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回一趟北京,加倍感恩:加拿大没有雾霾(图)

以前东北农村自己烧柴烧煤取暖,
还要把门窗关好,以防暖气外泄。
每年有小半年都生活在这样的空气里。
这不就是呼吸雾霾吗?
有多少人是肺癌死的?
伦敦的雾霾污染对儿童的影响,也没看到
什么报道呀。
感觉雾霾未必有宣传的那么可怕。

欢迎专家过来驳斥我。
哈哈哈 你好幽默 我也是在农村的环境长在
 
千万不要拿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去年加拿大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为58%到2050年准备达到85%,而且温哥华要达到100%。何谓清洁能源,一是风力发电,而是太阳能,三是潮汐。这三者都是和中国的煤炭、火力能源没法相比的。加上加拿大地处北极,假如北极也有大气污染那么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两者没法比。也不能比。
 
抬杠有意思吗?只是说霾古来有之而已。你该不会否认空气也是古来有之吧?你要我拿个清朝的空气给你,我拿不出。即使加拿大的空气也不是100年前的样子了,但我们还是要称它为空气!
你这不是搞文字游戏吗,霾是古来就有,可那时候的霾是气候现象,现在的霾是污染结果,本来就不是一回事,我说如果治理得当这污染是可以改变的,你非咬文嚼字说自古就有,有意思吗?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千万不要拿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去年加拿大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为58%到2050年准备达到85%,而且温哥华要达到100%。何谓清洁能源,一是风力发电,而是太阳能,三是潮汐。这三者都是和中国的煤炭、火力能源没法相比的。加上加拿大地处北极,假如北极也有大气污染那么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两者没法比。也不能比。

清洁能源比例这么高啊?
能看看链接吗?
 

lerouge

马拉多纳
清洁能源比例这么高啊?
能看看链接吗?
千万不要拿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去年加拿大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为58%到2050年准备达到85%,而且温哥华要达到100%。何谓清洁能源,一是风力发电,而是太阳能,三是潮汐。这三者都是和中国的煤炭、火力能源没法相比的。加上加拿大地处北极,假如北极也有大气污染那么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两者没法比。也不能比。
那岂不是温哥华的非电动汽车都要强制报废
 

montblancest

鸡不可师师长^~^
56
政府定目标:2020年,清洁能源占总发电量90%

  提及加拿大支柱产业,很多人往往会联想到采矿、天然气以及石油等领域的实力企业,却较少有人提及清洁能源产业的商业故事。

  事实上,清洁能源产业在加拿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2013年加拿大发电装机容量为13万兆瓦。其中,依托其国内丰富的水资源,水力发电占总装机容量的63%,化石燃料发电占19%,核电16%,风力、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占2%,除化石燃料以外的清洁能源占全国能源的81%。全年总发电量达5940亿千瓦时,如今,加拿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名列世界第三
清洁能源比例这么高啊?
能看看链接吗?
http://energy.people.com.cn/n/2015/0625/c71661-27205457.html 今年人民网报道, 清洁能源已经高达81%
 
你这不是搞文字游戏吗,霾是古来就有,可那时候的霾是气候现象,现在的霾是污染结果,本来就不是一回事,我说如果治理得当这污染是可以改变的,你非咬文嚼字说自古就有,有意思吗?
霾首先是气候现象,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现在的霾,叠加了现代生活的污染物,使得霾对人类更有危害性。不然你怎么解释一阵大风、一次寒潮霾就散去了?难道来了寒潮就没有污染了????文字游戏嘛,回头看自己龙啊霾的文字,就知道什么叫文字游戏了。
 
霾首先是气候现象,无论古代的还是现代的;现在的霾,叠加了现代生活的污染物,使得霾对人类更有危害性。不然你怎么解释一阵大风、一次寒潮霾就散去了?难道来了寒潮就没有污染了????文字游戏嘛,回头看自己龙啊霾的文字,就知道什么叫文字游戏了。
不知道您这么较真到底想说明啥?我就说了现在的霾是可以治理的,您非要证明自古就有,有就有吧,古时候有所以现在就不用治理或者无法治理了吗?您引经据典煞费苦心的为了证明啥?
 
千万不要拿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去年加拿大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为58%到2050年准备达到85%,而且温哥华要达到100%。何谓清洁能源,一是风力发电,而是太阳能,三是潮汐。这三者都是和中国的煤炭、火力能源没法相比的。加上加拿大地处北极,假如北极也有大气污染那么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两者没法比。也不能比。
目前整个北美天然气发电是大趋势,至于你说的风电太阳能潮汐那是小众能源,不能替代传统能源模式.
 
千万不要拿中国与加拿大比较,两者没有可比性,最近看到一则报道:去年加拿大用清洁能源的比例为58%到2050年准备达到85%,而且温哥华要达到100%。何谓清洁能源,一是风力发电,而是太阳能,三是潮汐。这三者都是和中国的煤炭、火力能源没法相比的。加上加拿大地处北极,假如北极也有大气污染那么这一期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两者没法比。也不能比。
安省401高速走廊一直美国芝加哥的城市带,是著名风城,非常适合建风电项目,但就是看不见.不知道外国人怎么样想的.
 
其实作者没看见多伦多市内的沥青厂。上几张图让你们见识一下加拿大最大的城市,这个国家的商业和经济中心,市区内的污染。情况特别严重的时候一般在夜间和凌晨,日间现对收敛,我的手机照不出天黑时的恶劣景象。

市民确实一直在反对,因为污染太严重,他们说:hard to breathe. 中文就是喘不上气吧。不止粉尘和烟雾,还有噪音和气味。

特别要指出的是政府相关部门目前为止一直是他们的保护伞,这家工厂是1999年底和2000年初时设立的,注意那个时候环保意识和法规已经是很受重视的,因为明显违反已经存在的法规,市政府甚至不惜在2013年修改这里的 zoning, 在没有对周边其他非工业和轻工业设施坼迁的情况下(他们也不打算保护周边其他设施的人员的健康),仅仅为了一家违法工厂将此地改为重工业区,原先的 zoning 这里是商业和轻工业区,可以是学校,研究单位,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社区中心,宾馆,办公室,饭店,以及仓库,修车铺等等。此事社区已经上诉至安省市政委员会,至今仍在 pre-hearing 阶段。

时至今日,有关部门的做法不是纠错和改正,而是继续坚称没错,他们所做是为了发展工业和经济。注意这种沥青厂多伦多有好几个,只是这一个和居民区最近,影响最坏。

再看一个美国最近的报道:http://bbs.wenxuecity.com/health/613335.html

有谁认识这样的好律师,在多伦多的,我们非常需要。
 

附件

  • 164.jpg
    164.jpg
    99.8 KB · 查看: 9
  • 168.jpg
    168.jpg
    81.8 KB · 查看: 9
  • 002.jpg
    002.jpg
    143.2 KB · 查看: 8
  • 006.jpg
    006.jpg
    138 KB · 查看: 8
  • machine 2.jpg
    machine 2.jpg
    104.5 KB · 查看: 9
  • 006.jpg
    006.jpg
    161 KB · 查看: 9
我们的遭遇基本上和那个美国农场主一样,没有媒体愿意帮忙,各部门站在他们那边,检测的结果全是沥青厂符合排放标准,我们室内的粉尘来自马路。所以我读那篇报告说美国那个案子的检测结果说牛死于农场主不会饲养,我深有同感。

所不同的是我们没有被朋友和邻居孤立,虽然有些人不敢公开支持我们,怕被打击报复,私底下我作为外来的移民居然也能听到了很多。另外,有人直接找上门来,告诉我们如果卷入这件事可能会挨枪子,因为对方是黑手党。

纵观这个地点的 zoning 更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0),很有意思,让人吃惊。市政府在那时改过一次,然后在2013再改,全是逆发展趋势而动,用业务水平低下不能解释。

目前来说相关政府部门的态度不好,除了告诉我们已经决定的土地用途没有更改的机制,还有就是我们所提供的不足以让他们展开调查,还有他们不追溯10年前的事,还有。。。。很多负面的。用一句老话就是捂盖子。

这个工厂的问题什么时候能解决?多少人丧失了信心?
 
最后编辑: 2016-01-16
再上一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这是去年夏天,车停在门前,1个小时后成了这样,不得不清理前挡风玻璃的粉尘,否则没法看见前方。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但是我们的环境是这样的。请环境部来人检测, 拍了照,环境部的人也取了样。三个月后告诉我们说,检测结果这个是 airborne dust。那么哪儿来的呢?可能是马路上。笑话,这个地方不朝街,正对沥青厂的机器,有可能是沥青厂来的吗?有没有可能?不回答。好样的环保官员。

这个是看的见的粉尘,看不见的PM2.5 呢?要求了好几次:在这里按个监测器,不按,说有情况打电话,结果电话需要天天打,因为一直有情况,搞得大家太累了,全没了信心,这不就是要拖死我们的节奏吗?环保部还有话呢,就几个人打电话,意思是没什么不利的影响。我们要工作,要生活,谁能天天打电话?

原先是有监测器的,但是他们拿走了,10年前拿走的,没有给出个理由,也没有给我们看监测数据。现在说:那是以前的,看了也没什么意义。当然有意义了,因为现在比过去差,机器还是那个旧机器,但又加了些储藏罐之类的,产量更大,污染更严重。废沥青/废水泥堆比过去高比过去大,尘土飞扬的更恶劣。

关于空气检测,我们和环境部,市政府, 甚至多大那个教授都联系过,要求:请在这里按一个。没人理,很多报道表扬多伦多空气如何好,北京如何差,多大研制的监测器要卖到中国去。为什么能卖到中国去的东西不能在家里安一个?
 

附件

  • 207.jpg
    207.jpg
    113.6 KB · 查看: 6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