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z的观察分析,我严重同意!我遇到不少。
这类孩子的家庭可能都有某些共性或某些特点:
——大陆来的,父母至少一方是专业人士,属于知识分子类,或做夫妻店生意;
——父母聪明能干,但在工作中由于语言文化的制约伸展不开,上升空间小,对语言能力受限有切身体会,认为自己专业能力较强,就是语言问题阻碍了发展,所以特别看重小孩英法能力。
——夫妻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中文,特别是坚持不懈长年累月地辅导中文;或者父母一方比较闲,但对语言学习,特别是中文学习认识有偏差,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远瞻性认识不足。或者只要求会生活交流中文水平就行。
——父母至少有一方工作生活英语比较流利,在家里跟孩子讲英语为主(大多数那方言英语听得不舒服)。或者,家长想跟孩子学习英语的渴望,跟孩子在家里讲英语。造成在家里这唯一难得的中文环境自己破坏了。
——部分家长不管能力强弱,都喜欢在孩子面前贬低中国或周围的华人朋友或华人族群,孩子在成长期接受了自己作为华裔没有优越感的潜意识。影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大部分家长在国内是自信的,甚至是呼风唤雨的,来到国外后,多半事业发展低于国内社会地位,自信心受到打击,言行中少了许多自信,也时时刻刻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长一副中国脸,说着英语或法语,中文却很差,产生文化认同障碍,也影响小孩的自信形象。
——父母太忙,很少去华人教堂或参加足够多的华人社区活动,小孩的中文没有得到锻炼。
——由于家教不足,没有教孩子见人打招呼,守规矩。家长本身规矩不错是家长的父母(孩子祖辈)家教到位。家教不足还表现在孩子很少参与家务事,这些家务事对规矩形成也很有帮助。
——饮食偏食挑食:跟家长忙或烹饪能力有关,孩子从小没有形成健康饮食的习惯。或身体缺乏维生素或相关疾病,恶性循环。