就好比穿鞋,只有自己知道。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回流还是留守。 点击展开... 虽然年关举家食粥 还是觉得挺幸福的 祝各位新年快乐!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心静如冰 说: 要知道,选择移民,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适合不适合,就好比穿鞋,只有自己知道。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无论回流还是留守。 点击展开... 虽然年关举家食粥 还是觉得挺幸福的 祝各位新年快乐!
A aprileyes 847 2014-01-31 #134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fateli 说: 现在能来的都是国内精英阿。 移民就是要随便牺牲一样。不可能做到两边都好,所以就要衡量自己是不是在这边得到的更适合自己。 点击展开... 别太把自己个儿当回事,刘翔李娜等是精英,出国的不是。出国后的位子有无数比你水平高的人等着呢,出了国就啥都不是,就是自己而已!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fateli 说: 现在能来的都是国内精英阿。 移民就是要随便牺牲一样。不可能做到两边都好,所以就要衡量自己是不是在这边得到的更适合自己。 点击展开... 别太把自己个儿当回事,刘翔李娜等是精英,出国的不是。出国后的位子有无数比你水平高的人等着呢,出了国就啥都不是,就是自己而已!
A aprileyes 847 2014-01-31 #135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aprileyes 说: 别太把自己个儿当回事,刘翔李娜等是精英,出国的不是。出国后的位子有无数比你水平高的人等着呢,出了国就啥都不是,就是自己而已! 点击展开... 我自己的感想而已!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aprileyes 说: 别太把自己个儿当回事,刘翔李娜等是精英,出国的不是。出国后的位子有无数比你水平高的人等着呢,出了国就啥都不是,就是自己而已! 点击展开... 我自己的感想而已!
fred.wang 831 2014-01-31 #136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如果我是楼主, 第一,我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一起过日子。 第二,每年安排2~3次休假,每次3周到一个月左右。多花时间陪孩子和家人。虽然收入下降了,但每3个月就能有一次假期,人的状态时会完全不一样的。 我也来加拿大4年了,也有过和楼主以及上面很多人说过的失落感。但是,现在慢慢想通了。在国内,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而在加拿大其实是会有更多的选择 。就看自己是否愿意转变自己的思想,从唯钱论中走出来。特别是像楼主这样的技术移民。其实有很大的机会改变原有生活方式。9万,10万一年,说明你的能力已经被加拿大认可。这样的人,其实是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的。自己给自己多放放假,少赚1~2万,税后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生活会好很多。 我公司的老外,无论职务高低,都住在城市边缘,一间相对便宜的旧house。而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基本都是住所为的好区,学区,新房或次新房,孩子送私校,也有人买2套房子,3套房子,所谓的投资。是,中国人觉得自己很精明。但是,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负担。都会对生活产生影响。老外同事基本每天都出去吃,包括晚上也很多出去吃。中国同事则人人带饭,晚上自然都回家自己做,做饭本身就是又费时又费力。我有2个邻居,一个中国人,一个老外。中国人就是开着X5每天上班下班,除了一年回国一次,很少出去旅游。老外,就开着马3,每年旅游7~8次,长则半个月,短则1~2天。如果我们将X5换成马3,每年省下的费用,也够出去玩几次了。 所以,我也在想到底攒钱为了什么。到加拿大了,什么都不担心,医疗,养老,甚至孩子上学,都没有担心的。无非是自己在国内所固有的一些思维方式还是继续在加拿大延续。所以我去年卖了国内的房子。准备从今年开始,让自己和家人都轻松一些,自己也轻松一些,多花时间陪家人。多休假,陪孩子们开始慢慢周游世界。把国内房子的钱就贴补我这边因为多休假减少的收入。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如果我是楼主, 第一,我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一起过日子。 第二,每年安排2~3次休假,每次3周到一个月左右。多花时间陪孩子和家人。虽然收入下降了,但每3个月就能有一次假期,人的状态时会完全不一样的。 我也来加拿大4年了,也有过和楼主以及上面很多人说过的失落感。但是,现在慢慢想通了。在国内,很多时候是身不由己。而在加拿大其实是会有更多的选择 。就看自己是否愿意转变自己的思想,从唯钱论中走出来。特别是像楼主这样的技术移民。其实有很大的机会改变原有生活方式。9万,10万一年,说明你的能力已经被加拿大认可。这样的人,其实是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的。自己给自己多放放假,少赚1~2万,税后也差不了多少,但是生活会好很多。 我公司的老外,无论职务高低,都住在城市边缘,一间相对便宜的旧house。而中国人,包括我自己,基本都是住所为的好区,学区,新房或次新房,孩子送私校,也有人买2套房子,3套房子,所谓的投资。是,中国人觉得自己很精明。但是,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自己的负担。都会对生活产生影响。老外同事基本每天都出去吃,包括晚上也很多出去吃。中国同事则人人带饭,晚上自然都回家自己做,做饭本身就是又费时又费力。我有2个邻居,一个中国人,一个老外。中国人就是开着X5每天上班下班,除了一年回国一次,很少出去旅游。老外,就开着马3,每年旅游7~8次,长则半个月,短则1~2天。如果我们将X5换成马3,每年省下的费用,也够出去玩几次了。 所以,我也在想到底攒钱为了什么。到加拿大了,什么都不担心,医疗,养老,甚至孩子上学,都没有担心的。无非是自己在国内所固有的一些思维方式还是继续在加拿大延续。所以我去年卖了国内的房子。准备从今年开始,让自己和家人都轻松一些,自己也轻松一些,多花时间陪家人。多休假,陪孩子们开始慢慢周游世界。把国内房子的钱就贴补我这边因为多休假减少的收入。
E eor06 10,979 2014-01-31 #137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有位男士50多岁,贷款买了个apartment ,后来又贷款买了个house,每天马不停蹄的打雷波工还贷款,老婆也一样,最后的了胃癌。现在人已经去世了,老婆也得了犹豫症。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有位男士50多岁,贷款买了个apartment ,后来又贷款买了个house,每天马不停蹄的打雷波工还贷款,老婆也一样,最后的了胃癌。现在人已经去世了,老婆也得了犹豫症。
湛 湛蓝天空97 154 2014-01-31 #138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川流何处 说: 世界上被包装的最成功的地方---------加拿大!!!!! 世界上最成功的谎言-----移民加拿大 谎言:山清水秀------------实际上,穷山恶水 谎言:人际关系简单----------实际上,骗子满街,办公室政治比中国毫不逊色 谎言:。。。。。。请知情人继续 点击展开...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川流何处 说: 世界上被包装的最成功的地方---------加拿大!!!!! 世界上最成功的谎言-----移民加拿大 谎言:山清水秀------------实际上,穷山恶水 谎言:人际关系简单----------实际上,骗子满街,办公室政治比中国毫不逊色 谎言:。。。。。。请知情人继续 点击展开...
F flyingeric 619 2014-01-31 #139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所以说适合这个词,真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如果绝对标准是同等收入,最后拿到手的现金有多少,那自然在阿省扣的税要少多了。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在我搬到卡尔加里的生活质量比得上我在蒙城的生活质量。毕竟各人的职业期望和生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点击展开... 不说了,人要有点儿长远的目光,特别是搞技术的,如果年轻,有机会还是需要拼一下! 呵呵,我是老了,无所谓了!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所以说适合这个词,真是一件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如果绝对标准是同等收入,最后拿到手的现金有多少,那自然在阿省扣的税要少多了。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不认为在我搬到卡尔加里的生活质量比得上我在蒙城的生活质量。毕竟各人的职业期望和生活需求都是不一样的,没有绝对的标准。 点击展开... 不说了,人要有点儿长远的目光,特别是搞技术的,如果年轻,有机会还是需要拼一下! 呵呵,我是老了,无所谓了!
J jijing1111 550 2014-01-31 #140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阅读理解能力有待加强。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盈余相差的存在,我只是在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而这样差别的真正原因往往被大家忽视。 至于我提到房产增值,LZ说薪水差不多,9万多刀换成RMB,按6来算也就是50多万RMB,可以存40万,每年只消费10多万。这只可能是前些年付清了房贷的结果。这个窗口期是非常非常短的。看看现在结婚的年轻人,要买套房子得掏空两家人两代人的积蓄。如果不啃老,就算每年挣50多万,现在在一线城市自己存首付买房,每年哪儿可能剩得下40万? 大家就是忽视了这个窗口期的特殊性。之前,之后,在中国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如果要拿这样特殊时期的丰厚获利,来对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移民生活,只能是给自己添堵。 点击展开... -------精辟!!!
回复: 要过年了,却不开心,以前国内静存40万每年,现在为0 DancingElf 说: 阅读理解能力有待加强。 我从来没有否认过盈余相差的存在,我只是在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而这样差别的真正原因往往被大家忽视。 至于我提到房产增值,LZ说薪水差不多,9万多刀换成RMB,按6来算也就是50多万RMB,可以存40万,每年只消费10多万。这只可能是前些年付清了房贷的结果。这个窗口期是非常非常短的。看看现在结婚的年轻人,要买套房子得掏空两家人两代人的积蓄。如果不啃老,就算每年挣50多万,现在在一线城市自己存首付买房,每年哪儿可能剩得下40万? 大家就是忽视了这个窗口期的特殊性。之前,之后,在中国都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如果要拿这样特殊时期的丰厚获利,来对比任何一个国家的移民生活,只能是给自己添堵。 点击展开... -------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