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被人捡走,或者别人借钱不还的问题

前几天家里人丢了个手机,被后面来的华人捡了,因为都是同一栋楼,所以知道是他,IPHONE的地址锁定也是他,可惜,警察说不会因为一个小物件就去申请搜查令,连立案都不立(家里人描述)。自认倒霉之余,想起之前和一个前法院部门工作的西人聊天,他说加拿大不会花纳税人的钱为你追讨债务。这在中国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只要借条等证据确凿,是可以上法院申请这个令那个令,保证债主讨回钱,可是加拿大居然没有?什么SMALL CLAIM COURT之类的费时费力还没有强制效用,说到这里,难道在加拿大只能自己好好保护自己的财物,丢了算自己的?希望这方面的专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谢谢。
 
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是严重违法,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一个优秀的社会表现之一是宽容,她会多次给一个人该过自新的机会,不会因为让他偶尔一时贪念犯错而终身背负罪责,甚至关联家人孩子。别人捡了自己的东西不还肯定心中不爽,可是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从小到大是否也犯过同样的错?

一个优秀的社会表现之一是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很轻松就能找到一份工作不分贵贱赚钱养家,过体面的日子。既然这样,让一个心智正常的人去违法犯罪比如非法占用公私财物,他愿意去冒这个险吗?一般不会。

作为苦主,为了捍卫自己的权益,一定要报警,这是法律赋予你的权力和义务。如果警局记录了多起失窃案件都指向同一个嫌疑人,该罪犯被绳之以法的日子就不远了。

作为警局,因为由纳税人供养,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处理你的案子可能会有固定的程序,不见得立竿见影马上破案。如果个人意见强烈可以通过议会代表反映,修改办案程序或者加税扩大警察队伍。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下面是网上摘录的一位名人回忆录的片断,供参考。中国以前也曾有过这么好的和谐时代,非常缅怀。

"......我的籍贯和出生地都是江苏宜兴。宜兴可是个好地方,不仅湖光山色迷人,人文气息也淳厚。这年头标榜家乡名人给自己贴金,是一种流行的俗套。我也不能免俗。有几位“乡长”(与“学长”的称谓类似,有人说这是台湾腔,其实是我们江浙人带到台湾的说法),我认为必须向各位夸耀一番的:首先是储安平,我非常为能有他这样的同乡而自豪;其次是徐悲鸿,还有我们清华的校长蒋南翔,以及像周培源、唐敖庆这样的学科领头人……  

宜兴人很重视教育。教师这种职业,在我们家乡一般都会得到普遍的尊重。记得小时候在外婆家,乡里开大会,主席台上坐着的,除了村长书记,通常还有当地小学的校长。我在宜兴上过三年小学,校长是宜兴人,这不稀奇。后来我在上海泰康路小学的张校长、在上海五十五中学主管教学的余校长、在北京清华大学的蒋校长,都是我们宜兴人,就有点凑巧了,这也可见宜兴的学风之盛。其实,我祖父就是有点名气的私塾老先生,在乡里被尊称为“大先生”。我二伯父万达明,南开毕业后回家乡教书,当了多年溧阳高中的校长。溧阳高中是江苏省重点中学,考上清华的不在少数。在校时,遇到过几位我二伯父的学生来“攀亲”,还记得其中有一位叫周福臻。

1949年之前,我大伯父当过县长之类的地方官,我父亲则是上海汇丰银行的职员。我们家风厚道,乡邻关系极为和睦,从来没有和别人红过脸。我总记得小时候母亲讲的一件小事:有一天她把一件缎子面丝棉袄晾在外面晒太阳,也许是让风吹跑了,再也没有找回来。后来邻家婶婶冬天把它穿出来了,外面罩了一件旧布衫,下面还露出了一大截。邻家婶婶欲盖弥彰,反而弄得我母亲觉得很尴尬。她特地把邻家婶婶拉到家里,打开衣箱,说有些衣服已经不合身了,让她挑几件自己喜欢的。这样鱼目混珠一下,邻家婶婶就可以把好衣服堂堂正正地穿出来了。

“人有时候会做错事的,千万不要伤他的面子。伤了面子,就是伤了他的心,有时候就是绝了一个人的路。”这是我母亲的教诲。受这种教育长大的孩子,很窝囊,不仅不会打架,连骂架都不会。记得小时候邻家姐姐骂我妹妹,骂人话一串一串的,动词、形容词极为丰富,还有节奏感,简直是“大珠、小珠落银盘”。我妹妹一声不吭,待对方骂累了,才轻轻回一句:“骂你自己。”于是又进入新的乐章,这回是疾风暴雨的快板。
......"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