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们谈谈小孩子的教育问题

评价别人没教养,也是另一种教养的表现,因为需要点勇气,还需要自信,意义上等同于看到不良社会现象要发声,不要睁眼闭眼,环境变好,人人有责。

至于如何在方式上做的温和一些,更让人接受一些,那是可以商榷的,因为目的不是为了表现道德高地,而是要发出声音。视而不见是一种装,这种装还被冠以教养,那就是最糟糕的装。

当然最终改变要靠自律,否则只能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别的方式自尝苦果了。
乱评价别人没教养,就显示自己优越有教养了?真正自信的人需要靠批评别人来增加自信?其实那些说别人没教养的,本身就极其自卑,像个纸糊的稻草人,靠打压别人装清高。
真正自信的人,才懒得管别人是否有教养。
 
家教!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有吃相。
针对大人和孩子。
姿势派。
曾经有一对夫妇闹离婚,男方说他忍受不了女方的不讲公共卫生次序等毛病,女方觉得男方挑剔、无事生非、小题大做、不够宽容……
看大家讨论这么热烈,觉着人被改变是困难的也是痛苦的,“门当户对”太必要了。
有爱心就跟在后面收捡。想想自己的毛病,什么郁结都化解了。
 
表看你本意是进来和稀泥,减少些火药味,但你这种迂回帮楼主的做法已经在前面被定义为啥啥啥,记不清了,此楼每个字必须扣紧教育讲文明讲礼貌的中心思想,切记~

:wdb35:
姿势也是教育的一个方面,好不好。人不是动物,什么都还是要些 decorations 的。一盘菜做好了,雕个花摆上去,也不能吃;计算机语言也可以交流沟通,但人跟人说话,就有很多修饰。我说一句话,能让你产生较为丰富的联想,计算机就做不到。
 
不讲中文绝对是父母的责任,你从小跟他讲他怎么会不讲,有些父母非要跟孩子说烂英文实在可笑。
真是的,你还怕他长大了是哑巴吗?早教一口“乡下话”给他,算个什么精神遗产呢?进入学校、社会了,他的所有交流都是英文,电脑手机里就不装汉字系统,最后逼得你不得不用英文跟他交流。要教就教汉语,教到他把《故事会》带进卫生间了,就可以松手了。
 
觉得楼主是中国人里很难得的热心肠。
也有点刀子嘴豆腐心。
个人认为热心给别人提意见的确比自家自扫门前雪要好。
都自顾自,这世界多么冷漠啊。

还有那不在家说中文的,有点不可理解。
把自己讲了二三十年的母语扔掉不再讲,在家里都不和孩子讲,
那得多难受啊。
再说自己的口音也影响孩子啊。
 
最后编辑: 2016-01-23
1. 没礼貌---- that is most likely how their parents act at home

2. 没规矩-----that is most likely how their parents act at home

kids must be trained with the very basic manners.


3. 挑食甚至严重挑食 ---
not an issue with me. whatever they want to eat. as long as they survive.

4. 拒绝中文----
not a chance with me. they will have to learn to speak Chines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and if the parents are not too too bad, their kids will probably be great, not always, but mostly the case.


因为朋友间的往来和自己孩子同学间的往来,我经历到和观察到的一些情况和想法,拿出来拉扯拉扯,只是谈谈看法,希望能引
总的来说,我接触到的孩子,普遍有以下几个问题:

1. 没礼貌

2. 没规矩

3. 挑食甚至严重挑食

4. 拒绝中文


不管是去别家做客还是朋友来我家做客,现在想听到孩子一声问候是不容易的事儿了,叔叔阿姨不去计较了,既然在海外,依着人家的习俗直呼其名也可以,打个招呼是基本的吧,或者,再退一步,小朋友害羞,不好意思,没问题,笑笑行吗,或者长辈和你打招呼,你应一下可以吗?没有的,很多时候,小朋友视周边人为无物,再退一步,这也就算了,甚至还会有不那么友好乃至漠然的,或者根本就是旁若无人,这太令人不解了;进门打招呼没有,中间在家里相处,说话也不太爱搭理,出门说再见的也就基本免了,这些问题,真不是个别现象,也没说这些孩子有个性上或者心理上的缺陷,为什么是这样呢?相比之下,西人或其他族裔的孩子在这方面要好许多,大方、积极的回应,说谢谢等,基本上都做到位的,不论性格是外向的还是比较拘谨的。我孩子也有不够大方的问题,MALL里碰到西人同学,人家很大声很高调的和他打招呼,他就一个基本听不到的HI,小老鼠一样,我说过他几次,总算是有所改观。


其实礼貌与否,具体的表现方式不是主要的,礼貌是一种综合的感觉,说白了就是目中有人,我觉得我周围这些华人朋友本人都还不错,怎么到了孩子身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呢?


吃饭跑东串西,随便打开别人家的冰箱或橱柜门,楼上楼下跑来跑去,爬上爬下,这些应该是规矩的问题,小朋友天性活泼,如果很熟悉了,放开野一下也不打紧,但是初次见面就这样,是不是不妥呢?在这方面呢,也是西人孩子表现好很多。


挑食,甚至严重挑食,这个,中西或其他族裔一网打尽,都不是好东西啊。除了过敏和宗教关系之外,这个挑食真是害死人,过个生日趴,来人稍多一点,基本就别弄什么吃得了,结果定个披萨打发了事。我母亲出身大家庭,家境一直不错,但她不许我挑食,也注重节俭,这个我很认同,也都继承下来,我不许我孩子挑食,认真吃饭,少沾零食,做人应该泼辣些么,生活上随和,随便些,好养活,也让别人觉得好相处,最重要的,是营养均衡,挑食和偏食绝不是一个好的习惯,除了过敏因素,人对食物的接受与偏好是没有什么道理的,我打小不爱茄子,但父母不许挑食,吃了也就接受了,长大了还挺喜欢,所以,由着小朋友的性子并没好处,可惜这一点,太普遍了。


最后,就是华人孩子拒绝讲中文的普遍性了,是不是移民出来的都不喜欢中国文化,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加拿大强调的是马赛克文化,是希望各族裔保留自己的传统的,保留传统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自己宗祖国的语言吧,如果你是二代三代华裔,不会讲或者不熟练也就罢了,明明父母双方都是来自大陆,孩子就是拒讲中文,你和他讲中文,他和你讲英文。

别的不说,我是搞经济发展研究的,未来中国经济在全球的权重多大,影响力有多高,可能许多各行各业忙于具体工作的朋友没有感觉,没有概念,我想说,今天你漠视你孩子的中文教育,不仅让他失去一个将来身份认同的重要元素,更有可能让他在未来的就业机会面前失去竞争力,我的预判是,在北美,将来中文的重要性远高于法语,本可以很轻松的让孩子多掌握一门语言的,就这么放弃,实在是很错的选择,相比之下,其他族裔在这一点上做的更好!


孩子是一张白纸,都是可爱的,问题还是出在大人身上,小枝小苗不修理,怎么能长得很好呢?我指出的这些问题,大家可以参照一下,是不是应该重视一下呢,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完全没有别的意思,从孩子的表现上来看,做一个自我批评的评价,我觉得整体上华裔的文明程度是不够的,这是我的个人印象,也许受到接触范围的影响,有偏颇,看官们不必认真。
 
作为贴主我把住方向盘即可,有人确实是不可理喻的,曲解主题,甚至胡搅蛮缠,看来孩子不好的表现,主要问题在父母身上,这个是无可争议了。

华人作为一个群体,彼此是有关联的,理想世界确实应该是只有加拿大人,没有华人,印巴人,西人,中东人等等,但现在还没到理想世界,族裔身份还是有一定的标签性质的,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确实是感受到一种普遍性,我们华人孩子精神面貌不够好,礼节和教养不理想,我在许多公共场合碰到西人孩子(还有些印巴孩子),确实给人很好的感觉,眼神的友好,走到狭隘处本能的礼让,商场入口处扶着门,偶尔擦碰马上sorry等等,相比之下,华人孩子是有差距的。

礼仪不是拿尺子来丈量的,礼仪就是一种感觉,友善的,心中有他人的,大家可有注意到华人超市的casher,很少有对客户问候的,这个工作是很忙,只有当问候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才不会因为累就省略了。

这个帖子里很多人很挂怀我是否去JUDGE别人,是否指出别人不够好教养,是否不考虑孩子的感受等等,这些也无可厚非,只是相比我所重视的问题,这些都是严重跑题了。

评价别人或对他人评价,是贯穿一个人一生的,谁有可能例外?什么时候这成为一个绝对的不好?一切都是一个程度的问题,你能参与这个帖子就是在JUDGE了,还要对JUDGE本身再提异议就没有逻辑了。

指出别人教养问题,这个于当事者双方都是尴尬的,尤其是没有道德压迫本意的时候,我认为正确的态度是,一方不要因为怕尴尬而不说,另一方也不要怕尴尬而强烈反弹,如果脱离事实本身,陷入没完没了的争吵,除了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

至于孩子的感受,既要重视,更要引导,除非你没有引导能力,我看很多人的回帖里就强调孩子比他能多了,因此就放弃做父母的责任了?未成年人能力大破天还是未成年人,做父母的就是有教化的责任,有回帖者说小时候最厌烦父母逼着和人打招呼了,作为个体你叛逆,作为父母他们尽到了责任,只是理想一些的话应该更进一步让长辈和小辈的打招呼变得更平等,更有爱一些,这一点确实长辈也需要改,不要以为小朋友天经地义就应该怎样,彼此招呼成为一种交流而不是应付差事是我们都因该注意的。

总而言之,就这个话题而言,我一直强调,自律是最重要的,话赶话总不免擦枪走火,那又意义何在?别人再怎样也是外部的,如果自己不要,全都没用。
 
其实把你的疑问反过来想,一个孩子心里不喜欢你,还要被告诫快步下楼热情的微笑着和你打招呼,不喜欢吃的菜,为了取悦你,拼命大口吃,明明孩子已经习惯说英文,因为你在说中文,立刻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迎合你,每天各种规矩遵循,你成功了。这样完全违背了自己,完美了你的要求的孩子你喜欢么?

教育的目的是把我们的孩子塑造成你理想的各种模式么?
这位才是真正的懂教育。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