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豆来温哥华月余,转其qq空间随笔若干篇

更新一篇

温哥华随笔2

时间又过去两个多月,发现中西文化观念有很多不同。先说说衣食住行之孔见。

在国内喜欢着西装的人 多是各级领导人和各级销售人员。而北美的人却很少穿西装。人们的穿着很随便。以牛仔服,T恤最普遍。各种运动装很受欢迎。这里的人更爱的是背心,短裤,赤足。当我们还裹着厚厚的衣裤时,人家早就是短打扮了。他们酷爱晒太阳,日光浴。太阳越大越好,晒的越久越好。这儿还有所谓的天体浴场,不分男女,全裸。富人的标志不是名牌包,名牌服装,而是古铜色的肤色,洁白的牙齿,矫健的身材。

中国讲究吃的文化。“民以食为天”,什么靠山吃山,吃亏,吃官司,吃豆腐......一切都与吃有关。吃什么补什么,吃虎骨健筋骨;吃猴脑变聪明;吃鹿鞭治阳痿。进中餐馆里,总是人声鼎沸。四盘八碗,吆五喝六。近在咫尺的谈话都听不清。而西餐厅里一般较安静。西人吃东西唇不露齿,讲究礼仪。往往是AA制,一人一份,吃完为宜。他们的教义里有节俭的内容。人们不把大吃大喝当回事,一份三明治,一杯饮料;一个汉堡包,一杯咖啡,就是一顿午餐 ,很常见。大家知道,健康的身体不是全靠吃出来的,要靠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靠各种各样的运动才行。

住房是自己的,永久产权。人们对打理自己的房子很是在意 。夏天一到,随处可见房屋的修缮装饰。房子甭管大小,给人一个总的感觉就是整洁美观。你基本上分不清房子的年代,有的房子你以为是新建的,可是一看标记,才知道这栋建筑已在这里矗立了一百年了。随着移民人口的增多,这里也出现了很多多层,高层公寓。入住者必须保持它的外观的整体性。不准在阳台晾衣被,悬挂物件,更遑论私搭乱建了。如果你在自家的门口贴对联,或者放一个鞋垫,乱堆杂物,那也是不对的。因为这样做就会影响别人,楼道属于公共空间。报上登过一则消息,一个人因为乱停车,被其他业主投诉,累教不改。最后被法庭判令搬离该公寓,成为无家可归者。

由于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没有汽车是不可想象的。汽车是生活的必需品。一家有几辆车也不稀罕。一般都不怎么买太好的 车。这里的豪车都被华人土豪移民买去了 。公民年满18岁到100 岁,都有取得驾照的资格。儿子的老板70多岁了,他的母亲92 岁,刚刚换了驾照。车就是一个代步的工具 ,没有车就好像没有腿。它早已不是炫富和身份 的象征。你在街上走,常常会看到家庭主妇或退休老人,或年轻姑娘们 , 驾车飞驰而过。车窗内常有狗狗露出头来。这里人特别爱养狗,视狗狗为家庭成员,出门旅行一定会带着狗狗。(狗肉节?)除了开车,他们最喜欢的就是骑自行车,跑步和远足。而且不分男女老幼 ,与生俱来。森林里,公园内,风雨中,烈日下,你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我怎么覺得作者明显地是以溫哥华的美好來影射天朝的丑恶呀。一个只來了个半月的人就能分辨出高下、是非,那些五毛到底是愚蠢呢,还是根本是帮凶。
 
只留下你的脚印

筹划多日的露营之旅终于成行。

周五,儿子提前下班,一家人带着大量的行装,驱车向东飞驰而去。沿途经过宽阔的河谷平原,大片的农地,漂亮的牧场,沿1号高速公路进入霍普小镇。在小镇领略了用汽车通道购买快餐的便捷(买东西不用下车)。热咖啡还没喝完,汽车 已进入3号高速。高大的山脉,耸立的森林扑面而来。我佩服加拿大人的精明,务实:公路随谷势而修,避免了大量的开山凿洞,既减少了工程难度,又保护了生态环境。本来是四车道的路,遇峡谷就势改成二车道,不必强求一致。

渐渐地,路上的车辆有了很大的变化。房车多了起来。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各式各样。有的车前面架着几辆自行车,有的后面还挂着游船。有一辆车还带着几辆山地摩托车(四轮)。大的房车上面自带厨房和浴室。这些车都是为了在当天晚上赶到宿营地的。

我们的目的地是曼宁省立公园。它占地70844公顷,里面分布着无数的营地。即使这样,营地也要事先预定。儿子的网友们早在三月份就开始预定。足见加拿大人酷爱这种户外活动到了什么地步。

终于来到位于湖滨的一片营地之一。搭好帐篷,已是晚上8点,第一顿饭是大家一起吃火锅。六家人采取流水作业,有点像自助餐。小彭还带来一瓶五粮液。饭后大家围坐在篝火旁,高谈阔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我和夫人绕营地转了一大圈, 140多个宿营地全部住满。所到之处,青烟袅袅,篝火熊熊,各式帐篷,千姿百态,俨然闯进印第安人的部落。一些老外携家人围坐在林地中,安闲地喝着酒,完全把原始森林看做了自己的后院。

第二天清晨,各自吃过自己准备的早餐,车队集合去山上。沿山脊有多条崎岖的小路供人们徒步攀登。山高林密,苔深路滑,常有黑熊和白尾鹿出没。恩施人爬山喜欢打哦喝儿,这儿的行走要尽量低声,以免惊吓了动物。几经艰辛,终于登顶。地图上显示这里是海拔2051米。你站在冰雪覆盖的顶峰,发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望脚下莽莽林海,叹大自然的造化,心中是多么的惬意呀。

后来我们又到了由无数条雪山上的溪流汇聚成的“闪电湖”。湖水透明见底,冰清玉洁。湖光山影,秀色可餐。湖里有人游泳(真不怕冷),有人划印第安人的“独木舟”,也有人在钓鱼。这儿的人不吃淡水鱼,钓鱼就是玩儿。好不容易钓了一条,又给放了。草地上的地松鼠不怕人。小月月拿着面包喂它们,开心极了。

第三天,中午12点以前,所有的露营者必须撤离。好容易搭建的临时之家依次拆掉,打包。所有的垃圾,包括一个塑料瓶盖,一张纸片,一块嚼过的口香糖.......都不能留下。留下的只有你的脚印。大伙儿离开以后,营地就像是没有人来过一样。森林重新归于静寂,动植物不会因为你的到来而受到影响。这就是加拿大人对待生态的态度。他们拥有全世界令人羡慕的人均资源,却近乎吝啬的小心使用。

我还想,这儿的人为什么对这种舟车劳顿,费时费力的旅行趋之若鹜,喜极而泣?每逢周末,假日,都会举家外出?除了让小孩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让大人远离喧嚣,放松心灵以外,可能还跟他们先民的狩猎扎营,涉洋探险的遗风有关吧。还有一点,西人在家做饭是不能有烟的,爱吃烧烤也只能到野外去。加上老百姓生活富裕稳定,不用存钱上学看病,有钱就花掉,要的就是这个过程,这个方式。谁知道呢?
 
关于狗,牛和乌鸦

邻居小施是台湾人,移民多年了。和他一起散步,谈到很多趣事。他的一个台湾朋友家养了一只狗。在这个朋友心目中,养狗看家是天经地义的。狗窝当然应该放在屋外。但是麻烦来了。警察接到举报,说他一是扰民,二是虐待动物。(加拿大冬天室外很冷)这次是罚款,下次就取消他的养狗资格。最近报纸登一华裔女子被举报,她将她的狗留在 购物商场停车场的车内,由于天气炎热,当狗被发现时,已出现昏睡状,车内没有为他留有饮用水。警员起诉女狗主“令动物受不必要的苦”的刑事 罪名。若罪成,最高可判入囚5年或罚款1万加元。我说怪不得这里人开车出门,都得带着狗狗。他说对呀,你把狗狗一个人锁在家里,那就有虐待之嫌呀。如果你实在不方便带狗狗出门,没有关系,这里专门有狗旅馆。你可以托寄在旅馆里,有人负责给它洗澡,喂食,蹓它玩耍。不过最低消费是50加元。这儿还有很多狗狗超市,狗狗医院,狗狗美容院。狗狗公园(不需拴皮带)给狗狗自由活动的地方以保证它们的健康,狗狗也要有玩儿的地方呀。

这里人把狗狗不是看成一般动物或畜生,而是看成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如果你问一个小孩,你们家都有哪些人?他会回答:爸爸,妈妈,狗狗和我。每个狗狗都有自己的名字。为防止狗狗走丢,脖子上还带着GPS项圈。我们在公交车上遇见一位老太太,用婴儿车推着两支可爱的小狗狗,高兴地介绍给我的孙女,这只狗叫安迪,是男孩,那只是索菲亚,是女孩子。扎着蝴蝶结,穿着花裙子。下车时,司机一样给她降下车头,以使婴儿车方便推下。前两天媒体登载了个更离奇的事儿:一叫奥莉华的女子。是某组织的行政总裁,因新买的小狗患病,为照顾狗狗请了“产假”。她说,"我为我的新小狗休产假。当你有一个四条腿的孩子,那是一个美好的事情。“

日前电视播了一条新闻,某肉联厂的工人对宰杀前的牛用藤条抽打,用脚踢,用货用起重机吊装。曝光后引起轩然大波。厂方被迫将8名涉事工人开除。并承若安装24小时监控摄像机,以免再次发生虐牛事件。

下面要说的事若非亲眼所见,断难相信。一天我和老伴儿沿公园的小路正走着,一位穿着背心短裤跑步的金发女郎,和我们同时发现,树下草地上有一只乌鸦立着。我们走近才知道,这只乌鸦已经死了,头上落了几只苍蝇。正待掩鼻,却见这位美女 毫不犹豫地脱下她仅有的背心,迅速将死乌鸦 包了起来,抱在怀里,快步跑去。照相机只记下她美丽的背影。

见微而知著,从这些关于动物的小事儿上,可以看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爱,对权利的尊重。

动物受到如此的礼遇,而况人乎?
 
温哥华随笔5【惠斯勒小镇】

儿子又换了辆新车,今天适逢周末,也为了检验车子是否真的更省油,我们决定驱车到惠斯勒去玩儿。

车沿着99号高速公路行驶,来回320公里。这条公路又叫海天公路。是世界上景观最美的公路之一。沿海湾一直通往雪山。惠斯勒是2010年冬奥会的会址,世界著名的高山滑雪场。现在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旅游度假胜地。很凑巧,我们正好遇上加拿大铁人三项赛的的报名。第二天就可能封路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专业选手,更多的是加拿大和美国的业余爱好者。我有幸得到一本竞赛次序册,生平第一次知道了这项运动的酷烈程度 :首先是3.8公里的游泳,然后是180公里的公路自行车,接下来是42公里的长跑。任何一项能完成都可称得上是铁人,何况要完成三项?更让我吃惊还是参加者的情况:前380名可能是专业的选手,后面还有497名女子,1384名男子选手分别按年龄段排序。女子组;18-24岁15人,25-29岁53人,30-39岁163人,40-49岁165人,50-59岁85人, 60-64岁10人,877号是70-74岁组。男子组;18-24岁35人,25-29岁123人,30-39岁398人,40-49岁497人,50-59岁 260人,60-69岁53人,70-79岁7人,2261号是80-84岁组,2262号是85-89岁组。真正叫一个目瞪口呆啊。和别人一比,我们的身体简直就不值一提了。这是他们从小热爱体育锻炼,长期坚持锻炼的结果吧。别的我就不展开说了,你懂的。

我们来到铁人三项赛的出发地,一个雪山脚下的阿尔塔湖。湖岸上高耸的高山滑雪场清晰可见,巨大的火山椎体顶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湖边的草地上沐浴着灿烂的阳光。湖里面是一些小试身手的铁人在热身。劈波斩浪,身形矫健。我和月月也按捺不住,跳进水里畅游了一把。

下午我们到了镇上。惠斯勒小镇真的很小,小到进了小镇还浑然不知。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市镇,看不见集中地建筑群和街道。大量的酒店和度假别墅分散在绿树掩映之中。游客光顾最多的商铺则相对集中地建在迷宫一样的树林中。建筑特点也是各具千秋。最让人诧异的是世界冬奥会的会址竟然是这两张照片所拍摄的样子。现在已成为各种民间活动和儿童乐园的场所。不像我们一定会搞出类似世纪坛,鸟巢,或上海世博会那样大的场合来。这就是人家务实科学绿色的地方。但同时惠斯勒又是很大的一个小镇。巨大的高山滑雪场,数不清的山地自行车赛道,高山徒步旅行和户外探险活动,高尔夫球场 ,营地,运动设施,观光景点.....几天也游不完。闻讯而来的游人熙来攘往,摩肩擦踵。各种肤色,各种语言,体现了一种活谐社会的风貌。
 
温哥华随笔6【班夫之旅】

班夫之旅早在儿子的计划之中,今天终于成行。

班夫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公园之一,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十大人间天堂之一。到了加拿大而不去班夫,就好像到了中国而不去长城,会留下遗憾的。与班夫国家公园(6641平方公里)紧紧相连的还有贾斯珀国家公园(10877平方公里),幽鹤国家公园,冰川国家公园,库特尼国家公园。这五个公园都是我们要观光的地方。这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逛公园,前后整整十天,驱车3300公里,平均每天330公里。十天的感受颇多,一时竟无从说起。如果只准用两个词来总结,那就是无尽和震撼。

加拿大是个汽车社会,无论是链接公园的高速公路还是通往景点的林间公路,路况都极好。开车变成一种享受,有的地方只需把车调到定速巡航。车上有两个近70岁 的老人和一个4岁多的女孩儿,居然没有人喊累。也没有出现审美疲劳。我们一共四架相机,大家兴奋地拍个不停,经常出现电池用尽,记忆卡爆满。每分钟每个角度都是不同的美景。我们共拍摄了几千张照片,随手抽几张都可算是好的风景画。其实照片是一种误解,以为风景不过如此。只有身在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才是独特的。这里没有任何人造景观,全是大自然天然造化。几十公里几百公里连续不断的莽莽森林,刀削斧劈似的山峰,一个接一个像翡翠和蓝宝石一样的湖泊,乳白色的冰河,巨大的冰川冰舌,砾石堆,U型谷,让人透不过气来 。甚或干旱不毛的沙漠,几万公顷被山火烧掉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也会令你惊呼。你会觉得自己以前见过所有景观都不过是微雕艺术,小家碧玉。难比这儿的鬼斧神工,磅礴大气。好像一幅没有尽头的长画卷在向你徐徐展开 ,而画卷的作者非上帝莫属。

在路上飞奔的还有很多和我们一样的旅行人家。网上流行一个黄金定律:加拿大+夏季+长周末+晴天=万人空巷。以前介绍过这儿的人酷爱旅行。由于地广人稀,路上要准备充足的食物。不用担心的是,每隔几十公里都有供停车和野餐的地方,提供清洁的水和卫生间,以及做饭的桌櫈。不断有观景点可以停下来拍摄和欣赏美景。重要的景点有供人徒步,骑自行车,或划船游泳垂钓等设施。如果有幸碰见野生动物也会发生暂时的堵车,他们叫熊堵车或鹿堵车。我们就被堵过几次。大家都轻轻地停下,在车内偷偷拍照,以免吓着动物。

给我印象最深的景致当属以下几个:从贾斯珀到班夫 的冰原大道;她被誉为北美最美丽的公路之一。全程230公里。途径100多片冰川,著名的维多利亚冰川,哥伦比亚冰川就在这条路上。最高峰3300米。最厚的冰层270米。这里山可及天,水映美景,天然,纯净,野性而壮观。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哥伦比亚湿地;这是北美最大的至今未被开发的湿地。延绵180 公里。里面,水草丰润,植物茂盛,湖泊星罗棋布,河流纵横曲折。好一片农牧的佳壤呀。奥肯纳根河谷;这的气候干旱,年降雨量只有200毫米。但是靠着周围大量的冰川水系形成了巨大的像海一样的湖,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使这个地区成了盛产水果和葡萄的乐园。长达200公里的奥肯纳根河谷有许多一流的葡萄酒酿造厂。漂亮得一塌糊涂的百年酒庄,让你不得不买的陈年醇酒。贾斯珀小镇和班夫小镇。这两个小镇就在国家公园内,每年接待游客500多万,常住人口只有9000人。仍然保留着100年前风格和面貌。安详,平和,整洁,宁静。镇里有几处很不错的温泉,泡在其中,仰望硫磺山对面的雪山,舟车劳顿一扫而空,是何等的惬意。

这趟旅行更多感受是在比较上:在国内凡是有开发就不可避免的伴随着破坏和污染,去景区的路上难免脏兮兮,油腻腻。可是这里每年游人几百万,却能做到一尘不染;在咱那儿凡是游乐景点,火车站......东西往往卖得更贵,可是我们住在滑雪度假区,在他的小超市买东西和别处一个价钱。足见加拿大是个诚信的社会。一路加油,停车,进洗衣店.....都是无人收费。我们买的是公园通票,只要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就足够了,一路也没见收费站,也没见查票。在班夫镇参观莱利博物馆,无人售票,你自己把钱投到箱子里就行,多少随便,不投也没人管你。在国内媒体青睐的人是演艺明星,只有政治人物才有资格建馆塑像,这里却是崇尚科学家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贾斯珀的一座雪山就是用一个女护士的名字命名的。莱利就是一个女植物学家。还有很多事例就不说了。我想,如果我们也有那么多像仙境一样的世外桃源,恐怕早已被圈为什么“疗养院”,“度假区”,或者“军管区”.....(青山绿水枉自多).只供少数人享用了。而别人却把这些资源看做全体人民的共同财富,把它们留给了子孙万代,一百多年过去了,江山依旧,莽原故我。这是何等的胸怀,何等的远见啊。

挑了少数几张照片上传。挂一漏万,贻笑大方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