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分成两水,应该是一万两千年(这个年份好像金教授已经给出),
汉族是70%华夏人与东夷/苗/瑶/少量的匈奴(战国时期赵国的一点点)的混血(故经过汉代一百多年的混血,形成汉族)。
华夏人是黄帝族群(M122)和炎帝(?这个现在的资料没有)混血,故炎黄子孙。羌族仅仅是一脉,炎帝来自南方。当时两个族群的人口比例是多少,这方面的研究没有资料。政府不太愿意投入太多,毕竟现在政府有很多的满族朋友不希望看到这些结果。
从文化脉络上看,黄河流域的文明确实有从西向东发展的脉络,目前普遍认同甘肃是华夏文明的起点,如果历史上存在着缓慢长期的人群迁徙,我倒觉得从中亚方向来的可能性较大,也就是河西走廊这个文化通道,8000-10000年以前的中原古器物的样式也有中亚的痕迹,具有这种中亚痕迹的东西遍布到了包括内蒙古、东北地区的广大地域。
中原的炎、黄两个部落的融合,包括和蚩尤部落的分裂,都只是一种文化传说,很难做到准确考证,只是大家都认同这种传说,就变成了一种文化图腾性质的历史档案,是很有可能后期充分社会化以后某个阶段形成的政治目的的杜撰。
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素材比较多的阶段是从周朝开始的,周的早期确实是从黄河流域的上游逐渐发展到中原地区的,所以华夏文明起始于甘肃一代是比较明确的。
中原周边的各个地区族群的形成历史上也都受中原影响,东北地区的东胡可能是山东、河北一带迁徙过去的人群,蚩尤的后代一部分分化成为今天的西南苗族人群(早在中原文明形成以前),岭南、闽南一线是个分水岭,韶关、赣州、温州以南直到秦汉时期才受到中原充分影响。所以,中原文化和周边人群迁徙交流在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都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辐射。
历史上有一个特点需要注意,文化能够成为中心的地方一定是各种元素激烈碰撞很频繁的地方,不停的有新鲜血液注入,发散、再凝聚、再扩张,这样的过程就逐渐形成了文化焦点。在这种地方去讲谁是谁的祖先,恐怕根本就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