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做个总结吧,包括孩子一路走来的坎坷历程和各个大学给我的印象。
孩子是十岁来到加拿大,当时是小学四年级。由于没车,我们定居在密市中心,交通非常方便,只是学区很差,我后来查了查,她的HOMESCHOOL在密市排名倒数第二。由于小学初中基本是放羊状态,我们也没在意,这直接导致了申请高中时候的被动。当时孩子申请一个带program全市招生的学校,却被放去了waitinglist,这时我们才开始慌了神,开始研究加拿大的教育制度,才知道有IB,GIFTSCHOOL一说,但是为时已晚,当时我们下定决心,如果不能被录取就搬家,或者租用别人的地址。但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租地址的事一直没有着落,而那时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我们的收入一直不稳定。买房更是奢谈。所幸这所中学最终决定录取了我女儿,才有了她走向正途的机会。
9.10年级我们主要抓她体育方面,不仅为了强身健体,也想有所成绩,但是效果不理想,孩子对于学习也不上紧。在10年级暑假我们把她送到了多大的一个暑期学习班,这才出现了她生命中的第二次转机。在学习班中,她遇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霸,这帮牛人不仅成绩优秀,活动丰富,而且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的井井有条,这对我女儿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那时起她不在和我们为了学习在讨价还价,学习成绩逐步提高,这时候她生活的第三个机会出现了,那就是DECA.
第一次参加DECA已经到了11 年级,很多同学都是在9年级就开始DECA比赛,我们也就抱着去玩玩的心态送她参加比赛,没想到破天荒的她从地区赛杀到省赛,在一路杀到国际比赛。搞得我们都目瞪口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